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药草功效及食疗建议是什么?

老师 0 119

肉苁蓉药草功效及食疗建议是什么?,第1张

苁蓉药草功效及食疗建议是什么?
导读:药草成分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肉苁蓉含有列当素、生物碱、醇素、糖分、脂肪油等成分。药草功效肉苁蓉性味甘,酸,咸,温,具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便秘

药草成分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肉苁蓉含有列当素、生物碱、醇素、糖分、脂肪油等成分。

药草功效肉苁蓉性味甘,酸,咸,温,具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便秘、贫血、神经衰弱、遗尿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肉苁蓉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能显著提高小肠推进度,缩短通便时间;其酒精浸出液有降血压作用。

治疗建议肉苁蓉、火麻仁、当归各15克,蜂蜜30克,水煎服,可治便秘。

肉苁蓉15克、山萸肉10克、石菖蒲6克、茯苓9克、菟丝予9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一日分三次温服,可治性欲减退。

肉苁蓉、熟地、山萸肉、菟丝子、韭菜子、五味子、杜仲、淮山药各50克,研细末,蜜炼为丸,每丸约15克,每日两次,每次一丸,空腹,米汤送服,适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遗精等症。

肉苁蓉15克水煎服,适于老年体弱及病后体虚者常服。特别提醒阴虚火旺、性欲亢进者忌服;脾胃虚弱所致腹泻者忌服;忌用铁器煎药。

推荐药膳苁蓉羊肉羹肉苁蓉15克切碎在沙锅中煎至肉苁蓉熟烂后取汁,羊肉150克切碎放沙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水烧开,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加葱、姜、盐适量,水淀粉勾芡即成。本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性机能减退、年老体弱、久病体虚之人服用。健康人可常服。

苁蓉鸡黑公鸡一只切块,沸水中汆去血水捞出,将鸡块与肉苁蓉30克放在沙锅中,加白酒50克,葱、姜、水适量烧开,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拣去葱、姜,加胡椒粉、盐、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性机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炎、神经衰弱、老年体弱等。

苁蓉煲羊腰羊腰子一对去臊腺筋膜,切片,肉苁蓉30克装入纱布袋,两者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煲汤至熟,拣去纱布袋,加入盐即成。此款取其补肾壮阳之功效,适用于性机能低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神经衰弱、腰膝冷痛酸软等肾阳虚症。

 肉苁蓉的药用

 1、肉苁蓉治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腰膝冷痛:肉苁蓉、杜仲、菟丝子、锁阳各2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

 2、肉苁蓉治虚劳早衰:肉苁蓉30克,精羊肉30克,粳米50克。煮粥常食,有补虚延年之功。

 3、肾肉苁蓉治虚不孕:肉苁蓉30克,鹿茸18克,原蚕蛾45克,山药30克。炼蜜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4、肉苁蓉治男子肾虚精亏,阳痿尿频:肉苁蓉240克,熟地180克,五味子120克,菟丝子60克。研为细末,酒煮山药糊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久服能温肾壮阳,固摄小便。

 5、肉苁蓉治肾阳虚闭经:肉苁蓉、附子、茯苓、白术、桃仁、白芍各15克,干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6、肉苁蓉治老年性多尿症:肉苁蓉30克,粳米30克。共煮粥,食服,每日1次,连服1周。

 7、肉苁蓉治便秘:肉苁蓉30克。水煎服,每日 1剂。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津伤之便秘。亦可用肉苁蓉10克,决明子10克,蜂蜜适量,开水冲泡,当茶饮用。或用肉苁蓉、黑芝麻各90克,火麻仁45克,当归6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

 8、肉苁蓉能消渴易饥: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各等份。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粒,用淡盐汤送下,每日3次。

 肉苁蓉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及腰膝冷痛,筋骨痉弱;肉苁蓉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等症,配熟地黄、菟丝子、山萸肉等;肉苁蓉用于肠燥便秘。配火麻仁 柏子仁等药同用;肉苁蓉治腰膝冷痛、筋骨痿弱,配续断、补骨脂等。

 凡肾阳不足,病见男子阳痿、不育及女子宫蹇不孕者,宜与巴戟天、熟地、五味子等配伍;若老年性、习惯性便秘者,宜与决明子、蜂蜜同用;若肾阳亏虚,精血不足,大便秘结不通者,多与当归、牛膝、熟地相伍;若津亏气滞,大便秘涩者,可与麻仁、沉香相合。便溏者慎用。

