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警博"雨中探

老师 0 71

神秘"警博"雨中探,第1张

神秘"警博"雨中探
导读:✍文  剑       继五月"南弘之约"后,我们南京小组又迎来浪漫的"警博之约",之所以"浪漫",是因为不仅深度探访了神秘的警史,大家还开怀沐浴了"雨中豪情,漫步在幽静而猎猎的警营"之中。            七月十二号午后,满天乌

✍文  剑

      继五月"南弘之约"后,我们南京小组又迎来浪漫的"警博之约",之所以"浪漫",是因为不仅深度探访了神秘的警史,大家还开怀沐浴了"雨中豪情,漫步在幽静而猎猎的警营"之中。     

      七月十二号午后,满天乌云,依旧梅雨嗒嗒。

    早在十日前,与"警博"李雪冰馆长相约,咱省作协南京组十余名会员作家朋友一同前往位于江北浦口她的"警博"参观交流,约好的事是不能变,纵然"下刀子"也向"警博"行。

  我是组织者,自然要有"领导"样,张罗部分老师的接送,周总(南弘焊网公司副总)成为我指派的驾驶员,我则"驮着"文友周志龙、傲蕾匆匆前往。

    下午二点半,在淅淅沥沥的雨点中如时驶入"警官学院",此时发现跟在屁股后面的周总车子,他"驮着"满车的文友也到了。

    跟门警室打了招呼,称应"李馆长邀请看警博的",门警一听这话便开道闸放行,但一进警院却懵了,里面太大往哪找"警博",又没个指示牌,硬着头皮驾车右拐乱找碰运气呗;驶了一段想想打电话给雪冰馆长,电话一通便传来她的声音:"到哪个位置了?",我抬头一瞧有座大楼,楼前有偌大的字样"图书馆",我便报告称"在图书馆这个位置",雪冰馆长笑称"到了到了…",突然从后视镜看到不远处站在路边一个身穿白色警服的撑伞人在向我们频频招手,我仔细看去,噢,巧了,就是雪冰馆长。

    李雪冰,给我的印象总是笑容可掬、谦虚文雅又不失庄严的样子,女人一般不愿透露其年龄的,我估猜应该在四十五至五十之间吧,她不胖不瘦,也许职业使然,和蔼的目光又总是炯炯有神,笑起来脸上二个酒窝赫然显现,不穿制服时更象个"大家闺秀"、"邻家大姐",那么的睿智而大度,让人舒服信服,谁知道,她在繁重公务之余,潜心撰写的《刑警马车》、《乡村映像》等文学作品令广大读者津津乐道,是个蜚声省内外的警营大作家哩。

    我也算是个文坛同行吧,因为她名字的特色,信手拈个题头小诗:李桃警院栽,雪原广袤地;冰冰化青云,孜孜壮子弟。

    我们依雪冰馆长示意在图书馆右前方停车坪停放后,陆续下车撑着伞朝图书馆走去。

    见到久未谋面的黄强、古军、木予、陈亚君等老师,以及后面珊珊来迟的二位尊敬的韩希明老师、徐春燕老师。

    大家见了面,自然一番客套,非常高兴,依主人雪冰馆长要求,我们乘电梯到五楼,一下电梯便看见站在"民国警察史博物馆"门口有一位身着警服、戴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雪冰馆长介绍他就是有名的警史收藏家何稼男先生,他笑容可掬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口中道:"欢迎欢迎,欢迎各位老师!"

    进入警史博物馆,何馆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警察的由来历史、装备服饰、建制立章,从古至今、中外洋土,令我等目不暇接、兴趣盎然…

    傍晚时分,外面的梅雨似乎又大了些,由于参观时间很紧,其它会馆已不能参观,热情的雪冰馆长早已在学院大食堂准备美味佳肴宴请大家,并给大家介绍一位在门口久候的彪形大汉——她的先生韩大警官韩焕新,系浦口区公安局刑警大队长。看到我们的到来,这位大汉拱拱手道:"欢迎欢迎,武人恭迎各位老师了!"

