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普通发票如何入账

客户 0 50

收到普通发票如何入账,第1张

收到普通发票如何入账
导读:问题一:一般纳税人,收到普通发票,如何做账? 借:存货 - 库存商品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收到普票,税金部分不能抵扣,全额入成本。 问题二:购买商品收到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怎么做账 普票和专票只能一般纳税人账务处理有区别

问题一:一般纳税人,收到普通发票,如何做账? 借:存货 - 库存商品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收到普票,税金部分不能抵扣,全额入成本。

问题二:购买商品收到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怎么做账 普票和专票只能一般纳税人账务处理有区别

普票不能抵税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专票可以抵扣税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问题三:购买原材料收到普通发票怎么做账 购买原材料收到普通发票的会计分录是: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因为是普通发票,所以进项税计入成本中,只有专票才能单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问题四: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如何入账 专用发票要分开货款和税额入账,普通发票因为不能抵扣,就不用分开入恭了,直接做: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金额是价税合计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问题五:收到普通发票怎么做账 销售货物应该是开具发票,只有采购(包括采购货物或劳务)才是收到发票。销售货物不管是普通发票还是专用发票,都按核定的增值税率计算收入和税额。采购时收到发票,是专用发票的,符合认证抵扣条件,则按发票上的税额计入应交税费,价款计入采购成本,如果收到普通发票,则不需计算税额,按发票上的价税合计计入采购成本。

问题六:一般纳税人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怎么做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不用考虑进项税了,你的价税合计计入原材料

做法正确。不过可以拒绝接受此普通发票要求开增值税发票,以抵扣增值税。能开普通发票的都可以开到增值税发票。

问题七:一般纳税人收到普通发票怎么做账 一般纳税人收到普通发 票,如果属于农产品销售发 票:

借:原材料 (发 票总金额-发 票总金额×扣除率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发 票总金额×扣除率13%)

贷:银行存款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 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 票或者销售发 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如果不属于农产品销售发 票(普通发 票),则: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问题八:开出增值税普通发票如何做账 一样计入销项,对购买方而言,不计入进项

问题九:国税局代开回来的普通发票如何做账 3%税

借:应收账款 40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5000/103 =3932038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05000/10303 =1179612

银行取回扣增值税的税单后做账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05000/10303

贷:银行存款 1179612

地税申报附加税:城建、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所得税 说的可能是预缴,季度申报时再抵

问题十: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做账时要怎么做 专用发票要分别做成本或费用等项目和进项税,普通发票全额做成本或费用等项目

按照价税合计入账。

普通发票是不可以抵扣的,所以做账的方式会和取得专票时的不太一样,收到普通发票应该这么做账,按照价税合计入账:借:原材料等(价税合计金额);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因为是普通发票,是不能够抵扣的,入账时应该按照价税合计入账。

普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它是相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言的,即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和收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所开具和收取的各种收付款凭证均为普通发票。个人发票一般泛指个人开具的发票,多为普通手撕发票。

只要发票有开,最好就都入账,这样子会计才会没风险,而且要保证费用是真实发生的才能入账,如果是费用开支的,可以不入帐,与公司无关,或不符合财务规不准报销。不开票比例大的影响较小。以后企销存帐要留意了,总购总销没有问题,分类购销易脱节。现在是大类比对,未到具体商品。明白发票上名称前的大类,就是为了比对目的,税局自有企业的进销存帐。

企业为实行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纳税人,收到发票时会计分录为借贷两个入账方法

借:原材料等根据发票内容计入对应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或实行简易计税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收到发票时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等根据发票内容计入对应科目。

一、企业跨年度取得发票的入账情况

原第一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由于种种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第二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第三种情况是对方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款项全额支付等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给发票。

二、入账全责发生制原则

一般情况下,会计处理体现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比如 2013年取得的发票,如果列支到2014年的费用是不允许的。但有例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如果2014年真的发现2013年未入账的费用,可以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如果金额小,可以直接计入2014年当年费用,但如果 金额大的话就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收到对方公司开具的发票,应当根据发生的业务计入相关的会计科目中,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因此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对应的进项税额,应按照价税合计金额计入对应科目中。一般纳税人企业收到对方公司开具的发票,除了根据发生的业务计入相关会计科目外,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需要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进行核算。

按11台入账(买的10台加赠送的1台),便于将来固定资产管理,赠送的1台可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借:固定资产 (11台价值)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支付10台的成本)

营业外收入 (赠送的1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