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老师 0 77

幼儿园教案,第1张

幼儿园教案
导读: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感受散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

 2、培养爱街树情感。

 3、理解散文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理解内容。

 爱街树情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街树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些树都种在哪里?(种在什么的两旁?)

 小结:种在路旁边的树叫“街树”。

 老师带来了一首散文,名字就叫《长长的街树》。

 二、欣赏散文(理解内容)

 1、整体欣赏散文

 听后有何感觉?

 小结:感觉优美。

 2、 分段欣赏

 第一段:

 我家窗外有什么?路两旁都种了什么树?

 小结:窗外有一条长长宽宽的路,路边种下了2排街树,有银杏翠柏还有杨树。

 承接语:街树排着笔直的队列站在那儿。

 街树是怎样站的?

 小结:街树排着笔直的队列站在那儿。

 幼儿学做笔直的队列。

 第二段:

 树在跟我们比什么?

 小结:街树的队列每时每刻都那么整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街树互相勾起枝叶,像什么?

 小结:街树很爱交朋友。

 第三段:

 承接语:每天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就想念那些街树的队列。

 月光下,他们在交谈什么?猜猜看?

 他们是不是也在想念我们?(树怎么会想念小朋友?也许小朋友为街树做了什么事情,才会使树想念小朋友?)

 3、朗诵散文(试着有表情地朗诵)

 师幼儿共同朗诵

 总结:街树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美好。

 三、拓展经验(萌发幼儿爱身边的街树的情感)

 为什么道路两边要种街树?

 小结:街树让马路变得干净、漂亮,空气清新。

  活动反思:

 这篇散文比较抽象,并借助PPT让孩子感受散文的内容,让孩子对街树有个大概的认知及印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在感知散文时,不单单学习散文本身的内容,还拓展到了街树的一些名称、特征和用途等。在活动中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肯定自己,树立自信。这样,幼儿能在这种宽松的活动氛围下,较容易地完成活动内容,体验活动乐趣。

 小百科: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 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2、运用简单的线条,形象的表现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镜子。

 2、勾线笔、白纸。

  活动过程:

  1、玩具鲨鱼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大鲨鱼。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鲨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鲨鱼的牙齿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

 师:大鲨鱼的牙齿尖尖的,真厉害!那小朋友知道自己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吗?

 幼: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说出自己牙齿的特征。

 师:请你们再来看一看,说一说好朋友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幼: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

 师:我们的牙齿真是有趣可爱,你们想把它画下来吗?

  3、幼儿绘画活动。

 师:打开图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人物的头像。问:“画面上有谁?他们的嘴巴为什么张的大大的?

 (提示:为了画出有趣的牙齿,小朋友可以将嘴巴画的特别大一些,这也是画画中的一种夸张手法。)

 幼:幼儿照镜子作画。

 师:提醒幼儿讲嘴巴画大一些,线条要清晰。

  4、评价。

 师:鼓励先画完的幼儿将自己的画去讲给观摩的老师听。另外将幼儿的画都展示出来,举办一个“牙牙画展”。

幼儿园教案 篇3

 有益的学习经验:

 1.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8以内物体的数量。

 2.学习按实物数量做圆点卡片。

 准备:

 1.地上画8个圆圈,每个圆圈的一半放实物,如积木或石子、铅笔等。实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排列形式各不相同。放6、7、8件实物的圆圈各6个。

 2.每个幼儿1-8的数字卡片一套,8张:上分别画着1-8件实物,每张的实物旁边画着8个圆圈。

 活动与指导:

 1.发给每个幼儿实物卡片,让幼儿数一数,每种实物有多少个,然后根据个数将卡片旁边相应的圆圈涂上颜色,涂完颜色后,将实物卡片按数的顺序排列好。

 2.游戏:做路标。3个幼儿分别拿着6、7、8的数卡6张,在起跑线后站好,教师一声令下,各人立即跑去找与自己手中数字相同数量的实物圆圈,在圆圈内放一张数卡。先放完数卡且正确者为胜。全体幼儿玩一次后,交换数卡,继续进行。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初步感知合作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懂得爱护玩具,知道在竞赛活动中要遵守游戏规则。

 3、让幼儿愿意动手动脑,探索气球的各种玩法。

  二、活动准备

 1、吹好的气球(颜色不同)若干

 2、盛放气球的篮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气球,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看气球是什么形状的?气球都有什么颜色呢?

