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这对于孩子的未来真的好吗?

孩子 0 51

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这对于孩子的未来真的好吗?,第1张

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这对于孩子的未来真的好吗?
导读:每到周末的时候,小区附近一条路上就会挤满了来接送孩子的车辆,因为这里有很多培训班,有学文化课的、有学音乐的、有学美术的、有学机器人的、有学全脑的、有学体育的,每个培训班都是人满为患。平时家长们见面的时候,也会聊起孩子上培训班的事情,然后互相

每到周末的时候,小区附近一条路上就会挤满了来接送孩子的车辆,因为这里有很多培训班,有学文化课的、有学音乐的、有学美术的、有学机器人的、有学全脑的、有学体育的,每个培训班都是人满为患。

平时家长们见面的时候,也会聊起孩子上培训班的事情,然后互相比较一番。说不定因为一次聊天会给孩子增加一个新的培训班,家长们对培训班热衷程度真的很高。

总会羡慕不曾有过的经历

和儿子一起学琴的一个女孩,那时候才4岁,一天就要上5个培训班,钢琴、古筝、舞蹈、美术、魔术,忙得团团转。孩子妈妈说,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这些经历,所以一定让孩子补上,以后也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本领,不会感到自卑。

这让我回忆起上大学的时候,农村来的同学和大城市来的同学,在一些方面区别就很大。

班里有几个是大城市来的同学,他们有的会跳舞、有的会弹吉他、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是因为小时候就经过这样的训练。

有点文艺基础的同学,就会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在文艺演出上展露头脚,处处显露自信的光芒。

没有任何基础的同学,自然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心中难免会羡慕万分。每次班里举行文艺晚会,需要全员参加,很多同学因为自卑而逃避参加。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同学们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会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将来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不至于太尴尬。

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怎样

当然,并不是所有上培训班的孩子都会令人羡慕,上培训班要看孩子怎么上。

一无所成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培训班,很多情况都是家长的意愿,让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孩子不喜欢就不会学好。

还有的孩子没有毅力,不管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一直在上培训班,结果没有一个是学的精的,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

或者是家长总是好高骛远,没有主见。看人家报什么班,就认为别人的更好,跟着人家学。总是随意给孩子更换培训班,孩子同样学不好。

也有很多孩子因为上培训班,而没有时间玩乐,不喜欢和同龄人交流,所以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长大后总是不合群,别人玩的自己根本无法参与进去。

知乎上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父母对他的教育投资是家庭收入的一大半,坦言后来却一无所成。

三岁开始学舞蹈,因为学不好总是挨揍不学了。

4岁开始学手风琴,妈妈觉得他适合,就算了,又改去吹笛子。

妈妈了解了一个很牛的声乐老师,让他去学声乐,结果一个月又不让学了,改去学画画。

学蜡笔画的时候总是捏碎蜡笔,改去学素描。学素描的时候玩橡皮,也不认真。

上学了,又报很多文化课的培训班。

他几乎天天在培训班度过,没有和同龄人一起玩过,无法融入同学之中,一直是被孤立被欺负的角色。

过得更好

如果孩子一直很喜欢上培训班,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培训班情有独钟,一直坚持下去,以后肯定会展示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我一个大学同学,她从小练习舞蹈,也很喜欢舞蹈。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组建了舞蹈队,她就被选了进去。每次学校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她都有机会参加,整个人都是自信满满的,确实让人羡慕。

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培训班,也不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个技能,只是为了让人帮忙看孩子,对孩子没有很高的期待,就是玩着学。孩子自然也没有什么压力,所以不会对孩子的童年造成不良的影响。

知乎上一个朋友说,她从小就是一直上培训班,学画画、学跳舞、学游泳、学钢琴,妈妈跟老师说“我也不指望我家孩子学成啥,老师您就看着我孩子别丢了就行”。

她在培训班也一样和有相同爱好的孩子玩,因此也有更多共同的语言,所以并不缺乏同龄人的交往,也没有失掉童年。

妈妈到周末的时候也会带她去去图书馆、科技馆,去郊游、爬山。她在高考的时候,以全省前1%的成绩考到东南大学。4年后,入职国家电网。再后来,辞职创业,在一线城市生活。

一直玩的孩子以后会怎样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应该玩,但是孩子一直玩就真的好吗?也要看孩子都是怎么玩的。

玩疯了

如果放任孩子不管,让孩子尽情疯玩,只能是玩疯了。让孩子玩手机游戏、看视频直播、在外面交往一些不良朋友,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孩子把时间荒废在玩乐上,只能是一事无成了,说不定还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烦恼。

随便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有太多的孩子给主播打赏,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出手大方,他哪知道那是父母的血汗钱、甚至救命钱,只认为那是一个数字呢?

