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儿子今年五年级。一年前,我把他从国内一所普通公立小学,转到一所国际学校读书,我来分享下这两年亲眼所见孩子的变化。 先说下我们家庭情况:我们家在深圳,老公在加拿大读完硕士后回国自己创业,我一开始在外企上班,后来老公太辛苦,就辞职他一起
我儿子今年五年级。一年前,我把他从国内一所普通公立小学,转到一所国际学校读书,我来分享下这两年亲眼所见孩子的变化。 先说下我们家庭情况:我们家在深圳,老公在加拿大读完硕士后回国自己创业,我一开始在外企上班,后来老公太辛苦,就辞职他一起打拼。我们白手起家共同创业,真的很辛苦,一直到这几年才略有起色。虽然我们俩平时都非常忙,但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 孩子上了小学后,接送孩子上学的任务都是家里的阿姨和爷爷奶奶完成。国内的小学放学后,孩子三点半放学以后几乎就无所事事了。一开始为了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我们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多花钱倒是无所谓,但是总觉得孩子在学习习惯和自觉性方面总是没有任何成长,还对去兴趣班很有抵触,每到周末就要赖床,因为不想去兴趣班。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学校每天都对家长有各种要求,比如每天都要检查孩子作业,帮助孩子完成手工作业等等。微信群里每天都在对家长布置各种作业,不仅浪费了家长的时间,对孩子自身的能力也并没有一点提升和帮助。其实我很反感现在国内学校把各种任务和作业都转嫁给家长的做法,有一次没忍住在群里质疑了一下,结果引来老师的一顿痛批:“自己的孩子你不管指望谁来管?”平时家长还各种攀比,成绩就不说了,连上个兴趣班都要比比哪个学的快学的多?孩子上个小学,家长的压力比孩子还大。 因为老公是在加拿大留学的,对美式的教育模式一直非常欣赏,更不能接受这种死板的教育方式。经过三年折磨,我和孩子爸爸最终下了决定——送孩子去国际学校读书。 虽然做了决定,但是如何选择学校就成了最难的问题。光我们这个一线城市,自称国际学校或者外国语学校的就不下十所。我们也亲自考察了深圳香港和东南亚的几家国际学校(还是不太放心一下把孩子送太远,美国可携带枪支也觉得不安全),经过多方收集资料后,列出了3种选择: 1 在本地的国际学校中选择一家最好的上。(本地学校我们初步筛出三四家做最后的选择)2 去香港的国际学校。(也初步筛选了两家备选)3 去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那边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而且考虑到爷爷奶奶可以陪读) 这三种选择各有利弊,在做决策前,我们从几个维度进行了逐一对比。1 安全性:送孩子过去,是要住校的,安全是我们最最重视的一个问题。也许是看了太多孩子在西方学校被枪击和虐待的新闻了,我实在是不希望出现有去无回的事情。我把安全这件事,放在比教学质量等等都要优先的位置。另外我也觉得,如果一个学校的安全和寄宿文化做的很好,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2 教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之所以想送去国际化学校,自然是希望孩子受到正统的西方教育,接触多语言环境。这一点上,本地学校无疑是最差的选择,先不说老师水平和资质,生活环境也不可能让孩子真的得到国际化视野。当地的老师,可能两三年的国际化教育经历,再配个洋面孔(东欧、南欧等地,其实老师都非常便宜,但是教育质量是不是真的能保证),就变成了中国的香饽饽。我们家先生经历过正宗的西方教育,这点上忽悠不了他。3 升学政策:毕竟送孩子去国际学校,未来大学肯定也是奔着国外名校去的。千军万马走高考的独木桥,已经不是我们的方向。并且国内顶尖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质量和国外同水平的大学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去国外读名校是降维打击。目前国内申请国外好大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国外大学的申请名额分配给每个国家是不同的。在这点上,我更偏向于新马的国际学校。在国外申请大学远比竞争激烈的中国大陆要容易很多。(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也让我更加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4 费用:从学费来说,本地学校学费有的贵到30多万,所以算下来也没有太多的价格优势;去寸土寸金的香港,如果要陪读考虑买房对我们创业阶段来说压力有点大,另外香港陪读(我们准备让爷爷奶奶过去陪读)的生活成本也不低,房租实在不便宜;新加坡的学费最贵,教育质量相对来说好些,但是房租和学费都是最贵的,我们后来也放弃了。最后我们把重点放在了马来西亚。一是马来这个国家是把教育和医疗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去进行完善的,而是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国家,这里的人都非常有礼貌也很热情,单纯。每天过的像度假一样,爷爷奶奶去陪读也顺便能够颐养天年,一举多得。并且深圳到马来坐飞机也就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回机票和我们夫妻俩偶尔过去探望的路费,包括房租,都很便宜。(我在学校附近给孩子和他爷爷奶奶租了一套精装修两居室海景房只要人民币3000元,后面再细说) 我们看了一圈英式教育和美式教育的学校,最终我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到美国读大学,所以英式教育的学校就pass了。