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高校老师竭尽全力将子女送到国外读书 ?

孩子 0 53

如何看待有些高校老师竭尽全力将子女送到国外读书 ?,第1张

如何看待有些高校老师竭尽全力将子女送到国外读书 ?
导读: 1、如何看待有些高校老师竭尽全力将子女送到国外读书 ?2、我有个亲戚在大学是教授,我高考不够分数线,托关系这个大学能录取吗3、父母是大学老师子女有什么录取优待4、郑强教授哪句心里话,给予三本毕业生很大的信心,学生很受激励?5、送孩子高考时
  • 1、如何看待有些高校老师竭尽全力将子女送到国外读书 ?
  • 2、我有个亲戚在大学是教授,我高考不够分数线,托关系这个大学能录取吗
  • 3、父母是大学老师子女有什么录取优待
  • 4、郑强教授哪句心里话,给予三本毕业生很大的信心,学生很受激励?
  • 5、送孩子高考时的话语
  • 6、老板儿子考上大学送什么礼物好?
  • 7、为什么有些教授的孩子,连本科都考不上?
  • 8、浙大网红教授郑强,“没出息”的儿子被开除两次,现状如何?

对于出国留学,高校老师似乎持一种更为开明的态度。所以相比较而言,高校教师的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更高一些,在一些重点高校尤其如此。但是与部分家长帮助孩子盲目追求海外留学经历不同,高校老师在为孩子选择时根据有针对性。

结合身边的情况,谈谈对 高校子女留学的看法。目前身边有五位老师的子女到了上大学(或过了)的年纪,其中三位出国留学,两位留在了国内读书。留学的三位,一位已回国供职于阿里,另一位留在国外工作,还有一位在哈佛攻读博士,国内的两位一位本科毕业就业,另一位本科在读,相对来说都比较有代表性。

高校老师把子女送往国外读书,有几个便利条件。

首先,随着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高校老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到国内外教育的差别。目前来说,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科研水平在很多方面是领先国内的。以最新的QS大学排行榜为例,清华大学首次超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亚洲地区首位,但在世界范围内,清华只排在第22位,这已经是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最高排名,但离世界一流高校仍然有一定差距。

其次,同样的原因,高校教师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国外学校大多实行申请制,老师的推荐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对高校老师来说,对行业领域的老师相对较为熟悉,其子女更容易获得有分量的推荐信,被录取的可能性自然更高。

第三,很多高校老师自身有留学的经历,深知海外留学经历能带来的改变,以及在国内就业时海外经历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高校子女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便跟随父母有过较多国内外游学,研学的经历,故有很多孩子自身也有出国留学的愿望。

第四,出国留学的高校老师子女,大部分是比较优秀的,也就是说他们并非盲目把子女送出国去获得海外经历,他们也深知国外高校宽进严出,没有扎实的基础与过人的能力,在国外高校里学习和生活都不容易。前几年本科出去的较多,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是让孩子本科毕业后再申请出国,一方面这时候孩子长大了各方面相对成熟,另一方面,这时候申请更容易申请到全额奖学金,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自立。

第五,老师们把孩子送出去,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就在国外定居或生活,一般会比较尊重孩子自身的意见。很多孩子读完本科再出去读研读博,就能有一个对比,会自己选择将来的发展方向。很多老师其实是希望孩子回国的,一方面国内就业科研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毕竟自己在国内,也希望子女能在身边。

其实不光是高校的老师,在前几年来说,经济富裕的中产以上家庭,也有不少孩子被送出国留学,一部分是因为从小就上的国际学校,与国内普通高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较大差别;一部分是因为成绩优秀,可以申请到不错的国外高校;当然也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在留学中介等的帮助下,以各种方式到国外留学,目的在于获得海外学习经历。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虽然仍然在增加,但是相对而言,家长和学生都更为理性,单纯为了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越来越少,学成回国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得益于国内教学科研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国内对优秀人才的重视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大学里是有对于教职工子女的照顾的名额,这就看你的亲戚在学校的地位,以及你愿意花多少钱,以及你与这个亲戚的关系了,

现在才三月,还有时间努力,两个多月提高100分还是有希望的,分数越低,提升的空间越大。

不要光指望亲戚,还要自身的分数,毕竟越靠近分数线,你亲戚帮你活动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努力吧,我毕业两年了,当初也是和你类似情况,最后找亲戚,进了大学。在学校我仗着亲戚是副校长,没怎么学。现在找工作真的很难,