 肉苁蓉的食用方法

 肉苁蓉适宜性功能衰退的男子;月经不调、不孕、四肢不温、腰膝酸痛的女性;体质虚弱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便秘者;肉苁蓉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显著效果;肉苁蓉相火偏旺、胃弱便溏、实热便结者禁服。

 肉苁蓉粥

 功效:本方以肉苁蓉、鹿角胶及羊肉补肾阳、益精血。用于肾虚、精血不足,阳痿泄精、早泄,妇女宫寒不孕,腰膝酸痛。

 材料:肉苁蓉30g,鹿角胶5g,羊肉100g,粳米150g。

 做法:肉苁蓉煎水取汁,羊肉切小块,与米同煮粥,临熟时下鹿角胶煮至粥熟。

 肉苁蓉的做法

 肉苁蓉菟丝酒

 材料:肉苁蓉30g、菟丝子20g。

 做法:以上材料放入500克白酒内浸泡后饮用,饮用完可继续加入白酒浸泡。

中文名肉苁蓉(《本经》)

类别茎藤类

异名肉松蓉(《吴普本草》),纵蓉(《本草经集注》),地精(《石药尔雅》),金笋(《现代实用中药》),大芸(《青海药材》)。

来源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

植物形态①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肉质肥厚,圆柱形,**,不分枝或有时从基部分2~3枝。被多数肉质鳞片状叶,**至褐**,覆瓦状排列,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25厘米,宽4~8毫米,在茎下部者较短且排列较紧密,上部者较长,排列较疏松。穗状花序圆柱形,长8~25厘米;宽6~8厘米,花多数而密集;每花的基部有1枚火苞片和2枚对称的小苞片,大苞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小苞片长圆状披针形,与花萼几等长;花萼钟形,淡**或白色,长1~13厘米,5浅裂,裂片近圆形,无毛或多少被有绵毛;花冠管状钟形,5浅裂,裂片近圆形,紫色,管部白色;雄蕊4,花药倒卵圆形,先端有短尖的药隔,花药与花丝基部被皱曲的长柔毛;子房上位,长椭圆形,花柱细长。蒴果椭圆形,2裂。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盐碱地、干河沟沙地、戈壁滩一带。寄生在红沙、盐爪爪、着叶盐爪、珍珠、西伯利亚白刺等植物的根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②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可达1米。形与肉苁蓉相似,但茎上鳞片状叶呈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尖。花**,大苞片线状披针形,近于光滑,小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稍长于花萼;花萼光滑无毛,裂片边缘有细圆齿。

生于湖边、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的根上。分布内蒙古等地。

③迷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茎基部特别肥厚,直径30~45厘米,鳞片状叶;呈卵状披针形;茎中部较细,直径15~25厘米,鳞片状叶呈长团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长圆形或圆柱形;苞片边缘密被绵毛;花冠裂片边缘具细毛。

生于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根上。

分布内蒙古等地。

采集春、秋均可采收。但以3~5月间采者为好,过时则中空。春季采者,通常半埋于沙土中晒干,商品称为"甜大芸"、"淡大芸"或"淡苁蓉"。秋采者,因水分多,不易晒干,须投入盐湖中1~3年后,取出晒干,称为"盐大芸"、"咸大芸"或"咸苁蓉"。

药材①甜苁蓉呈圆柱状而稍扁,一端略细,稍弯曲,长10~30厘米,直径2~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褐色,密被肥厚的肉质鳞片,呈覆瓦状排列。质坚实,微有韧性,肉质而带油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色,有花白点或裂隙。气微弱,味微甜。

②盐苁蓉形状较不整齐,黑褐色,质较软,外面带有盐霜。断面黑色,气微,味咸。以上均以肉质、条粗长、棕褐色、柔嫩滋润者为佳。

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以内蒙古产量最大。

化学成分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及结品性中性物质。迷肉苁蓉含有生物碱。

药理作用肉苁蓉稀酒精浸出物加入饮水中饲养幼大鼠,其体重增长较对照组快。水浸剂、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试验于狗、猫及兔等麻醉动物,证明有降血压作用。肉苁蓉对小鼠有促进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促进唾液分泌的成分为某种有机酸样物质,呼吸 成分可能力甙类。

