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什么生日礼物比较有纪念意义?

孩子 0 32

送孩子什么生日礼物比较有纪念意义?,第1张

孩子什么生日礼物比较有纪念意义?
导读:送孩子什么生日礼物比较有纪念意义相信很多人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吧!其实送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心意,所以你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挑选礼物,不要为了省钱而买便宜的东西。如果你买回来之后发现不合适,那么你还得自己再去重新

送孩子什么生日礼物比较有纪念意义

相信很多人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吧!

其实送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心意,所以你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挑选礼物,不要为了省钱而买便宜的东西。

如果你买回来之后发现不合适,那么你还得自己再去重新选择一次。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送孩子什么生日礼物比较有纪念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是在年龄上,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说,过生日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因为小朋友最大的生日就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

所以送去什么礼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送孩子礼物这件事情上,我觉得父母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才行,不能为了省钱而购买一些便宜而且质量不好的货。

1学习用具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学习用具了。

比如说:笔袋,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具,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而且在购买的时候不要为了省钱而买一些便宜的货,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因为毕竟是一个长期使用的东西哦!

所以在购买学习用具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质量好,耐用又有保障的才行。

比如说:书包、笔袋等。

2益智玩具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玩具了,但是有些玩具是不适合他们的年龄的。

因为益智玩具可能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说比较难玩,所以你就可以选择一些益智类的玩具。

比如说积木啊,乐高积木之类的东西都是可以的。

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所以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呢!

以上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送孩子生日礼物中那些比较有纪念意义,而且还比较实用的礼物了。

3书籍

其实很多孩子都是非常喜欢读书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给他买一些适合它阅读的书籍。

而且如果你在生活中,有时间的话,那么你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绘本或者是漫画之类的。

但是如果说你没有时间,只有孩子喜欢读书的话,那么建议你就给她带一些故事书去看。

因为这些书籍也是比较有意义的,而且我觉得书籍也能够给到孩子一定的精神鼓励。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让他对阅读产生一定兴趣。

4衣服

其实我觉得给孩子买衣服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我们的小朋友都是非常可爱的。

而且在平时的时候,其实他们也会经常穿衣服。

所以说送孩子一个好看的衣服,也会让他们有很好的体验。

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会选择给孩子买一个小玩偶之类的东西,因为现在孩子长大了,他们也有自己想法了,也愿意在外面玩了。

        对于国外的小朋友你送的礼物最好是选择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又能够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礼物,我就曾经送过给幼儿园同班的外国籍转校生,下面给你推荐几款。

        1零食。

        没错就是小零食,哪有小孩子不喜欢零食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孩子都是一样,你选择一些中国特色的小零食大礼包送他就是很好的礼物,比如辣条,豆干等,这些在国外可是没有的,超市虽然有卖但是价格很贵,所以你送一些给他,小朋友肯定非常开心。

        2九连环。

        这个可是非常益智的玩具,而且充满了中国特色,想要解开这个可是非常困难的,你把这个玩具送给他一定要教他怎么玩,不然可能这辈子他都不会解开,这点尤其要注意哦,跟九连环类似的还有很多益智的小玩具,所以都可以选择送他,他也可以带回去跟本国的小朋友炫耀一下,满足他的小傲娇。

        3中国读本。

        选一些很有特色的中国绘画读本送给他,最好是带有英文翻译的,这样他可以读得懂的同时还能学习一些中国的汉字,让他了解一下中国的小朋友都在读什么样的故事书,跟自己本国的比一比看一看,也是非常好的小礼物。

        送礼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选择特别贵重的物品,毕竟对方只是小朋友,所以送一些能学到知识的小礼物最好了,最好还要有中国特色,让他能够喜欢上中国的文化,这就达到了目的了。

这最主要还是要看孩子自己是不是适合出国

因为有的孩子自制能力以及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到了国外可以生活学习的很好,不用家里操心,不交坏朋友,不学坏,这样家长把他们送出去就没什么不放心的。

而有的孩子到了国外就好像鸟儿飞出笼子,完全翻了天的,整天不学习,只知道玩的也有,这样就没有什么必要出国了。要玩再国内玩就好了,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去国外玩。

