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是对本书的终极总结吧,一切都源自于儿子对母亲的疏远 书中直巳简直是一个迕逆的儿子,然而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直巳之所以成为杀人犯也跟家庭的畸形不无关系,毫无家庭的温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样对
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是对本书的终极总结吧,一切都源自于儿子对母亲的疏远
书中直巳简直是一个迕逆的儿子,然而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直巳之所以成为杀人犯也跟家庭的畸形不无关系,毫无家庭的温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那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一课,同时天道轮回,那也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因果。
结局出乎意料的是,痴呆的母亲竟然是假装的,一切只因媳妇的不孝和儿子的疏远。当母亲需要假装痴呆,那是多么心寒的境地啊!
作为媳妇的八重子,上不孝父母,下不能教儿子,一切祸端皆由她起,可见一个家庭中女主人才是核心,才是家庭的源泉……
故事发生在一个傍晚,妻子给丈夫打电话,回到家发现一具小女孩的尸体,凶手是初中的儿子,为了保护儿子,父亲连夜抛尸到公园,就此警察第二天发现后展开了调查。
刚开始全家假装不知,想蒙混过关,然而当警察开始检查各家草坪时,他们慌张起来,打算做假供保护儿子,而这假供就是:指认痴呆的母亲为凶手。
殊不知,母亲并没有痴呆,一切都看在眼里并且用口红涂抹手指,希望借此线索让警察发现真相,同时警察与女儿联手设计,逼男主人自己承认做假供,良心发现在最后的时刻供出儿子,而不是污蔑母亲。
在小说中还穿插了一对刑警父子的暗线,结局也是出人意料。因为做刑警的父亲的缘故,母亲离家出走最后孤独死去,父亲因此自责,也要体验孤独死去的感受,配合的儿子于是从此不再见父亲。然而父子两却通过护士发邮件的方式与父亲下棋,一盘棋要下两个月之久……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未来希望自己的孩子怎么对待我们,那我们现在就怎么对待自己和配偶的父母吧!
如果您遭受虐待和家庭暴力,首先应该及时寻求帮助和保护。可以向相关机构报案、求助,例如公安局、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救助站和妇女儿童保护组织等,请求救助和保护。
此外,您也可以咨询律师或律师事务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向法院申请保护令、离婚或其他法律手续,以保障自身权益和安全。
把父亲送进监狱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也不一定是最佳解决办法。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家庭暴力,寻求心理治疗和自我改善,通过法律和社会力量,促进家庭和睦平安,使自己和家人都能得到安全和幸福。
家长陪伴学生去上补课班,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些家长选择在门外等候,玩玩手机顺便时不时偷看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样,也有的家长在这期间给学生买点吃的,方便学生补充能量,总之我们只要站在补课班外面,就能看到这些家长对于学生的关爱。
但山东淄博发生一件事,这个家长倒是特例,在学生补课期间偷约情夫,甚至最后将丈夫送进监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件事到底怎么发生的。
山东淄博一妻子送孩子上学后与情人开房山东淄博发生了一个“离奇“的事情,妻子张某在送孩子去上补课班,打扮得十分靓丽妖娆,这让丈夫孙某不禁起了疑心,于是跟踪了妻子出行,果不其然这位妻子很不一般,在将学生送到补课班参加珠心算培训后,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等待外面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选择去宾馆和情夫约会,网友也称这个家长真是时间管理师。
丈夫发现妻子偷偷打扮出门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位家长曾经多次以出差加班等借口不回家,也不管学生,所以这次丈夫才决定看看妻子到底在做什么,结果不出所料家长在送完学生后,乘电梯去了宾馆,在门外听到了妻子和他人调情。
丈夫找到保洁阿姨谎称没带房卡,在阿姨的帮助下,丈夫进到房间,眼前一幕让人惊讶,没想到妻子穿着情趣内衣和情夫躺在床上,这让丈夫心里难过,更为气愤,便打了男人一圈,质问妻子“本以为你带孩子上辅导班,却把孩子留下来,自己做这种事?”但没想到丈夫的一拳却让自己成为了过错方。
