
导读:1、个人简历 常德盛,1944年7月生,江苏常熟人,1960年毕业于任阳农业中学。1963年任蒋巷大队第10生产队会计,1966年5月入党,1966年9月至1973年8月任蒋巷大队大队长,1973年9月至今任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19
1、个人简历
常德盛,1944年7月生,江苏常熟人,1960年毕业于任阳农业中学。1963年任蒋巷大队第10生产队会计,1966年5月入党,1966年9月至1973年8月任蒋巷大队大队长,1973年9月至今任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19 90年兼任任阳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常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编辑本段
所获荣誉
常德盛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荣获2001年全国优秀***员、全国乡镇企业家,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1990年、1996年省劳动模范,1991年、1996年省优秀***员,1983年省人大代表,1996年省党代会代表,1997年省政协委员,1998年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
同时,常德盛同志荣获苏州市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明星企业家、十佳新闻人物、勤政廉政好干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荣获常熟市劳动模范、优秀***员、农业实干家、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员等称号。
编辑本段
***员
勇挑重担——常德盛同志在1965年挑起了建设蒋巷村的重任,当时,他年仅二十出头,常德盛同志有一个信念: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施,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蒋巷村当时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山恶水吸血成行的苦地方,人民都背井离乡,人丁稀少,当时的蒋巷一点也不起眼,但是他们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几十年后,他成就了他的伟大梦想。蒋巷村建设成了闻名遐迩的富裕村、文明村。
清正廉洁——常德盛从不吃请,从不收礼。一次,邻村孙浜村在插秧季节面临着断电的困境,常德盛得知后,立刻派人送去二万元交电费,又支援资金帮助孙浜村购置发电机。孙浜村领导十分感激,送去一只羊腿,可常德盛却说:“对邻村给予一点帮助是应该的。”随后又把羊腿退了回去。几年来,常德盛先后退回价值五万多元的现金与礼品。然而,他却扶贫救困,1998年抗洪救灾时,一次就捐了2万元。
兢兢业业——常德盛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为了拯救一度陷入困境的企业,常德盛没日没夜地奔波着,身体累垮了,从不叫苦。终于,极度的疲劳使他病倒了,当时体温已达395 度。可他带病继续辛劳地工作着,后因支撑不住到医务室输液。他忽然想起海门有一笔业务要谈,便又拔去针头奔赴海门……
编辑本段
2、民国将领
常德盛 字子新,1878年生,热河朝阳人,人称“常八爷子”。少入毅军,累升马队统领驻热河。后随赵倜入河南,任豫皖毅军总司令。1922年5月11日—1922年9月12日兼署归德镇守使。1922年5月,孙中山二次返粤,任非常大总统,派李烈钧率北伐军入赣,连克赣州、万安,大军沿赣江而下,直指南昌。陈光远兵败下野,北京政府任命蔡成勋为江西督军,率中央第一师自绥援赣。吴佩孚提升常德盛为河南暂编第一师师长,令其率毅军旧部随蔡赴赣。常德盛师在赣仍不改毅军旧习,不但对赣战事无补,而且还专以滋扰地方为能。 1922年10月,福建督军李厚基被皖系大将徐树铮推翻,10月18日,直系把持的北京政府任命常德盛为援闽军总司令,率豫一师入闽驱徐。常德盛率部由江西黎川入福建境内。一路奸*掳掠,百姓备受其害。后由许崇智派军驱逐,常部被迫回江西。
1924年11月9日,广东北伐军攻占赣州,常德盛降,被委任为建国奉军总司令。 1925年春,已经当上赣督的方本仁下令赣军各部解决常师,将其缴械,以其中一部在吉安改编为江西补充旅,由中央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刘宝题暂兼旅长(后裁编入其他各部)。4月,常德盛率残部自江西走皖南婺源,旋被皖军王普缴械。此后下野闲居,封将军府典威将军。
那是一只叫”秃耳朵”的头羊.我刚开始接触并打算放牧以它为首的一百二十八只绵羊的那年,我才十七岁.
