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给领导送多少礼合适?

领导 0 70

过年给领导送多少礼合适?,第1张

过年给领导送多少礼合适?
导读:送礼是一门学问,能够顺顺当当把礼送出去,是本事;礼送出去后能方方圆圆把事情办好,更是能耐。1、白天不送晚上送。白天人多眼杂,容易引人注意,夜幕掩护之下安全系数大。2、上班不送下班送。即使你要送的礼小得藏在口袋,但看着你往领导办公室跑,别人自

送礼是一门学问,能够顺顺当当把礼送出去,是本事;礼送出去后能方方圆圆把事情办好,更是能耐。

1、白天不送晚上送。白天人多眼杂,容易引人注意,夜幕掩护之下安全系数大。

2、上班不送下班送。即使你要送的礼小得藏在口袋,但看着你往领导办公室跑,别人自然而然会往那些敏感方面想,容易引起猜忌和怀疑。

3、不送现金送物资。现金扎眼,且容易搭上政纪法律条条框框,双人小游戏物资则平淡朴实,它使人联想起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纯洁友谊。

4、平日不送,逢年过节生日寿辰生病住院送。红包、营养费、压岁钱可以名正言顺地大胆送。

5、事前事中不送事后送。

6、有外人在场不要送。送礼讲究一对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领导绝对不能容忍第三者在场。

7、送领导老婆孩子亲戚甚至保姆。这样送礼领导容易接受,成功率较高,因为一旦东窗事发,领导可以作为不知情不在场的依据。

8、不送厚礼送薄礼。受贿罪的成罪标准一般为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只要不超越本条硬杠杠,送4999元都行。

9、先找理由再送礼。领导不收不明之礼,但直截了当道出求领导办事之理由领导更不会收,要学会迂回曲折,顾左右而言他。

10、投领导所好送。不是所有领导见礼都收,有些领导会根据自己的短缺和爱好,有选择性地收。找准领导爱好,投其所好地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送伟哥男宝,可以送现金存折,可以送股票购物卷,也可以送香车美女别墅等。

首先,如果你的领导已经向你转账支付了4000元,那么你可以将多出的2000元退回给你的领导。这显示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行为。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多余的2000元退回给领导:

1 银行转账:你可以通过银行转账将多余的2000元退回给领导。请确保记录转账信息,包括日期、时间、金额和收款人信息,以备将来需要查证。

2 现金返还:如果你和领导在同一地点,你也可以将现金返还给领导。请确保在返还现金时记录日期、时间、金额和接收人信息。

3 支票:如果你想通过支票将多余的2000元退回给领导,请确保记录支票号码和日期,并将支票寄给领导。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都要确保在退还多余的2000元后与领导确认是否已经收到退款。这将确保你的交易记录正确,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

过年给领导送购物卡的合适面值并没有统一规定,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送购物卡的面值在1000元左右比较合适。如果领导职位比较高,或者关系比较一般,可以考虑送2000元左右的购物卡。如果经济能力比较强,也可以考虑送更高面值的购物卡。但请注意,送礼是一种容易引起腐败和不良风气的方式,建议谨慎选择并保持适当的行为。

给领导送礼(钱),从办公室门开始怎么说?既然他是你领导,你就应该十分注意:

1、礼物轻重得当

一般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2、送礼间隔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3、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送礼绝招:

1借花献佛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2暗渡陈仓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3借马引路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送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4移花接木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小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5先说是借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6借机生蛋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7借路搭桥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

余建堂死了。2006年底,被告人余建堂到黄梅县任县长后,因工作关系与时任黄梅县财政局副局长梅某相识。此后,梅某为与余建堂搞好关系,寻求和感谢余建堂在工作、职务晋升中的支持,在2007年至2014年间,分21次送给余建堂现金432万元。2012年,九江大桥管理局副局长(副处级)职位空缺,在余建堂的推荐和支持下,梅某担任该职。具体事实分述如下:

12007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以拜年的名义,送给余建堂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22007年端午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8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32007年中秋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8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42008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以拜年的名义,送给余建堂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52008年端午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8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62008年中秋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8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72009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以拜年的名义,送给余建堂现金2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82009年春节,梅某请被告人余建堂一家吃饭,梅某以给余建堂女儿余某1压岁钱的名义,当着余建堂的面,送给余建堂女儿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接受。

92009年5月,被告人余建堂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梅某到党校附近一个酒店送给余建堂现金2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02009年端午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12009年中秋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22010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2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32010年端午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42010年中秋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1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52011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3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62011年春节,梅某请被告人余建堂一家吃饭,梅某以给余建堂女儿余某1压岁钱的名义,当着余建堂的面,送给余建堂女儿现金2000元,余建堂予以接受。

172012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3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182012年3月,被告人余建堂与梅某在黄冈共同参加黄冈市人民代表大会。余建堂以要看望有关领导,需要用钱为由,让梅某准备1万元现金。之后,梅某将准备好的1万元现金送给余建堂,余建堂予以收受。

192013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3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202013年上半年,被告人余建堂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梅某到党校附近一个餐馆送给余建堂现金3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212014年春节前,梅某到被告人余建堂的办公室,送给余建堂现金3000元,余建堂予以收受。

  给领导送钱话不要太多。少说话就行。

  比如: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笑纳。或者直接不说话,面带笑容塞在

  布兜里就可,千万不要让人看到。下面是我觉得比较好的一文章,

  楼主参考一下。

  过年给领导“送钱”的艺术

  62623433

  4位粉丝

  1楼

  廉不廉,看过年。每至“年关”,中央有关部门都会发出各种“禁令”,给各级官员遍打“廉洁预防针”。然而,禁令节节出,大礼年年送。“年节腐败”已成官场“潜规则”。“送钱的技术”也成了官场人士的“必修课”。这真让人感到悲哀。

  我在官场有一些无话不谈的朋友,春节前朋友聚会,谈到时下的官场腐败。

  一位当官的朋友用 “送钱的技术”作为开篇话题。

  我对这类事报上看得多了,底下听得也多,就说:就拣新鲜的说说。

  当官的朋友说:送钱的总技术原则是既办成了事,跑了官买了官,又要安全。但具体落实这一总原则还有很多技术细则。比如第一条,是一定要化整为零,巧借名目。本来这件事一次送钱十万就能搞定,但是你送了,他收了,事是办了,有点不安全因素。万一哪一天事发了,小小十万,你行贿,他受贿,就都是事,撤职查办也都有可能。所以,要化整为零、变换名目。今天他儿子娶媳妇吃酒席了,亲朋好友都会一千两千递个红包,你也照办,只是多送一点,封个一万两万。明天他父亲过大寿又要摆席,你再封一个红包,凑个若干万若干千的吉祥数奉上。这就是化整为零,凑零为整。

  这根本不算新鲜,席间有人见多识广地笑道:十万能搞定的事,你把十万凑足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做官的朋友正色道:你这就是没有真上道的想当然。化整为零、巧借名目虽然增加了安全系数,目标不显了,但同时又有损耗率。

  我这才开始注意他的话:损耗率?

  当官的朋友说:那可不是。结婚拜寿,别人都要上红包,你的红包即使重一点,也多少有点淹在里头的意思。来客要是有大几十号、上百号人,真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呢。虽说彼此心知肚明,钱数在那儿摆着,但到底是人多事花,目标不集中。再者说,你十万块钱化整为零分三五次送,时间拉上几个月,怎么也是淡化记忆,效果的损耗是明显的,而且损耗率也与你化整为零的力度成正比。化的越零,损耗率越高。你送钱心中有数,人家收钱可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本来十万元就搞定的事情,一般就要十三四万、十四五万甚至十七八万才能搞定。

  我笑着点点头:送钱要考虑安全,就要赔上损耗率。

  当官的朋友说:越化整为零越稳妥,但损耗率也越高。所以,送钱就要在安全系数与损耗率之间考虑“边际效用”,统筹兼顾。

  我暗中一叹,“边际效用”这样的经济学概念被当官的朋友用到此处,足见当下送钱技术包含的知识文化含量了。

  他接下来又讲更新鲜的技术细则。

  他说:送钱还有许多小细节,没上道的人一定是想不到的。比如送钱是送新钞票还是旧钞票,也有讲究。你们说新钞票好还是旧钞票好?