    经李馆长介绍,她先生韩大是地道的浦口人,从事刑警已经近三十年的老警察,在他手上成功破案数不胜数。这个韩大是个性格十分开朗又风趣的人,与我们交流时似乎什么都懂些,黄强老师是个古今中外服饰研究专家,他竟对女人与旗袍的关系谈得甚欢,在谈作家创作方面等等,他照样侃侃而谈,真看不出这位"三大五粗"之汉"肚中有货"如此之多,无不令我们咋舌;在吃饭时间,韩大又给我们讲他一次险遇,差点送命,一次他在抓捕疑犯破门而入时,疑犯抓起一个啤酒瓶迎头砸来,韩大迅捷偏让,酒瓶砸在他腿上开了花,腿上顿时皮开肉绽,肿得有象腿粗…他想想到现在心里发怵,要是反应稍迟、避让不及砸在头上,恐怕早就成了"烈士",不可能坐在一起吃这个饭啦。

      席间,黄强老师有板有眼讲述《金瓶梅》中西门庆官人的"**"与"人性"故事之奥秘;多才多艺的美女木予即兴唱起《茉莉花》,唱得大家心花怒放、跟和击拍;周志龙老师在大家推崇下又声情并茂地念起《雨花石》:我是颗小小石头,静静躺在泥土之中…",周老师摇头晃脑念完了,便与美人木予"心心相印"地唱了起来,大家气氛十分活跃,掌声不息。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经征雪冰馆长同意,我提议宴会宣告结束,大家响应称好,便都依依不舍离席告辞,值得一提的是,美女木予带来一个能说会道的"精灵鬼"(她八岁的儿子"丸子"),见面不到一个时辰便与小女傲蕾"一见如故",俩人在饭桌上没有"市场",草草吃了几口菜,闪到一边共同玩起手机游戏,叽叽喳喳讨论不休,玩得很投入又很默契;散宴后,见丸子一路上与他妈咪滔滔不绝,还跟我吹嘘"经常把他妈咪驳得无言以对,甚至哑口无言!",足见他"口才"有多棒;当雪冰馆长抱怨天公不作美、雨天逛"警博"很不爽,丸子则说:"雨中漫步好浪漫,让人记得住,没事没事。",我让他说说对"警博"什么印象,他称"太大,看不过来!"

    散席临别,文友古军老师发出邀请,拟在金秋九月之时节,盛邀前往仪征小聚,雪冰老师提议我组织一次"作品沙龙分赏鉴评会",以助推创作思源。

    "警博之约",已镂刻记忆,更期待第三次的"××之约"喽…

      于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二日草拟

是的,警察就是喜欢找老师或者公务员为结婚对象。因为警察知道自己特别忙,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而老师不仅有双休日,节假日,每年还有将近三个月的寒暑假,而公务员也有双休日和节假日,老师和公务员一般也不加班,能既不耽误工作,也能照顾上家庭和孩子,所以警察大多选择老师和公务员为结婚对象。

因为这两个职业具有互补性。

警察的工作比较忙碌,早出晚归,甚至执行任务时几天不回家,对孩子的照顾较少。而教师这个职业,寒暑假,双休日,放假的日子较多,正好可以照看孩子,关心孩子。并且,教师这个职业,也就决定了可以平时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所以警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互补性强。

相处

1、彼此之间要相互依赖

两个人既然在一起了,想要长久的相处下去,最重要的就是要彼此信任和依赖,如果两个人都不能信任对方、依赖对方,那么在一起只会让彼此变得很累。我们找一个人就是为了能一起面对所有的风雨,而不是所有的风雨都是对方带来的。

2、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

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感同身受,但是可以互相理解。两个人相处时都需要为对方着想,且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对方的身上。只有互相理解和宽容,两个人才能相处得更为融洽。

授课的都是灰色的技术警衔。如果是行政老师。比如书记。招办主任之类的就是黑色的行政警衔。

人民警察的警衔有两种:一是行政警衔(肩章底板藏青色,同警服颜色),另一种是专业技术警衔(肩章底板青灰色,同大檐帽帽带颜色)。就行政警衔而言,通常为各地人民警察佩戴。总有五等十三级,分别是:警员(一二级)、警司(一二三级)、警督(一二三级)、警监(一二三级)、总警监(正、副)。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第十条:人民警察警衔按照人民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授予,以人民警察现任职务、德才表现、担任现职时间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第十二条:从学校毕业和从社会上招考录用担任人民警察的,或者从其他部门调任人民警察的,根据确定的职务,授予相应的警衔。

不可以。警校老师只是具有警察的身份,并不是人民警察,警校老师的职责是答疑解惑,通常不受理案件,也不进行执法工作,民警对辖区的案件具有执法权、管辖权。警校老师属于事业编制。警校全称为警察学校,在我国主要分为司法类院校与公安类院校两类。公安院校是由省级公安机关和公安部直属和管理的为公安机关培养人民警察的高等院校。

适合

老师教书育人,花费的时间、付出的精力比较多,好在有两个假期可以自由支配。警察就不用说了,为人民服务,随时随地准备着,加班、出差,休假时间少,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少。

两个职业结合可以互补,互相体谅、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