其实一开始家里是有羊倌的,父亲雇了一个本家的哥哥放牧,可本家哥哥只放了十五天,便受不得山野的孤寂,给父亲撂了挑子刚开始时二哥接了手,早出晚归地放了几天那时大哥已经分家另过,二哥是当时家里的主要劳力,田里的许多的活计都等着他去做长期放羊是绝对不可行的而父亲患脑血栓才不久,让他随着羊群去跋山涉水也是绝对行不通的这种情况下,家里人的目光最后就全都落在我这个大闲人身上,我正因为跟老师闹意见而刚好自愿放弃了读书,终日无所事事地在家里悠来逛去我也想找点事做,可对放羊绝不感兴趣.我差点摇掉了脑袋,可没办法父亲决定的事没有谁可以改变事已定局,我怀着无比沮丧的心情,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山野生活
西山很大,全是沙子山,外面的人来了总是很兴奋的往山里跑,说去逛逛沙漠可村里人从不承认它是沙漠,“这么点小沙子山怎么会是沙漠呢!”在村里人眼里,沙漠是能渴死骆驼的地方
离村子近的山起伏的坡度不大,长满了满山满野的荒草父亲告诉我,放羊其实是个很轻松的活计,羊群一出村子,就开始头都不抬地边吃边走你只要远远地看着它们就可以了羊群一般是不分帮的,有头羊领着,除非有病残的例外头羊是羊群里最聪明的领导,也是羊群里最淘气的坏家伙你管住了它,它会是你的好助手,让羊群像星星般散在山坡上,等你睡醒一觉时它们还在山坡上安静的吃草可你对它稍有疏忽,它就会领着大部队一条龙似的游走让你在后面小跑似地追每个羊群里都有一两个头羊怎样管理就要看每个羊倌的手段和技巧了
父亲还告诉我,我放的这群羊里只有一个头羊,叫“秃耳朵”,“你小心点,它很淘的”父亲说
我从鼻子里哼哼,对父亲的警告不屑一顾
“秃耳朵”是一只母绵羊,厚厚的尾巴,是被人们叫作本地羊的那种它的两只耳朵都是小半拉,倔倔地翘翘着给人的感觉特悲壮羊群一出圈,它就很自然的走在了前边,眼睛不时机警的巡视着左右并回头很是老气的看了我几眼羊的眼睛会看人,直直的,冷冷的我当时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恼怒父亲把我的羊群送出村子,又嘱咐我放羊的一些要领我当时还在对这个任务处在一百个不情愿中,对父亲的罗嗦很不耐烦,以至父亲递给我的“甩羊棍”我也没接一扭头就上山了
早春的天还有点寒意,到处灰灰暗暗的,这似乎更加低落了我的心情一些干干的黄黄的草在风里摇着,磨着我的裤子沙沙地响我一屁股坐在沙窝里,看着那些笨笨的家伙四条腿来回画着圈地在我面前挪动
曾经的我高傲的就像个公主,快乐地享受着伙伴们的吹捧和艳慕小学五年里,我一直是一人(老师)之下,“万人”(同学)之上的班长到中学后,我依然是有头有脸的班干部。我学习好,语文特好,初中时作文在全县的竞赛上得了一等奖颁奖那天,全校师生站在操场上向我行注目礼,我接过那本定价是328元钱的大词典时,我感觉身前身后闪着竟都是一片绿幽幽的眼光___同学们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八几年,三十多元的大词典可真的算是个宝贝了全中学也没有一本,包括老师们事后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几个语文老师就私下跟我借用过好几次那种风光,那份傲气,我小脸扬的比谁都高可事情就是这么阴差阳错,如今谁又会想到我现在竟会沦落到在山上放这几只破羊呢我把书包狠狠地往沙子上摔,那里有母亲给我带的白面馒头我心里气的鼓鼓的,我才不稀罕吃恨都恨饱了
“秃耳朵”不愧是头羊,很快就发现了我这个新手,不知是故意捉弄我还是喜欢欺生 ,头一低,领着羊群就奔山里去了只一会功夫,羊群就被拉成了一条线,商量好了似的,都低着头,顺着前边的羊蹄印走我头一次见识了羊肠小道的形成我着急,我大声的喊:“嗨,你们站住”它们不理我我抓一把沙子扬过去,它们更是无动于衷我追上十几只羊,张开手拦截它们,可它们就是不惧我,和我藏猫猫一样左躲右闪的往前冲我想起父亲的话,想起那个叫“秃耳朵”的家伙,远远地,我看见那个坏家伙还在打着头疯走一点都没有停的意思“‘秃耳朵’,你个坏蛋,你快站住!”,我歇斯底里地喊也许是耳熟于“秃耳朵”这个名字,它竟楞了一下,猛的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我但也只是看看,就又接着往前走了
在满脚都是沙子的山上跑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别看厚厚一身毛的大绵羊平时笨笨的样子,可真的走起来,两条腿的我还真不是它的对手何况我这个气急败坏的新手脚下的沙子像吸铁石一样吸着我,每迈出一步都有要放弃的欲望我委屈,我生气,我本来就不该在这个鬼山上放什么鬼羊,我的理想,我的骄傲,和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沾不上一点点的边边凭什么,凭什么放羊的是我而不是别人我想起父亲不能商量的口气,想起二哥似乎有意推卸的责任,甚至连姐姐们的解劝都似乎有了那么多幸灾乐祸的味道我筋疲力尽地跑着,我悲愤难忍地呜咽着那一刻,竟然在年少的心里涌出了那么多叫绝望的东西
追上“秃耳朵”时我已经快疯了,我用沙子使劲的打它,用最大的草棍儿去抽它,我那时才开始后悔没有接过父亲递给我的那根“甩羊棍”,竟在我要发泄的时候找不到可以使用的东西怨恨几乎让我失去了理智羊群在我的怒吼声中停了下来所有的羊都直起脖子来看我,就像在看一个怪物一样满羊眼睛里莫名其妙可只有那个“秃耳朵”不理我我用最恶毒的话诅咒“秃耳朵”,看着它用冷冷的眼睛很不在意地瞥我,我狠狠的告诉它:我一定让父亲在最短的时间内杀了它,我会狠狠的吃它的肉,啃它的骨头喝它的羊汤“不信你就等着!”我最后哭着说
“秃耳朵”是聪明的,从它的眼神里,我知道,它听的懂我的话
