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主要内容:全文以一个“趣”字为线索,描写了金先生有趣的外表穿着,所教有趣的学科,有趣的提问,有趣的答问,有趣的讲学,有趣的爱孩子的方式,有趣的爱人的方式,有趣的接触社会的方式等来展现一个哲学家的全貌。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主要内容:
全文以一个“趣”字为线索,描写了金先生有趣的外表穿着,所教有趣的学科,有趣的提问,有趣的答问,有趣的讲学,有趣的爱孩子的方式,有趣的爱人的方式,有趣的接触社会的方式等来展现一个哲学家的全貌。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概写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值得写一写。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从多方面具体叙述金岳霖先生富于个性的特点,给读者提供全面、深刻的印象。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呼应开头,希望熟悉金岳霖先生的人多写一点文章,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原文如下: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
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
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
“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
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请金先生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有一个华侨同学叫林国达,操广东普通话,最爱提问题,问题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觉得逻辑这门学问是挺“玄”的,应该提点怪问题。有一次他又站起来提了一个怪问题,金先生想了一想,说:“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t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林国达傻了。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
林国达游泳淹死了。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有一个同学,大概是陈蕴珍,即萧珊,曾问过金先生:
“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
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像高等数学。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多么枯燥!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金先生讲着讲着,有时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王浩现在在美国。前些年写了一篇关于金先生的较长的文章,大概是论金先生之学的,我没有见到。
王浩和我是相当熟的。他有个要好的朋友王景鹤,和我同在昆明黄土坡一个中学教学,王浩常来玩。来了,常打篮球。大都是吃了午饭就打。王浩管吃了饭就打球叫“练盲肠”。王浩的相貌颇“土”,脑袋很大,剪了一个光头,——
联大同学剪光头的很少,说话带山东口音。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前年他回国讲学,托一个同学要我给他画一张画。
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我在画上题了几句话,有一句是“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扩展资料: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是他的代表作品。
金岳霖先生主要成就:
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资料:
━金岳霖
我就是雅礼的
雅礼确实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如果你想考进去
那你要成绩很好啊
在本地的只要中考考了10A就可以进(我就是这么进的)
但是如果是外地的
除非你考进省理科实验班才可以进
但省理科实验班里的不是常人
能进省理的
高考几乎是不用考的
因为在高考之前他们就被各大高校提前保送了
但是如果你不是凭成绩考进去
你也可以选择找关系
只要关系好
再交点钱就可以进长雅
长雅在雅礼校园里面
比雅礼差一点
那里的人都是交钱进去的
但也有很多成绩好但中考失利的人
长雅有实验班
长雅实验班就跟雅礼的平行班差不多
如果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你最好去雅礼百度贴吧去问
很客观的告诉你情况,好不好你自己判断,学费比较高八千左右,但是包含了学生一切在校费用,洗澡不花钱,喝水不花钱,天天教室寝室吹空调不花钱,费用高是因为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给学生好的环境才能更投入到学习。学校也不是做慈善的,在努力做到不亏本的情况下给学生最优惠最好的教育。管理超级严,小卖部除了生活用品和酸奶水果啥都不卖,这才是真正在为孩子身体着想,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请来了长沙新训营的一支教官驻扎在学校和班主任宿管员一起来管理宿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教官每次月假放完回学校都要在学校大门对学生进行违禁物品的检查,安检通过了才肯进入学校,麻辣 泡面 薯片 手机 烟酒槟榔这些东西 全部没收一点都不能进入校园,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在努力办学管理这么严格的学校要被你们这些人说成这样。你真的了解过五雅吗?你可以来学校看看再说话。每个暑假都要组织老师参加师大附中的学习培训,所有的老师不管之前在别的地方教的有多好,都必须通过师大附中的学习考试合格了才能去教学生,还有不是挂牌!不是挂牌!不是挂牌!和合作办学!校长是师大派来的校长 很多老师都是师大直接派过来的,师大附中直接监督管理,要是挂牌哪里会给你指派老师?!我不懂你们为什么要黑这个学校,但是没关系,教学质量会让你们打脸的,对了,这学校办的第一年参加高考 两百个人参加考了120多个二本。好不好自己判断
长沙四大名校是指: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
一、长郡中学:
1、创办时间:1904年,校训:朴实沉毅。
2、特色:长郡近几年的高考成绩真的是湖南省首屈一指,在四大名校中都是最高的,所以这几年来长郡越来越难进,优秀学生也越来越多,自然就更出成绩了。长郡的特色和长郡的校训特别符合“朴实沉毅”,老师的水平是很高的,抓的也非常的严格,长郡还有考卷不过夜的传统。抓得很严,效果也很明显,年年飘红的高考成绩真的是把长郡拔上另一个高度。
3、适合孩子:吃苦耐劳的孩子。
二、雅礼中学:
1、创办时间:906年,校训:公勤诚朴。
2、特色:雅礼的成绩也非常好,社团非常好,长沙很多人都向往雅礼,雅礼出国的人很多,英语超级棒的。在长沙,雅礼的口碑应该是最好的,雅礼的学生也都非常的“洋气”,学校也大,硬件设施也很好。
3、适合孩子: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孩子、对以后出国有想法的孩子。
三、湖南师大附中:
1、创办时间:1905年 校训:公勤仁勇。
2、特色:师大附中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摇篮,这个在四大名校是首屈一指的,据说捧回来的国际金牌在全国都是第一的。而且师大附中课外活动丰富,学校的什么实习活动,课余生活精彩得很,比较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校区在河西,景色优美,环境清雅,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3、适合孩子:理科成绩好,对竞赛有兴趣的孩子。
四、长沙市一中:
1、创办时间:1912年,校训:公勇勤朴。
2、特色:一中是学习和的综合能力都注重的那种。以前一中是长沙最好的,学校的老师都是非常的优秀。只是一中作为一个省属的高中来说,关系户,买进去的人较多,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近几年一中的高考成绩有点滑坡,是四大名校最容易进的学校。
3、适合孩子:注重综合素质发展,自学能力强的孩子。
一所超好的高中通常会有以下几个优势
1、师资力量强大:超好的高中通常会聘请一批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团队。这些教师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和指导。
