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有一句话说,幼时孩子手指的灵活程度,决定他的聪明程度。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手是人类的第二大脑。在宝宝小的时候,建议父母多让孩子做一些手指运动,如手指操、如涂鸦、手指画、手影游戏等。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一岁宝宝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开始,父母除了多跟
有一句话说,幼时孩子手指的灵活程度,决定他的聪明程度。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手是人类的第二大脑。
在宝宝小的时候,建议父母多让孩子做一些手指运动,如手指操、如涂鸦、手指画、手影游戏等。
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一岁宝宝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开始,父母除了多跟他说话,带孩子念儿歌外,还需要给孩子一只画笔,让他自由涂鸦。一开始,他们画画是没有目的性的,只是单纯地挥动他们的小手,画出印记来。父母不仅不要阻止和干涉,反而需要多鼓励孩子。
孩子乱涂乱画得越多,说明他越喜欢画画,这让他感到快乐。如果可以用手指画,可能对小朋友来说会更好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展了他们的运动和握笔的能力,他们享受换各种颜色,各种笔,慢慢地他们可能可以跟你划出一些简单的线条,可能还不直,逐渐地他们可以画出一个圆。
从圆开始,孩子开始不断探索和尝试,且随着小手协调能力越来越好,他们开始画出一些杂乱的线条和别的简单形状。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入想象力,他会用线条、圆圈或者乱涂的形状来代表他们熟知的东西,比如太阳,房子,彩虹,或者爸爸妈妈等任何东西。
比如,他可能会指着画的某个圆圈,告诉你“这是妈妈”,然后指着某个角告诉你“这是小狗”。
也因此,专家们十分看重孩子的涂鸦行为,认为涂鸦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和大脑发育,促进他们表达逻辑,帮孩子很好地释放情感,这对孩子成长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行为。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四五岁之前,别试图去教孩子怎么画,最好让孩子自由去表达(涂鸦是ta自由表达和抒发的手段与工具);孩子五六岁之后,自己会有意识地开始追求画得跟实物像时,我们再教他简笔画,这样做才恰当。
下面这些用儿歌+简笔画结合的方式,适合五六岁之后的孩子做绘画启蒙,感兴趣的父母记得收藏哦。
1、蚊子
2、蜗牛
3、蝉
4、冰淇淋
5、飞艇
6、电扇
7、巨嘴鸟
8、长裤
9、帆船
10、热气球
杭州一爸爸“抄袭”4岁女儿涂鸦作品,后来该爸爸将女儿花的作品二次创作之后,直接发在网上进行售卖。可意想不到的结果却是作品销售的特别快,这让很多人意想不到。同时爸爸也非常惊叹女儿的想象能力,甚至在视频当中以及说到这种想象能力是我无法做到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保护孩子儿童时期的想象力呢?
