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胡若思山水立轴x95×58cm胡若思簪花仕女图轴x825×50cm胡若思辛巳(1941年)作仕女立轴x51×325cm胡若思黄山立轴x715×41cm胡若思1944年作仕女立轴x76×37cm胡若思仕女立轴x105×43cm胡若思执扇仕女立
胡若思山水立轴x95×58cm
胡若思簪花仕女图轴x825×50cm
胡若思辛巳(1941年)作仕女立轴x51×325cm
胡若思黄山立轴x715×41cm
胡若思1944年作仕女立轴x76×37cm
胡若思仕女立轴x105×43cm
胡若思执扇仕女立轴x88×47cm
胡若思山水立轴x96×57cm
胡若思山水x2941cm
胡若思鸳鸯图立轴x96×59cm
胡若思高山流水觅知音立轴x105×53cm
胡若思渔隐图扇面x182×505cm
胡若思1946年作携琴图立轴x105×53cm
胡若思戊子(1948)年作御鹰图扇面x18×52cm
胡若思山高水长(十二幅)扇面x19×49cm×12
胡若思赤壁夜游图扇面x42×44cm
胡若思携琴梅边图镜心x565×985cm
胡若思1957年作鼋头渚湖边立轴x16×275cm
胡若思绿雾松韵扇面x18×51cm
胡若思紫烟开峰扇面x185×50cm
胡若思仕女立轴x50×315cm
胡若思盘古图立轴x47×88cm
胡若思临大李将军山水扇面x185×515cm
胡若思山水清音立轴x67×42cm
胡若思秋色立轴x68×22cm
胡若思1941年作舟过木樨湾扇面x18×515cm
胡若思宝黛图立轴x66×100cm
胡若思讲学图镜心x66×99cm
胡若思苍岭翠木图扇面x胡若思甲申(1944)年作松溪泛舟立轴x675×42cm
胡若思花鸟立轴x83×37cm
胡若思云海腾波扇面x18×50cm
胡若思癸未(1943年)作神骏图立轴x107×53cm
胡若思1944年作峡江出帆立轴x72×36cm
胡若思苍山雾霭立轴x59×60cm胡若思山水扇面x19×51cm
胡若思青绿山水镜心x515×32cm
胡若思戊子(1948年)作海棠仕女立轴x91×45cm
胡若思丙戌(1947年)作唐琴人物图立轴x105×532cm
胡若思山水扇面双挖x胡若思七十年代作人物立轴x68×46cm
胡若思人物山水扇面x18×52cm
胡若思山水镜心x67×33cm
胡若思山水镜心x78×35cm
胡若思高山流水镜心x52×32cm
胡若思松鹰图镜心x76×43cm
胡若思山水清音立轴x68×43cm
胡若思猫戏图立轴x53×38cm
扇面趣谈·陆恢
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号狷叟、狷庵、井南旧客、话雨楼主、丑奴庵主、寄庐、破佛庵主人等,室名冷香居等。江苏吴江人,寓居江苏吴县(今苏州)。近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曾结画社于吴门。后为吴大徵赏识,受聘为湘抚幕府,复从军出关,饱览山川名胜。曾先后为庞莱臣、盛宣怀鉴定古书画。书工汉隶。画则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少从刘德六游,习花果、翎毛。花卉近恽寿平风格,气韵清逸。其山水受业于陶诒孙,笔墨苍秀俊雅。晤吴大澄后,相与谈艺,纵观吴之所藏,艺事大进。所历既广,笔意益苍劲遒丽,古拙幽深。曾作《衡山记游图》八幅,诩为生平杰作。张之洞集海内名画家补绘《承华事略》,以陆恢总其事。图中衣冠、彝器悉合于历代制度。中年归苏州,潜心绘事,考订金石文字。出版有《陆廉夫山水八景》《陆廉夫冷香居记事图册》《陆廉夫先生编年画册》等。
娄东妙法绘山林
天津收藏家于志扬先生藏有陆恢的一帧山水扇面,描绘的是秋天的崇山幽水。画中,山林静谧,河水迂回,景致清丽: 河中一高士乘一叶扁舟,在悠然自得地垂钓,有超脱尘世之感。作者深得“娄东派”妙法,构图严谨,用笔细腻,但不乏洒脱和超逸的意趣。
陆恢的山水画苍秀俊雅,为娄东派嫡传。他学王原祁层层皴擦,用笔有力,在繁密中力显空阔。如画《松风萧寺》,则以寺庙为中心结构画面。寺庙藏于大片松林之中。松树遒劲有力,风骨傲然,深深扎根于岩石山缝之中。寺庙高墙大院,井然有序,表明在大山之中仍有佛家禅声。全图远虚近实,沙汀坡渚,长长的湖岸更说明了山川的雄伟。静谧的山林万物,悠扬的寺庙钟声,唤起人们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
《山水》扇面 陆恢
《山水》扇面 陆恢
《花卉》扇面 陆恢
文/敏娜 图/朱宏
此文已发表于《东方文化周刊》2019年
与苏州博物馆门口长年排成长龙的队伍和馆内川流不息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位于潘儒巷31号敦睦园主楼二楼的苏博“书画装裱修复工作室”,仿佛与世隔绝,异常安静。工作室所在的王氏惇裕义庄旧址,初为王鏊后人所建。从堂前的砖雕门楼落款可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踩着涂着醇红漆的木地板走上二楼,82岁的范广畴老先生正趴在装裱台上,专心修复一幅古画。这是一幅苏博馆藏明清绢本花卉,范广畴正在补绢,眼前一小缕一小缕的,是范广畴老师多年搜集的明清时期的古绢,他经常把自己家里所藏的材料拿来修复。懂书画修复的人,懂的这样的修复材料何其珍贵。正是有了像范广畴这样的书画修复师,世人才得以看到古代书画万劫不毁之美。在这里还延续着最传统的师徒传承关系,有个40岁的小师弟,就喊着一个30岁左右但是先行拜师学艺的同门叫师姐。范广畴从1953年进入马荷荪先生装池迎文斋算起,到今天,时间已整整过去65年。