还有的孩子因为贪玩辍学,和社会不良人员混在一起,偷盗、抢劫,不干什么正事,屡屡危害社会,最后被绳之以法。自己不管孩子,最后只能让别人来管孩子了。

成就也不错

如果孩子不是疯玩,而是真正发挥他的天性,玩的有技巧,当然会造就不一样的孩子。最初并没有培训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认知水平发生变化,在教育上获得的收益好,人们才格外青睐培训班,所以以前很多牛人都是没有上培训班的。当然,绝大部分普遍人自然也是玩着长大,但是玩的好,混得也不差。

知乎上的一个例子也很能说明这一点。

一个男孩子从小和小伙伴玩跳山羊、玩泥巴,在山上疯跑。

他喜欢看电视,但目的是解决他各种各样的“为什么”

他会尽量多地“和能回答他问题”的人接触。

结果,高中各种竞赛奖拿到手软,本科是南京大学,研究生读中科大,毕业后在微软工作。

是让孩子上培训班还是玩?

对比来看,上很多培训班的孩子,和一直在玩的孩子,以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也分人,针对不同的人来说,并没有可比性。不管是上培训班还是一直玩,都会成就一个人也会毁掉一个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父母都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面对让孩子上培训班还是玩这两个选择时,要注意分情况。孩子需要一技之长,也需要玩,两者结合是最好的。

你好,有些感悟和你分享。

学习或是工作其实最后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其实有没有问过自己什么是好的生活呢?

你羡慕别人能留学,仿佛身上带了留学的标签就带了高人一等的光环。如同你的开头,211,专8,家庭一般,收入不错,这些东西是你的标签,也同样是你的光环,你的成就感,至少是很多人羡慕的吧,拥有这些的你有没有觉得深深的幸福感呢?如同你以后拿了一个留学的标签,你是否就能对未来感觉安定,充满激情,有成就感?

其实你只是想逃避你现在的生活吧?就如同别人所走就走的旅行,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一定要死死地握住什么我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或许是钱,或许是名,或许是心中莫名其妙的高人一等?获得越多我们就越安全吧。唉······ 说得七七八八的果然没有什么说服力,我来说一些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例子吧。

我所教的是贵族学校,不学习的学生成天挂在嘴巴上的一句话,我不用参加中考,我是要出国留学的,我不想高考,我是要出国留学的,你妹的,连闹太套都讲不清楚,二元一次方程都不会解,出口就是我是要出国留学的。高考两百多分,不要紧,因为我是要出国留学的。有钱就能搞定的,不是么?出了国的天天微博朋友圈,炫耀自己过得很好。所以我最讨厌的就是听到“我是要出国留学的”,呵呵。我问他们,以后还要回来么?有的说回来继承家业,有的说是移民······有多少学生羡慕他们呢?很多有钱人的家庭,问题多得不得了,父母离异的,搞小三的,包二奶的,小孩只要有钱打发就好,十几岁最需要父母的年龄,很多被父母放在学校一放就是一学期。所以不要羡慕能去留学的,现在很多渣渣都是留学的。

一个朋友广州人,30岁,家里旧房拆迁,连他妈给他能分个三套房吧,自己也是名校毕业,英语极好。工作也还好。从没觉得他快乐过,天天就是浮华功利的社会,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追求那么多做什么。后来辞职考研,说要读到博士后留在大学教书,大学教授的说,是不是冷艳高贵,名利双收。可事实是,他只是给自己找一个能安心的地方,如同他在考研前曾决定要出家的,最后的本质是一样的,在学校或是寺院,心就能安定下来吗?

你现在的工作与其说是你选择它的,不如说是冥冥之中它选择你的,因为你的气质标签与它是合拍的,婚嫁门当户对,工作也是如此。就算你现在拿着年薪一百万的工作,依旧会对未来惴惴不安吧,如同你的老板是不是每天眉开眼笑,洋溢着幸福感呢?因为恐惧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害怕失去,所以拼命地往自己身上加。这是病,很少人会去想,我为什么是这样的心理,为什么这个社会好多人都是这样的心理,社会像一只大手,让你不知不觉拥有这样的意识形态。直奔主题的功利。没有人能保证你的未来,顺其自然。什么是你的,什么不是你的早已注定。

喜欢一句话“生命那么短,我们做什么都是错,不如将错就错”。总有人会说你年纪那么大的还去读书或是从新开始,读出来都好老了。仿佛你在家坐着不动,就不会老一样。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你的生命最多也就还剩下三分之二,不要生活在恐惧不安患得患失中,就算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我的存在就是这个宇宙存在的意义。

和你共勉,也写给自己。

能进。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在新加坡当地属于一所艺术类高等教育私立大学。这所学校中,高二的学生只要开始用心学习,就可进入这所学校上学,该学校在当地是属于靠前的学校,在国内的排名是在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