1、丰富孩子周围的表象能力。想象的基础本身就是表象,让某一个简单的事物,发散出思维,用自己看到的形状以及思考出来的物品进行结合,去理解自己所想象到的东西。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学前阶段,让孩子尽早接触较为丰富以及生动的形象是尤为重要。在此期间父母最好为孩子营造出一个尽可能开放化以及多元化的活动空间,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来说,都很容易在孩子大脑中形成有关的表象。
2、积极引导孩子的幻想。大部分的孩子在儿童时期其实想象力都极其丰富,可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这种能力也在逐渐消失,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无非就是很多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的幻想。其次,很多孩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时,很多家长出现打压,甚至说都是乱想,但孩子并不知道任何事物对他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似乎认为自己做错了,慢慢的就不敢去尝试,甚至是不敢去想象。久而久之,孩子的想象能力也会越来越弱。
内容总结。
家长们想要保护儿童时期的想象力,不仅需要丰富孩子周围的表象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孩子的幻想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想象的生动性。随时带着孩子去大自然感受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用更为直接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想象能力。打开QQ。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童真,很多孩子在刚出生时就会有自己的想象力,艺术创作是一个急需想象力的过程,很多儿童在刚出生时没有任何复杂的想法,也不会受到他人思想的影响,这个时候他们的脑子是最为纯净的,能够完完全全依靠自己去感知真正的美,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去进行想象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个时候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时刻,前不久就有一名父亲看重自己女儿的艺术价值,于是抄袭了女儿的涂鸦作品,进行修改之后能够卖出6666元。童心的艺术价值有多高?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这名父亲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在抄袭完自己女儿的作品之后还将全过程上传到了社交平台上,声称这是他第7次抄袭女儿的作品,准备依靠抄袭女儿的话更新一百期,这个4岁的女孩平常很喜欢画一些简单的人物画,父亲在看到这种画作之后认为他的画很有想象力,于是稍微进行修改就变成了独具意义的新画作。画风简单却又充满着故事感,在社交媒体平台火爆之后所有的画作都一卖而空,最高的甚至能卖到6666元。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认为这是不是父亲在拿女儿当做商品,其实并不是,这位80后的爸爸平时很注重对女儿的艺术培养,但是他们认为画画更多的是靠天赋,需要靠孩子自行想象,所以在女儿4岁之前他们从来不对画作提出任何批评性的意见,只要他愿意画画,不管怎么样都会进行鼓励,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于是想到让孩子能够把自己的画上传到网络上。
这位80后爸爸自己也没有想到把画作上传到网络上之后会引起如此多网友的热议,更没有想到大家会这么喜爱这些作品,很多网友都说自己并不是喜欢这幅画,而是喜欢这些画中所蕴含的童心。
序言:孩子在涂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父母正确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喜欢看绘本的时候,从握笔的时候开始,孩子的大脑就会用异想天开的方式来描述自己认识的世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喜欢涂鸦的话,不要去责骂和制止,应该选择尊重孩子,应该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正确引导虽然孩子涂鸦的作品,很多家长都没有办法理解,也出现了看不懂的情况,可以选择耐心的询问自己的孩子涂鸦的内容,并且鼓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进行创作的时候,家长只需要配合就可以了。涂鸦不等于绘画,只是孩子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涂鸦的过程比结果要更重要一些,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画的不好就去嘲讽孩子,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尊重的表现,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涂鸦的过程孩子在涂鸦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当作是一门艺术,虽然不知道孩子想要表达什么,但是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舒适的环境,可以选择在客厅的小阳台或者是书房内,环境里一定要确保安全,没有危险物品能伤害到孩子。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绘画工具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是选择安全成分的辅助工具,比如绘本,蜡笔等,绘画和涂鸦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家长用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就可以了,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
三、兴趣爱好可以适当的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这样孩子也能够更广泛的认识到这个世界,孩子会通过观察,把自己认识到的东西通过涂鸦绘画出来。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天赋,如果把很多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会让孩子变得有压力,只当作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前几天孩子突然在墙上画了一个爱心,他说是送给我的礼物,结果在我很开心的时候,孩子爸爸看到了爱心,第一反应就是冲着孩子喊,谁让你画墙上了,这样不就把墙弄脏了,孩子一下子懵了,我当时一愣,不过我劝阻了孩子爸爸接下来可能的行为,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我依然感谢孩子。
后来,我专门找孩子爸爸说这个事情,确实画到墙上不美观,但是孩子突然灵光一闪,我认为这种思路还是需要进行把握的,再说了墙比起孩子的想象来说不算什么,平时孩子也没有乱涂乱画的情况,他一直都是在纸上画画,偶然行为不代表是一种故意行为。
涂鸦是孩子在差不多一岁半左右就学会的一项技能,等孩子长到大约三、四岁左右就会到一个很多人认为的涂鸦敏感期,孩子开始用各种的涂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或者想法。记得当时朱莉结婚的婚纱就是孩子们涂鸦的作品,还有孙俪也同样保留着孩子的各种“手作”并认为孩子的涂鸦要大于任何物品的价值,所以家中才有各种的孩子涂鸦作品,同样也有了那首《感知成长的神奇》。
家长认为的孩子信手“乱画”,其实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孩子们通过这种涂涂画画来认知世界、表达自我,这是一种对新鲜事物展现的一种特有方式,父母要做的是保护孩子这种最自然的最原始的表达。
孩子最初的“涂鸦”都是无意识的,没有任何的理论与知识的干涉,更没有绘画构思和目的,只是想到哪里画到哪里,充满了趣味和无序。孩子慢慢随着年龄的发展,他们会自我调整手部力度,创作出更多表达自我情绪的作品。
孩子可能语言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但是用涂鸦表达内心世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爸爸妈妈可以通过孩子的涂鸦看到孩子内心的情绪,看到孩子的喜怒哀乐,看到孩子的各种小愿望,等等,当孩子涂鸦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父母需要做些什么呢?