第二天,我拿上了父亲给我的“甩羊棍”,那是个一米左右的木棍棍,手腕粗细父亲告诉我,头羊不听话时,可以把木棍甩过去教训它要高一点甩,打在羊身上,羊毛厚,伤不了筋骨,千万不要低了甩,羊腿太细,赶寸劲就会把羊腿打折了我满口答应
有了第一天的苦头,我是再也不敢对“秃耳朵”掉以轻心了为了教训这个可恶的头羊,我第一次跟羊玩起了心眼我假意不去理睬它,坐在那看书或躺在那睡觉眼光瞥都不瞥它一下,让它产生我对它已经放松了警惕的错觉可实际上我眼睛的余光一刻都没有离开过它
可头羊就是头羊,不知是被我第一天的暴怒震怕了还是让它识破了我的诡计,“秃耳朵”竟再也没领着羊群“暴乱”过在我面前低眉顺眼地玩乖乖,即使这样可我依然不会放过它,我会大着声音恶毒地训骂它会把木棍高高地甩过去不痛不痒地落在它的身上我就是要它在所有的“部下”面前丢面子, 挫它的锐气和尊严我要把我所有的因为不甘心而积蓄的愤怒和不快找一个出口和理由发泄出去而“秃耳朵”就是躺在我枪口上的一只可怜的小鸟我什么时候不高兴,什么时候就可以拉枪栓燃烧了它这就是它耍弄我的后果可“秃耳朵”对我的虐待并不显得惊慌,我点名骂它的时候,它会拿那双大眼皮有意无意地瞥我,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发狠的木棍飞过去的时候,它也不会像别的羊那样机灵灵地躲开,它会若无其事地转转身,就好象这根棍子跟它没有关系似的有时它竟会抬起头来看我,用冷冷的眼神,充满了狡黠和漠视的那种而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在那直直的眼神里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不可知的诡异这常让我莫名其妙地惊慌,惊慌后却又是更多的愤怒
有时在饭桌上跟家人谈起这只头羊的眼神。把家人嘴里的饭都笑喷在饭桌上。母亲嗔怪地说我:“这孩子,念书都念傻了。一个畜生懂得你的那啥子眼神?还诡异,吓人胡道的 ”我不以为然,心里就认定了那个头羊的诡异,在那温顺的外表和不时流露的冷漠中,我总觉得,这只头羊一定在伪装着什么,甚至怀疑它会是一个更大的阴谋制造者在空空的山里,独自面对着那冷冷的目光时,我竟会有一种无缘无故的寒意。有一种不敢与其对视的心虚,有时我告诉自己,那不过是一只羊,一只秃了耳朵的母绵羊而已。没什么的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几个月后,我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个小羊倌原来愤世怨俗的情绪也早已平淡如水那些关于梦想和高傲的激昂似乎被这山上的风沙掩埋了一样,想起来虽然还有着一丝深深的忧郁隐隐地荡在心里,可却早已有了波澜不惊的沉静了我开始喜欢这些满是绿色的山,喜欢山上柔柔的小草和草里那些红的或黄的花,甚至草上那些憨憨的羊儿们,有时我会在暖暖的阳光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南柯梦醒,看羊儿像一朵朵花儿一样开在山坡上,听着它们吃草时发出的“刷刷”的声响,心里会特别的舒服至于那只我一直自认为很诡异的头羊,我认为我和它的过节也早已经过去,没事的时候,我会离它远远的,它就是一只羊,一只淘气的母绵羊而已我很为自己一开始给它下的那个诡异的定义感到可笑只不过我那时的心情不好,恶化了一些事情罢了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
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人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蒙古住蒙古包
喝的是牛奶或奶茶
穿的是用羊毛纺织的衣服,非常保温
蒙古包内的家具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魏这首千百年来吟颂的民歌,不知令多少人对广阔无垠的草原产生无尽的暇思与向往。自古以来马背上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上地上生息、繁衍,这里是他们纵横驰骋的历史舞台,他们不但谱写出咤叱风云震撼世界的传奇历史,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蒙古民族便是这—文化的集大成者。
奶豆腐模具
蒙古民族世代生活在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狩猎,饲养牛、马、羊、骆驼。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游牧经济使人与草原之间通过牲畜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牲畜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他们衣、食、住、行的来源,由此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传统饮食以红食、白食为主,红食指肉食,有羊、牛、马肉及其它肉类。羊肉是蒙古族最喜欢吃的食品,羊肉的烹制方法有很多种,最有特色的是手把肉,在食用时,用蒙古刀割、刮、卡、挖、剔。肉香味美,鲜嫩异常,是蒙古族牧民餐中佳品。牛活在寒冷地带的游牧民族为抵御寒冷使身体保持足够的热量,需要摄入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畜肉及其它动物肉食正好提供这种需要。白食则指奶食品,大体包括饮料、食品两种。