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做生意,孩子想跟着我,老公要送回去,怎么办?

孩子 0 53

在外地做生意,孩子想跟着我,老公要送回去,怎么办?,第1张

在外地做生意,孩子想跟着我,老公要送回去,怎么办?
导读: 1、在外地做生意,孩子想跟着我,老公要送回去,怎么办?2、宝妈把孩子送回农村,让老人照顾半年,最后为何后悔了?3、农民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村老人真的有选择吗?他们到底该怎样养老?4、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可好?5、是回农村养老,还是在
  • 1、在外地做生意,孩子想跟着我,老公要送回去,怎么办?
  • 2、宝妈把孩子送回农村,让老人照顾半年,最后为何后悔了?
  • 3、农民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村老人真的有选择吗?他们到底该怎样养老?
  • 4、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可好?
  • 5、是回农村养老,还是在城里养老?

孩子是你们两夫妻的,其他人没有义务去帮你们带,现在许多人都把孩子交给老一辈照顾,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泊,特别是出外打工,把孩子放在老家散养的,对于留守儿童,父母甚至比亲戚朋友更不熟悉,对于出外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对孩子充满陌生感,认为只要把钱寄回老家就能够给孩子用好的生活,这样是大错特错的。

你们的情况,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帮忙照顾,如果把小孩留在家中,或者带到铺面去确实容易发生意外,最好是能送到幼儿园,或花点钱请人照顾,钱是赚不完的,不要为了一点钱就忽视了谁与成长的需要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不然以后有的你们后悔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条件极大提高,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尤其是九零后,上有老、下有小,没有没有兄弟姐妹帮衬。在照顾孩子之余,也得走向社会赚钱养家,供养父母和孩子。梅梅(化名)是一个普通的九零后宝妈,夫妻在城市打工,因为经济的巨大压力,孩子没人照顾,去年趁着十一期间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让家里的老人照顾。

因为夫妻都忙于工作,很少能回家看望宝宝,爷爷奶奶也不懂得视频,所以每次都只能电话联系,本来打算春节回家,但是又遇到了特殊时期,算下来也已经大半年了,好不容易趁着五一放假,又请了2天假,准备回去去看孩子,没成想,刚刚到家看到三岁的儿子已经有五十斤之重,自己差点没认出来,梅梅肠子都悔青了,爷爷奶奶一味地喂宝宝吃食,夫妻差点和老人吵架,梅梅对老人说:“算了,还是我自己带吧!”最后夫妻还是决定把孩子自己身边,虽然苦了点,但是至少有父母陪伴,对孩子会更好!

为什么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有父母的陪伴?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亲人的陪伴都无法替代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在3-6岁的时候,是性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引导,非常不利于他们形成自信的性格,会变得非常自卑、胆小,而且这种心态还难以修复。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沐浴中长大,只有如此,孩子的性格才能健全,三观才能够健康。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带孩子去外面逛逛,去公园散步,也可以带孩子做做小游戏,孩子会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与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些亲子活动非常重要。

为了增进感情,爸爸妈妈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互动的两个小游戏。

一、影子游戏

这个是许多80后和90后小时候经常玩的小游戏,在灯下,通过手势的变化,将影子映在墙上。可以通过手势的变化,变出小兔子、小猫和小狗,灵动无比,而且还可以变出正在飞翔的小鸟,非常有趣。这个小游戏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能力,通过小游戏互动起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也会没有距离感。孩子的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孩子会越来越聪明,发散思维更强!

二、传话游戏

如果您的宝宝三岁左右,可以多玩传声筒的游戏,妈妈告诉孩子一句话,让孩子传达给爸爸,妈妈怎么说,孩子就会跟着妈妈学,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会大幅度提高,对于宝宝的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孩子向爸爸传达对了,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

农民养老成为我们一大难题,种一辈子地,没有一份工作,没有交养老保险。到了60岁该怎么办,成为大家最关心话题。这也是社会问题,我们都说再农村养儿防老,这也就是农村重男轻女主要原因。其实现在农村生活好多了,我们农村养老不再是问题,就看我们老人怎么想这个问题,我们思想怎么改变。

农村老人第一种可以选择养老方式,就是给子女带孩子,子女去上班赚钱。如果我们老人思想觉悟高一点,帮儿子或者女儿带孩子,一起到城里生活。这样养老方式是最佳选择方式,我让认为带孩子虽然累一点,但是一家人住在城里,接受新鲜事物,看看繁华都市。陪伴孙子孙女长大,看是帮助孩子,实际上是帮助自己,我特别支持这样养老方式。孩子上学,我们做做家务。平时可以在公园锻炼身体,把我们过成城里老人养老模式,这种最好方式。