 (2)你们猜猜气球可以怎样玩?

 2、教师向幼儿介绍利用气球做游戏的几种玩法。

 (1)请一名幼儿爆气球送到老师身边的篮子里。

 (2)请两名幼儿合作抱着气球送到老师旁边的篮子里。

 (3)如果不用手爆气球,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合作把气球送回篮子呢?

 (4)教师将幼儿两两分组,两人合作把气球夹在胸前,双手不能碰气球,看看哪组先达到终点。

 (5)你们觉得哪组的小朋友表现的'最棒?如果只有一个小朋友不用手的话能将气球送回家吗?是不是两个人的力量比一个人的力量大呢?

 3、教师鼓励幼儿探索气球的其他玩法。

 (1)两人合作背靠背夹着气球。

 (2)两人和作用脚夹气球。

 (3)器请幼儿互换同伴再玩夹气球游戏。

  四、活动延伸

 教师请幼儿到户外,进行户外活动时间,继续待两幼儿探索运气球的其他方法。

  五、活动总结

 通过夹气球的游戏让幼儿感知两人合作的重要性,少了一个人都是不行的!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知道不能用手,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在探索新玩法的时候幼儿们都愿意自己动脑筋想问题。

 教室还可依据实际情况在活动中加入一些障碍物,如利用绿色卡纸制作小草,提示幼儿不能踩到小草了,而是要跨过去,或者将桌子放到道路中间让幼儿绕行,在此时的气球都是不能用手碰或者掉在地上的!

幼儿园教案 篇5

  中班早期阅读《小熊本杰明》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小熊本杰明被气球带上天,最终安全回到自己家的有趣情节,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2、能对故事中情节的空白点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或肢体语言的方式大胆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熊本杰明

 1、今天是小熊本杰明的什么日子上你是怎么发现的

 2、除了蛋糕过生日还应该准备一些什么东西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幼儿想办法)

 二看看讲讲

 播放PPT第二幅——第三幅

 1、为准备生日宴会,小熊本杰明还做了哪些事(幼儿泛讲)

 2、过生日为什么要买气球呢

 师:小熊本杰明在小猫那买了一大束气球高兴地准备回家了,可是路上却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播放PPT

 1)发生什么事了

 2)小熊本杰明怎么会飞到天上去的

 3)小熊本杰明怎么样了他为什么很害怕呢

 4)这可怎么办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熊本杰明吗

 过渡:小熊本杰明会不会有危险呢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阅读体验

 1、小熊本杰明遇到了谁

 2、小熊本杰明为什么要送给月亮姐姐气球

 3、本杰明会对月亮姐姐说什么(师幼表演)

 师:当把一只气球送给月亮姐姐时,小熊的身体在空中稍微降落了一点点。

 4、小熊本杰明看到两颗小星星在干什么

 5、小熊本杰明会怎么做呢(幼儿表演)

 6、看到白云狗,小熊本杰明又会怎么做(幼儿表演)

 过渡:就这样,小熊本杰明把自己的气球一个又一个地送给其它朋友,不仅让其它朋友获得了快乐,自己也获得了朋友的帮助,最终安全地回到了地面上。

 四情境迁移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发的情节

 1、小熊为什么说把气球送给别人时自己也快乐了呢

 2、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了,自己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中班讲述活动教案《小树与泥娃娃》

 设计意图

 沙是大自然赠与孩子的礼物,喜欢玩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通过一些作品,可以帮助孩子聆听与感悟沙子世界中那些小生命的情趣。在此次活动中,通过小树与沙子的对话,使幼儿感受风沙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我们南方的幼儿对沙尘暴现象一般比较陌生,可能缺乏相关的经验,但这种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此次活动,使幼儿知道树木能防沙,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图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感知树和泥土的关系,了解沙尘暴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重点了解树木能防沙,要爱护树木。

 活动难点完整讲述图意。

 活动准备

 1条件允许,可下载有关沙尘暴的视频。

 2泥娃娃与树木做朋友;工人砍树;泥土流失;沙尘暴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用回忆引出故事

