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寄对联给客户是为了留住客户。钱存在银行,是有利息的。但现在可以看到,银行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一般来说,利息都是差不多的。而送礼品,其实也是银行的一种营销手段。而且对联并不是特别贵重的礼物,所以这么一来,对于银行的损失是比较小的。因此银行这
寄对联给客户是为了留住客户。
钱存在银行,是有利息的。但现在可以看到,银行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一般来说,利息都是差不多的。而送礼品,其实也是银行的一种营销手段。而且对联并不是特别贵重的礼物,所以这么一来,对于银行的损失是比较小的。因此银行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实际上在背后都暗藏了他们小小的心机,并且这种行为在银行之间也是很常见的,有不少顾客还会挑选这些银行赠送的礼品,但由于对联是每家人过年都需要的,所以用处很大,用来送礼很合适。
春节越来越近了, 写春联、贴春联也是春节民俗之一。受海南省罗保铭省长关于“不为老百姓办事,一文不值”的讲话启示,想起了古人曾有这样的一句话: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一查资料,原来是清嘉庆年间有位叫钱山业的藩司参仪为官衙写的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唯欺使车;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年关近,廉关到,不是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吗?这里就摘录一些古代廉政对联,作为送给领导的“贺礼”,想必也有点意义吧?
河南内乡县的“天下第一县衙”的这副对联,想必许多人都知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而其县衙大堂的楹联则是: 期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这,不也从侧面印证了官员不为民办事而以权谋私,就“一文不值”吗?
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大堂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这分明是在告诫官员们,那些拒贿赂的事儿,何时才不成其为新闻呢?
清余小霞曾任三防主薄,所作的对联有: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问寸心无愧,不鄙斯民。我想,这送给同是“交流干部”官员,不是更适合吗?
清代清官赵慎轸在桂林写的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这,不是明确告诉官员们,反腐倡廉,说一千道一万,你得真抓实干。
当然,古代就有假廉者,既想作婊子又想树牌坊的贪官也爱作廉联,如某贪官就有这样的春联,上联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下联为: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为:福荫百姓。但像这“两面人”,嘴行善而身行恶之徒,老百姓心中自会有杆称,于是大年初一,老百姓就将其改为: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批:苦煞万民。
类似的故事,《笑林广记》也有记载,说一贪官的新春联是:爱民如子,执法如山。而百姓将其添加成为:爱民为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如山乎。贪腐横行、索贿受贿就必然成风。
据说,曾有一穷秀才因无钱给县令送礼,写了一幅对联: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梁未熟,青黄两不接,哪有东西?我想,如今官员在收礼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送礼的是真心甘情愿的吗?会不会当面送礼而背后咒骂你呢?
明弘历年间有一吏部尚书撰一门联: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都有为羞。(苞苴,泛指贿赂的东西,京官送礼,外官行贿为可羞之事),都说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吏部官员们有此羞耻之心,从严治吏不就可以喊“向我看齐”吗?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十五年,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在大堂上写对联为: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为人为官,都应该看得透一些,才能淡泊名利。清代的戴远山给一位做官的朋友送了这样一幅对联: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都说“政声人去后”,贪与清,老百姓是看得分明的。像韩愈,在潮洲造福一方百姓,这里建起了韩文公祠纪念,据说祠中有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到官八月鳄渚潮平于今香火遍瀛洲。这,可谓是高度概括了他的政绩。
而有趣的是,贪官离任也很在意其政绩和名声。如清光绪年间,湖北浠水县知县多祺即将离任,就在县衙门贴出副对联为自己辞行: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蚨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民众,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谁知只隔一夜,就被人换为: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胥类,共刮此土,八年狼籍,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倘若现在的领导,能抽空看看这些古代的廉政对联,这年关与廉关,还愁悟不出如何过吗?