再就是,还要看小孩的自己的语言能力,因为到了国外要过语言关,很多学生都是语言关都过不了就回国了。所以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否适合出国也是一个考虑的方面。

还有就是小孩子自己的意愿,看他们是不是愿意出来,如果愿意,那就比被父母逼迫着出国的要好。因为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逼他们反而更加不听话。

所以,出国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的,最主要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判断。

首先,留学应该是家庭和孩子在明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需求后的主动选择,而不是一种退而求次的权宜之计。

留学道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则意识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包括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在读书的是时候就已经在有意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拓展能力。如果确实有意向选择国际教育这个另一条赛道,一定要提早规划,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早已习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应试教育的中考生,更需要做好转向国际教育道路的衔接。

有意向让孩子未来走向国际教育的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就读国内正规办学的国际高中。像今年我给我家儿子申请了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东鼎外国语学校国际高中的剑桥A-LEVEL课程。我自己考察下来,他们老师比较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另外也有专门的升学指导老师,1对1为学生规划匹配高中学业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计划和升学道路。为孩子未来进入国际优质大学作精心的铺排,为孩子学习成长作衔接。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本的父母也是一样的。都说日本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那么日本教育孩子是看什么书籍的呢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日本教育孩子的书籍,希望可以帮到你!

  日本教育孩子的书籍

 《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

 推荐理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研究,日本皇室在给他授勋时盛赞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国民的素质。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颇丰,其《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更是被教育学界奉为家庭教育"圣经",虽然出版已时隔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轻父母们的教育子女的首选书籍。在中国图书市场超过"百万"的三本家教图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发现母亲》、《哈佛女孩刘亦婷》无一不受《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书的影响。本书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适合所有家长阅读。

 延伸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卡尔威特)、《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日铃木镇一)、《斯特娜的自然教育》(美斯特娜)、《俗物与天才》(美塞德兹)等。

日本家庭教育的法则

 (一)家庭是什么

 1、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孩子们在企求这么理所当然的事,作为父母应该认真面对这样的现实。

 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东西,孩子就能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地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进行一次再认识吧。

 2、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确实很重要,但是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也吃不消,父母的烦躁不安会传染给孩子。

 正因为养育孩子很辛苦,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父母应互相配合,共同承担。有效利用孩子去托幼机构的时间,可让你的身心有个”休整”。

 另外,有什么事别自己一个人烦恼。鼓起勇气去家庭教育咨询中心、保健中心、儿童咨询所等处跟专家谈谈。

 在家里,父母充满幸福的笑容,会使孩子感受到幸福。

 3、“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变得越来越弱,对孩子辨别善恶、分清好坏的社会教育也越来越马虎。通常,父亲和母亲的育儿方针基本一致,但父亲和母亲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能纠正过于密切的母子关系。父亲自然地参与养育孩子,发挥父亲的影响力,父母的互相尊重很有必要。母亲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瞧不起父亲。父亲也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斥责母亲。

 4、未必“一说就知道”,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

 在现代社会,如果什么都不说,要互相理解是很难的。不断增加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不管什么事都可以交谈是最好不过了。全家人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各自的近况,早晨的问候,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等等,这些对增加交流都很重要。

 5、全家人一起吃饭这件事真的很重要

 饮食生活不仅对儿童身体的健康,也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愉悦、父母费心做出的饭菜等等自然地将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由此得到的满足感、信赖感能使孩子开朗、坚强地成长。

 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设法定好一起吃饭的日子,养成全家人一起吃饭的习惯吧。

 6、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孩子一定能领会到

 由于家长要一边工作一边养育孩子,容易使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变少。但是,疼爱孩子,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家长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地铭刻在孩子的心中。

 另外,各种各样的烦恼是难免的,别一个人承受着,应请亲戚、朋友们协助,或积极利用社区的咨询窗以及育儿机构。

 无论何时,都要充满自信地养育孩子,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

 (二)家教

 7、不知为什么,孩子的缺点跟父母总很相似

 那些“只要自己好就行,别的我不管”、不守公德的人,让人讨厌、不可信赖。如果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时,大众不予以纠正,孩子会误认为自己做得对,这样就可能慢慢变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想法。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正斥责、严加管教。