我们在新加坡圣法兰西斯卫理学校和马来的嘉德圣玛丽森林城市国际学校两者之间纠结了很久。这两所学校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马来西亚,都是美式学校。新加坡教学质量高是公认的,国家也更发达。新加坡美国学校也是第一梯队的国际学校。但问题是一方面新加坡的学费昂贵,除了学费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对我们压力也是非常之大。而且入学还有门槛,比如要入学考试,对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要求很高,我们也有点担心孩子去了一开始适应不了,会受到打击和抵触。 另外一方面,正好去年马来西亚嘉德圣玛丽森林城市国际学校的校长来深圳做招生巡讲,我们过去听了以后,觉得这个校长很了解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他本身是美国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还在加拿大和香港都做过国际学校的校长,好感度顿时增加了。然后这所学校母校在美国,曾经还和大大的母校八一中学做过联合办学。(这点其实挺牛,大大的母校为何没有选在纽约或者华盛顿等教育资源众多的地方,而选了在明尼苏达州的一所学校?学校质量可以自己有个判断了)安全保证上,美国嘉德圣玛丽学校是全美排名前八的寄宿学校(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这所马来的分校也是海外唯一的一所分校。为此,我们还亲自去马来考察了学校的校园环境和软硬件条件。环境没得说,后来给孩子租到一个无敌海景房只要三千块也是惊到我了哈哈哈哈。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这个学校是不用舍监的,学校的任课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住,随时都能对的上号,也随时能给孩子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这不是跟找了个全职妈妈一样嘛!但是,真正让我真的特别心动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学校今年刚在海外开第二年,师生比非常非常低!美国学校开了一百多年,也就三四百个学生!马来就更少,有的班级是一个老师只对两三个学生,这样我的孩子能够充分的被老师关照到,相比国内学校一个老师对40个孩子的关注度,我真的觉得这像买潜力股,买到就是赚到哈哈哈。 给大家看看我们去马来探校时候的照片吧,奥林匹克规模的游泳池这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这是给孩子们都做了身高的标记 明年可以看看长高多少 我很喜欢这个学校的一个地方,是他们的weCreat创造中心。嘉德圣玛丽森林城市国际学校非常重视孩子创造力的开发。这正是我和孩老公都比较喜欢的美式教育理念——着重培养的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深刻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学习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我找了一下,网上有关于这个学校的视频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54709675html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说说孩子这两年的变化吧。从学习能力和习惯上来说,看起来国际学校的作业没有国内多,不需要背课文和听写检查什么的。但其实老师留的作业,都是需要孩子在课后自主的查资料、阅读、思考和写作,而且完全不让家长帮忙,他们会自己组成小组,一起去图书馆和网络上查询资料,再形成一个综合产出,到课堂上做presentation。(国外特别注重对孩子演讲能力的培养)孩子为解决一个问题花的时间并不比国内的学习时间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洗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激发,以前逼着儿子做作业都不愿意,现在每天都跟我们汇报今天又和小伙伴们一起完成了什么样的teamwork,如果有和小伙伴们闹矛盾我也问他最后这么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都能自己解决,价值观的发展我基本没操什么心。这也无疑培养了孩子沟通、协作的能力,不知道比在国内做个书呆子强了多少。 学校也很非常重视孩子“3点半以后的时间”。除了学业上,学校还有各种专业的兴趣社团、专业的体育运动俱乐部等…在3点半放学后,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发展的兴趣爱好。儿子很喜欢篮球,以前国内的小学的篮球基本是空白的,我花钱送他去篮球训练班,但因为每周只有一次训练,平时也没有太多同伴一起玩,进步很慢。但在圣玛丽学校学校里,小学的球队就有非常专业的教练,而且老师并没有因为是小孩子打球就随便糊弄,而是对他们进行非常专业的训练,儿子每天放学后都要训练2小时,不仅球技进步神速,也培养了团队精神。除此之外他还报名参加了戏剧课,每学期结束还有汇报演出。我们特意去看了孩子的汇报演出,真是完全没想到儿子还有这方面的天赋。 总的来说,我亲眼见到儿子从去国际学校读书的两年,变化非常大,主要表现在: 1 性格变得开朗又自信,懂礼貌、也很会社交。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广。 2 学业方面,英语水平自然是不用说了,重要的是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现在他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他通过几次老师布置的课题,研究了很多资料后,现在对空间物理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正在和小伙伴做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项目。