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很不听话,家人无法教育,孩子没有犯罪,可以送进少管所吗?

孩子 0 83

因为孩子很不听话,家人无法教育,孩子没有犯罪,可以送进少管所吗?,第1张

因为孩子很不听话,家人无法教育,孩子没有犯罪,可以送进少管所吗?
导读:不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十六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同时送达监狱。监狱没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监;上述文件不齐全或者记载有误的,

不可以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十六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同时送达监狱。监狱没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监;上述文件不齐全或者记载有误的,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补充齐全或者作出更正;对其中可能导致错误收监的,不予收监。

第十七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符合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应当予以收监。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对其进行身体检查。经检查,对于具有暂予监外执行情形的,监狱可以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参考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3-02/25/content_1790839htm

根据《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正确执行刑罚,加强对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未成年犯管教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未成年犯管教所是监狱的一种类型,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未满十八周岁的罪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接受教育改造。

第三条 未成年犯管教所贯彻“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将未成年犯改造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守法公民。

第四条 对未成年犯的改造,应当根据其生理、心理、行为特点,以教育为主,坚持因人施教、以理服人、形式多样的教育改造方式;实行依法、科学、文明、直接管理。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以学习、掌握技能为主。

第五条 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依法保障未成年犯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犯的人格,创造有益于未成年犯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改造环境。

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对未成年犯使用“学员”称谓。

第六条 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加强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教育、共青团、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第七条 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需经费由国家保障。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费、生活费应高于成年犯。

参考http://govinfonlcgovcn/gtfz/zfgb/gwygb/200003208/201010/t20101011_453668htmlclassid=451

法律分析:不能,孩子不犯法,家长是没有权利把孩子送到少管所的。少年犯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场所。简称少管所。它是我国劳动改造机关之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十六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同时送达监狱。监狱没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监;上述文件不齐全或者记载有误的,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补充齐全或者作出更正;对其中可能导致错误收监的,不予收监。

以爱之名

孩子不是鱼,他们的记忆力超过了成年人的想象。作为父母,我们是否会经常被孩子指责到:你骗人,你之前说带我去游乐园玩,都没带我去,还说送我一个娃娃、一个车模、一个变形金刚,全部都没有送。你就是骗人,就是个骗子。大人骗小孩了!纳闷吗?孩子可能才3岁,就已经可以把大人许下的承诺倒背如流。而我们大人自己一头雾水,什么时候说过呢?我们是忘记了,还是许下承诺的时候故意会忘记呢?

孩子的思想

在如今的 社会 、信息流碎片化时代,只要小孩玩手机、看视频,肯定里面都有,坏人,坐牢这些词语。作为父母我们一样会教孩子,这些事情如果做了,是不对的,是坏事,会成为坏人,小朋友不能够学,不能够做,做了警察叔叔会抓到,要去坐牢的。孩子的第一认知:坏人。第二认知:坐牢。

坏人,孩子可能分得清楚,做什么事情会成为坏人。坐牢:孩子肯定不知道,根本不知道坐牢二个字是什么。坐牢就是坏人,而坏人不一定坐牢,小朋友又分不清楚了。小朋友的思想很活跃,尤其是几岁的,任何信息都会记忆在大脑里,这些信息又可能很快忘记。但是又会在某一时刻脱口而出。一个成语,一个典范,一个故事,我们听到都很惊奇,你怎么知道的这些的呢?这就是孩子,天真无邪的孩子。

大孩子插曲----真实的故事

初中生的孩子,父母进去以后,自己本身就很自卑。同校同小区里面,有一个知道他家的事情,后来把他父母坐牢的事情,传了出去。所有人都知道他爸爸妈妈在坐牢。小男孩呢,从年级前50名,原本有望上省里前三的高中,这么一闹,第二年,只能读一个普通的高中。这是为什么?成年人爱八卦,小孩一样爱八卦。我觉得,作为泄露这些信息的父母,不应该八卦他人家庭的信息,更应该去保护一个破碎的家庭,给那些孩子留一点秘密尊严。就比如我们,肯定周围也有人知道,闲言碎语。传到我们耳朵,我们可以接受。但一定不要传到孩子们的耳朵。尤其是在学业道理冲刺的年龄,初中生,高中生。这些大孩子,如果原本学会了独立性,能够接受现实与一些抗压能力。实在瞒不着的时候,才可以说。千万不要主动说,哪怕这些大孩子明明知道,猜测、怀疑依然不要说。这些年龄段思想是最不稳定的阶段,我们谁都不希望这些大孩子,因为家庭的变故,放弃了学业。

对于那些懂事的,根本就不需要说。他们心中自然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引导,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慢慢引导,多多激励。尤其是十多岁的女孩和男孩,这个阶段身心 健康 太重要了。叛逆期一到,真的要用心引导啊。相信对于这个年龄段的母亲,肯定会努力做好。加油吧!

带孩子去会见,到底要不要带去?