炮制肉苁蓉:拣净杂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如系咸苁蓉,泡尽盐分),润透,切片(纵切),晒干。酒苁蓉:取苁蓉片,用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加热蒸至酒尽为度,取出,晾干。(每肉苁蓉100斤,用黄酒3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肉苁蓉),先须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刷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

性味甘酸咸,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酸咸,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咸微辛酸,微温。"

④《玉楸药解》:"甘咸,气平。"

归经入肾、大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心包络、命门。"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③《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

功用主治补肾,益精,润燥,滑肠。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①《本经》:"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

②《别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③《药性论》:"益髓,悦颜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壮阳,大补益,主亦白下。"

④《日华子本草》:"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

⑤《本草经疏》:"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

宜忌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忌经铁器。"

②《本草经疏》:"泄泻禁用,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忌之。"

③《药品化义》:"相火旺,胃肠弱者忌用。"

④《得配本草》;"忌铜、铁。火盛便闭、心虚气胀,皆禁用。"

选方①治男子五劳七伤,阴痿不起,积有十年,痒湿,小便淋沥,溺时赤时黄: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远志、续断、杜仲各四分。上七物,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平旦服五丸,日再。(《医心方》肉苁蓉丸)

②治下部虚损,腹内疼痛,不喜饮食,平补:肉苁蓉二斤,酒浸三日,细切,焙干,捣罗为末,分一半,醇酒煮作膏,和一半入臼中,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肉苁蓉丸)

③补精败,面黑劳伤:苁蓉四两(水煮令烂,薄切细研),精羊肉,分为四度,下五味,以米煮粥,空心服之。(《药性论》)

④强筋健髓:苁蓉、蝉鱼。为末,黄精酒丸服之。(《本草拾遗》)

⑤治虚损,暖下元,益精髓,利腰膝: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蛇床子、远志(去心)、五味子、防风(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各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盐汤下亦得,渐加至四十丸为度。(《圣惠方》肉苁蓉丸)

⑥治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枣汤每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⑦治发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腑秘结,老人、虚人皆可服:肉苁蓉(酒浸,焙)二两,沉香(别研)一两。上为细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方》润肠丸)

⑧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结,胸中作闷:大肉苁蓉三两,白酒浸,洗去鳞甲,切片,白汤三碗,煎一碗,顿服。(《医学广笔记》)

⑨治消中易饥: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盐汤下二十丸。(《医学指南》)

⑩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

⑾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

⑿汗多便秘(年老或体虚的病人)。用肉苁蓉(酒浸,焙过)二两、沉香末一两,共研为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白开水送下。

⒀消中易饥(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体很消瘦)。用肉苁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送下。

⒁破伤风(口禁,身强直)。用肉苁蓉切片晒干,烧成烟熏伤处,累效。

提醒您:肉苁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腰椎病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2更新时间:2005-11-29

腰椎病包括腰椎外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椎炎,腰椎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骶化,隐性脊柱裂,以及椎体的肿瘤、结核等。由于椎体的病变,使相应的神经根受压或受损而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病症。本病属中医“腰痛”的范畴。

辨证分型及食疗方

1.肾虚型腰酸痛,喜揉喜按,伴腰膝无力,屈伸不利,颊劳则剧,夜尿多。偏阳虚者畏寒肢冷,腰部冰冷,少腹拘急,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口燥咽干,心烦不寐,面色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1)杜仲煨猪腰:杜仲15克,猪腰4个。将杜仲切成片。猪腰破开,呈钱包样,把杜仲片放入猪腰内,外用湿草纸将猪腰包裹数层,放入柴火中慢慢烧烤至熟,除去草纸即可食。(猪腰不放盐)适用于偏阳虚者。

(2)肉苁蓉炖羊肾:肉苁蓉片30克,羊肾l对。将羊肾、肉苁蓉片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熟。将羊肾倒入碗中,加入胡椒、食盐少许即可。适用于偏阳虚者。

