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仪式感”了。逢年过节(比如:春节、儿童节)或者一些特别的日子(比如:孩子的生日),都会给孩子准备礼物。对于小朋友来讲,每年最高兴的日子莫过于六一儿童节了,因为在这天,孩子们通常都会收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礼物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仪式感”了。逢年过节(比如:春节、儿童节)或者一些特别的日子(比如:孩子的生日),都会给孩子准备礼物。对于小朋友来讲,每年最高兴的日子莫过于六一儿童节了,因为在这天,孩子们通常都会收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礼物。
也许您认为,给孩子送礼物很容易:小女孩,就送她一个最新流行的芭比娃娃;小男孩,随便买个变形金刚就打发了。 然而,当接过礼物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那种欢呼雀跃的惊喜。这让父母非常疑惑,难道现在的孩子已经对礼物失去兴致了吗?当然不是!只是父母没有选“对”礼物罢了。
给孩子选礼物的5大要点
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对于礼物并不陌生。所以,经常会出现家长煞费苦心选择的礼物,孩子的反应却不温不火。其实,礼物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礼物选的“好”,孩子满意,家长也觉得钱花的“值”。其实,只要掌握了给孩子选礼物的5大要点,就一定能选到孩子、家长都称心的“好”礼物!
1、趣味性:给孩子的礼物,一定要够“有趣”。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面有一个片段:猪爸爸和猪妈妈准备了一个玻璃花瓶,作为送给猪爷爷和猪奶奶的结婚纪念日礼物。正在包装礼物的时候,佩奇和乔治进来了,佩奇就说了一句“这个礼物也太没意思了”。猪妈妈说“这是送给大人的礼物,所以看起来可能不是很有趣”。
然后,佩奇和乔治表示,他们也想送一件礼物给猪爷爷和猪奶奶。于是,他们一起去了狐狸先生的商店,在挑选了各种各样的礼物之后,最终选定了一只玩具熊,作为送给猪爷爷和猪奶奶的礼物。
并非所有礼物都能引起儿童足够的兴趣(比如,猪爸爸猪妈妈选的那只玻璃花瓶)。所以,送孩子礼物时要投其所好,不要按照成年人的习惯挑选礼物。对于孩子来说,礼物是不是足够“有趣”,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教育性:好的礼物,要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礼物不只是物品,它能表达父母的一片爱心,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的一种辅助手段。给孩子送一份好的礼物,有时能给他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比如,一些益智玩具,儿童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锻炼了智力发展所必需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
再比如:学习机、复读机、书籍以及知识的音像制品,它们能使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闻,让他们从小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事物产生好奇心,都是送给孩子不错的礼物。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而言,最好的礼物是能够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但千万别用“教育”这一框框来限制他们。父母尽量避免直接送孩子一套辅导班的课程或者教材,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山大”。
3、耐玩性:好的礼物,不会轻易坏掉,孩子对它有长久的“热情”。
小孩子“破坏力”强且大多是“三分钟热度”,给孩子的礼物一定要“耐玩”。这里的“耐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结实、耐用,不容易破坏。二是这个礼物可以让孩子玩(用)很久,都不会感到厌倦。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乔治出生的时候,猪爷爷和猪奶奶送给他一只塑料的恐龙玩具。这只恐龙玩偶是乔治最喜欢的玩具,到哪里都有带着它。有一天(那时候乔治已经2岁多了),乔治不小心把那个恐龙玩具的尾巴弄断了。于是,猪爸爸和猪妈妈又给他买了另外一只恐龙玩具,叫“轰鸣龙”。这只新的恐龙玩具,可以走动(带电池的),可以唱歌,还有灯光闪烁,看起来比原来的那只塑料恐龙要“高级”多了。当然,价格也要高多了。
但是,不到一天,乔治就对这只新的恐龙玩具失去了兴致。而且,电池用完之后,它就不能走,不能唱,灯也不闪了,更郁闷的是它还坏掉了。于是,只能被扔掉,乔治又抱着被猪爸爸粘好了尾巴的塑料恐龙玩的不亦乐乎。
对孩子来说,好的礼物,首先要“结实”,不能像那只“轰鸣龙”一样,稍不留神它就坏掉了。其次是要让孩子对它有长久的“热情”,而不是刚拿到的时候很惊喜,转过身就没了兴趣。
4、适合性:好的礼物,应该与孩子的成长阶段、个性、喜好相匹配。
家长在给孩子挑礼物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个性、喜好等因素综合选择。比如:3岁前的孩子,认知能力还比较有限,你送他一台“黑科技”精密仪器,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若换成一套造型可爱的、颜色鲜艳的、趣味性、互动性高的玩具,保证孩子会爱不释手。
所以,送给孩子的礼物,首先要与他的年龄相符。比如:5、6岁的孩子,正是大肢体运动发育的关键期,选用儿童自行车、皮球、跳绳等体育用具做礼物,既有趣味性又能促使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一举两得。
