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纾困河南万吨滞销蔬菜:来不了的大客户与断裂的供应链

客户 0 60

【深度】纾困河南万吨滞销蔬菜:来不了的大客户与断裂的供应链,第1张

【深度】纾困河南万吨滞销蔬菜:来不了的大客户与断裂的供应链
导读:记者|吕雅萱近日,河南多地出现农户蔬菜滞销现象。据河南本地媒体报道,汝州市纸坊镇蔬菜种植面积2万多亩,350万公斤小葱、93万公斤菠菜、19123万公斤白菜等多种蔬菜遭遇滞销,当地只能消化蔬菜产量的10%,剩下90%的蔬菜往常会发往省内其它

记者|吕雅萱

近日,河南多地出现农户蔬菜滞销现象。据河南本地媒体报道,汝州市纸坊镇蔬菜种植面积2万多亩,350万公斤小葱、93万公斤菠菜、19123万公斤白菜等多种蔬菜遭遇滞销,当地只能消化蔬菜产量的10%,剩下90%的蔬菜往常会发往省内其它地区和省外,但当下,大量蔬菜被滞留在地里。

2021年,河南省以76124万吨的蔬菜供给位列全国地区供给第2位,占全国供给总量的1016%,蔬菜外销链条辐射周边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

甘肃、山东、河北等地也出现农产品滞销情况。甘肃泾川县一位种植户在网上发布3千斤沙窝萝卜求售信息:“之前卖到天津2块钱一斤,现在2毛钱都没人来拉。”山东曹县菜农在地里毁菜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一斤菜才赚一毛两毛,雇一个人收菜的人工费要好几十块,菜卖不出去,也雇不起人收,只能打烂在地里。”一位合作社菜农说。

作为一个蔬菜大国,中国蔬菜年产量从2017年的692亿吨增长至2021年的767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蔬菜产量可增至791亿吨。

11月19日,河南出台蔬菜促销10项举措,严禁层层加码,多举措对接省内外客商采购。

一张由河南当地媒体发起的“助力河南农户卖菜”表单在网上公布,仅河南当地,农户在其中写下了石榴、梨子、鱼、芹菜等200多条农产品滞销求售信息。而另一边,多家果蔬供应链相关企业开始助力河南农户蔬菜销售。

百家媒体帮河南农户卖菜信息登记表截图

来不了的大客户

“往年来收菜的大客户不来了。”这是菜农对今年蔬菜滞销的描述,一位蔬菜收购公司负责人说:“销售渠道是农户所缺乏的,特别是个体农户。”

河南中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较早开始助销河南蔬菜,经理侯彦军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称,公司之前不卖蔬菜这样的初级农产品,他先找了几家卖新疆苹果的经销商做试点,把滞销蔬菜引进店里销售。作为援疆企业,公司在省内有多家消费扶贫馆。

“这次就是纯做公益,从合作社或农户手里收萝卜2毛一斤,我们只会把运费加上,并且跟经销商说店里卖也不加一分钱,能便宜一些就多销一些。”

侯彦军把自己的****填进表单后,给他打电话的菜农以个体户居多。“个体户的调配能力欠缺一点”他说:“我们现在主要是去蔬菜的主产区收,那里每家每户都以种菜为生,滞销压力会更大。”

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

河南本地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万邦云仓也加入助力蔬菜销售的队伍。公司经理柴旭阳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说:“我们把公司的核心供应链信息都共享出来,对接农户与便利店、团购平台、线下商超等渠道,这些渠道的选品经理选择达标的果蔬拉到线上线下去销售。”

“目前对接的餐饮连锁协会销量非常差,因为居家的人多,消费受影响”柴旭阳说:“不能及时转化的菜,我们会对接一些食品加工厂。”

广东农批市场经销商郑先生也建议农户把滞销蔬菜引进食品加工厂,“有一个河南农户联系我想出3吨干辣椒和30亩地白菜,我跟他说广东这边收菜价格很低,运费不划算,把菜卖去食品加工企业是更好的办法。”