(3)补髓汤:鳖1只,猪脊髓200克,生姜、葱、胡椒粉、味精适量。将鳖用开水烫死,去内脏和头爪。将鳖肉放入砂锅内,加生姜、葱、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熟。再放入洗净的猪脊髓煮熟,加入调味品,吃肉喝汤。适用于偏阴虚者。

(4)鹿筋煲花生:鹿筋50~100克,花生米150~200克。加水煲汤,油盐调味,佐餐。

2.寒湿型 腰部冷痛重坠,屈伸不利,日轻夜重,天阴下雨加重,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1)松叶蚕砂饮:松针50克,晚蚕砂50克。用酒、水各1碗,将上二药煎为1碗服饮。

(2)茴香炖猪腰:猪腰2个,将茴香9克、食盐少许纳入猪腰内,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服用。

(3)千斤拔狗脊炖猪尾:千斤拔、狗脊各30克,猪尾1条。二药用纱布包好,与猪尾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弃药包,调味,饮汤吃肉,日2次,连服数日。

解说

1.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椎病的发生与肾关系非常密切。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均可导致肾虚而引发本病。故可常食补肾益精的物品,如杜仲、菟丝子、枸杞、猪脊骨、猪腰、羊肾、肉苁蓉、鳖。而对中医辨证属风寒湿者,可饮适量蛇酒、五加皮酒等,以温经祛风散寒通络。

2.对于腰椎病,辅以适当的食疗,配合临床治疗,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同时应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如练功十八法,腰部俯仰转侧的练习。

3.在膳食中宜多食高钙食品,如奶类、豆类、海产品等。也可适当食用中药健脾益胃之品,以保证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有利于钙的吸收。

摘自《四季食物补养法》

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而五分之一的腰腿痛患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但腰椎间盘突出症冶疗存在一些误区:

牵引术不一定都有效。牵引可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还纳,促进炎症消退,解除肌肉痉挛,恢复后关节正常对合关系。但如果突出的椎间盘在神经根内侧,则会愈牵愈痛,而且对中央型、游离型突出及巨大髓核突出者不宜采用。

推拿按摩不适合所有患者。按摩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调节作用,起到镇痛效应、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周围炎症消退,解除神经根挤压,可能使突出髓核部分还纳。但是,严重疼痛的中央型突出和伴有椎管狭窄,一般不宜按摩。病程较长,疼痛剧烈,神经受压症状明显或迅速恶化的复杂病情者,不可勉强使用。

微创手术作用有限。微创手术包括了髓核化学溶解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微创手术创伤小,只能减低神经根上的张力,而缓解坐骨神经痛,并不能降低椎间盘的压力,而使椎间盘复位或还纳,因此其作用是有限的。并且经过化学溶解法后,椎间盘间隙变窄,造成长期的椎间盘高度降低,刺激相邻关节突,发生骨关节炎。

需做手术者不超过10%。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已有60年的历史,但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杨克勤教授说:“手术主要是切除突出物以达到减压目的,但又可带来下腰椎的不稳定和骨质增生等问题,术后症状能减轻到什么程度也难以预料,故不要一心追求手术治疗。”他又说:“必须明确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不超过10%。”

哪些患者需要手术

1.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超过半年,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并且症状加重。

2.首次剧烈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因疼痛难以 行动及入眠,被迫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3.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排便排尿障碍。

4.中年患者,患病时间很长, 影响工作和生活。5.经可靠检查证实全椎间盘退变或较大突出。6.经非手术治疗有 效,但症状反复发作且疼痛较重超过3次以上,建议手术治疗。

7.椎间盘突出并有其他 原因所致的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误区多

据统计,5%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

背痛,其中约35%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

疾病。导致腰椎间盘病变常见的因素有四

种情况:

1.腰部急慢性扭伤、拉伤或轻微闪挫;

2.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便秘;

3.体位改变,腰部屈曲位变为直立位

或坐位变为站位;

4.长期过度负荷及静力性损伤:体力劳

动者长期从事弯腰,机动车驾驶员、

电脑操作员长期坐位,保持一种姿势

,易使肌肉疲劳,加快椎间盘的病变。

要避免腰椎间盘病变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专家传授了几招日常防病的“绝招”。

姿势预防是关键

站立时:全身从脚开始微微上扬,即收腹挺胸,双肩撑开稍向后展,双手微微收拢,自然下垂;下颌微微收紧,目光平视,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 持正常生理曲线。