其次,送给孩子的礼物,要与他的个性相符。比如: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他自然更喜欢一些可以让他“动起来”的礼物,你若送他一只“乌龟”玩具,他恐怕没耐心看着那只“乌龟”在地上爬。相反,你若送他一辆玩具大卡车或者遥控直升机之类的,他十之八九立刻会高兴地跳起来。
最后,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把礼物送到他的心坎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送去礼物,将会受到欢迎。比如:喜欢绘画的孩子,一套颜色种类齐全的绘画文具套装,会带给孩子极大的满足。
5、性价比:好的礼物,不在于价格贵,而在于性价比高。
有些家长喜欢用金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认为心意重必须要用贵的礼物来表达。其实,好的礼物,不在于价格贵,而在于性价比高。有些礼物可能价值不大,但是当孩子长大后, 这些礼物却能成为珍贵的回忆。
另外,还有一句话叫“有钱难买我喜欢”。礼物最大的一个用途,不就是让接受礼物的人开心和满足的吗?既然是送给孩子的礼物,那么,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满足一下孩子的“心愿”,把孩子心仪许久的礼物买回来送给他。这样,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礼物,更是自己的选择得到肯定的满足感。
六一儿童节礼物推荐
给孩子送礼物,看似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父母在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因为礼物不仅仅是一个物品,它更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
马上就到“儿童节”了,给孩子准备一款心怡的礼物是必不可少的。是不是有许多父母还在苦恼,送什么礼物给宝贝,既不俗套,又有意义,还能让孩子爱不释手呢?若兰妈咪贴心整理了这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清单,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送孩子一份称心如意的礼物,让您家的宝贝过一个开心的儿童节!
1、书籍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诗人高尔基有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睿智,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享受和丰富人类文化的成果。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以书籍作为送孩子的礼物,鼓励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建立充满知识与学习的生活方式,是很多家长的首选。
要让孩子喜欢看书爱上阅读,首先要学会给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下面,若兰妈咪为大家推荐3本很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优质好书:
爱上阅读的秘密:儿童分级阅读启蒙
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书,是人类的益友;书,是人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读书能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读书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早在50多年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串联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基础。
许多家长都知道读书的好处,但又苦恼于孩子不喜欢看书。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爱读书、会读书,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但是,大部分的家长对阅读力的培养还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为什么孩子读完书就忘?为什么孩子看了那么多书,却讲不出来?还有,孩子反复读一本书怎么办?孩子读书不专注,总是听不完一本书怎么办……
很多时候,孩子不爱阅读,是因为他没有获得科学的阅读工具和环境支持。只要你知道了孩子的阅读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进阶的,就不会有这么多不明白,也不会焦虑了。
爱上阅读的秘密:儿童分级阅读启蒙 大J小D新书 精装书+豪华手账珍藏套装
¥68
淘宝
月销12
购买
这本《爱上阅读的秘密:儿童分级阅读启蒙》就像一个工具箱,为你准备了28个阅读启蒙工具,对应着不同的阅读问题,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就找相对应的阅读工具去解决。
原价136元,六一活动期间68元包邮,还赠送精装手账。让孩子都爱上阅读,这份无价的礼物会伴随孩子终生。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了。近年来,高考改革中最明显的一项就是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考查比重显著增加。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背诵的篇目由过去的64篇,增加到74篇。