我都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小学生能说出来的话。3 身体变的强壮了,可能因为有大量的体育运动和东南亚的阳光与海风,个子也飞速猛蹿。放假回国内,和小区同龄的孩子打球,直接碾压全场。 关于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尤其是东南亚的国际学校,我们全家当初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虽然我和孩子爸爸也算是高学历,教育背景都还不错。但是我们更相信术业有专攻,应该把孩子送到真正懂教育老师和学校里。嘉德圣玛丽森林城市国际学校的老师都有十几年的国际教育经验,而且90%是美国来的老师。校长更是在香港做过多年中国国际学校的校长,既懂美式教育的理念又非常了解中国孩子的特点,这种多元的背景让我们更加信任这所学校,这可能真的是在亚洲离我们最近的一所纯正美式教育的国际学校了。
孩子上小学是否需要让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取决于家庭的情况和个人选择。
1 如果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有能力并且愿意照顾孩子,那么可以考虑让他们帮助照顾孩子。但是,家长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和能力,以及孩子的需求和变化。
2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父母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亲自照顾孩子,需要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照顾孩子。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和老人沟通好孩子的需求和期望,确保老人能够满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3 然而,在一些家庭中,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来照顾孩子,或者家长可能更希望自己照顾孩子。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自己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总之,孩子上小学是否需要让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需要根据家庭情况和个人选择来决定。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家长都需要确保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满足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美国学校校车从小一直到高中毕业。孩子自己走几步路到自家附近校车接送点,坐校车上下学。有些家长会陪较小的孩子去校车点等校车。少数父母接送孩子到学校。大孩子如16岁以上有驾照的,可以自己开车上学。
近来校车事件频发,让花样年华的纯真儿童死的死,伤的伤,这是家长无法挽回的痛苦,也是整个一代成人的耻辱。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两个人造成的。这中间涉及到政府的资源投入、交通法规的调整和执行,以及每个人的公德意识。
在校车安全上做文章,当然非常必要,比如校车的标志,交通法规的调整,校车负荷,校车质量等等。但是同样需要考虑的,是儿童放学接送的统筹安排。
在美国,中小学生的接送是个复杂而成熟的管理体系。中小学通常是下午三点放学,家长那时候很多还没有下班,照说安全事故隐患更多,但多年下来,美国学校形成了成熟的接送管理。
前几天的一次放学时间,我去我自己小孩所在学校,观察学生放学的情形。那天碰巧是我女儿值日,当“安全巡查员”,让我看到了更多的细节。我注意到,放学的时候,学生分成了三个群体分别集合。
我所知道的,美国小学生上学放学也有不少家长接送。只不过他们井然有序,不会像中国的家长围堵在校园门口。
大约有5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会乘坐校车上下学。这些坚固的校车,通常是铁壳**,非常坚固。根据美国的法律,校车停下来时,无论是对面还是后面的车子都必须停下,直到校车离去,其他的车辆才能开走。这是保证学生上下车时的道路交通安全。
而且乘坐校车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学生可以乘坐校车,学生家长陌生人一旦上了校车,就会让学生紧急疏散,以避免发生不测。校车将学生送到家庭时必须有人来接应,如果学生家长不在家,校车会将学生直接送到学校。
大概有2000多万的中小学生,安心搭着校车上下学。但是其他的学生都会有家长来接送。只是他们在停车这个方面井然有序,不会拥堵交通。在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学生和家长三位对口,才能送孩子离开。这就保证了交接的安全。
通常美国的父母有着很繁忙的工作。而孩子的放学往往较家长的下班要早。通过校车,孩子们自行上下学,是最安全的方式。当然首要的前提也是要将孩子送到家长的手上。
美国的教育理念也和我们国家的不大一样。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依靠父母而依靠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和力量。
美国的校车相对的安全。所以很多家长并不是十分的担心。