2、教学资源丰富:超好的高中往往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3、课程设置全面:超好的高中通常会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注重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可以接触到多样化的学科,培养综合能力和学科交叉思维。
4、高效的学习氛围:超好的高中一般拥有积极向上、竞争激烈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互相竞争提升学习动力,形成压力和激励并存的学习氛围。
5、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超好的高中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培养模式,包括学术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进行选择,全面发展。总之,一所超好的高中凭借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学习氛围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辅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小学时代如果能写一手工整的字,具有准确的数学运算能力,OK,完美了。对以后的学业生涯够用了,所以尽量给孩子五彩缤纷的童年……
2、学习不好的同学,基本都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能拖到下个学期。
3、勤奋永远是真理吗?!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看你的心用在学习上面的时间是多少。所以看到班上很多拼命学的,学不好,玩的,反而学的好,不要惊讶。
4、总是期待天才,读书读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无师自通的天才。同学的差距是有的,差距在哪里?接受能力和专注程度,这些都是情商的范畴。
5、与其多花时间给孩子上“思想政治”课,不如多注意孩子身边的玩伴和朋友。有句土话叫做“人搀不走,鬼搀飞奔!”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吧!
6、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学业成绩掉得厉害,请参照第5条。
7、英语怎么学好?我的经验是多听,就像我们从小听方言所以就会说一样,每晚睡觉前听半个小时。英语也是一门语言,不要过分强调语法啊、结构啊、我认识的母语是英语的外国友人没人搞得懂自己的语法(我们中国人又有多少知道汉语里面的主谓宾定状补?!),请不要妖魔化英语。
8、数学怎么学?!就是整理错题。为什么订正错题这么重要?!因为其实数学所有的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9、读书真的和有没有钱关系不大,这一段是给家境不好的孩子看的,衣食无忧的孩子们可以绕过去。
10、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课外书吧,天文地理历史人文都要读一些。书籍会给你打开一翻新的世界,中国古典文学让人陶冶情操,心清气静。我发现当年在雅礼,理科学习特别好的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而且知识全面,充满灵气,我觉得两者不无关系。
11、阅读的力量无限大,不喜欢阅读的孩子,父母一定不爱读书;氛围可以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情商、智商,甚至是孝顺。
12、小学阶段总结为:习惯至上,阅读不减;学习讲时效,计算为重点;字迹要工整,错题要记录;如果玩伴好,小学则完美。
主要内容:
全文以一个“趣”字为线索,描写了金先生有趣的外表穿着,所教有趣的学科,有趣的提问,有趣的答问,有趣的讲学,有趣的爱孩子的方式,有趣的爱人的方式,有趣的接触社会的方式等来展现一个哲学家的全貌。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概写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值得写一写。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从多方面具体叙述金岳霖先生富于个性的特点,给读者提供全面、深刻的印象。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呼应开头,希望熟悉金岳霖先生的人多写一点文章,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原文如下: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
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
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
“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
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请金先生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有一个华侨同学叫林国达,操广东普通话,最爱提问题,问题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觉得逻辑这门学问是挺“玄”的,应该提点怪问题。有一次他又站起来提了一个怪问题,金先生想了一想,说:“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t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林国达傻了。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
林国达游泳淹死了。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有一个同学,大概是陈蕴珍,即萧珊,曾问过金先生:
“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
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像高等数学。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多么枯燥!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金先生讲着讲着,有时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王浩现在在美国。前些年写了一篇关于金先生的较长的文章,大概是论金先生之学的,我没有见到。
王浩和我是相当熟的。他有个要好的朋友王景鹤,和我同在昆明黄土坡一个中学教学,王浩常来玩。来了,常打篮球。大都是吃了午饭就打。王浩管吃了饭就打球叫“练盲肠”。王浩的相貌颇“土”,脑袋很大,剪了一个光头,——
联大同学剪光头的很少,说话带山东口音。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前年他回国讲学,托一个同学要我给他画一张画。
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我在画上题了几句话,有一句是“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扩展资料: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是他的代表作品。
金岳霖先生主要成就:
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资料:
━金岳霖
影响如下:
校长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有的学校***跟家长一样,考虑的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注重孩子身体锻炼、培养孩子体育、文艺方面的爱好,培育孩子阳光性格。有的学校***只求学生OFFER结果,以OFFER结果为学校所有活动的指挥棒,只考虑孩子高中三年的事。本人认同一位学校***说的:把孩子用国内应试教育的方法推到国际名校如帝国理工,并不一定对孩子有好处(因为这些学生到了名校 ,就不一定会适应)。当然,这位学校***是在自己学校用应试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拿到很多国际名校OFFER,学校名声打响,学生生源素质大幅提高后的反思与改进。相信如果把他放到一个新创学校,他还是会先走应试教育创名声,后改进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方法吧。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乃至性格品质对学校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但现实是,在资本推动下,国际学校数量激增,大部分国际学校一般都是看校长擅长什么国际课程,拿升学数据说说话就差不多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