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曾经送孩子去戒网瘾的父母,现在过上了正常的平凡人简单幸福的生活。送孩子戒网瘾的父母,一部分是控制欲强,还有一部分是走投无路,如果不送孩子去戒,在他们眼里一个家庭就要崩塌。孩子是这些父母的希望,寄托,这种感情非常强烈。后来这些孩子即使戒了网瘾
曾经送孩子去戒网瘾的父母,现在过上了正常的平凡人简单幸福的生活。
送孩子戒网瘾的父母,一部分是控制欲强,还有一部分是走投无路,如果不送孩子去戒,在他们眼里一个家庭就要崩塌。孩子是这些父母的希望,寄托,这种感情非常强烈。
后来这些孩子即使戒了网瘾,也被折磨的不符合父母对于未来的期许。很多父母对孩子失去希望,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养活孩子。
此时正好赶上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微信迎头赶上,极易上手。微信群和朋友圈,成了他们的两大精神寄托。生无可恋的时候,微信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波澜,沉浸其中。荒谬的是,他们却忘了这其实也可以被视作一种网瘾。
父母的网瘾危害和孩子的网瘾不同,父母网瘾不耽误时间,但是会被洗脑,被骗。孩子的网瘾不会洗脑,但是会浪费宝贵时间,损害身心健康。都有损失,但孩子网瘾危害更大。
对于很多低知识家庭,如果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送去网戒中心,可能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拯救这个家庭未来的办法。
太令人气愤了,我一直以为这种戒网瘾的学校已经消失了,没想到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众矢之的,我觉得这些所谓的“戒网瘾治疗”机构,是拿着这些父母的无知当令牌,做着违法的事情。
把孩子送去戒网瘾学校参与治疗的家长,多半已经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无助的父母,我能脑补那种10几岁的孩子,喜欢沉迷于网络,不喜欢学习,逃课,叛逆,喜欢顶嘴,根本不喜欢跟父母讲话,甚至严重的离家出走。所以,才会出现了这样“强制性的”像“监狱”一样的所谓学校的出现。
其实作为这样的父母,看到他们的无助,会觉得有一丝丝的心疼,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需要把孩子关进这样一个戒网瘾的“监狱”也未免太可悲了。而他们送孩子去这样的学校是完全出去对孩子深深的爱的背后的害怕。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学校无非是这个时代,为了迎合这样些无助的父母所产生的。所以,学校的出发点就是,你把孩子送过来,我帮你用各种方法来管孩子,但是这里面的各种方法并不包括如何管好孩子。只包括如何让孩子乖乖的听话就好了。
但是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人都是有内在的情绪的。在10几岁青春期的年龄里,本来就叛逆,本来就想得到别人尊重,这些无知的、暴力的管教方式,真的能让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心服口服么?你我都是从叛逆期走过来的,那个是时候我们可以忍受暴力的责罚,但是谁真正臣服于暴力了?