 1(说说泥娃娃的朋友)

 2师:蚯蚓是泥娃娃的好朋友,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泥娃娃还有一个好朋友是树!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

 3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4师:泥娃娃失去了树朋友会怎样呢

 5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二)自主阅读,理解图意。

 1(幼儿观看相关。)

 师:泥娃娃与它的树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这个故事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逐幅观察,大胆表述画面的内容。

 1(观察,讲述第一幅)

 师: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你觉得它们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两两结伴演一演)

 2(观察,讲述第二幅)

 师: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树,泥娃娃怎么了

 (幼儿回答后,师幼合作演一演。)

 3(观察,讲述第三幅)

 师:失去树朋友的泥娃娃有什么变化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说泥娃娃和树是好朋友呢

 师小结:泥娃娃又怕风雨又怕烈日,好在他们有树朋友。树朋友就像一把巨大的伞为泥娃娃遮风避雨,泥娃娃则每天都会为大树按摩长长的树根,还给它补充水分,这样树朋友就会越长越大。

 4(观察,讲述第四幅)

 师:城市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人们怎么了为什么会有沙尘暴

 (四)完整讲述图意,了解沙尘暴的危害。

 1教师与幼儿合作,完整讲述图意。

 2师:怎样才能不让沙尘暴出现

 3幼儿讲述。

 4教师总结:多种树,爱护树可减少沙尘暴出现的机会。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给幼儿园的小树浇水,制护小树的宣传牌。

 2把幼儿用书放在阅读区供幼儿继续阅读和讲述。

 教学反思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了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爱护优美环境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小树与泥娃娃》这一活动,爱护树木是每个幼儿都能做到的事,但有的幼儿有意无意的做一些不文明的事,通过活动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创设了一个使幼儿感受到“美”并且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让幼儿明白爱护树木的道理,懂得树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励幼儿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感。

1、**的气球充气到剩下末端大概3厘米长度。

2、将气球对折一下,气嘴和步骤1剩下的末端打结固定在一起,让气球变成一个首尾相接的环。

3、将打结处调整到气球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将在这里扭转一下。

4、扭转后变成两个环,有点类似蝴蝶结。刚才扭转的地方,称之为“轴点”。

5、将轴点一侧的气球环中点压向轴点,然后“中点”与“轴点”扭转在一起。

6、气球看起来就是这样子,有两个小环和一个大环。将大环的中点也压向轴点,然后扭在一起,变成四个环。

7、就是这样4个环。整理一下让它们看起来好像花瓣的样子。

送给英语老师的教师节贺卡给英语老师贺卡

明天就是教师节做一个简单又好看的教师节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教师节送给老师礼物的贺卡祝福语2021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明天就是教师节做一个简单又好看的教师节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教师节贺卡片创意定制儿童六一61礼物祝福快乐恩感谢小学生送朋友

台湾创意三折感恩学生祝福老师贺卡精致教师节谢师卡片老师谢谢您

教师节贺卡diy材料包手工制作送给老师的创意礼物卡片幼儿园儿童

送给老师的教师节贺卡怎么画

教师节送给老师礼物的贺卡祝福语大全

5套配信封2020年教师节贺卡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感恩卡送给老师的卡片

六一儿童节做一张热气球贺卡庆祝吧时光密码贺卡店儿童节生日礼物感谢

儿童涂色贺卡 送给老师的手工礼物教师节毕业季感恩送填色大卡片

贺卡制作diy材料包儿童节贺卡片六一diy手工6

中送给老师的贺卡送给老师的贺卡

幼儿园彩虹六一贺卡幼儿园彩虹贺卡

给老师怎么写贺卡 给老师怎么贺卡

给初三老师做的贺卡老师做的贺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趣的气球》幼儿园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气球》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实践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幼儿感受伙伴合作带来的快乐,要上幼儿学会分享玩具,分享快乐。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幼儿对气球活动的兴趣。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与协调性的培养以及锻炼

 2、培养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懂得用分享和合作来探索气球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带毛线绳的红、黄、蓝、紫四色气球若干。(至少要每个小朋友一个,要有一些备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示气球,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们喜欢气球吗?想玩气球吗?老师这里有几种颜色不同的气球,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一边提问题一边发气球给每位幼儿,要把红色的气球发给那些不喜欢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的幼儿,把**的气球发给平礼貌用语用的不好的小朋友。这里要一边发气玩一边复习幼儿学过的颜色。)