农村人第二种养老方式就是50岁之后选择回到农村生活,靠种地养老。农村人种了一辈子地,最擅长就是种地,孩子在城里上班,自己在家里种地,种菜,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平时可以去城里,看看孩子,给孩子带点菜之类。孩子给老人一点生活费,只要我们开心,这种养老方式,对于老人老说,是好事。不离开家,孩子在身边,农村老人养老不要想着赚钱,而是想着怎么让自己开心。就像陶渊明田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而平凡生活,让我们城里人羡慕不易。

农村人第三种养老方式,就是让孩子陪在身边,开始农业生涯,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农业,让孩子回乡创业,对于老人是最大受益者,让年轻人带动农村发展,给父母养老,最好养老方式,就是陪伴父母。

我们年轻人在城里打工,奋斗到35岁左右 可以考虑回家陪父母,把我们知识和能力用于发展家乡,让家乡富起来,帮助我们老人解决经济问题,给他们希望。城里是好,但是我们父母在家,需要我们,小时候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现在我们要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回家就是更好陪伴父母。这样愿望也是父母期望,与城里繁华都市相比,不如回家,和父母一起变老。

退休后,若农村有房子,自己有私家车,回农村老家过田园生活,颐养天年,真是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

1、落叶归根,回归故土。

在农村长大的人,老了退休后大多希望落叶归根,回归故土。农村人淳朴善良,邻里和睦,可找儿时的玩伴,叙叙旧情,到左邻右舍家串串门,聊聊家常,到亲友家走一走,聚一聚,品茶酌酒,嘘寒问暖,有亲 情感 。我村已有八人退休后,回农村老家翻建旧房,在农村养老。

2、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家家户户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村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4G网络全覆盖,生活便利。村有健身广场和村医务室,小病不出村可治疗,健身看病方便。

3、农村山青水秀,空气清新。

农村空旷,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大气无污染,雾霾少,到处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宁静无嘈声,不喧闹,生活节奏慢,适合老年人居住。

4、种菜养花,消磨余光。

农村土地多,可种菜养花,在农家小院里建小花坛,种上自己喜爱的花草,供欣赏。可在空闲的田地上栽种不同季节的农作物,使用农家肥,不用化肥,一年四季可收获无污染的有机农作物,既消遣了时光,又锻炼了身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自由自在的悠哉生活。

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可好?

退休后,如果农村老家有房子居住的,回乡下养老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刚退休60岁,按现在的人均寿命来说,还不是很老的,身体 健康 的,更好了,有老伴做伴一起来农村居住养老棒棒哒!

在城里打拼工作几十年了,换换生活环境是很惬意的事情。但需说明一点,你手里要有一定的资金支配权。这样,暂时不用儿女操心和结记。

远离城市喧哗嘈杂的各种声响纷扰,及车多人多出门处处惊心的担忧。

农村现在也不错的,早不是几十年前的旧模样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道路都全部硬化,雨天也不用两脚泥了,家电生活和城市基本无异,虽说没有城里公园游乐场所,但也有老人健身场地和设施。出门遛弯、棋牌 娱乐 有处可玩。

煤改汽、煤改电、基本全部实施,水电暖齐全,禁放烟花爆竹、禁烧秸秆已成为农村人的自觉行动。农村也呈现出天蓝水清山秀空气清新的崭新环境。

购物方便,大超市购物货物齐全,蔬菜新鲜、环保卫生天然,饭店餐馆多多,想改善口味下饭店或发个信息,热菜热饭送货到家。

二老爱好劳动或爱好养殖点鸡鸭鹅兎、花鸟虫鱼的,或种植二分小菜园的,非常方便,自种自吃,更环保绿色,庭院即可,自来水常年供水,需要化肥农药的,一个电话,农资门市上就给送到家,他给你打打药都可以。

如果年龄稍大的或身体 健康 状况欠佳的,生活自理不便的,回农村生活就不大方便了,需要和儿女在一起或较就近生活为好。如果儿女确因工作忙无暇顾及照顾伺候的,你需有资金,可聘请个保姆,农村聘保姆费用也不算太高,负责做饭、家务卫生等照料老人生活的,每月工资1500 2000元就可以找到人的。

总之,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是可以的,也不寂寞,有同龄的老兄弟姐妹们,都熟识不陌生,在一起休闲交流拉呱唠嗑也是很惬意的享受。

我觉得挺好的,弄块地种点菜,花花草草什么的,再养些小动物,每天看着它们快乐的成长是件很幸福的事。

念友离开农村已经50多年,感觉城市生活许多方面确实比农村好,医疗,交通,卫生等环境都好于农村,按个人想法,想回气候条件适合居住,可以买到民房的农村,买套民房过着田园生活,冬季回城里呆几个月,这样养老方式很好。

退休后,在农村老家养老可好?