而学校,依仗着这些无知父母的授权,通过暴力,打造出异常听话的孩子,在外在身体上,就是违法的事情。在内在心理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是亲子关系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
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这些家长可能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他们对孩子的叛逆束手无策,他们需要这样的“教育机构”把孩子“打”造成乖乖的孩子。
其实,网瘾,只是孩子心理营养的缺失而带来的外在行为,这种行为,其实是可以通过家长的不断学习而得到改善的。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把人“打”成模式化的听话的学校,而是让父母能真正学会爱的方式,学会爱的表达,学会爱的行为的学校。这样的网瘾学校,应该有多少关多少。对孩子、对父母、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早点关门,早点造福人类。
————————————————————————————
关注公众号:童画界亲子体验营。做卓越父母给娃一个多彩童年。
近日:18岁男孩被送去特训学校戒网瘾 不到48小时离奇死亡
最近,安徽阜阳市临泉县一名18岁的男孩李傲,因为沉迷上网,被父母送去安徽一家特训学校戒除“网瘾”。李傲在被送去这家学校一天后离奇死亡,遗体上有20多处伤痕。
网瘾少年被送去特训学校后离奇死亡
死者的父亲李涛:“非常震惊,我心都碎了,我孩子来的时候好好的。”
死者的母亲:“来到殡仪馆去办了手续,见了我的小孩,浑身全部都是伤,腿上全部都是青的。”
腰部、手腕、小腿、背部、头部,总共有20多处受伤,这些都是8月5日在殡仪馆拍的照片,就在两天前的8月3日,当她和丈夫把孩子送到安徽庐江县白山镇,一家戒网瘾的封闭式特训学校时,都没想到短短48小时不到,学校就打来电话说李傲出事了,在医院抢救,等他们赶到时,医生说孩子已经送去了殡仪馆。
校方:教育方式温和不打人不体罚
李傲被送去的机构,名为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在这家学校的官网上,写着安徽正能教育,其中还提到这家学校是“中国青少年国际教育知名品牌”。
母亲就是通过这个网站了解到这个机构,电话咨询时一位姓罗的老师告诉她,这里的教育方式很温和,前期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接着是类似军训和体能训练,绝不会动手打孩子,更不会体罚。两夫妻最终决定,将多年来一直沉迷网络的李傲,送去这个学校试一试。而在送孩子过去当天,两人特意嘱咐学校老师,孩子脾气有些倔强,希望老师能够耐心劝导,为了让他们对孩子好一些,还特意请学校的老师一起吃了一顿午饭。
网戒中心野蛮生长戒断方式层出不穷
类似这所学校的戒网瘾学校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他们所宣传的各种戒网瘾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是“下猛药,治顽疾,药到病除”,但也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见。
死者的父亲:“他们说就是用心理疏导,用军训,融入到军训里面去。”
心理疏导,军训,学校所说的这些词汇,似乎让人回到了十多年前,网络游戏刚刚在中国兴起,一场所谓的网瘾战争悄然而至,从最初的电击治疗,到后来的封闭式训练,军事化管理,种种戒断方式和戒断结构层出不穷。
但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一直都持有不同意见,2009年,国家卫生部就曾明确否定“网络成瘾”这种说法,并明确表示,对于网络使用不当行为的干预,绝不是中断或终止其上网行为,且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并紧急叫停“电刺激治疗网瘾”。
学校已被查封警方介入调查
事情发生后,刘东梅对自己当时的决定后悔不已,年初她就联系过河南郑州一家类似戒网瘾机构,但后来听说那里出事了,于是放弃。最后经过打探比较,才确定了庐江县这家看上去很正规,教育方式也很“温和”的网瘾戒断学校。用她的话来说,自己面对孩子沉迷网络,该试的方法都试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导致最后连哄带骗把孩子送到那里。当得知孩子去世的消息时,她觉得天都塌了。
目前,该校已经被当地政府查封,20余名其他学生,镇政府也已经通知学生家长将孩子接走,学校的负责人及四名教官已经被当地警方控制。案件正在侦办中。
这些似乎并没有阻碍网戒中心的野蛮生长,戒网学校、教育培训学校,戒网训练营,各类网瘾矫治机构层出不穷,孩子遭虐待甚至致死的新闻也屡屡出现。
1、网瘾对青少年生理的影响
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戒网瘾学校
2、网瘾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迷恋于虚拟世界,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进行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会使其工作、学习时注重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进行视觉形象思维,会导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意气消沉漠,缺乏时间感。因不能面对现实,会产生情绪低落、遇事悲观、态度消极等现象,会导致精神障碍、心理异常等问题和疾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表现得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戒网瘾学校