『散文天下』 年关点击:819 回复:8 作者:李盛昌 发表日期:2009-2-2 13:53:00 回复
汉语里,有“年关”这个词。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想,应该注意其核心部分“关”字。
“关”在这里做何解释呢?是“关口”、“关隘”的意思吗?我想,“年关”首先是一个时间名词,它是时光之河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它代表着时间的刻度。你成功地越过“年关”,新的一年就将在你的脚下展开诱人的画卷。
“年关”应该还有另一层意思,它像是一座森严的堡垒,它高大、威严,矗立在天地之间,它有着穿越漫长历史而来的冷峻的褐色面孔,它远远地虎视眈眈地望着渺小的、正一步步走近的你。在诚惶诚恐的感觉里,你向那个关口一步步靠近。你意识到,攀上那个关隘,就等于站在了辞旧迎新的制高点上,就可以展望新年的一马平川;因此,你必须对这个“关”足够重视,对“过关”的准备工作加十二分小心。
这些年里,在望见“年关”那冷峻的身影的时候,我们在干些什么呢?最重要的事情,是采购“年货”,准备“红包”。离“年关”还有好几十天,我们已经在心里开列出了一串需要“送礼”的名单。八年前,我在一家本市有影响的文化传播公司打工,我惊讶于财务室里堆积如山的“年货”。老板没有对我这个高层人员隐瞒事实,这家年营业额大约在三百万的公司,为了攀登“年关”,准备了上百份“年货”和“红包”,总价值超过十万元。送礼的对象,上至本市高层领导,下至各有关局、办一把手。送礼的方式五花八门,极具公关艺术技巧,让我这个过去的书呆子先是吃惊得瞪大了眼睛,继而“佩服”得五体投地。
“年关”是活着的人必须要过的。你要想来年“风调雨顺”,你就必须在“年关”前好好地“烧香拜佛”。你过去曾经清高,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但你如今“下海”了,你不想被“海水”呛死,你就必须懂得这“海”上的生存技巧。机会,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从来不是均等的。明年的收成,与这个“年关”前你的“拜年”功课做得好坏息息相关。于是,你也开列了一份实在无法再省略的送礼名单。你走进超市,你找到了价廉物美的“年货”批发街,你大包小包地采购。你需要研究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受礼者的个性化需求,采购的“年货”要有特色,要大气,甚至需要创意。不但要准备那些主管上司、老领导的,你更要准备那些客户单位老总、经理的,你也绝对不会忘记给小孩的班主任、主课老师的一份。你知道,尊敬领导、师长是一个优良传统;更重要的,你明白,“送多送少,是能力问题;送不送,是立场问题”。你看见大车小车摩托车满载“年货”而归,你知道,那些“年货”中的大部分,将会代表一份最古老的心意,就此开始了“年关”前的旅行。
“年货”采购完成了,怎样送达而不被拒绝,这是需要经验和学问的。我多年前打工的那家公司,老板娘送“年货”功夫可谓炉火纯青。她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许多领导的家庭住址、夫人姓名,以及家属里有哪些熟人朋友。她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年货”送达本市最高层领导的夫人手中。而我的另一位老友,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礼品和公关艺术,每逢“年关”将至,就早早设计好了“年货”、“礼品”的风格、品味、价值和款式,力求年年有不同、款款合心意。老友将送“年货”、“礼品”的专车开到某领导的办公楼下,并不需要提“年货”“招摇过市”,而是去要某领导的私家车钥匙,某领导心照不宣;老友打开领导的车尾箱,那里,已经堆满了各式“年货”、“礼品”,老友只好“见缝插针”,将自己的那份心意安置好位置。虽然,送出去的“年货”、“礼品”价值不菲,但那绝对是有回报的一种投资。来年的希望,就在那些领导、主管老总、经理的一张嘴和一支笔上。当然,也有的“年货”、“礼品”送出去是“血本无归”的。如今,有些“神仙”喜欢夸海口许大愿,你香也烧了不少,最后任何事情不给你办,你拿他毫无办法。
在“年关”将近的时候,我注意到,不少“博友”在写文章抒发“过年”的内心感受。前天,有位“博友”发了张“纸条”过来说:“没到过年,人已累得不行。买年货累,送年货累,收年货累,吃年货累。”我估计,这位好友起码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因为他虽然也会“送年货累”,但毕竟有“收年货累”、“吃年货累”。而就我所知,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送“年货”和收“年货”是不对等的。你位高权重,收的“年货”就多;反之,你位卑失势,送出的肯定远大于收进的。
我那位博友感觉“没到过年,人已经累得不行”,我也颇有同感。我不仅人累,心更累。我看见十岁的儿子,在“年关”前点燃鞭炮并开心地大呼小叫,就十分羡慕无忧无虑的少儿时光。那时,我何尝不是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年关”的靠近?那些美味的食物、刺激心灵的鞭炮、让人神采焕发的新衣裳……都是和“年关”联系在一起的。那个年纪,我不懂得“年关”还有沉重得令人窒息的一面。后来,我想起了父亲在某个“年关”邻近的日子里,为了“年货”而对母亲大发脾气,将几条用来腌制的“肋条肉”狠狠地摔在地下。那几条肉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至今还让我的心疼痛不已。那一幕永远地提醒我,大人心里的“年关”远没有儿童眼里“年关”的那种诗情画意。及至自己也做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才知道“年关”是一个比较难以逾越的真正的“关口”。我永远也忘不了一个惨痛的故事:因单位经济效益不好,临近“年关”,给家中老人“过年”的钱比往年少,为此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我中学同学S的哥哥——不到四十岁的一位皮肤白里透红、年富力强的文职人员,在“年关”逼近的前夜跳崖自杀身亡!谁会相信,在四野响起的喜庆祥和、辞旧迎新的爆竹声里,有多少人在心里发出过如山般沉重的叹息!
当然,也有些人是十分盼望“年关”的,“年关”是他们的一道天然“闸口”,他们就像经验老到的渔民,毫不费力地就捞起了满箩筐的鱼虾。
“年关”是一个古老的关口,虽然它的上面张灯结彩,但它在骨子里藏着威严和冷峻。在无数底层人的心里,它是一堵巨大而沉重的、不易攀越的古城墙;它又像一面黝黑的古铜镜,照见了你冬天小溪一样瘦弱的灵魂和严霜包裹下的树叶般的命运。
1定制一些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的台历或挂历送给客户。 在过年前,企业可以自己定制一些
2用小盆植物作为礼物表达出绿色环保的心愿。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礼物,
3给客户送书法对联和大红灯笼,表达新年迎春接福。 如果客户的年龄比较大,
4在过年的时候给客户送上好的茶具和茶叶,并与客户一起品茶。 有的客户喜欢喝茶,
5给客户送礼要从健康和实用的角度出发。 过年时,给客户送礼要从健康的角度出发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