如果以前是农村人,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而对农村的热爱还依然存在,对农村的环境依然还是那么憧憬和向往,回到农村养老肯定是好事,这些年农村的比较衰败,大部分人口都流入城市建设之中,就造成了城市一遍繁华,农村一遍荒芜局面,所以农村很需要一批经验丰富的,回到乡下发挥余热,建设新农村。当然回到乡下,有利也有弊:

第一,乡下的自然风景好,人少车少,不像城市那么拥挤,空气也很新鲜,有山有水,享受大自然美景和清新空气,而且空间也大,活动也比较自由,如果自己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种种菜园,或者养几只鸡,享受一下轻微劳动的快乐。

第二,乡下的人际关系好,因为乡下的人比较少,而且乡下人的思想又比较善良单纯,忠厚淳朴,,好交往,好相处,没有像在城市那么复杂。

第三,农村的空间大土地多,如果有资金有技术,也可以进行一些小打小闹的创业,如果把一些闲余的劳力合理地利用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不好的地方是:

第一,购物不方便,农村与城市相比较,在硬件上是比较落后,没有像样的超市,也没有像样的商场,也没有像样的水果批发市场,没有像样的菜市场,所以在农村很多东西都要到城里去购买,这也是很多人不愿住乡下的原因。

第二,医疗不方便,乡下没有像样的好医院,人们一旦生病,还是要往城里跑,如果是突发疾病,所以就很不方便。

第三,农村的交通不方便,有的地方通了公共 汽车 ,但是间隔时间很长,有的地方连公交车都没有,所以自己如果没有私家车的话,要出行到外面去就有点困难。

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真是好主意。题主如果在农村老家有住房、想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真是看准了。支持你!

为什么说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真是好呢?一是农村老家有享受不尽的乡愁。我想既然题主提出退休后回农村老家养老,那肯定是对老家有剪不断的乡愁、乡音、乡情。回农村老家,绝大多数都是与自己有着儿时的童年之交、甚至是青年之交,退休后能和这些知要知底的同年人在一起生活,不得不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二是农村老家空气新鲜,物产丰富。而且天然无污染。不担心噪音污染、食品污染、空气污染。可以说的农村 老家就是吸氧,就是疗养。即便是自己老家没有菜园、没有耕地可供自己种,但是,农村老乡们会以他们朴实的 情感 供你吃喝。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三是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干扰或影响的享受晚年生活。如果身体好,可种点小菜,自食自乐,权当锻炼了身体。如果有儿时的伙伴们也到了不劳动的时候,还可以陪着一起打打小牌,喝点小酒,可以说是天伦之乐、其乐无穷。

不过,题主的农村老家是在什么乡镇,现在有的乡村医疗条件还不是很好,有的地方交通也还不是很方便。这些现实的问题要提前考虑好,做到有备无患。

我觉得这个想法挺好的,如果在城市工作退休,在老家有房有地,回老家养老真的不错。

我有个朋友家以前家是农村的,后来在城市工作,现在事业单位退休。退休以后,夫妻俩就回到了农村居住(郊区),种种菜、养养鸡,睡火炕,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筋骨舒展心情好,说比在城市生活可是“优质”多了,感慨当时幸亏在农村的老屋没有卖。

这种养老模式叫“田园养老”。

1、有“落叶归根”之感,内心踏实。 退休后自己有养老金,不愁衣食,在农村感受着以前生活的田园风光,满足了恋乡情结,体会到如今的生活与以往不同,这是一种没有任何负担的生活,会很舒适。

2、体会劳作是一种健身。 人老腿先老,晚年适当劳作会让人延年益寿。在农村侍弄小菜园,种花种草,养养小动物,心情舒畅。自己亲手种的绿色蔬菜吃起来,感觉更放心和安全。

3、感觉农村的好空气也是“良药”。 相对城市,农村车辆少,人员居住分散,空气质量指数好很令人羡慕。适度的劳作,让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觉心情好、心态也好,有益于身心 健康 。

4、远离了 城市的喧嚣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城市,各种人际关系也是比较复杂,处理不好也是很累心。而去农村生活,那里的居民朴实、厚道、善良,以可近可远的方式相处,因为没有更多的利益交集,人际关系处起来相对很轻松,和“轻松的人”在一起心情会更加舒畅。