随着高考改革,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也不例外,更是达到了一半左右。
我们发现:孩子再不学好古诗词就真的落后了!可是怎样带孩子学好古诗词呢?真正有效的诗词教育,不是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到诗词背后的画面,了解相关的创作背景、历史典故乃至文化风俗等,并通过联想,发现和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玩具、书籍、零食、衣服、手表。
如果是小男孩,可以送一些车类,机器人,数码宝贝等,小女孩可以送娃娃,小拼图等玩具。童话或者科普类书籍,因为小孩子都喜欢童话,并且都有一颗好奇心,所以送童话书或者科普类的书籍小孩子也会喜欢的。衣服,如果关系以及比较熟了,可以给孩子买几件衣服,因为小孩子都喜欢新衣服,所以可以买衣服。零食,糖类可以不买,因为家长可能并不希望孩子吃太多糖,可以买一些其他小孩比较爱吃的零食。智能手表,小手镯,很多小孩子都喜欢这些可以穿戴的装饰品。
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在这一天,家长们送孩子什么礼物最有意义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六一儿童节送孩子什么礼物有意义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一儿童节送孩子什么礼物有意义介绍1、给孩子送书
7岁以前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在这段时期中,家长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力、记忆力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书籍是孩子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多给孩子看一些对智力情商有帮助的书,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长很有益处。知识永远不嫌多,即使是已入学的孩子们也需看多一点课外书,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也可培养孩子的情商,有利于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
2、给孩子送无压护脊书包
孩子3岁以后,是其人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育都日趋成熟。脊柱是支撑身体的主干,仅有一层薄薄的皮肤包裹着,在儿童发育过程中更需要保护。然而,上学之后孩子书包里的课本越来越多,给孩子选购一个能分散压力的书包,保护孩子的脊柱变得十分有必要。看着孩子被沉重的书本压着,负重上学,家长也不放心。给孩子准备一个无压护脊书包,既可以保护孩子的脊柱,家长也能安心。
3、给孩子送鞋子
孩子4周岁前,足底脂肪层会逐渐被身体吸收,足弓开始慢慢形成。足弓支撑着人的全身重量,同时,帮助人走路时推送身体前进和吸收震荡。但在足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弓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出现扁平足、后足外翻、X形腿及入字脚等儿童常见的足部问题。因此,送一双能呵护孩子足部健康的儿童鞋也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保护宝宝足部健康,同时也可以培养宝宝正确的步态。
4、开展一次成熟平等的谈话
孩子的世界里,爸爸妈妈就是天和地,是跟自己地位不平等的人。但如果,你今天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讲一讲爸爸妈妈的故事,听一听幼儿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个重要的标志:我长大了,我不仅仅是家里的孩子了。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进入大班或语言能力发展还不错,那么这个平等的谈话是比较合适的。它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并尝试让孩子自己当家作主,了解他的想法并让他自己做一些决定。一次成熟平等的谈话,往往会给孩子有意想不到的成长。
5、给孩子一天的正面鼓励
有些家长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或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进步空间”,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那今天我们就改一改,并且再进一步,这一天只看孩子的优点,并表扬他。对于孩子的缺点,就鼓励他,猜猜看会发生什么如,孩子饭前主动洗手了,就说,“爸爸看到你今天主动洗手了,很棒。”、“我看到你把自己的袜子丢进了脏衣篮,你已经进步了。”
别忘了在临睡前,再给他一个吻和一个美好的祝福,没有批评,也没有说教和伪装的要求。如:“祝愿你明天能自己穿衣服……”不如换成“祝愿你能发现穿衣服的乐趣,每天都能有新的发现”。这会让孩子睡得更甜一点。
6、和孩子一起玩
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大多家长在这天都愿意跟孩子一起玩,你要是错过了,会让孩子感到很失落。不过要注意,是一起玩,而不只是陪在一起。如:一起打球、扔沙包、跳方格、跳舞、打弹珠、娃娃家游戏等。
7、为TA寻找一个小伙伴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孩子可能有很多自己的小伙伴,但回到家里就不一样了,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的普遍状态。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所以,联合其他家长,六一一起玩玩,会是个很好的活动。或者,您还可以送TA一个小宠物,一只小猫、一条小花狗……