行走时:双手微微向身后甩, 脚跟先着地,脚掌后着地。

坐位时:有坐凳子(无靠背)和坐椅子(有靠背)之分,坐凳子时腰部肌肉收缩,引起腰部疲劳及酸痛;而坐椅子时,椅子的靠可以部分承担躯干重力,减缓腰部肌肉的疲劳。

卧位时:最好睡木板床加5cm 左右的床垫或较硬的席梦思床垫, 这样可使背部完全休息。侧卧时, 腰要直,膝关节微曲;仰卧时,腰间可垫放毛巾卷,保持腰部弧度;起床时,先转身,然后将双脚放在床边,用手力把身体支撑起来。

提取重物时:动作要连贯及缓慢,避免忽动忽停。

运动预防要坚持每日最少应进行下列三种运动两次,但如果任何运动令背痛增加,则须停止进行。

1.翘起骨盆: 身体平躺在地上,屈膝,脚掌接触地面,将腰后的凹位压下贴着地面,并收紧胃部及臀部的肌肉,数5下,然后放松,重复上述运动10次。

2.静止腹部运动:基本动作如翘起骨盆,然后提起头部及肩膀,双手伸向膝部,直至肩膀离地6寸 为止,数5下,然后放松,重复上述 运动10次。

3.脚部运动:

a.贴墙站立,双脚与墙距离6寸,收紧胃部

及臀部的肌肉,身体紧贴着墙。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屈膝蹲下。数5下,跟着回复原来的姿势。重复上述运动10次。

b.上述运动亦可作为教导正确站立姿势之用。站立时背部紧贴着墙。维持这种姿势,然后身体离墙。平时应尽量保持上述姿势。

饮食预防供参考:

下面是几种食疗的食谱:参芪龙眼粥: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30克,用于补气养血。葛根五加粥:葛根、薏苡仁、粳米各50克,剌五加15克,用于祛风除湿。木瓜陈皮粥: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各 10克,粳米50克,用于化痰除湿。 山丹桃仁粥:山楂30克、丹参15 克、桃仁6克、粳米50克,用于活血化瘀。

--------------------------------------------------------------------------------

本站由《乐而乐》工作室制作发布

欢迎随时发信联系:E-mail:ylq@163com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病人常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感,咳嗽时加重。下腰部正中线离开脊柱棘突旁边约1.5厘米的部位可有压痛,有时向下肢放射。此外,在下肢的后方,如臀横纹中点、大腿后侧中点、胭窝部、小腿肚正中等坐骨神经走行的途径上也常有压痛点。正常人平卧床上,可将下肢抬高到90度角、没有任何痛苦;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下肢抬高因腰、臀部疼痛受到限制。专家支招防腰椎病

护好体内的“弹簧”

脊柱:脊柱并非直的,其全长从颈部到尾部共有4个生理性弯曲,它们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些弯曲组合在一起使脊柱像个大弹簧,缓冲作用于来自身体上下两个方面的力,从而减轻了外界作用力对大脑和胸腹腔的震荡,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椎间盘:椎间盘在上下椎体之间构成 一个“减震器”。当脊柱运动时,椎间盘通过变形以增大运动的幅度,协同脊柱,一起对大脑和腹腔脏器起支持和保护作用。但当脊柱在负重情况下猛然改变体位或 过度劳损时,均可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脱出,临床上称椎间盘脱出症。

半月板:这是人体内又一弹性装置,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膝关节腔内的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呈“C”字型,外侧半月板呈“0”字型。它们具有很好的弹性作用,可缓和冲击和震荡。但如果膝关节骤然发生强烈运动时,可导致半月板撕裂等损伤,所以在做跳跃或踢打动作时,应注意保护好膝关节。

足弓:足弓是由足骨借关节和韧带紧密连结而成的,在纵横方向上都形成凸向上弓形结构。足弓是人类直立、行走和负重时重要的弹力缓冲装置,同时也有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重力压迫的作用。但足弓可因劳损而变形甚至消失,临床上称为劳损性平足症;也可因先天性发育不良而成为先天性扁平足症。对于扁平足,可加强锻炼小腿及足部的肌肉,增强其肌力,同时减少过度负重。痛风 眼科疾病 腰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