1 让涂鸦成为孩子的同伴
画画具有锻炼想象力的功效,孩子的涂鸦表达的是最直接的内心,父母不妨在孩子拥有这种能力的时候,一起陪着孩子进行小涂鸦,既可以增进孩子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可以让孩子对涂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孩子的涂鸦不存在逻辑性,但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其他的要素,或者引导着孩子慢慢的加入一些情节,甚至将这种涂鸦变成一种小 游戏 ,都是很好地让孩子提高画画热情的方式,当然这种涂鸦的目的并不是一定孩子画成什么样子,而是让孩子爱上画笔,增加乐趣。
2 为孩子涂鸦做好准备
孩子涂鸦期到来之前,会有一些征兆,比如突然的喜欢拿笔,比如突然的喜欢大色块的绘本或者图案等等,爸爸妈妈也在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给孩子准备好一些相关的工具,比如各种彩笔、油画棒、彩铅等等,孩子都可以进行一下尝试。
其实孩子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一般都出现在2-4岁,大概会持续半年左右,父母提前为孩子准备一些可以涂鸦的可擦洗的墙壁或者工具,甚至之前有朋友是家里面贴上很多白纸,画满了取下来,再贴上新的一层,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涂鸦欲望,也不会将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孩子内心很好地得到满足。
3 给孩子自由创作空间
涂鸦不一定非要在墙上,更不一定是被单床单甚至地上,如果父母在孩子涂鸦一开始建立一种很友好的引导规矩,孩子画画的时候也就不会特别的去别的地方进行创作自己的大作。
父母提前给孩子规划一片画画的地方,因为画画中存在水粉、颜料等的一些材料,选择的地方一定要稍微大一些,或者单独一间房子,或者一个大的区角,甚至整个阳台都可以,让孩子可以伸展开腿脚。
父母设定的区域最好与孩子进行沟通,给予孩子一定的尊重 和限制选择权,孩子在涂鸦这件事上也就不会很纠结和排斥地点的选择,当然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孩子涂鸦时候一开始还需要盯一下,毕竟孩子的思路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
4 孩子涂鸦多尝试
涂鸦形式并非一定是用笔,还有手或者其他的物品,甚至是身体都可以,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这种很宽的自由,不妨让孩子多一些尝试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
孩子因为这种父母的支持,以及给孩子的灵感指引,更加愿意去尝试这些涂鸦,当然也就不会发生那种故意“对着干”的情况,反而变得比较规矩,比较和谐。
涂鸦有很多的好处,不仅仅是孩子思维活跃的一种引导,同样也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一种满足,更有助于孩子心理 健康 的发育。
孩子愿意动手涂鸦,父母就给予孩子限定的选择权,让他们更好的将这种涂鸦方式进行下来,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很好地促进。
婴儿会通过哭或者笑来表达自己的开心或不开心,“哭”是婴儿的表达方式之一,而绘画则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很多父母会对孩子的画评价为好与坏,但是,孩子的画与婴儿的哭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他们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
作为一个几岁的孩子,不能用充分的语言来表达,又不会用文字来表达,但是他们会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的画大人不要只是“看”,而是要“听”,用心去了解,听他们说说自己画里所表达的意思。
“听画”的方式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不同也有所不同。3岁左右的孩子,我们这样问他“这是什么”,然后听他说画里的所表达的意思。4岁以后,就要问他“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听他画里故事内容。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东西放进嘴里,用嘴来弄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偶尔会把拿在手里的东西作为画画的“工具”在纸上按压,或咚咚地敲打。