8、用心写一张卡片或一封信
估计你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字了吧,我也是。但写出来的字,尤其是爸爸妈妈亲手写的字,想必分量会很不一样吧。把祝福、期望和爱,写在卡片或信里,给TA念一念,送给TA,这将是一件多美妙的礼物啊。
一 充足的阅读时间
相信很多网友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抱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的孩子。而一旁的家长对此却视若无睹。他们为了解放双手,为了让孩子安静片刻,于是便允许孩子肆无忌惮地玩手机。
短时间的休息娱乐倒也无妨,但长时间玩手机,不但会伤害到孩子的眼睛,还会让孩子养成手机瘾,愈发地不爱学习。因此,做为家长,不能做甩手掌柜,要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
作为老师,我发现班里那些平时爱学习,成绩好,尤其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后,愿意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可以陪孩子读同一本书,读完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去概述故事的内容,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读各自的书,然后相互交流看法。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速度会有提升,理解能力也会比同龄人更强。最重要的是,她看世界的角度也会有所变化,这将会是一个让你感到惊喜的礼物。
二 耐心的陪伴
现在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急躁、不安、易怒的性格。上课听一会儿就不由自主地做小动作,或者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父母平时对待孩子都是敷衍了事的态度。
孩子想去游乐园玩,父母嫌累或者嫌太费钱,不愿意花时间去陪孩子;孩子想让父母入睡前给她们读一篇故事,可父母还想多玩一会儿手机,总是拒绝孩子;父母为了挣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一年才回家看孩子一次,孩子被迫成了留守儿童。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正是因为跟多家长对孩子缺乏应有的耐心,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做事情没有耐心,容易急躁不安。
侄女的爸爸去年出车祸不幸去世了,她妈妈忙于照顾二宝,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她。因此养成了她暴躁缺乏耐心的性格。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玩手机。这就是很典型的缺乏父母耐心陪伴的例子。希望各位家长能引以为戒。
三 悉心的教导
很多没有耐心的家长,平时不怎么管教孩子,一旦孩子犯了大错,就对孩子非打即骂。这种做法非常影响亲子关系。久而久之,孩子会渐渐和你疏离。
前两天带孩子去社区打疫苗,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很怕打针,抱着她妈妈的腿又哭又闹,怎么劝怎么哄都不愿意打。我以为这位妈妈会耐心地安抚小女孩即将崩溃的情绪,没想到她十分不耐烦地吼道:“你丢不丢人?这么大的人了打针有什么好哭的?你看看其他小朋友,有像你这么哭的吗?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小女孩不但没有被妈妈的话吓到,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看到这一幕,觉得这个小女孩好可怜。遇到这么一个没有耐心的妈妈。通常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恐吓不但起不到任何震慑性的作用,反而会加剧孩子的恐惧感和叛逆心理。
四 “严慈相济”的爱
通常情况下分为三种家长,一种是严厉的家长。对孩子总是一副严肃的态度。孩子有做的很好,很值得表扬的地方,从来都是视若无睹。小7的爸爸就是一位严父,在我的记忆里,他基本上没有夸奖过我,唯一的一次是高中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鲁迅原配夫人的文章,爸爸说写得很棒。也是从那时起,小7爱上了写作,因为只有写作能让爸爸夸赞我。现在想来,觉得自己有些可怜。
第二种家长是十分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心怕化了”。对于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更是言听计从。从而娇惯出孩子任性顽劣的性格。舅妈从小就十分溺爱我的表弟,记得肯德基刚开始在我们这里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听都没听过,而表弟就已经吃到腻。各种玩具车模型整个阳台都放不下。要什么给买什么,但是表弟却从来不听她的话。
第三种便是民主型家长,对待孩子能够严慈相济。孩子犯了错误不会只顾着责骂。而是能够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会事事都替孩子包办,让他学会应有的独立和担当。让孩子在正确的三观之下健康成长。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做为父母,应该尽全力给孩子一切最好的。最好的教育、最好的陪伴、最好的爱。希望这四件礼物你也能同时送gei她,让她成为最幸福的孩子。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