“我们只是对接菜农和商家两端,至于商家真的采购了多少,这个统计还要费很大劲儿。”柴旭阳说。

供应链断了

大部分企业能提供销售通路,但怎么从农户手上拿菜却是个难题。一家果蔬经销商对界面新闻说:“农户能提供什么样的货,我们就能帮他对接什么样的商户,但需要农户自己运到郑州来,农户本身没有配送能力,郑州大型超市或企业有物流车又因为一些限制去不了。”

一位河南超市老板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讲述自己拿不到菜的经历,“一共想去8个滞销地拿菜,前一天给每一个高速路口打电话确认,有需要村里开证明的,有需要村里和镇上同时开证明的,有开了证明告诉不让下的”。

在杜辉飙看来还有运力问题,他在新疆哈密开了13家超市,疫情前每天能消化上百吨蔬菜量,跟河南农户对接上之后他说:“我自己付运费拉来也不行,蔬菜可以走绿色通道,关键是运力不足,司机被封在家里或是路上。”杜辉飙的超市平时从哈密本地果蔬批发市场和成都市场拿货,最近从成都拉菜也并不顺畅。

一位菜商向运输蔬菜的司机询价,从河南西华县到郑州市160多公里的运费是1000-1200元,平时的价格是700-800元。

11月19日,河南出台蔬菜促销10项举措,严禁层层加码,要求优先核发蔬菜运输车辆通行证,启用通行证地区可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多次往返。

郑州本地团购品牌二刘团购的团长刘明伯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由于是保供企业,在有正规企业资质、正规货车和消杀证明等条件下,公司在“郑好办”上申请了车辆通行证。

“最近一个多月我们从农户这里销出去的菜有十几万斤,”团长刘明伯说:“车进不去村里,我们提前跟农户联系好把菜拉到路边装车,再拉回郑州卖。番茄在超市里卖到398元一斤,我们从农户那里拿番茄加上运费不到2元,再在我们的团购小程序上卖23元一斤,销得很快。”

地里与市里菜价倒挂

“随行就市”,万邦云仓经理柴旭阳跟农户对接滞销蔬菜价格时,农户一般这么说。而在上述“助力河南农户卖菜”表单中,一些农户为了尽快出掉地里囤积的蔬菜,写明“低于本地市场价出售”,一些农户写道“如果有企业自己来拉并承担人工费用,菜免费送。”

与此同时,多位菜商反映郑州市内菜价在升高,“农户卖红萝卜5到6毛一斤,还包含装车包装费,但现在郑州市区要卖14元一斤。”

据《农民日报》报道,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10月底到11月初,蔬菜的地头价与市场价走势“背道而驰”,一些品类的蔬菜地头价从1元跌至几毛、甚至几分,而新发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周环比上涨了903%。

“河南这两年疫情频发,受困的菜农甚至直接在村里微信群说,谁需要菜戴好口罩自己去地里拿吧,不卖了”,侯彦军描述老家村里的种菜情况。

2021年,河南省的蔬菜供给位列全国第2位,供给量达到76124万吨,占全国供给总量近一成,仅次于山东。

长期在广东农批市场代办的郑先生指出:“现在市场上怕的就是有涨价心态。”

“河南是蔬菜种植大省,还是尽量想把滞销的菜往省外出,菜如果长期出不去对价格会有影响,市场传导效应可能会逐步显现。”柴旭阳说。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在积极推进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供销社对河南滞销蔬菜的采购力度。据中国供销合作网,截至11月22日,全国供销系统采购河南各类蔬菜约1950吨,其中省外助销约890吨。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近日也倡导发挥全国各分支机构的渠道优势,拓宽河南蔬菜销售渠道。

“希望能对接有消化能力的省内外渠道,现在不卖出去,小麦无法播种,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季菜的收益了。”

每天下午下班前,食堂管理人员正常下单食材配送公司第二天会在约定时间内将食材送达。但是你知道,食材配送的全流程大致需要经历多少个步骤吗?