实用为本
中国的工艺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人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其最大的属性,是实用。为实用服务,是工艺的根本。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工艺,书画也离不开装裱,中国书画的材料主要是绫绢及宣纸,质地又薄又软,一旦着墨上色后往往褶皱不平,为便于收藏,必须进行加厚加固,书画装裱最初起源于古人观赏、收藏绘画的要求,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画,书画装裱有了很大发展。史书记载,日本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唐太宗亲命张彦远面授技艺,装裱由此流传日本。“宋式裱”是宋徽宗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是装裱史上的最高峰,历唐至宋,书画装裱进入鼎盛时期,到明清时期,书画装裱达到最高峰,装裱技艺也从宫廷扩展至民间,“苏裱”开始兴起。明清,吴地经济发达,出现大批文人鉴藏家,他们对作品的装潢十分讲究,与装裱师的交流探讨频繁,苏裱逐渐定型,形成了卷轴平挺柔软,装制妥贴,整体格调清雅洁净,讲究色彩搭配,图案花纹力求与书画作品协调的特色。周嘉胄《装潢志》载,“装潢能事,普天之下,独逊吴中。”“乾隆中,高宗深于赏鉴,凡海内得宋、元、明人书画者,必使苏工装潢。”(清钱泳著,张伟点校《履园丛话•卷十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23页)2011年,苏裱被纳入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是我国宝贵的艺术遗产。
情定嘉余
苏裱技艺博大精深,范广畴能悠游其中,离不开他几十载痴迷热爱和艰辛努力。谈起和苏裱结缘,范广畴永远难忘放学路上的惊鸿一瞥。嘉余坊,是苏州一条古街巷,系宋前古坊,范广畴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次,他发现有家裱画店里一位先生在摆弄一张残缺的仕女画。过了几天,范广畴再次路过,发现残破的人物画已经完整无缺,熠熠生辉,范广畴暗暗惊叹,佩服不已。后来,他才知道,他遇见的就是苏裱大家谢根宝。学艺之初,范广畴从给谢师傅端茶倒水,打扫店铺,采买东西等粗活干起。三年学徒,三年学艺,三年谢师,范广畴肯吃苦,人勤奋,待人诚恳。谢根宝倾囊相授。范广畴也难以忘记曹颂清、唐文兵、纪国钧、王良生等名家的耐心指点。曹颂清合扇面一流,名家之扇,一两黄金合一扇面。他也不曾忘记为张大千装裱书画的连海泉和马秉辉老师,这两位是名家夏品山高足。李永桢先生修复古画有绝技。南方冬天,又湿又冷,范广畴一个人打6个人的浆糊,主动帮其他师傅做零活,深夜还在装裱室,细细品味老师白天的工作,观察进度,不断反思,细心揣摩。学手艺最好的办法是操作,为了有更多的机会配合老师,范广畴苦练左手,这样他就可以帮助老师在裱台对面同步协助,老师傅非常满意,经常叫他帮忙。慢慢的,范广畴做的多,老师傅们也教的多。他善于钻研,举一反三,提高效率,学艺越来越精了。(参见《治画记忆——苏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范广畴谈艺录》,苏州博物馆编,文汇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20页)
398片拼成石涛《梅花图》
上世纪60年代,南京军区副政委张加洛将军为了修复家传古画来苏寻访名家。在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谢孝思陪同下找到谢根宝。见多识广的谢根宝小心翼翼的打开包着古画的报纸,众人围上来一看,沉吟半晌,不出一语……原来,由于时间久远,保管不善,古画已经碎成了398片,稍顷,有几位高手轻轻地走开了。来苏之前,张将军寻访全国名家都被打了回票,抱着最后再试一试的念头,来到苏州。见没有人回应,在角落里一直没有吭声的范广畴轻轻说:“师傅,我看此画多花点功夫是可以修复的。”谢根宝拉起爱徒,走到一边,“这幅画碎成这样,你有把握吗?修不好怎么向两位领导交代啊。”范广畴胸有成竹的点点头,“我既然敢接,就一定能修好。”见徒弟如此笃定,谢根宝答应了张将军。只提了两个要求,一是时间上不能急。二是请名师接笔和题跋。谢根宝将画全部交给范广畴。范广畴接了任务,细细观察,循迹而行,经过半年多的反复细排,揭洗、配比,形制逐步显现。吴湖帆入室弟子徐绍青接笔,又经施仁补好题诗落款,八个月后,水墨淋漓的《梅花图》宛若重生,那一年范广畴还不满30岁。
无文不远