  有人说:当然新的好一些,干净喜气,看着也爽。

  当官的朋友摇摇头:那可不见得。一回,一位在县里工作的老兄要跑提拔,事先打听清楚了,五万元送到某负责领导那儿就能搞定。得知下午就开会议人事安排,他赶在中午把钱送到领导那里。没想到领导瞄了一眼放到桌上的牛皮纸信封,脸色不算好看,往抽屉里一收说:会上看看再说吧。结果那天下午这位老兄的事泡了汤。他正纳闷着,过两天那位领导又笑嘻嘻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别着急,过两天再给你安排。几天后果然安排了。他更纳闷了,最后才搞明白,那五万元是刚发行的连号新票子,放在信封里显薄,领导当成三万了。往抽屉里收是收了,可心里恼得很。晚上打开一数,才转嗔为喜。你看,这种情况下新票子就不如旧票子。

  我说:新票子薄是薄,可重量该一样啊,能掂出来嘛。

  当官的朋友又笑了:作家朋友,你还要继续“深入生活”呀。新钱用旧了,不仅是蓬松了厚了,而且因为吸收了油污水分,自然也要重一些,不信你去称称看。所以,旧钞票才叫“厚重”啊!送红包要想当下显出厚重,一定要用旧钞不要用新钞。

  他又说:当然,新钞也有新钞的好处。刚才讲到领导儿子婚礼上送红包,你三万元新钞票,薄薄的过去,当下不那么显眼。要是厚厚重重的旧钞票包上三万,就在众人眼中落下话把了。

  当官的朋友又讲了一大堆送钱的技术原则,最后说:送钱的基本技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我不语,听他往下说。

  他说:那就是一定要知道现在的市场价。钱权交易也是办什么事有什么价的。一定要搞清楚,跑个什么官,批个什么件,包括请秘书们找头头脑脑题个什么字,该给秘书多少钱,都是有价目的。少了办不成事,多了做冤大头,还增加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官场腐败本是个严肃话题,但这样的话题却屡屡被当做笑话来说,可见积弊之严重,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

  这真让人感到悲哀。

送礼可以送红包,但是你要分情况对待

情侣、父母、亲戚朋友之间,可以在过节时候发送红包的,这时候对方也是会开心高兴,并且也会收取的。

领导之间不建议直接送红包,可以多拍马屁,小礼物多送,大礼物要看时机,对领导要有敬畏之心,这个敬畏之心表达,你直接红包,是你省去很多心思,但不如你精心挑选礼物,然后发票放里面,领导不喜欢可以自行退货的,这样的做事方法领导会更加喜欢的。

合作伙伴不建议送红包,根本没人会收取的,因为这情况都有记录,你可以换成现金私下送,这样比红包更好用。

有句话说得很好,送礼就送现金,烟酒只是敲门砖,现金最有杀伤力,但需要根据场合来定,比如我曾经一段经历,

我给老婆发红包,老婆收了只是开心了一下,有一天我下班正好手里有现金,然后随手给了老婆5000块钱,老婆高兴的劲头比收红包开心。

还有跟领导在一起,本身我不喝酒,那天正好赶在一起吃饭作陪,硬着头皮喝了半斤多,烟就是抽空就递出去,酒足饭饱领导让我把后备箱礼物放到对方后备箱,送礼结束,如果当时我不喝酒,不递烟那么这场酒局结束,估计我离开除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