这种淘气成就了孩子第一次的“涂鸦”作品,“涂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握着铅笔的手,挥舞着拍子,在纸上留下印迹,这时候孩子会高兴地“呀呀”叫。
还会在墙壁、桌子等地方“涂鸦”,这种的快乐的行为会成为孩子喜欢上绘画的动力。
到了两岁的孩子,可以用手指尖捏东西了,他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手的末端。
用字笔等面线条时、能够一边谨慎小心地用眼睛观察着指尖,一边来画。
画画的行为,不仅需要手的功能,还要加上眼睛的功能。孩子不仅能够对比着已经画好的线条和将要画的线条来画画,也能够目测线条的走向,和一岁时相比,孩子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到了3岁,孩子可能先在脑海里想到要画的东西,但是他会画很多的圆来代替他所想的东西。
能够自由地画出大大小小的圆圈和横的、竖的线条。例如,孩子会画一个大圆当作妈妈, 画一个小圆当作自己,然后再画一个最大的圆当爸爸。
而且孩子还会根据自己所画出的圆,讲述发生的故事情节:“妈妈正在做饭,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叫爸爸去帮忙,爸爸生气了”等等。
孩子会所有所画的圆联系起来,逐渐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到了4岁的孩子,就能让他们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主题来画画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能凭着在脑海中浮现的爸爸、妈妈的形象来画画。
4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来讲述画画的内容,并且结合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多少有点儿像样的形象来。
如果孩子把妈妈的嘴画得很大,希望这个时候妈妈不要说:“我的嘴没有这么大啊”,不要用大人的画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画,孩子的画是用来反映存在于孩子内心的真实的东西。
只要问孩子“这个,是谁?”就好了。如果孩子回答”是妈妈”,就一定要高兴地说:“啊,在画妈妈呀!”因为在孩子的感情生活中,妈妈的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还有比这更值得开心的呢?嘴再大也只是在孩子的画里。
5岁半的孩子,会用基底线表达关系
5岁到6岁左右的孩子,开始逐渐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兴趣。比如,一般是在5岁左右的孩子对捉迷藏的游戏感兴趣,这是一种建立在捉和被捉关系上的游戏。
明白了剪刀、石头、布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能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孩子开始能够理解各种各样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孩子会用绘画来表达这些关系。我们以表示地面或水平面的线条——基底线为例。
一条横着画的线条,就有了地面上和海水中的分界,基底线成了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换至二维平面世界的秩序建立的基础。
孩子在6岁后开始画基底线,给事物建立秩序,形成了二维空间并列排列的表达方式。
所谓的基底线,孩子用水面的线、地面的线、山的轮廓线、道路两旁的线、房子里一层和二层之间的线、饭桌的轮廓线等来表示。
其他还有用房间的四方形线、水池的圆形线、船的四方形线、或被子的四方形线、运动场跑道的椭圆形线等等各种方法来使用基底线。
孩子到了7岁左右,与其说是用线条来画画,不如说是用线条围起来的面来进行表达
同时,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一旦开始从侧面画人物肖像,一般到了8岁左右,孩子就会开始画有动作的人物肖像。
这是孩子的一个成长过程,父母应该满怀喜悦地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不需要太多的干涉和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孩子。
文|福林妈咪
孩子爱画画挺好的,尤其是在孩子写字之前,他们喜欢用画画来抒发自己的 情感 ,有事儿没事儿画点啥,但是涂出些像样的东西也算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但是那些乱糟糟的线条就让人看不懂了,尤其是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时,让人分分钟炸毛啊。