1报价

广州蔬菜配送公司发送当前周期的报价单,食堂管理人员依据次日的食材需求下订单。

2订单汇集

广州蔬菜配送公司汇集所有订单信息,确定食材的需求品种和需求量。

3采购

广州蔬菜配送公司将食材的需求明细发送给蔬菜基地、合作的养殖基地和供应商,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对于特殊食材,食材配送公司按照供应商名录寻找紧急供应渠道。

4检测收货

基地和供应商将食材送到配送中心后,食材配送公司通过快检,确认产品没有问题后收货。

5仓储

食材按照操作标准处理,送到仓库或者是保鲜库、冻库存放,并设置好按照食材存放的最佳温度和湿度。

6分拣

分拣人员把食材按照不同的客户订单进行分拣,检查食材是否遗漏。

7送检

品检人员将当天的食材进行留样,后续送到实验室检测,报告存档。

8配送

配送司机定时来到配送中心,确定食材配齐后,按照原先制定的路线规划直达食堂确定的配送点交货。

9验收

食堂人员按照品质要求对食材品质进行验收,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食材给予退货,需要补货的启用应急采购机制。

秋收冬藏,这是季节的解释。可在农村,这个冬藏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储藏好越冬菜。因为农村比较偏僻,尤其是冬天,小菜园里不再有随吃随摘的瓜果蔬菜,如何冬储,以保证在数九寒天,能吃上不被冻坏的新鲜蔬菜和瓜果,非常重要。金犁淘小编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几种越冬菜储存方式,保证跟新鲜的一样好吃。

一.大白菜

大白菜,是北方农村的主打菜之首,是农民冬天的家常菜。

农村说法,白菜寓意“百财”,更是年夜饭不可或缺的菜品。作为农村人,若是没在入冬前窖上这么百八十棵大白菜,这个年过得心都不熨帖。

挖菜窖子的大小,要看储存的白菜多少。深度要够窖两层白菜。一般要提前挖好,晒窖子,晒土,晒白菜。窖白菜,要找一个好温度,时间选在下午三点左右。

窖底铺一层干土,然后把晒过的白菜一棵棵头朝下根朝上码好一层,再铺一层土,继续码第二层白菜。双层码完后,菜窖顶覆上厚厚一层土,埋严实。

这样窖起来的白菜,不损失水分和营养。随时吃,随时挖出一两棵,是农村最天然的冷藏库。

二、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也是冬储的主打菜之一。 萝卜窖子四方形,跟窖白菜差不多,也是上下两层的窖。萝卜根朝上。胡萝卜一般定点放在窖子的一个角。

三、大葱和香菜

北方人爱吃大葱,一个冬天这么久,不储藏几捆大葱怎么行?大葱和香菜不需要挖大窖子,储存也更晚一些。 老辈子的乡下农村,一般都在水瓮后,或者是大炕的下面,有那么一个很浅的窖,香菜和大葱用报纸或塑料袋包好,放在这里,可以存好长一段时间。过个冬,那是没问题的。

四、土豆和地瓜

土豆和地瓜,既是饭又是菜,也是深受北方人喜爱的过冬主打食材。 只是地瓜和土豆窖子要深,也要大。我们这边农村,有地瓜井,一般是2米左右深的竖井,再横着挖一个很大的洞,专门储藏地瓜土豆。

五、南瓜、冬瓜等瓜菜

经过霜打的老南瓜老冬瓜们,此刻被农民们采摘回家。但这种一般放在屋子里就行,皮厚,不容易坏,也不需要窖子。一般情况下能吃一冬。

大白菜在农村本来是一个很便宜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都是可以成亩成亩种的,所以在农村的收购价基本就是5毛钱到8毛钱。但是到城市里面这东西变成1块5两块,甚至说疫情的催生之下变成更贵的价格。