 同时,大人自己也要注意尽量不做出轨的事,做能一直让孩子依赖、尊敬的父母。

 8、“规矩”是为谁定的

 在家里,孩子们有时候守规矩,有时候“犯规”,由此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家规不仅包括日常问候、门限时间、关灯时间等,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撒谎等社会规范。

 为了让孩子懂规矩并一直遵守规矩,父母要经过认真讨论,定出明确的家规,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个家规。另外,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共同定家规也很重要。

 9、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幸,那就什么都给他买吧

 如果父母不加考虑,尽给孩子买东西,容易使孩子失去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忍耐、多加思考的精神,而变得什么都想要、不能自控。

 不管孩子怎么闹缠人,不必要的东西不给买。不要给太多的零花钱。让孩子在定额的零花钱中自己安排、调整怎样花。

 如果真为孩子着想,比起在孩子身上花很多钱,更应在孩子身上花费心血,倾注父母之爱。

 10、如果让孩子帮着做家务,他将变得很能干

 孩子们有自我中心的言行、自立推迟等倾向,主要因为自我责任感没有形成。日本的父母太宠爱孩子,好多人没有受过“自己的事儿自己做”的家教。

 在家里定出规矩,让孩子分担家务,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立心、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等方面很重要。

 让孩子从“把用过的东西整理好”等小事做起,养成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的习惯。

 11、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那太寂寞啦

 如果孩子整天呆在屋里看电视、看录像、玩电子游戏的话,容易造成与他人、与大自然接触的体验不够,与他人不能很好地交流,缺乏同情心,生与死的现实感薄弱,不能区别现实与假想世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留下阴影。给孩子创设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然体验的机会,并让其积极参加。定出不多看电视、录像,不多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并使孩子养成遵守这些规矩的习惯。

 12、给孩子单独房间的同时,也给他定好规矩吧

 如果孩子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就搞不清孩子在干些什么,父母与孩子间的对话也会减少。况且,有的孩子房间甚至会成为犯罪现场。

 要使孩子房间对孩子的成长起作用,定出家规很有必要。比如:孩子回到家后,先在起居室露个面再进自己的房间;孩子的房间不上锁;孩子带朋友进自己房间前,先把朋友介绍给父母;父母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进入孩子的房间,以便把握孩子的实际情况等等。

 13、孩子并不能正确发出“危险”信号

 父母情绪焦躁,对孩子的爱抚、疼爱不够,以及对孩子过分娇生惯养和过多干预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常常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例如孩子出现肚子疼、恶心、拉肚子、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发烧等症状,以及吃得过多、失眠、吮指头、咬指甲等行为。当察觉到这些症状、行为后,不要只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还要好好想想这些症状、行为是不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

 不要仅给孩子贴上“神经过敏”、“任性”、“赖学”之类的标签了事,要好好观察孩子,认真听听孩子说话,做出努力理解孩子的姿态很重要。同时,也要与熟悉孩子的医生好好谈谈。

 14、孩子愿意跟怎样的父母谈心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生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而产生的不满积累太多的话,有时会一下子爆发出来。孩子突然大发脾气时,连孩子本人和家长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其实,孩子发火、苦恼是有原因的。如父母平时做到仔细听孩子说话、与孩子站在同一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事非常关心等等,孩子便能切实体会到自己被父母爱着。

 孩子只有在感到自己被爱着时,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问题。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使孩子能接纳别人、正视问题,茁壮成长。

 (三)同情心

 15、幸福,不仅有从别人那儿得到的幸福,还有为别人造福的幸福

 有65%的中、小学生说他们“没有”或“不太”在公共汽车、电车上让座。为培养同情弱者,有勇气帮助、爱护弱者的孩子,家长能做些什么呢父母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应率先给孩子做出榜样,逐渐培养孩子给孕妇、老年人等让座,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上前询问等等的行为习惯。

 16、不希望孩子成为歧视他人的人

 当发觉孩子有欺负、伤害、污辱别人的行为时,父母有责任教导自己的孩子:对正直的人来说,这是可耻的行为!