但是全球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可以的。
单身外国收养人如符合中国《收养法》规定的收养条件,可以在华收养子女。但是,从“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抚养、成长”的原则出发,被收养儿童最好能生活在有双亲的、健全的收养家庭中。因此,中国收养中心优先安排外国双亲家庭在华收养子女,不提倡、不鼓励单身外国收养人在华收养子女。
我国《收养法》明确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30周岁,这是对收养人年龄的最低限制。因此,外国收养人在向中国收养中心递交收养申请时,收养人应年满30周岁。夫妻共同收养的,双方都应满30周岁
如果是劳务输出,孩子带不去;如果是那种高级白领,有经济条件的话,父母必须有工作签证 ,孩子就可以跟着探亲签过来;或者投资移民, 当然这种方法就跟买**一样,往往收效甚微,因为现在美国这边管的也比较严。所以,还是工作签证更有保障。
签证难度的话,只要学校那边申请好了,给了I20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请亲戚做监护人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特别的手续应该没有。
如果决定了去美国读书,建议最早从初中开始,争取进一个好的寄宿学校,一是管理完善、二是监护由学校来做,免去不少麻烦,孩子去上学,还是要找专业的服务才行,亲戚毕竟不是专家,而且也受到亲戚所在地的限制,选校上不是很从容,孩子可以在感恩节、长周末等假期再去亲戚家换换环境。同时,寄宿学校会让填一个当地紧急联络人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请亲戚帮忙了。
有家长在美国的情况
1、家长陪同 家长陪同的前提是家长要申请留学,赴美学习深造,或者工作在美国总部公司申请工作签证,另外就是长期签证。
2、移民美国 移民这个问题,这要看家庭的资金情况,毕竟移民不是所有家庭能承担的。
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
1、上当地的寄宿学校。这种一般低年级留学生去的比较多,这种算是精英教育,一些贵族的家庭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种学校上学,但是费用也相对高,一般是每年3万~6万美元不等,适合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家庭。
2、给孩子上当地的走读学校。同时找寄宿家庭,走读学校的费用相对便宜,美国国籍的学生收费是国际生的三分之一,国际生收费在1万5千美元左右,而我们的美籍宝宝一般在5千美元左右。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必须要给美籍宝宝找一个寄宿家庭,一般的寄宿家庭费用视美国家庭情况不同而不同,这个费用家长和寄宿家庭协商解决。
另辟蹊径的方式
在美籍宝宝去美国上学的时候,都想着以孩子监护人方式长期陪读,但是美国没有长期居留签证,所以妈妈要想长期留在美国陪美籍宝宝读书,有两种办法试试看:
1、办理旅游签证过去,旅游签证一次可以在美国停留6个月,妈妈们一年往返多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2、妈妈可以找个当地的语言学校挂靠,不需要去上学,只要交点费用就可以拿到学校颁发的学习签证,就能长期合法居留在美国了,很多妈妈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长期留在美国陪读。
扩展资料国际学生入学手续基本如下:
1了解美国小学的开学及假期安排,一般可以在该地公立学校网页上找到。
但美国实行随到随学制度,如果因客观原因导致不能在正常开学时间报告,不影响随时登记入学。
2接受Tuberculosis Skin Test(肺结核皮试)。
测试地点一般在公共卫生部(Public Health),为了方便居民,各社区诊所(通常设在超市、药店内)提供测试,且周末上班。
由于公共卫生部在周末和许多下午不上班,而测试后必须在两至三天内复查,所以要么在周一、二去公共卫生部,要么在其他时间去诊所。
必须注意:测试前一个月之内不能注射任何疫苗。相关信息可以在公共卫生部官方网上查到,不清楚的地方打电话询问。
3疫苗接种。
Tuberculosis Skin Test结果如果为阴性,应该到公共卫生部接种疫苗。
这些疫苗绝大多数在国内接种过,但必须提供详细并有效的记录(带上小孩的疫苗接种记录到当地出入境检疫局申请出具含有英文翻译的证明),将接种记录向公共卫生部出示,由他们决定是否及打何种疫苗,他们会出具英文接种记录证明。
4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语言水平测试。
持Tuberculosis Skin Test报告单、公共卫生部接种证明、在美国的居住证明(房屋租约、水电费收据、电话费收据等)、移民信息(护照、签证、I-94表、DS-2019表等等)、小孩出生证明、在美国的社会安全号(如果有)、国内(或者国际)毕业及(或者)入学证明,到ESL官方测试中心测试小孩的语言水平。
测试时间为45分钟以内,测试内容包括英语听说读写,由测试老师与小孩单独进行。测试结果当时就出来,并由测试中心送到居住地最近的公立学校,测试中心会给你到指定学校的报到证,凭报到证在指定时间在指定学校报到入学。
美国实行居住地就近入学原则,一般学校与居住地的距离为半个小时步行路程以内。
5到学校报到。
持ESL测试报告单及报到证,及向ESL提供过的所有材料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到,填写相关表格、声明是否申请免费午餐、校车,会见校长、ESL课程老师、班级老师,查看所在班级。你会获得学校教学、校车、纪律、师资等各方面的信息Package。
6开始学校生活。
小学作息时间根据不同州或者城市不同而不同,每个学校略有不同。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