我想真正关心这个话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宝宝吧。一岁,二岁带去时候没任何问题。这个阶段的小宝宝们,对于事物完全分不清楚,可以放心带去,不需要害怕宝宝们的记忆。里面的人也很希望看到小宝宝们。白白胖胖、粉嘟嘟的多可爱啊!只是路途比较远,颠簸往返,出门需要带的东西太多,不见得多方便。如果是这样,可以多寄照片,等孩子大了,天气转暖的季节,再带去。要是同城,就不受这些影响。

一些小宝宝三四岁,就已经懂得很多,能说会道,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对于这个类型的就得注意措词了,假如带去会见,应该怎么说呢?爸爸在工作,这个工作很特别,不能够说的。或许这些可以糊弄过去,糊弄一下。5岁以上的就不得了,有的认字快的。一看,警察叔叔,还有衣服穿得不一样,在平时生活中,科普的法律知识,坏人,监狱,坐牢。当他们回味过来的时候,肯定会问很多很多。爸爸怎么坐牢的,做了什么坏事,警察叔叔为什么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说,这些问题,作为大人我们要怎么回答?是完全告诉他们,还是应该怎么样?

甚至一些小朋友不懂事,在班上自己都说,我爸爸不在家,坐牢了!这一句话一说,其他小朋友也都知道了。其他小朋友也可能会学着说,他爸爸不在家,坐牢去了。慢慢的,孩子自己也觉得爸爸是一个坏人,因为他的事情,有很多人都知道了。5岁的小朋友,是没有防备之心的,更不知道什么应该说。我不建议大于5岁的孩子带去监狱会见,最少要十岁以后,能够完全接受现实、事实,能够承受得起会见的亲情之殇,别离之苦,才可以带去会见。记得提前打预防针!

对于刑罚家庭,作为家属需要承受的太多太多。 社会 、朋友、舆论,这些已经够了。给这些孩子编织一个梦吧。

去非洲了,挖黄金去了,那边连喝水都困难,连信号都没有。

等你4岁的时候,就回来了。

等你上大班的时候就回来了。

等你读一年级的时候就回来了。

等你十岁的时候就回来了。

维护一个爸爸、妈妈、母亲、爷爷奶奶的光辉形象,并不是为了掩盖事实。而是我们应该保护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影响。编织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让他们慢慢 健康 长大。也希望 社会 ,亲戚,朋友给予知道事实真相,给予这些孩子,多一份关爱。让孩子们在残缺亲情的成长道路上,也有一个 健康 的童年。

关注微信公众号 减刑假释一点通 更多内容

荣兰祥将发妻逼到绝境,自己却精明地鑚法律的空子,继续有条不紊地过着正常的生活。直到如今,他还是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的院长。孔素英的下场令人叹息,荣兰祥也不具往日的辉煌,这场内斗的下场终是两败俱伤。

送妻女入狱

2014年,荣兰祥与糟糠之妻孔素英对簿公堂,互爆对方丑事,超生、出轨、家暴,斗殴,偷税漏税,桩桩件件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们的三观。

2018年,荣兰祥为争夺财产,状告孔素英非法处置查封财产,最终将一妻三女全部送入监狱,如此大义灭亲之举,令人震惊。而出狱的女儿荣婷又实名举报孔素英转移资产,并表示“再也不愿意被父母利用!”豪门恩怨高潮迭起,何时落幕仍未可知。

跨省打岳父

2014,一辆大巴车气势汹汹地从济南跨越300多公里,赶到商丘天伦花园门口,截下了孔素英及其一众亲属,车上则是以蓝翔技校副校长王某为首的学生和职工。双方一见面,孔家人立即意识到了这是荣兰祥的手笔,紧接着他们没说几句话便打了起来,王某强硬地命令学生拿着铁锹上去打人,不服从命令者便会被他威胁不能毕业。

当时场面一度非常混乱,孔家势单力薄,几乎是被单方面碾压,最终这场斗殴惊动了警察,双方几十个人全部被逮到了派出所,而面对记者的询问,荣兰祥却说只是让学生去打扫卫生,没想到会导致这起恶性事件。在这场群殴中,荣兰祥丝毫不顾及曾经资助自己创业,为自己四处奔走拉关系的岳父,致使孔令荣的双手受到了严重损伤。

一地鸡毛的家族恩怨

荣家家大业大,儿女众多,财产分割也是一项大工程,荣兰祥夫妇的离婚官司一直拖到了2016年才终于尘埃落定。办完手续之后,孔素英卖掉了夫妻共同持有的几处房屋,又通过6个孩子,拿到了天伦花园的300多套房产,本以为余生可以高枕无忧地靠着巨额财产潇洒度日,却没想到警察的镣铐正在一步步逼近。

2017年,荣兰祥为法人的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以“涉嫌构成非法处置财产罪”向法院申请对孔素英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018年1月,孔素英及其子女因非法处置查封财产被关进看守所。

时至今日,荣兰祥一家子的恩怨情仇究竟要走向何处还不明朗,但是从共同创业的少年夫妻走到如今众叛亲离的地步,不能不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