 二、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体会分享和合作带来的快乐。

 1、教师:小朋友气球的玩法有那些?你会怎样的玩法?(教师要鼓励、引导、启发幼儿多动脑多思考。)

 2、还有那些新玩法?大家都来玩一玩吧,看看谁的玩法最多!(教师观察幼儿,对遇到问题的幼儿给予提示,鼓励幼儿探索多种玩法。)

 3、教师:你会玩几种?那位小朋友能来演示一下你的玩法(幼儿会说出许多种气球的玩法,我在其中选几位玩法多样的幼儿做演示,激发幼儿大胆的创造玩法。留意一下有那些小朋友是互相合作的。)

 4、教师:现在请手拿红色气球和**气球的小朋友把气球放到箱子里,然后站到我这里来。小朋友说没有气球的小朋友现在玩什么?和谁玩?对了,小朋友要有玩具,有快乐大家一起分享。那么谁愿意和我这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呢?请举手。现在老师就让没有气球的小朋友去找寻找伙伴,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气球好不好?(在这里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分享,要和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分享自己的快乐。由其是那些平时不喜欢分享的小朋友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5、教师:现在我们没有气球的小朋友找到了伙伴,那么你们就玩一玩吧,看看那一组的小朋友玩的花样最多,我要请他表演给大家看。(如果找到伙伴的小朋友没有合作玩,老师可以找一位幼儿合作玩一次,让其他幼儿观看,激发幼儿的合作欲望,然后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6、教师:老师找一组玩法多的来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他和伙伴合作玩的好吗?小朋友想一想气球除了两个人玩还可以几个人玩呢?全班小朋友可不可以一起玩一个气球?怎样玩?有那些玩法?现在小朋友就试一试吧!(教师观察幼儿,适当的给在游戏中有困难的幼儿以帮助和启发,教师可以和幼儿合作激发幼儿创造新玩法。)

 7、教师:谁能说一说多人合作玩可以怎样玩?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下面我们就要试一试小朋友说的多人合作的玩法。(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只要能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要给奖励。只要是小朋友说出的玩法都要试一试。)

 8、教师:气球好玩吗?小朋友想一想气球最少可以几个人玩?最多可以几个人玩?那在玩的过程中是一个人玩有意思还是多个人玩有意思?对,多人合作最有意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多。(教师要引导幼儿说说合作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要让不喜欢合作游戏的幼儿感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三、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气球的很多种玩法,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表现最棒的是当有人没有玩具时小朋友能和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这样的小朋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还有就是小朋友能互相合作想出的很多新玩法。老师希望下次活动小朋友能更好的互相合作,那么小朋友回去要思考一下气球除了能给我们做玩具在日常生活中还会有那些用处。

  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选了常见的气球,小朋友会很喜欢同时小朋友也会有玩气球的经验和方法。这样互相交流起来容易些。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给幼儿自由想象和发展的空间。气球的一次减少使幼儿有了分享玩具的体验并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多人合作玩气球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伙伴合作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气球是易爆的这点要向幼儿说明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在这里幼儿可能不太理解分享和合作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给幼儿提供分享和合作的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其意义。

《有趣的气球》幼儿园大班教案2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击气球,使气球不落下。

 2、自由探索各种玩气球的方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萌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热爱之情。

 游戏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个数多于幼儿的人数、大垃圾袋两个、圆形即时贴若干、塑料泡沫垫一块、背景音乐。

 场地准备:空间足够大的空场地。

 游戏过程

 一、热身游戏:韵律《兔子舞》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让我们一起和小白兔来跳舞吧!

 幼儿随着教师听完整音乐有节奏的进行律动。

 二、游戏:长了翅膀的气球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气球,这个气球可神奇啦!气球上长着翅膀呢,不信你们来试试,让气球飞起来!