父母是大学老师子女录取优待要看当地的政策和学校的相关规定。

不少学校对于教职工子女入学有优惠政策,教师子女可到父母所在的学校或附属小学上学。不过有些城市规定教师子女上学要按照当地入学政策执行,取消了教师子女入学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大连教育局规定,从2018年秋季开学起,教师子女择校不再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高考成绩不理想,考不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只能够考上三本大学,考生们也不能因此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失望,就读于三本大学,只要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肯努力懂得坚持,也能够学有所成,出人头地。

其实把大学生划分为一本学生、二本学生以及三本学生,其实是带有一定偏见的,说得犀利一些,就是带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待学生,三本大学出来的学子其实也并不差,他们有的甚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研考上了985大学。

有的考生高考的时候,其实并不努力,考上了三本大学以后才发奋图强,从三本大学毕业出来后,通过考研考上了985或211大学,这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逆袭。

郑强教授的这句心里话,给予三本毕业生很大的信心

那么为何有的考生在高中的时候不懂得努力争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而从三本大学毕业以后,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985或者211高校呢?郑强教授一席话点醒许多人,说到学生心坎里。

郑强教授:有人说三本学生考上985是硬考,难道清华北大的学生高考的时候不是硬考吗?其实只是三本学生上大学之后才意识到学习的意义,所以三本学生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郑强教授的这一席话,让学生很受激励,在他看来,三本学生并不弱,只不过是有些三本学子在高中阶段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直到自己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学习的意义,懂得了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的重要性。

为何有的考生高考考不上985大学,考研却能够考上985大学?

1、高考和考研的难度不同

高考和考研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考试,考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也决定着高考和考研的难度等级不同,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察,而高考则侧重于对于学生基础科目知识的考察。

在有的学生看来,考研的难度比高考低,是因为考研的人数比高考的人数少,高考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三本大学的毕业生才能够通过考研考上985大学,当然也有的人认为考研的难度比高考更高。

2、与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

因为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考上重点大学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其实并不太努力,因此就只能够考上三本大学,考上了三本大学以后才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正如郑强教授所说的那样,于是学生才开始努力学习,从三本大学毕业以后参加考研,考上了985大学。

当然对于三本大学的学生来说,想要通过考研考上一所985大学或211高校,其实也是很没难度的,如果自己不努力,那么也是很难考研成功。

就读于三本大学,如何通过考研考上985大学?

1、提前做好学习规划,制定学习目标

进入三本大学学习以后,如果自己有考研的规划,而且想要争取考上985大学,就应该提前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要懂得为自己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样自己就能够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也能够让自己感觉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要去了解考研的相关事情

就读于三本大学,平时除了学习专业课程以外,学生个人是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知识的,而且想要考研考上985大学,就要利用自己大学期间有限的时间来了解考研的相关事情,比如如何来报考,以及如何来复习和备考,为考研做好准备。

而且学生也要去了解各所985大学的考研分数线,以及各门专业的招生录取条件,这样更有希望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并被自己喜欢的专业所录取。

3、对自己抱有一定的信心

对于三本毕业生来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懂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够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备战考研,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互动话题:你是否认同郑强教授说的话呢?三本大学出来的毕业生想要考上985大学的难度是否很高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送孩子高考时的话语如下:

1、这两天的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考过一门,就不要再想了。

2、重要的是吃好,喝好,休息好,营造一种良好的应考氛围,祝愿你考试顺利。

3、不迟不早,今天刚好。别看广告,要看聊效。时逢高考,吉星高照。保持微笑,心态要好。为你祝福,争分夺秒:考试顺利,马到成功。

4、全国高考日来到,莘莘学子考试忙,辛勤奋斗十几载,今盼名字题金榜,考前休整莫忽视,饮食卫生记心房,心态良好临考场,沉着冷静莫紧张。祝愿考生考试顺利,战果辉煌。

5、老师,还记得高考那天您递给过我一瓶绿茶,要我备足精神考试吗,今天我想敬您一杯清茶,说上一句多谢,愿福寿安康,祝您教师节快乐。

6、高考,好好发挥,心态,保持冷静,答题,仔细分析,科科,沉着应对,愿你,如鱼得水,祝你,马到成功,未来,一片光明,成功,走向未来。

7、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8、又要高考,不要烦恼。沉住心气,相信自己。进了考场,啥都别想。先易后难,统筹时间。会与不会,正常发挥。二天过去,大学录取。鲤鱼化龙,枯渗锦绣前程。

9、要想高考成功,须记住以下话语: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10、勤奋的你,已经努力坚持到这里,上天一定眷顾你,努力的你,苦读数年从来不放弃,相信自己迎接好成绩,祝高考顺利,等你捷报传来。