价格之所以会上涨,一部分原因在于运输成本,现在这个运输成本又增加了一些,在于最后一个终端。因为以前没有发生疫情的时候,人们都可以到区域性的超市蔬菜市场去购买这些东西不存在最后1公里的终端配送问题,但现在都要采取配送的方式,但是店外卖都知道有个配送费呢,更何况是买菜呢?买菜肯定也是有配送费的呀,这个价格就要加在运输的成本里面导致在价格进一步上涨。

用一部分在保管费用,大白菜这个东西它保管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运输的时候容易出问题,因为运输的时候出现磕碰挤压它的外表就会改变,虽然实际中国大白菜的人都知道,把外表弄下去里面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东西它是不容易坏的,放在常温之下放个一个月左右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外表不好看了呀,不值钱了。所以就要对它进行包装处理,刚开始就要包装,防止出现磕碰以及擦伤等外伤。

转地区买这个东西很便宜的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以前东北地区冬天的市场蔬菜从来并没有那么多,大多数还是在入冬之前储存白菜。因为这东西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之中轻易是不会坏的,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价格也便宜,那时候都是一车一车的买100斤多少钱很便宜的,这些年蔬菜种类逐渐增多,就没有那么高的购买欲望了。但是白菜仍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蔬菜,价格便宜易于保存,非常适合用来做储备蔬菜。

第 1 步:在开始送货前,组织相关采购、销售人员到服务学校实地走访,了解学校的需求,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每个品种的规格、等级以及质量要求。

第 2 步:根据学校的具体地址及送货时间安排合理的车辆路线,以保证每天的准时送货。安排专车、专人提供全天候的跟踪服务。

第 3 步:根据学校的特定要求,我们将组织相关的配送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手,达到学校的要求。

第 4 步:每天审核服务学校的采购单,及时把学校订单分解为采购需求,按需调整库存,提高产品周转率,避免产品的积压,确保把新鲜的货品送到学校手中。

第 5 步:定期对送货车辆及装货物用的器具进行消杀,避免二次污染。

第 6 步:向服务学校提供我司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联络方式,相关的学校服务人员做到每天一次电话跟进,三天一次上门回访,确保您的每一个要求和建议都能得到及时解决。我配合观麦生鲜配送系统一起用,感觉效果很好

在疫情期间菜价哄涨会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上海“天价大白菜”再现,被立案调查。

不久前,有网友反映上海高岛屋百货的菜价“太夸张”。单颗白菜价格为779元,3月24日包装的另一颗白菜价格高达781元。对于此事,上海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调查。经查,上海高岛屋百货涉嫌哄抬价格行为。汪某以上海农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名义与高岛屋百货签订联合营销合同,将普通蔬菜进行包装,以高端定位高价销售。目前,上海市场监管局对汪某处以10万元罚款,对高岛屋百货处以50万元罚款。

在疫情期间,种植成本会有所增加。

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个经济处于低迷甚至停滞的状态。当某个社会化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影响整个行业甚至经济。因为疫情,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养护材料和肥料数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涨。为了维持蔬菜的正常生长,菜农需要以较高的价格购买相对较少的种植材料,这无疑会导致蔬菜价格上涨。其次,在疫情期间。一些城市采取了封城措施,许多交通道路也被封闭,蔬菜等必需品的运输受阻。运输工人也少了,所以运输成本上升,蔬菜正常销售的风险也增加了。为了保障菜农的生活和收入,只好提高了菜价。

在疫情期间菜价哄涨会有哪些影响?

在疫情的这个特殊时期,人们难免会有担心和恐慌的心理,所以会囤积生活用品和食物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会过多关注价格,而是关注自己能购买和抢购的数量。这就导致供需失衡,菜价相应上涨。这也需要消费者采取灵活的消费方式,不要盲目抢购。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