 给幼儿分发气球(人手一个)用手让气球"飞"起来。

 教师:(拿着气球示范)小朋友们看,我们可以用手让气球飞起来,不要让气球落地。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玩气球,教师参与其中,注重个别差异,鼓励幼儿用手背、手指,变拳头等或用手指弹一弹等多种方式来玩气球。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原来我们的手可以用各种方法让气球长翅膀,飞起来。

 三、自由探索用身体各部位玩气球。

 教师:除了用手可以让气球飞起来,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让气球飞起来呢

 幼儿自由探索后请个别幼儿说身体部位并大胆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后,教师在自己身体部位上粘贴圆形即时贴。

 四、游戏"气球不落地"。

 两人一组夹球运球,运到指定地点,要求幼儿在玩气球的过程中,不许落地,落地幼儿一旁观看。

 (游戏中教师以裁判的身份参与游戏,注意幼儿的安全)

 五、调节活动:欣赏教师顶球教师:下面请欣赏老师是怎么让气球飞起来的!

 放背景音乐,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用即时贴粘贴的身体各个部位顶球,幼儿在一边欣赏。

 六、放松活动

 一起坐在垫子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拍拍身体的各个部位,放松四肢,幼儿帮助整理气球,结束游戏。

代表老师们对每一个孩子满满的爱,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像气球一样保持童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掌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2、连续练习,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数数、认识数字5,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2-13 到5的数字

2课件:2-1 到5 的数字

3课件:2-18 5以内的数

活动过程

1趣味练习:2-13 到5的数字

加油,加油,蚂蚁在勤奋的工作呢,数一数昆虫有多少,说一说它们的数。

2趣味练习:2-1 到5 的数字

**的小鸡出生了,数一数蛋的个数和小鸡的个数,并正确是连线。

3出示:趣味练习2-18 5以内的数

用手指出太阳,星星,月亮,圆月,云的位置。

找一找表现出相同位置的文字,并相互连接起来。

4认识数字:5

观察、讨论:“5”像什么?

5个樱桃、5个苹果、5圆点,都可以用数字5 来表示。

5请幼儿涂色

今天老师给了许多礼物,请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礼物涂上美丽的颜色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使幼儿认识到吸吮手指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帮助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逐步克服这种习惯。

活动准备 制作一个指偶(带有痛苦的表情),一些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把指偶套在大拇指上,假装自己就是指偶,痛苦地说:由于小朋友总是吸吮我,给我带来很多痛苦,我变得很难看,“驼了背”什么事也做不了。

2、组织幼儿讨论,吸吮手指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如:脏东西被吸进了肚子,手指和指甲都变了形……

3、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要注意保护手指,并经常洗手,保护手的干净,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

活动建议

了解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不能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评的方式纠正幼儿的习惯。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击气球,使气球不落下。

2、自由探索各种玩气球的方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萌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个数多于幼儿的人数、大垃圾袋两个、圆形即时贴若干、塑料泡沫垫一块、背景音乐。

场地准备:空间足够大的空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韵律《兔子舞》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让我们一起和小白兔来跳舞吧!

幼儿随着教师听完整音乐有节奏的进行律动。

二、游戏:长了翅膀的气球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气球,这个气球可神奇啦!气球上长着翅膀呢,不信你们来试试,让气球飞起来!

给幼儿分发气球(人手一个)用手让气球"飞"起来。

教师:(拿着气球示范)小朋友们看,我们可以用手让气球飞起来,不要让气球落地。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玩气球,教师参与其中,注重个别差异,鼓励幼儿用手背、手指,变拳头等或用手指弹一弹等多种方式来玩气球。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原来我们的手可以用各种方法让气球长翅膀,飞起来。

三、自由探索用身体各部位玩气球。

教师:除了用手可以让气球飞起来,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让气球飞起来呢?

幼儿自由探索后请个别幼儿说身体部位并大胆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后,教师在自己身体部位上粘贴圆形即时贴。

四、游戏"气球不落地"。

两人一组夹球运球,运到指定地点,要求幼儿在玩气球的过程中,不许落地,落地幼儿一旁观看。

(游戏中教师以裁判的身份参与游戏,注意幼儿的安全)

五、调节活动:欣赏教师顶球

教师:下面请欣赏老师是怎么让气球飞起来的!