一般来说,回乡居住的退休老人在城市也有房屋,可以分不同季节在两地生活,也可以完全回归农村。如果在乡下有房屋或长期租住那里不错的房子,如果洗澡、就医、购物生活方面上都挺方便,晚年有退休金在农村生活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

而现实并非如愿。退休以后的人也只是想想而已,因为他们退休以后更加的繁忙,给儿女们带孩子,照顾父母双亲根本就走不开。

可以啊,只要身体等条件允许可的去农村养老非常好。

俗话说得好:叶落归根,梦回故里,只要农村住房,卫生,医疗等条件好,都愿意回老乡养老非常可以。

少小离家,老年归,最重要一点,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家里住的能不能习惯,风俗习惯是否适应的了,农村医疗条件落后,看病方便吧,刚退休身体都可以,随着年龄大了,能不能在农村长期生活下去,

总之先试试住,城市房子千万不能卖给自己留一个后路。

退休后回家养老是我多年的心愿,只是苦于农村没有房子居住,政府又不让城里人下乡买房子,一直感到遗憾。

不过今年时来运转,家乡进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民集中居住,统一规划建新房,有的人家因全家人常年在外,不需要家乡的房子,愿意转让,我乘机买了一个两层小楼,150平方米,也就1500元一个平方,梦想可以成真了,过几年就去养老了。

首先肯定地说退休后一定会回农村老家。

城市的确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有四通八达的地铁,公交车,方便人们出行;有大的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给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比较大的正规的医院,方便人们就医;有教学先进的幼儿园,学校,各类培训班,辅导班,对孩子们的成长也非常有利;环境优美的公园,灯红酒绿的歌厅舞厅,二十四小时都开放的网吧等等给人们的闲暇时光也带来极大的欢乐;城市的就业环境也好,机会多,只要你愿意干就不会没钱花。

但是退休后一定还是要回农村的。农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农村青山绿水,环境优美,人口相对少,空气好,可以种种水果,种种菜,养养鸡鸭,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但发挥了余热还锻炼了身体,自给自足降低了生活成本,减少了儿女负担;环境好了,人的心情自然就好了,心情愉悦身体自然就 健康 。

退休后回农村不是说城市不好,从各方面的条件来对比,城市都比农村优越很多很多,但是城市的节奏,房屋建筑更适合年轻人居住,适合年轻人创业拼搏,适合孩子们学习成长。农村的慢节奏,农村的环境更适合老年人。

我的老家在农村,退休后一定要回农村去。

在农村和城市养老,应根据个人具体条件,考虑追求“养老”的内涵。养老并不是“混吃等死”,而是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只是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不一样,有些人追求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有些人更多的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安逸。比如根据题主所说的条件,家里有房又有菜地和耕地,只要身体健康,回家过着“世外高人”的乡下生活,对于喜欢安静生活的人来说,那是梦寐以求的养老归宿。但是,每个家庭情况和每个人的性情并不一样,至于老人喜欢在农村养老或者城市养老,要因人而异。

以我父母的情况举例来说,我父亲喜欢田园生活,自给自足,感觉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而我的母亲,习惯跟着孩子生活,并不太喜欢田园生活。这事从父母帮我弟弟照看小孩子的时候,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就能感觉出来。我母亲心甘情愿照顾小孩子,我父亲在城市生活却经常身体不舒服,他感觉在城市里生活非常寂寞和压抑。其实,我父亲感觉城市的家不是自己的家,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一切都非常不自然,没有熟悉的乡邻,也没有熟悉的树和小鸟,更别说鸡鸭鹅了,有的只是陌生的人群和钢筋混凝土的格子楼;而母亲可以把孩子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可能母亲更懂得与生活妥协吧。这种情况,母亲在城里看孩子,父亲情愿自己回家种地,也不愿意在城市里生活。为此,执拗不过父亲,他一个人在老家种几分菜地,一亩多粮食,喂点鸡鸭,没事和老伙计们促心长谈,守望着老家他的土地,守望着孩子们的归来。

农村的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人们向往的养老生活方式,因人而异。农村老人养老生活,通常有两种情况,跟孩子在城里生活,或者做留守老人。有的留守老人,就是习惯也喜欢农村的田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习惯了。这种田园生活,对喜欢的人来说,有亲切感、归属感;对于不喜欢田园养老的人来说,也许是对生活的妥协,也许真的是不喜欢农村养老。这种人性本真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个人认为是对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

因此,有条件回农村养老的人,喜欢田园安逸的养老生活,就回去守望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喜欢城市生活的老人,有条件就在城市养老好了,没有那么多纠结。父母为了孩子们的幸福,辛苦操劳一辈子了,到老年养老的时候,为自己舒心的生活考虑理所应当,孩子们应给予配合照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