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到了,你准备给老师送点什么礼?

老师 0 23

教师节快到了,你准备给老师送点什么礼?,第1张

教师节快到了,你准备给老师送点什么礼?
导读:是的,我反感群发信息去拜年。对给老师送礼这个事,我就来说几句我了解的情况,也算是大实话吧。1、送礼的真实情况第一句大实话是:很多人送过,但他不会告诉你。我曾经在微信朋友圈里做过一个小调查,主题就是问大家有没有给老师送过礼。有五十多个朋友参加

是的,我反感群发信息去拜年。对给老师送礼这个事,我就来说几句我了解的情况,也算是大实话吧。

1、送礼的真实情况

第一句大实话是:很多人送过,但他不会告诉你。

我曾经在微信朋友圈里做过一个小调查,主题就是问大家有没有给老师送过礼。

有五十多个朋友参加了投票。我就发现,五十多个朋友里,有差不多一半人给老师送过礼。

一般都是孩子上学十几年,送过三五次,以春节、中秋为主。且大都是在一年级、初一、高三这种关键点。

在教师节这一天送礼的人并不多。我问了他们的原因,解释是:

教师节关注的人多,管理也严,这时候送太刻意了。

他们送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最直接,也是最多的,就是“购物卡”,次之水果礼盒。

其他的还有烟酒、土特产、化妆品、手机,等等,直接发红包、送现金的很少。

礼物的价格一般在三五百。达到一两千,甚至两三千的也有。但很少,要么是财大气粗,要么就是有求于老师。

现在整体上风气要比以前好了。

许多学校都会在教师节之前,特别提醒大家不要送礼。实在要送,全班集体一束鲜花,一张贺卡就够了。

有些私立学校,为了校风、口碑,更会严管。我有两个朋友孩子上的是私立,也曾经送过礼,结果被老师明确婉拒了。

因为一旦被查处,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开除。为了你那几百块钱的礼品,丢掉工作不值得。

2、礼在先,物在后

第二句大实话是:老师不会因为你送礼了,就对你特别刮目相看。

老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柴米油盐。你送了点礼物,他嘴上可能说“不要不要”,心里还是高兴的。

此后路上遇到对你、孩子和颜悦色一点,课堂上多提问一两次,那也是有的。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大部分时候,也就到此为止了。绝对不会因此置其他三四十个孩子不顾,重点关照你家一个独苗。

老师最喜欢,最乐意相处的,还是那些品行优良,不惹事,又上进的孩子。

老师最放心,最信任的,还是那些沟通愉快,能认真配合老师工作,积极督促孩子学习的家长。

说的再直白一点。

即使一个苹果都不送,但只要你家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你开家长会客客气气,对老师多点礼貌,老师就非常乐意关照你家孩子。

反之,你就算送了一套房子。表面上他将你家孩子当成宝了,但学习成绩渣,整天惹是生非,老师心里也很鄙夷,赶紧毕业送走拉倒。

礼物礼物,礼在先,物在后。

3、不要做那个丢脸的人

第三句大实话:家长要不要送礼?至少幼儿园阶段是完全不必的。

那时候孩子小,都是宝贝,老师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小学中学就要看情况了,有成绩有排位。家长想法多了,老师权力也大了。

大部分家长其实都是不情不愿的,是被裹挟进去的。

家长的心态主要是认为,别人都送,我不送,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就麻烦了。送了,不指望多关照,至少能保证不“虐待”。

有些地方风气不佳,甚至还有主动索要、潜规则的事情。我有两个朋友在某著名煤矿大市,就一度很苦恼。

他们孩子上的学校,有些老师,你要是不表示表示,他会调座位,用言语挤兑,甚至暗示全班同学孤立。

这种没有底线的老师很恶劣。他的口碑一定会很差,他多要一点,多收一次,距离栽大跟头就近了一步。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遇到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是非常好的。你送了,他也许会收,你不送,他也会待你如常。

当然也遇到过师德很差,明里暗里吃拿卡要的。在学生的口碑中都很烂,没有多少学生毕业之后还和他打交道。

一个老师,最得意的事情是桃李满天下,毕业了还有人去看望他。反之,无人上门,那就是很丢脸的事情了。

不要做那个丢脸的人。

4、陌生人,不会告诉你真相

平心而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礼物的本质是用来表达一种善意、情感、爱慕,上学十几年,偶尔一点水果、土特产,节假日走动走动,我觉得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你问一个陌生人,你给老师送过礼吗?可以保证,绝大部分人不会告诉你真相。

但是如果你问问身边的朋友、亲戚、自己的父母,有没有给老师送过礼。事实很可能就和公开宣称的完全不一样了。

照书本看,这有违师德,违反规定。以人性看,没有人不喜欢礼物。至于是信规定,还是信人性。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

你的选择里就藏着的价值观。

在生活里,我们要明白这个事,多少是在灰色地带游走的。

是送了的人收了的人,都不会大肆张扬,你听到的消息可能是夸大的。真真假假,只能自己判断自己决定。

但无论松还是不送,请一定相信,中国的绝大多数老师,还是非常好的。

不会因为你送了,就另眼相待。也不会因为你没送,就恶言恶语

不需要给幼儿园的老师送礼,但是如果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或者是对老师的尊重,可以通过非常特殊的方式给老师送一些礼物。

比如说可以送给老师一本书或者是一幅自己的作品,或者是非常喜欢的歌手的专辑,这样就能够跟老师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扩展资料:

一、为便于管理,全托幼儿园班级名额编制比较小,即每个班的孩子人数要少一些。

二、全托幼儿园的园舍、设备要求要高于日托幼儿园,除后者应具备的房舍条件外,还要设寝室、隔离室、浴室、洗衣室和教职工值班室,还应配备儿童单人床。

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得错误的。

如今孩子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宝贝,全家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外公外婆都围着孩子转,什么好的都给孩子,巴不得去天给孩子抓星星,孩子们的教育生活也变得特别内卷,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到最好的学校遇到最好的老师,这些为下一代着想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为此也出现了一些过度操作的事情。

给老师送礼这件事情,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屡见不鲜,家长的心里总是觉得,只要我送礼给老师老师就会更照顾自己的孩子,有错误的时候网开一面,平日里传授更多的学习技巧,但这种行为和思想是非常错误的。这不仅是给孩子做了一个错误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学一些阿谀奉承走捷径的方法,让孩子错误的认为送礼比自己的努力更重要。另一方面其实对于老师也是一种极大的困扰,按照教师行为规范准则来说,老师收受家长们的礼品、财物等都是违规行为,这不仅是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同时也在污染教育者,其中不乏有一些意志品格不坚定的老师走上了收受财物的道路,背弃了教育的初衷,这样反而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相信老师,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老师会公平公正的对待孩子,相信孩子会靠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取得成就,向老师这种送礼的行为,不但不会让老师增加好感,可能反而会让老师变的反感,不干扰老师的教学,信任老师,尊重老师,才是作为家长最该做的事情。

幼儿园宝贝拉着妈妈跑了很远,只为了给老师送上一根香蕉,这份善意的行为令人动容。小宝贝不仅体现出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也表明了其对学习的热忱。这无疑是一个可贵的教育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吸取教训。此外,还应该好好地呵护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用真心去感染、去传递正能量。

小朋友过生日给全班派送礼物给不给老师送,这个没有什么规定,如果送也可以,如果不送也也是可以的,如果你经济条件比较好,那给老子送一个也未尝不可,所以如果既然给全班同学都送了,也给老师送一个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