放背景音乐,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用即时贴粘贴的身体各个部位顶球,幼儿在一边欣赏。

六、放松活动

一起坐在垫子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拍拍身体的各个部位,放松四肢,幼儿帮助整理气球,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感受幽默有趣的情节。乐意和老师一起分享故事。

活动准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西瓜、梨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究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现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老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游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老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1、平面镜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2、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动手能力(初步学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3、通过制作简易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材料

2、分组制作材料中的图放大、复印

3、挂图或投影片

4、学生准备:平面镜、简易潜望镜制叶块平面镜、胶水、潜望镜及其原土硬纸板、剪子、图纸(将课本硬纸板示意图。小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什么叫光的反射?

(2)什么叫光的折射?

(3)为什么在漆黑的夜里镜子不是亮的?镜子还有什么作用?(在镜子里能看到物体的像。)

2、谈话:关于镜子,你有什么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镜子及镜子里的像。

学习新课

l、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

讲述:我们平常使用的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讨论:为什么在平面镜里会看到物体的像?

(2)讲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照射到镜面,镜面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里,人便看到在镜子里有物体的像。

(3)讨论:在漆黑的夜里照镜子,能看到镜子里有像吗?怎样才能看到?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讲述: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把各种物体放在平面镜前,观察这些物体的像有什么相同点?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5)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4、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的用途

(1)谈话:平面镜用途很广,说一说它有什么用途?

(注意学生的发言,有的学生说的可能不是平面镜,例如汽车的反光镜虽然也能成像,但它属于凸面镜。)

(2)出示潜望镜图。

(3)谈话:

①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②潜望镜有什么用?

③为什么利用潜望镜可以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4)讲解:在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5、指导学生制作简易潜望镜

(1)谈话:你们想自己制作一架简易潜望镜吗?

(2)讲解制作的步骤:

①把潜望镜的图纸贴在硬纸板上,沿图纸周围的轮廓线剪下。

②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下面的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③沿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胶水,粘牢。

④插入平面镜。

⑤通过观察,检验效果。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制作结果。

(5)教师评价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表现。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及用途。

2、提问:

(1)平面镜成像是什么原理?

(2)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3)潜望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3、实验:试一试,怎样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布置作业

1、把自制的潜望镜放在窗台上,人蹲在窗台下,观察窗外的景物。

2、观察还有哪些物体能像平面镜一样映出物体的像?它们与平面镜有什么共同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PPT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师

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迁移运动多种感官比较、观察、认识各种水果。

3知道吃水果要洗干净,果皮、果核不乱扔。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样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洗干净。

2教学挂图:《我喜欢的水果(一)》、《我喜欢的水果(二)》。幼儿自己的形象标记图人手一张。

3事先做好水果拼盘和水果沙拉。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我喜欢的水果”。

教师:请小朋友猜几个关于水果的谜语(见“教学材料”),想一想是什么水果。(鼓励幼儿根据谜面猜测谜底)

教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个水果呢?

引导幼儿说出猜测的理由,并学习有根据地猜测。如果幼儿猜不出来,可出示教学挂图《我喜欢的水果(一)》、《我喜欢的水果(二)》,根据谜面进行分析。

2介绍“我喜欢的水果”。

教师:你们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水果,有哪些呢?请大家来介绍一下。(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并让带相同水果的幼儿一起介绍)

教师:除了你带来的水果,还有哪些水果也是你喜欢的?(看水果,帮助幼儿指认他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并把代表自己的标记图贴在挂图的水果旁)

3观察各种水果的主要特征。

教师:看看你们带来的这些水果,相互比较一下,看上去一样吗?(引导幼儿从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大小、形状等去感知其差异性)

教师:摸上去的感觉一样吗?(鼓励幼儿相互摸摸各自带来的水果)哪些水果的外皮摸上去是光滑的?那些却不是的呢?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感知几种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荔枝、菠萝、草莓等,并丰富相应的词语“粗糙”、“凹凸不平”等)

教师:闻起来有气味吗?(鼓励幼儿闻闻不同的水果)

4品尝水果拼盘。

教师:我有一些水果拼盘和水果沙拉,大家看看它们是用哪些水果做的?(引导幼儿观赏水果拼盘,通过品尝感知不同水果的味道来辨认各种水果)

教师:请你尝一尝这些水果,是什么味道?(幼儿自由品尝水果并交流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