11、面临大考,心态要好,摆正身心,价值千金,只要努力,总有天地。

12、六月艳阳天,高考即在前,十年寒窗苦,朝暮读圣贤,学非单行道,之外路千条,心态摆平稳,从容去应考。榜上有名固可喜,名落孙山亦莫恼,祝高考大明搜捷。

晚辈考上大学送这些礼物合适,我一个好姐妹考上大学了,平常关系很好,平时她经常去她考入学校,我想趁她考上重一考大学,想买一份礼物送给她,不知道什么样的礼物送给她最好。我想如果是送给我老师一份礼物,那就是真人公仔。我想只要他喜欢就一下,就是我自己做的真人公仔。老师很辛苦,我送得起来很不合适,而且这个礼物很有纪念意义

晚辈考上大学送这些礼物合适

1不知道你想送一些有创意的礼物,我想大学是没有什么钱,可以送金箔的刻字钢笔,金箔的同时还象征着“情比金坚”。

2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如果不想学,可以考虑送一束鲜花或者其他可爱的小礼物,比如一款可爱的毛绒玩具,一只精致的发光抱枕,一个可爱精致的mp3或者是可爱的小熊。

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没有钱,那就不要买名牌,没钱的,你买名牌运动鞋送他吧,你也可以送一下他喜欢的球类,运动,篮球或者是其他球类。

晚辈考大学送的礼物

不管送什么礼物给谁,都要有诚意,不要让收礼人家不舒服,而且还要让收礼人看到你对他的祝福。

你可以送他你们一对情侣的变色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将他们的照片的一些经常用的的定制在水杯上,既个性又不乏新意。

长辈送考上大学的晚辈送的礼物

送给他一款健康的保健杯,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礼物,可以让他好好的运气更充满水质,这样的礼物一定会让人更加的喜爱你的长辈更加关心。

送给你叔叔一个保健手链,让他保养好身体,或者是送一个这个礼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对身体有帮助,让长辈更健康。

送一幅字画或是一幅十字绣或是类似的艺术品,对长辈看了就会有好感,也会有自己的小主意,学习一定很辛苦,也可以送一幅字画送给他,不仅有面子还能够让长辈看到你的孝心。

我建议送比较好的电子血压计,毕竟上大学,身体上对以后的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也很容易就感慨,这种情况,不适合送太贵重的礼物,不然对长辈不利。

送健康的礼物会让长辈觉得你很贴心,而且长辈也会很开心的,那就送一些健康的礼物,像保健枕、按摩椅都是比较实用的礼品。

一般来说,长辈的身体不好了,身体不好了,可以送一些保健品或者保健品,也可以送一些健康类的,毕竟身体好才能好好好生活。就送些对身体有好处的礼物就挺不错的。

晚辈考大学送什么礼物

如果是男性朋友,可以送给他一款比较好看的手表,手表这种男性很品位的礼物,也会比较喜欢的。

送给老人家的生日礼物像健康的睡眠枕,他们的睡眠质量没有多余的问题,晚辈的睡眠质量才会越重要,送他们一款健康的睡眠枕头,或者是足浴盆,也可以送他们舒服的衣服鞋子,或者是舒服的休闲鞋。

送他一个阳光罐吧,让他可以在晚上时候照耀你的阳光一直陪着他遨游,想象着你就可以做你的他一个善良的小天使,让阳光罐代表阳光和热情。你可以在阳光罐上配上小小外甥的照片,这个礼物作为大人的你一定很懂得。

我想我们学校还不是很大,就是学校,所以送些学校能用到的东西比较好,像是男士的钱包、皮带、剃须刀等礼物,还有就是学校用的护肤品、杯子、首饰等,都很不错,送你们辅导也很合适。

长辈给晚辈买啥礼物好

我觉得晚辈其实最需要的就是他的身体,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多保重身体。可以买一些营养品,补身体。如果你想送就送就送健康吧。或者是腰腿脚不好,那就送些高钙片机,或是鱼肝片什么的,总之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买吧。

送晚辈可以送茶叶茶具,因为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长辈的长辈可以选这一类不同的茶具,对于长辈来说,茶叶很多人来说几乎是品种,长辈的长辈更是有难无可抵挡的作用。

送礼物要考虑到人的年龄或大小,如果能送些充分表达你祝福的礼物,不管你送什么礼物给长辈,他都会喜欢。

长辈送晚辈礼物 古话

一位睡眠或者一位睡眠。我觉得送长辈一个睡眠或者一款睡眠的小助眠枕,他们不仅睡眠还好了,作为晚辈的我们送长辈的礼物,一定也会很高兴。

一幅画,是一种心意,一种心意,长辈送晚辈,一个成对的礼物,当然要送古典的礼物,比如有品味的画、油画、紫勾勒佛的画、或是字画、紫砂壶等,都是送长辈比较好的礼物,而且不失心意,长辈会喜欢的。