结局很反转,丈夫成了过错方在妻子穿上衣服离开后,丈夫和这位情夫说起了赔偿的事情,丈夫要求这位男生拿出6万赔偿,最终男生只给了25万,这件事也就画上了句号,当晚妻子便搬了出去,两者开始协商离婚,却在争夺抚养权上无法协调,笔者看法这位学生肯定要跟着父亲,最起码从我们的角度,这位丈夫是一个对家庭对学生负责的人。
丈夫也是这般想法,于是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索要学生的抚养权,但没想到孩子没要到,却等来了“敲诈勒索”的控告,情夫报案称丈夫敲诈勒索,最终丈夫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交了5000元的罚金,丈夫成了过错方,甚至丈夫的家属早已经把25万元还给了情夫,希望能够出具谅解书,但情夫却一直不肯松口,最终丈夫6个月刑满出狱。
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为这个学生痛心,这位妻子完全没有成了母亲的资格,也坑害了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父亲有了案底,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将来,未来学生想要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岗位,政审是必查的环节,显然学生因父亲的案底,这些岗位都不能入选,也无缘铁饭碗,这位母亲图自己的痛快,完全不顾学生的未来和感受,学生也要背负家长的名。
这个家长可以说是自私自利,更不应该争夺抚养权,这位父亲只是单纯冲动没脑子,血气方刚,但在教育学生和对待学生上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位母亲则是把学生的利益全然不顾,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将来,如果当时她能够找情夫求情,网开一面,避免丈夫入狱,学生也不会受到影响,结果这位家长只图自己的爽快,不仅做出了不伦之事,更是毫无底线。
其实家长们也要多多考虑,要以孩子的利益为首要因素,不能贪图自己的痛快,要多想想学生的未来,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要即丢了家庭,也丢了学生的前途,才最让人寒心。
01
她叫程颖,被拐走时只有6岁,在 西安红庙坡希望小学读一年级。
2005年10月18日中午12点 放学后,程颖站在校门口等家长来接。
但是那天她的爸爸有事耽搁了,12点20才到校门口。
那时,程颖已经被一名陌生女子拐走了。
这名女子原本在学校附近等车,看到程颖一个人站在校门口,就走过去说: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现在有事接不了你,让我来接你。
年仅6岁的程颖相信了。
于是,长达九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也开始了。
这个人贩子叫王丽。
她把程颖骗来后,并没有想卖给别人,而是想自己养。
于是她把程颖带到自己的老家 陕西省延长县,并给她改名为“王希”,强迫她叫自己“妈妈”。
程颖在这里生活了三年。
三年后王丽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程颖被扔给了“爸爸”。
这位“爸爸”缺钱,就以一万元的价格,把她卖给了另一对夫妻。
于是程颖被新的买家从陕西省延长县,带到河南省长葛市,名字也被改为“孟某某”。
但无论是“王希”还是“孟某某”,无论是陕西还是河南,程颖都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名字,不是自己的家。
虽然被拐时只有6岁,但她一直都在心中牢记,自己叫程颖,自己的家在西安市大白杨村。
她要回家。
02
程颖被拐走时只有六岁。
被后面的买家买走时,也只有九岁。
一个九岁的孩子,想从河南回到西安,无异于天方夜谭。
程颖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她只在暗中积蓄力量,并没有付之行动。
九岁的孩子如何积蓄力量呢?
她能想到的,只是攒钱。
为了攒够回家的路费,程颖从来不买零食玩具。
她把养父母给她的零用钱全都积攒起来,哪怕只有一角两角,她都舍不得花。
到2009年,10岁的程颖攒了500元巨款,回家的车费有了。
但是怎么回去呢?
10岁的她不知道坐哪辆车可以回家,也怕在路上遇到坏人,自己再次被转卖。
并且,她被拐时只有6岁,对家庭住址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回家,太难了。
为了安全,她只能继续暗中寻找时机。
转眼之间,五年过去,程颖15岁了。
15岁依然是未成年人,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但有些事情,已经能做了。
当时是2014年,互联网早已兴起。
程颖一直在网上不懈询问:谁知道西安市大白杨街?
不知问了多少次,等了多长时间,程颖终于引起了一位阿姨的注意。
这位阿姨对她说,西安市大白杨是村子,不是街道。
说完后,阿姨随口又问了一句,你问这个地方做什么?