用奶制作的传统食品主要有: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饽饽等。传统饮料有奶茶、酸奶子和奶酒。奶茶是蒙古族牧民最喜爱的不可缺少的饮料,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酸奶子则由于其富有营养和滋补作用成为牧民喜爱的饮料。蒙古族牧人为了抵御风寒,自古就有饮酒的习俗,而奶酒最受牧民的喜爱。在奶酒中,最负盛名的是马奶酒,据史书记载,蒙古族从部落联盟开始就酿造马奶酒。马奶酒醇香浓烈,营养丰富,在牧民心中是一种圣洁的饮料。奶食品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是上等的食品。在款待客人及逢年过节的喜庆宴会上,先端上各种奶食品请大家品尝;在婚丧嫁娶各类仪式上,都要请老人端着鲜奶祝贺;在家人出门远行时,要向其所走的方向抛洒圣洁的奶汁,祝福他一路平安。
蒙古民族多从事畜牧经济,过着“人随畜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要迁徙两次,夏择水草畅旺之地,冬择背风向日之区。为了便于游牧,蒙古人多居住传统的毡幕——蒙占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独创的适合游牧生活的建筑杰作。蒙古包由“哈纳”(墙部)、“陶脑”(天窗)、“乌尼”(顶部竿)、门、柱、外包毡子、牛毛绳等构成。由于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蒙古民族在利用蒙古包包内空间和方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制。包中央为神圣的火位,不可侵犯。西面是男子坐位,东面为妇女坐位,东南放水、奶及餐具;弓箭、猎枪等狩猎式具则放在西北方向。蒙古包冬暖夏凉,搭拆迅速,搬迁轻便。它随着四季的变换,随着蒙古牧民的迁移,在茫茫草原戈壁上移动,这里曾孕育出无数美妙的传说和史诗。它是蒙古高原的命脉,它给这片辽阔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蒙古民族多从事畜牧经济,过着“人随畜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要迁徙两次,夏择水草畅旺之地,冬择背风向日之区。为了便于游牧,蒙古人多居住传统的毡幕——蒙占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独创的适合游牧生活的建筑杰作。蒙古包由“哈纳”(墙部)、“陶脑”(天窗)、“乌尼”(顶部竿)、门、柱、外包毡子、牛毛绳等构成。由于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蒙古民族在利用蒙古包包内空间和方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制。包中央为神圣的火位,不可侵犯。西面是男子坐位,东面为妇女坐位,东南放水、奶及餐具;弓箭、猎枪等狩猎式具则放在西北方向。蒙古包冬暖夏凉,搭拆迅速,搬迁轻便。它随着四季的变换,随着蒙古牧民的迁移,在茫茫草原戈壁上移动,这里曾孕育出无数美妙的传说和史诗。它是蒙古高原的命脉,它给这片辽阔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勒勒车是蒙古族的主要运输工具,它是适应草原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而创造出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勒勒车主要用来拉水、运送燃料,搬运蒙古包。每当牧民迁居或聚会时常常是几十辆勒勒车首尾相连,仿佛一条游动的长龙,游弋于茫茫绿海中。在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区,骆驼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浩瀚的沙海漫无边际,水草缺乏,沙底松软,骆驼与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访亲问邻、搬迁以及水、粮食、畜产品、日用品的运输都要依靠它,因此骆驼也被牧民誉为“沙漠之舟”、“旱地之龙”。
蒙古民族以畜牧业经济为基础,在生活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游牧经济使人们与植物和牲畜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牲畜即是他们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衣、食、住、行的来源。这种游牧生活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崇拜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依赖大自然。因而,蒙占民族世代居住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梦到梦见羊腿,你变得有些敏感,情绪起伏也比较大。你的恋爱运继续甜蜜发烧,不过较多的相处时间,也让摩擦不断产生。今天会错过一个发财的机会。遇到意料之外的状况,要先镇定下来,不要一下子就荒了手脚。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