送一幅字画或是一副画,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也可以送古典美人一副字画,或是一幅字画。其实送给长辈的生日礼物还是比较实用的,像一对花瓶或是茶具,或是字画。其实送长辈的生日礼物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像健康开山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送长辈一盒月饼,可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佳品,月饼什么的,送他们一盒好月饼也是中秋礼物中的极佳礼品;送长辈可以送手工精美的月饼,像真丝丝巾,还有茶叶,如果想身体可以送月饼给长辈月饼。

买给老人60岁实用礼物

其实送老人的东西不一定要贵重,但是要有心意,送老人的礼物,老人会很高兴,因为你还是学生,买礼物就需要你对老人家的爱好有孝心。

送给老人的实用礼物也不错,像保暖内衣、暖内衣、保暖内衣、暖内衣等,他们渐渐的上了年纪了,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变化,不能让老人感受到你浓浓的爱。

其实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感性的,送什么礼物给老人家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送礼物的时候能有这份心意,你可以挑选一些生活中实用品送给老人,比如说可以刻字的紫砂茶杯,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更是给长辈的一份关心

在我们的观念里面,我们认为高学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将来必定也会很有出息,他们的学历一定也会很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教授的孩子他们连本科都考不。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教授的孩子不代表他们的智商就很高,不代表他们就肯努力学习。

一、教授的孩子有些不想学习,喜欢玩,所以就连本科都考不上。

教授之所以认为成为教授,那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比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也比较勤奋,能付出比较多的努力。但是不代表他们的孩子就能够像他们的一样。

有些教授的孩子他们的资质也比较平庸,有些教授的孩子他们也比较贪玩,他们无心学习,他们看到书本的时候就想打瞌睡,有些教授的孩子也总是逃课。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考上大学呢?所以不代表父母是教授,孩子就一定能够考上大学。

二、教授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他们考大学也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他们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

教授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只是他们的父母学历比较高而已。教授的孩子也要送到学校教育。教授虽然有比较高的学历,他们的知识也比较多,但是他们由于工作忙也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或则自己辅导了,但是孩子不想学习那有什么用呢?

普通孩子要考上大学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教授的孩子要考上大学,同样也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如果教授的孩子不付出努力,那他们怎么考上大学呢?所以不要用不一样的观念看待他们的孩子,教授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没有考上大学也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学历很高,而你的孩子连大学都考不上,你会有何感想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说说。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而今,上一秒发生的事,下一秒就有可能见诸互联网,然后引起成千上万的阅读和转发。其中有真事,有谣言,有断章取义,有刻意引导,它们使得几乎每天都有新网红诞生。有的网红昙花一现,很快被大众摒弃。有的却能凭借真本事长盛不衰,频繁出现在大众眼中。

浙大的网红教授郑强就是其中一棵常青树,他以敢怒敢言,敢作敢当的特质,吸得一大批粉,也因此成了媒体的宠儿。不过,网上那些使他走红的视频大多是没有经他授权便被人盗拍和偷录的,令他深受困扰。其中便有视频讲他的儿子两次被开除的事,他在其中表示,两个儿子没出息,就是中学教师害的。

中学教师害得郑强儿子没出息?

上面的那句话化用自一篇文的耸动标题,其实便是一种断章取义,但是它能引起一些家长的同意,一些教师的愤慨不是吗?其实郑强教授讲座中的原表述并非此意。他举例说,儿子的班规表示,违规满6次,学生和家长就要一起写检讨。他的儿子经常被记满6次违规,父子俩没少写检讨。

郑强教授表示,既然儿子经常写检讨,就证明这样的措施没实质性的效果。儿子反而会被这样的班规培养出“奴性”,认为没人会说自己,随便违规,写写检讨就好了。但是他却并未说过中学教师把儿子害得没出息的话。

郑强的儿子曾因为过于调皮捣蛋,两次被中学开除。但他没有放弃儿子,而是选择为儿子换了三所学校。郑强的儿子也并非就是没出息的学渣。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后来考上了四川大学,一个后来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他们均考上了985大学,又怎能是没出息呢?