3、网瘾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网上的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又是现实世界扭曲的表现。现实中的事物,在网上容易被夸大,甚至会变为相反的东西,这就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角色混乱。网络是一个"身份丧失"的地方,在网上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藏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面对这样的一个虚拟世界,稍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网络里充斥有关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容易刺激青少年的感观,产生诱惑。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本来就缺乏判断力和识别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现实中的世界都容易使他们感到迷茫,更何况是没有坐标的虚拟网络世界,这无疑对他们健康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和场面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识,淡化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地去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很多。所以,网络里虚拟的东西和不健康的内容一旦让青少年产生了依赖,沉溺于其中,必然会阻碍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戒网瘾学校
4、网瘾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最为直接的危害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发展到逃课、辍学。网络中各种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过分放纵,使法律及道德看念淡薄,人生观、价值看扭曲。患有网瘾青的青少年,为了能上网,他们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不惜丧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讨,在外借钱,在家欺骗父母,甚至会发展到偷窃、抢劫,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戒网瘾学校
“上网、脾气浮躁”,安徽阜阳的刘女士在“戒网瘾”合同上,写下了儿子小磊(化名)的这些“坏毛病”。
签了合同,交了学费,刘女士将小磊送上了学校工作人员的车,期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闭式特训,能戒除掉孩子身上的网瘾。
但仅过了两天,刘女士却接到校方打来的电话:“孩子出事了。”等她赶到时,孩子的尸体已经被停放在了殡仪馆里,体表有伤。
经查,这所号称能根除网瘾的合肥正能量学校并未获取办学资质,学校老师因小磊不服管教,曾将其双手拷住关禁闭。
关禁闭戴手铐只因不服管教
小磊今年18岁,平时网瘾比较大,一头扎进网吧,可以好几天不回家。因为爱上网,小磊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一度出现过强烈的厌学情绪。
这个“坏毛病”,让小磊父母头疼了很久,也想尽了办法。据刘女士反映,为了让孩子脱离网络环境,家里人给孩子转过学,也曾带孩子出去走走,转移上网的注意力,但是效果都不大。亲朋好友都劝过小磊,但他根本听不进去。
后来,刘女士听说有机构可以帮助孩子戒网瘾,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在网上搜索看看,查到了位于庐江县的合肥正能量教育学校。
刘女士说,她在学校网站上看到很多戒网瘾的“成功案例”,跟儿子的情况很像,便按照网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该校负责人罗铿。电话里,罗铿介绍说,学校采用的是心理疏导和体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彻底戒除网瘾,并承诺不会出现体罚、电击等极端方式,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后来,罗铿带着学校工作人员开车来接小磊。因为孩子又跑出去上网,找不到人,他们多待了一天。
第二日,小磊被父母找到,交给了只见过一面的罗铿等人。离开前,刘女士和学校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该学校对小磊“上网、脾气浮躁”方面的问题,进行为期180天的隔离封闭式成长辅导,费用是2.2万余元。刘女士被告知,“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辅导中心的正常辅导,否则将视为放弃辅导,并承担因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为了孩子好,刘女士遵守了要求,没有过问太多。但仅过了两天,刘女士就接到学校电话,说孩子在医院抢救。但当刘女士和家人赶到医院的时候,医院又说孩子已经“走了”,送去了殡仪馆。
“我本来想陪孩子一起来学校的,但是母亲出了车祸要照顾。孩子送来的时候还好好地,怎么就死了?”刘女士想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去世,而且全身上下有20多处外伤,从头到脚几乎没有好的地方。
记者从庐江警方了解到,事发当天18时59分,学校报警称,有个学生被送到医院急救中心后不治身亡,而送医的原因是“站军姿晕倒”。
接报警后,民警立刻赶到现场展开调查。经初查,8月3日,罗铿与小磊父母亲签订协议后,强行将小磊带至庐江合肥正能量教育学校白山教学点,但小磊不服管理。
当晚22时许,他又安排教官把小磊关禁闭房,其间将其双手铐在禁闭房的窗户栅栏上,并组织人员轮流对其进行看守。8月5日17时许,看守教官孙某发现小磊身体异常,口吐白沫。该校人员遂将其送县中医院抢救,但小磊不治身亡。
侦查中,民警发现该校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存在非法拘禁行为,已涉嫌犯罪。案发后,学校内共有20名学生,均已通知学生父母接回。目前,罗铿等5名嫌疑人因涉嫌非法拘禁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近日还向记者证实,涉案的合肥正能量学校白山教学点是非法办学,没有取得相关资质。
据白山镇政府知情人士透露,该教学点曾被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停止办学,镇政府也下发了通知,要求8月10日前必须停办,不然将由镇政府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进行强制取缔。而这强制取缔的最终期限,离案发只有5天时间。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