儿子乱涂乱画,宝爸告状,宝妈看到被涂的东西直接炸毛
网上看到的一对夫妻的聊天截图。
此时感觉还很淡定的。
然后宝爸拍下了被孩子乱涂乱画的东西,宝妈看到直接爆粗口。原来,孩子涂在了宝妈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
热心网友送来关心:这下好了,原件被毁,如果没有复印件,要是有什么情况需要这些证件可咋整?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之前有一位爸爸要出国,临行前发现自己的护照被孩子给涂得花里胡哨的,害得爸爸压根儿没法登机,估计这爸爸不仅耽误了事儿,还得出点儿力揍孩子。
孩子爱涂鸦,实际是孩子处在画画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分4个阶段,而且每过一个阶段,孩子的进步都会很明显,绘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第一阶段是孩子1岁以后:主要就是那笔乱戳乱画,没啥意义,只是觉得拿着笔好玩,还能留下印记,所以经常看孩子画出来的是一笔很重的点加一个细尾巴。
第二阶段是孩子两岁以后:能画出直线和曲线。
第三个阶段在孩子3岁左右:可以画出图形,像是圆形、方形、三角形这些几何图形。
等到孩子6岁以后,对画画的兴趣大增,可以表达自己的对事物的认知,还能讲出自己画的画在表达什么,比如一家人出去玩,都有谁等等,还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这种涂鸦行为也是说明他们的大脑在很好的发育,赋予孩子不同的能力。
观察力
孩子画的东西,都是通过观察得到的,这样画出的东西才能让你看懂是什么。
想象力
有的时候孩子就是想画,他想表达的东西,可能自己技术不够,但会在大致形状不差不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动手能力
画画就要动手,这很容易明白。
但孩子乱涂乱画,这是坏习惯,会让爸爸妈妈困扰,也可能会影响公共环境。
面对孩子这种乱涂乱画的行为,我们的态度要正确。
①我们不需要刻意夸奖孩子的绘画行为,但也不能粗暴制止
之前看有人说应该对孩子的绘画行为进行夸奖,但是我想说,如果你的证件被涂了,夸奖的话要是能说出口,那我真敬你是条汉子。
其实,对孩子的绘画行为不需要刻意夸奖,因为这是孩子对涂鸦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会根据自己的信心进行一种自发活动。所以不用刻意教和过多的夸奖,但要保护孩子的绘画行为。
不粗暴吼骂,这样会吓到孩子,需要的是看护和引导。
引导孩子画在该画的地方,不要给孩子一根笔让孩子自己玩,因为等你回来时,你一定会不止如何是好,搞不好连家里的狗子都遭殃。
所以给孩子画笔的同时,也要告诉他应该画在哪里,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看着孩子画。
②家里的贵重物品、证件都锁起来
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引领孩子翻箱倒柜,指不准啥时候就翻出一些证件给你涂鸦了,所以一定要锁住,这也是前面那两位家长的前车之鉴。
③让宝宝自由发挥,他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要以大人的常规思维去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经常有些家长看孩子画的东西就会说:“你这不对啊,这人的胳膊怎么一长一短啊?”
企图去让孩子纠正,其实这都是孩子的认知,而且对孩子来说,画画只是好玩,还不是掌握一门技术。
④鼓励孩子讲出来自己画的是什么
一两岁的孩子只是画着玩,没有什么主管意识,等孩子大些了,就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画的什么,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真的天马行空。
东京的一位法国漫画家名叫托马斯·罗曼,他就把孩子画的东西进行了“二次翻修”,孩子的想象力为他提供了灵感,他的技术让孩子的想象力更加圆满。
最后来欣赏一下吧。
孩子的创作欲望都是很强烈的,但就是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哪里能画哪里不能,这是家长们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引导的,虽然这个过程考验你的耐心,但是当你保留了他的创作能力时,对孩子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不过话说回来,你家孩子用画笔毁过你什么东西?欢迎评论+晒图,看有没有比毕业证和护照惨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