判断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郑强教授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在中小学时不宜过度培养,应该自由自在地玩耍,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有些人小时候没玩够,长大了脱离父母管教后就很容易贪玩。

但是从郑强教授为自己调皮捣蛋的儿子选择了三次学校,也能看出他其实是肯定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的。但是媒体报道时,为了夺人眼球,标题便会刻意隐瞒其行为,而只说郑强教授表示,中学教师害得自己的儿子没出息。

有些人并不会点进来看更深层次的补充,他们若只看个标题,便会被这种断章取义误导。稍明理的人会对郑强教授产生不好的观感,糊涂的人会觉得,郑强这种有本事的教授都说学校害人不浅,要不自家不成器的孩子就不上学了吧?反正都到了打工的年龄了。

学校教育or家庭教育

对于教育,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郑强不想对儿子的青少年时期约束过多,使他们显得很调皮。可郑强自己便是一个教授,他不会放弃孩子们的教育,孩子能被退学两次,他便能将他们送到学校第三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干预比较少,那就送到学校让老师来教育。他的两个孩子之所以能双双考上985,这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通力合作是有很大功劳的。

笔者也了解高考神童孙天昌的故事,他只上过3天幼儿园、5天初中,13岁就以659分考入中科大。只看这句话,人们估计会觉得果然有天赋的人根本不用学校教,他们自学就能成才。

但是孙天昌其实是由父母爷奶四位家庭教师倾心培育的,他考上中科大之前,为了适应中国的高考制度,还曾专门去重点高中接受教导,这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衔接才是他缔造高考神话的缘由。

而考上中科大之后,孙天昌脱离父母管教之后,果然显得有些贪玩,他从中科大顺利毕业了不假,可成绩却不够保研的资格,也算是种对郑强教授“小时候没玩够,长大就很可能贪玩”观点的应验。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在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好是通力合作,至少也要有其中一方。郑强儿子的“父子共同写检讨”的班规恰恰表示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当学校不太好管教孩子时,他们希望家长能负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来。郑强儿子之所以屡教不改,未尝没有郑强教授放任他玩的因素在。

但对于普罗大众,他们没有孙天昌全家都是教师的条件,没有郑强是教授的资本。若断章取义,忽略一句话的背景条件,信孩子小时候要好好玩。老师管不住时,他们不想承担起作为父母的教育职责,认为是老师害了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家孩子调皮得废了,可以打工了。那这样的后果也是自找的,怨不得旁人。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不得

回到最初,郑强教授被人误解的不光是“中学教师害了孩子”这点,他的网红观点中还有很多。但是很多都是一些人对他主旨的歪曲,甚至是恶意编造的。比如“郑强教授倡导将英语踢出高考”、“郑强教授表示把孩子送出国上中小学,就完蛋了”……这些耸动的标题其实旨在争取流量或者挑起纷争。

关于英语,郑强教授原话只是认为,我国过度夸大外语在孩子成长中的分量,是民族极度不自信的显著表现。但是这显然不如“将英语踢出高考”来得引人注目。

关于留学学生,郑强教授的原话是“那么小的学生送到国外留学,不了解中国历史,长大后怎么会爱国呢?”这话感情色彩比较鲜明,却并非没有道理。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爱国精神的重要时期,这个时间段将孩子送出国,很可能影响孩子长大后对中国的归属感。

这样的歪曲和曲解还有很多,一些无良媒体宛如看见肉的秃鹫,挖空心思歪曲郑强教授的主旨,想赚取更多眼球,也因此将他捧到了网红的位置上。

其实,这种现象很不健康。2013年,郑强参加两会时,曾与***对话教育改革。他表示西部的人才流失使得他们心中流血,别的地方“营养过剩”,西部却严重营养不足。他求助于***,表示了想让国家把西部高校建好,给西部孩子更多教育机会,实现他们的梦想。

郑强不认为自己是个“网红”,也曾多次辟谣。他只觉得自己是个老师,老师这种职业,一定要有饱满的激情、充满活力的眼神、高亢明亮的语言,才能让听众受益。低调确实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是这却是不对的,需要改变。

遗憾的是,疯狂的网络传媒却硬生生地将这个愤青老师捧成了网红,诸多读者观众因为耸动的标题、断章取义的表述、乃至恶意的剪辑接受了错误的信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被煽动、被鼓噪、被利用。这不得不说是种很让人叹惋的现象。

总之,郑强教授除了被捧起来的“网红”身份外,更是一个敢于直言,说大家不敢说的真话的教授,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希望大众能擦亮眼,能分辨出那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更不要轻信“教授认为老师会害得孩子没出息”的标题。

现在网红教授一茬接一茬,陈果、于丹……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笔者却希望郑强不会成为其中一员,毕竟,郑强是直言君子,而有些常人不敢说的话,总需要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