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娶漂亮媳妇多少大洋?

老婆 0 77

民国时期娶漂亮媳妇多少大洋?,第1张

民国时期娶漂亮媳妇多少大洋
导读:民国时期娶媳妇花多少大洋和漂亮不无关。穷人家两家知根知底,十块大洋,可以娶进漂亮媳妇。富贵人家或许为门当户对娶进丑八怪。穷人家你情我愿,只做几个莱,打几斤酒,新娘子两身布料,一挂鞭,一抬二人小轿就娶媳妇了。富贵人人家要面子,重金相聘。重重陪

民国时期娶媳妇花多少大洋和漂亮不无关。

穷人家两家知根知底,十块大洋,可以娶进漂亮媳妇。

富贵人家或许为门当户对娶进丑八怪。

穷人家你情我愿,只做几个莱,打几斤酒,新娘子两身布料,一挂鞭,一抬二人小轿就娶媳妇了。

富贵人人家要面子,重金相聘。重重陪嫁。单这两项百万大洋有之。

婚礼当日费用就更无需多说了!

“给你100块钱”这个梗来自于小学语文一篇课文中。老版的课文中,敌人要收买革命先烈,提出给她100银元,但在新的课文中,“给你100银元”变成了“给你100块钱”。

我们可以推测出,课文做这个改动,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理解课文,对小学生来说,100块钱应该比100银元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那么,这个改版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质疑声呢?

首先,这个改动曲解了课文的意思。课文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100块银元是有巨大的购买力的,反对派用这个诱惑革命先烈,是对革命意志的一个考验。而现如今的100块钱,购买力太低,与100银元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用100银元来诱惑先烈,也是对先烈的一种尊重,但如果换成了100块钱,就显得很儿戏,根本没把革命先烈放在眼里啊。

其次,容易造成误解。看这篇课文的学生中,不见得所有孩子都不理解银元的意思,或者有学生明白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就会对整篇课文产生质疑,更会怀疑起先烈故事的真实性。可能以她们这个年龄段来说,100块钱对自己都没什么吸引力,更何况是对一个烈士呢!

再者,这种改动本身就是错的。把“100银元”改成了“100块钱”,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好理解,但其实完全混淆了两个时代的货币。对于了解的学生来说,会觉得课文编译的有问题;对于不了解的学生来说,会形成错误的认知。

其实,课文编译,把内容换成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表达,是可以的,也是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技巧,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变课文的意思。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约折合现在人民币250元。所以100大洋相当于250×100=25000人民币。

一: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洋钿)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一块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银圆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二:据资料介绍,清末与民国初期,五个银圆(亦作银元,也就是现大洋)可以买一头大水牛,一个银圆可以买一担米;民国后期一个银圆是一担谷。一个银圆等于080到090两银子,如果用这个价格等效现在的实物价格的话,一两银子的价值应该在100元以上;以民国初期算,大约值250元左右。一个银圆因为有“火耗”可以看做是一两银子——当时制银局就是那么规定的。

三:当然,还可以用当时的薪水水平作为部分佐证:例如民国初期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做教授时月薪是300大洋,相当于现在至少3万元;一般的工人工资当时是5~10个大洋;蔡锷将军(云南总督月薪65个大洋);毛泽东做北大图书管理员月薪5个大洋(可能还有其它生活待遇)。而在宋朝,小牢子(牢房小吏)的月俸是2俩银子(工资是很低,但有“吃送”,所以愿意做这等小吏的人大有人在);其它一些有品级的官员是以谷米计算薪水的;可见,一两银子的当时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元以上,一般难以超过200元。

按照上面这个算法折中来算,民国初期一块大洋价值近似于今天的250元。

横不断代,竖不断系。一次聚齐,完整收录100枚中华帝王银元,这是难度很大的一次伟大创举。数十专家学者,历时五年搜集整理,《中华帝王》正式宣布圆满成功!金银币研究协会,收藏品鉴协会、南京一币,三大权威机构率先收藏。 

100枚中华帝王银元系列收录盘古至清朝时期所有有名望的中华帝王合力铸造而成,银光灿灿集于一箱,弥足珍贵,前所未有。买就送三大豪礼,一、赠送超值精美套装中华小银元;二、中华银元二十珍品;三、爱新觉罗启顺的天地人和墨宝一副。全球限量发行2019套,统一发行价1680元。

《中华帝王》甄选中国100名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帝王,结合稀有银元历经一年艰辛原貌复苏成功。枚枚独具历史色彩、时代变更、中华文化传承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