 在这种时候,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讲讲父母是如何爱孩子、希望孩子成为杰出的人;讲讲看到自己孩子欺负弱者时是多么吃惊;看到自己孩子对别人受到伤害时反而高兴是多么气愤;等等。尽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传达给孩子。

 还有,要向孩子表明:父母自己不持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容许孩子欺负别人。这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17、人和人不一样,生命只有一次

 眼看着亲近的人死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如果渐渐习惯电视节目、电子游戏中不断重复杀人虚构的死的话,将很难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游戏、精心培育花草虫鱼等,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各种生物以及看到生物死亡的机会,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珍贵。

 还有,让孩子想像失去亲人的家属和有心灵创伤的人的心情,使孩子理解那种悲伤是多么深切。

 18、最精彩的书,是父母自己念给孩子听的书

 在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之温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接触优秀的图书。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产生共鸣的时候,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心灵的宝贵时刻。

 就像人必须有吃饭时间一样,父母也应费心开设“读书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也没关系,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吧!

日本父母教养孩子的秘诀

 1和他们一起玩耍

 高桥博史是位兽医,有两个儿子。一天傍晚,高桥夫妇在家中将洗涤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倒在大澡盆里,然后让两个儿子站到澡盆中间,再用纱布将呼啦圈缠起来套住孩子。就在夫妻俩一起慢慢抬起呼啦圈的一瞬间,夕阳下出现了一个犹如彩虹般绚烂的大泡泡,将孩子整个围在了里面!

 欢呼雀跃的兄弟二人,马上将邻居家的小朋友全都请到家里来,不知疲倦地一直玩到天黑。在这个实验里,高桥夫妇让孩子们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以及在配泡泡水时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不过,高桥博史说:“不必马上让他们学会这些知识。只要(父母)能和他们一起玩耍,孩子们自然会产生兴趣。有多大投入,就会有多大收获,即使这些实验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说,却有相当大的帮助。”

 2“家庭实验室”

 现在,日本学校里理科课时有所减少,令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而小学课本中那些有趣的实验,又往往会成为一些名牌中学的入学考试题目。怎么办呢

 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干脆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一俟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

 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中,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

 3试着让孩子当家

 家住静冈县藤枝市的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女王”,她一天最多曾捉过101只蝉。现在,她又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小女儿小香。小香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她不但能应付各种各样的昆虫,连捉蛇都不在话下。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叫出各种昆虫的名字,甚至还能分辨出它们的年龄。学校的生活课上,小香成了当之无愧的“小昆虫学家”和“小英雄”。

 实际上,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的兴趣。

 今年暑假期间,川崎市的佑雁女士让正在读小学6年级的儿子负责准备一周的午饭,而且还要负责采购。佑雁事先规定好最多能花多少钱,并要求儿子只购买“国产食材”。

 结果,佑雁的儿子在采购中发现,国产食品和进口食品价格大不相同。在父母帮助下,佑雁的儿子就此进行了“调查”,从而了解了不少进出口贸易知识。

 4学习给爸爸写信

 日本父母还十分注意培养与孩子的互信关系,并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大石寿美惠的大女儿明子,今年只有8岁,但她的书面表达能力却十分惊人,原因是她从幼儿园时起就开始记“亲子日记”。

 大石说:“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纯属无心插柳。当初让她记日记,只是为了让她跟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才回家的爸爸交流感情。明子的父亲每次都用红色的笔给明子写回信。”

 大石说,一开始,明子只会写诸如“爸爸不要再抽烟啦”这样很简单的句子。但久而久之,明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时,就能给爸爸写满满一张纸的信了。明子和爸爸近两年的“亲子日记”,竟有14本之多。

 大石说,她的两个女儿“性格各异,应该因材施教,但都要100%地投入”。

1 孩子必读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2 教育孩子最好的书籍推荐有哪些

3 8本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4 教育类书籍排行榜

5 父母必读的教育书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