好的装裱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艺,更要有深厚的艺术鉴赏和书画水平。范广畴深知,在文化基础知识上有所欠缺。他订阅《中国文物报》《故宫院刊》《书法》《收藏家》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家里一半的空间堆满了多年来订阅的报刊杂志。另一方面,学习绘画,提升涵养。当时很多书画家会请范广畴裱画,其中,有张继馨、吴养木等大家,他抓住机会当面请教。范广畴还经常去看张大壮画画,一边看,一边领悟和感受。此外,范广畴报名夜校,学习画画。当时,著名人物画家刘振夏在夜校教素描,书画家施仁教国画,班主任是张继馨。范广畴还来到苏州工美学院进修,学习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沉下心来的努力学习让他眼界开阔,审美提升,对书画的精妙更有领悟。
为王季迁修复书画
苏州人王季迁集收藏家、画家及学者于一身,旅居纽约,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书画市场上有“一入王门,价格三倍”的说法。上世纪90年代,王季迁有一批古书画需要重裱修复,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经友人介绍,认识了范广畴。看了一些资料后,王季迁认定这批珍贵书画的装裱,非范广畴莫属。于是,寄了不少画作的照片,包括宋元册页、明朝山水扇面、明四家唐寅、八大山人、倪瓒等作品。范广畴心动了,可以修复这么多文物,范广畴受邀赴美。一年间,范广畴修复了大量的珍贵字画。王季迁的收藏,俨然一部中国美术史的缩影,像唐寅、陆治、蔡羽这些人为王鏊所画的画,在王家代代相传。修复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正式操作前,王季迁会与范广畴反复探讨交流。装裱过程书画鉴赏的知识也大增,从纸张,从绘画语言、审美和经营布局上,能分辨出古今区别,把握真伪。
享誉海外
所谓“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长年接触古书画作品,范广畴在实践中逐渐炼就了不凡的书画鉴别本领,对各个朝代的古纸、古绢颇有研究。在美期间,鉴定了一幅刘定之的装裱作品。刘定之是书画装裱大家,一直以来,吴湖帆的重要收藏装裱多出自刘定之之手,起初在苏州开装池,后搬到上海,闻名沪上,有“装潢圣手”之誉。谢根宝就曾经在刘定之的工作室工作过。因为这样的情结,范广畴特别想看看刘定之的作品。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黄山谷》的手卷,一直传说是刘定之所装裱,但就是找不到实据。凭着多年经验,范广畴在手卷上找到了一枚刻着“刘定之”的朱文小印。见多识广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工作人员,投来钦佩的目光。赴美一年,范广畴以精湛的技艺,得到美国学者、艺术家的称赞,给予“高超艺术人才”的称誉。其高超的修复理念与技术,征服了世界知名博物馆的当家人,当时大都会博物馆和波士顿博物馆纷纷抛来橄榄枝,均被范广畴一一婉拒。
人品高于作品
上世纪60年代,汪亮委托范广畴合一幅山水扇面。作品完成了,汪亮却杳无音信。扇面作者张大壮,是章太炎之外甥,作品精雅秀丽。半个世纪过去了,找不到汪亮,还不了作品,成了范广畴一桩心病,他多方打听,终于见到了拄着拐杖的旧友,完美而用心的完成了托付,把扇面交给了他。当得知,汪亮身边没有师父唐云的画了,范广畴当即拿出唐云荷花图相赠。物欲横流的今天,归还50年前所托作品已是仁义至极,还把珍藏的花鸟画送人,身边的人说他傻,“唐云的画标价已经到了六位数,您就这么送人了?”“扇面是托付我装裱的,归还理所应当,汪亮所藏老师唐云的画丢失了,我给他一张正好可以让他遂了心愿,他是唐云的学生,学生怎能没有老师的画呢。”不熟悉范老的人肯定想,范老肯定富裕的不得了,否则怎会如此大方。事实上范广畴家境普通,工资的一大半用在了买书订阅报刊上,一套80多个平方的老公房里,装裱工作室占了一个最大的房间,家里连一个像样的书柜都没有,目光所及,全部是各种书画方面的报刊书籍,为了送心爱的小孙女出国深造,范广畴卖掉了自己的老宅。台北凤甲美术馆创始人邱再兴是范广畴好友,知其要去美国,托人捎给他一千美金备用。一年后范广畴回国,把钱从银行里提取,连本带息还给了邱再兴。范广畴,以高超技艺,谦虚之心,至诚之德,在苏裱领域被称为大家。
钟情苏博
掌握“苏裱”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像范广畴这样造诣精深,人格高尚的大师更是凤毛麟角。深知苏裱对于名画修复的重要,苏博两任掌门人张欣、陈瑞近邀请退休在家的范广畴主持苏博的书画修复工作。拒绝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的聘请,谢绝了日本轻工局的相邀,范广畴被年轻的苏博掌门人打动了。2008年,范广畴来到苏博,十年间,他和弟子一起累计为苏博装裱修复了400多件馆藏书画。2018年,在“吴装妙技一脉传承”苏裱修复技艺展上,82岁的范广畴和徒弟,姚瑶、王嫣妮、张华等展示了修复的作品。自古以来,装裱修复师是幕后英雄,籍籍无名,但凡留下来的,都是汲古开今,成就卓越的大家。长年累月的埋头工作,范广畴没被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搅动,外界对他评价很高,他还不适应,常对学生说,“再冷门的技术,专心做,也肯定能走出一条路来。”老人现在最大的牵挂,就是苏裱技艺的传承,年岁的增大,老先生腿脚也大不如以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宝贵的赤子之心,不为利益,仅为传承,“万一哪一天我走了,我手里的技术,可不能消失啊。”在命运辗转浮沉的岁月里,老先生对生活和艺术的双重担当,让人产生深深的敬意。
1 形容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
你好,关于书法作品的四字成语,我给你写了几个,你去看看好了
横扫千军 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丰筋多力 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矫若惊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铁画银钩 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仙露明珠 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2 赞美老师的四字成语,急需四个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呕心沥血
披星戴月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因材施教
师道尊严
教无常师
能者为师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循循善诱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鞠躬尽瘁
良师益友
良师诤友
百世之师
诲人不倦
以上都是赞美老师的四字成语。
3 形容书法艺术的成语有哪些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 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4 形容一个人书法写得好用什么成语(词语)越多越好书法: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 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5 送给老师的扇面书法 四字成语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形容书法笔力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凤;不能读作“fēnɡ”。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
近义词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例句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一番。
6 赞美老师的四字词语有哪些1、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
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
出 处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例 句
李老师~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2、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
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出 处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 句
他一生勤勤恳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3、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释义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出 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例 句
正因为经常有几位~的规劝,他才不至于滑入犯罪的深渊。
4、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 处
《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例 句
人民教师要~,就必须在方方面面为学生做出表率。
5、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出 处
《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之化者。”
例 句
老师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如~般渗入我心头。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