程颖说,我的家就在大白杨。
阿姨很困惑,既然家就在大白杨,为什么会不知道大白杨是村子,不是街道呢?
细问之下,程颖说自己是被拐卖的孩子,发布那条信息,就是为了寻找亲生父母。
阿姨很感动,也瞬间就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寻女启事。
那是程颖的父亲发的。
03
9年来,程颖一直惦记着家中父母。
她的父母,也一直在惦记她,寻找她。
她被拐走的那天,父亲程先生疯了一样的寻找,还求亲戚朋友帮忙。
可是六七十名亲友在村口以及各个车站寻找数天,依然无果。
亲友放弃了,但程先生没有。
他把自己的面包车改装成寻子车,然后开始千里跋涉,只为能找到孩子。
九年时间里,他以西安为圆心,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面包车也跑废了一辆。
原本殷实的家,负债20几万。
但是他不后悔,不放弃。
他的妻子,小女儿,也都支持他的决定。
只是,大女儿程颖依然没有消息。
程先生认为,想要找到女儿,一定要利用好各个渠道。
于是他一边全国各地跑,一边在网上发布信息。
他只是一名装修工人,不懂网络,但为了女儿,他从头学起。
论坛、微博、网站,他都不放过,只为了能多一份希望。
九年时间里,他们多次搬家,但一直不离开大白杨村。
他怕女儿有一天回来了,找不到他们。
他还经常在村里的树上、电线杆上贴寻女启事,哪怕周围人都知道这件事,他也要贴。
他要在女儿回来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她。
爸爸妈妈一直在等她回家。
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程颖和父亲都在用力找寻对方,九年初心不改,感动了上天。
于是上天派了一位好心阿姨帮助他们相认。
上文中与程颖聊天的阿姨,恰好看到过程颖父亲发布的寻女启事。
因此她在知道程颖后,马上通过寻女启事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程颖的父亲。
最初,程先生并没抱多大希望。
九年来,他遇到过太多骗子,最多的一次被骗了8000块钱。
但是不抱希望,也要去查证,因为他们不敢错过一点信息。
04
程先生与程颖加上了微信。
看到程颖发过来的照片,程先生就相信了一大半。
这个女孩与自己的大女儿,长得很像。
于是他和妻子连夜去了程颖当时的居住地,成都。
程颖说不清自己在哪里,就把住址周围的店铺、建筑物都画了下来。
程先生依据这些信息,很快就找到了程颖的地址。
但是他们不能相见。
因为程颖的养父母在这里开了一间小卖部,他们若是贸然相见,很有可能被发现,程颖也会被转移。
为了安全,他们在小卖部附近的旅馆住下,然后让程颖多去小卖部门前逛逛,方便他们看看长相。
程先生一直都记得,近距离看到程颖后的感受。
虽然九年未见,但他一眼就认出,那就是自己的女儿。
那就是自己6岁的女儿,长到15岁时的样子。
他和妻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语无伦次,但他们都没有跑过去拥抱朝思暮想的女儿。
因为怕打草惊蛇。
因为在找到女儿的同时,他们还要让坏人付出代价。
程先生到警方报案。
警方设法比对了双方DNA,确定了他们的父女关系,然后开始抓捕。
最后,拐走程颖的王丽,王丽的老公、后来的养父母、所有在交易中牵线搭桥的人,都被警方抓获。
全部获刑。
历时九年,程颖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
历时九年,程先生终于找到了宝贝女儿,一家团圆。
虽然这九年中的每一天都极其不易,但结局还算圆满。
因为所有牵扯进这桩买卖案件中的人,包括对程颖还不错的养父母,都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三观极正的程颖,一直都知道什么是纯粹的亲情,什么是虚假的恩情。
05
《圣经》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孕妇同住一处,又在三天内先后生产。
可是几天后,一位母亲在睡觉时,把自己的孩子压死了。
这个恶毒的女人就趁着另一个女子熟睡的时候,把自己被压死的孩子放到了她的身边,又把她的孩子抱到自己怀里。
清晨,这名女子也睡醒了,并发现了孩子被换走了。
她去恶毒女人那里要孩子,对方不给,她们就请求国王断案。
国王看看孩子,又看看两个女人,怎么也分辨不出孩子究竟是谁的。
于是,他开始试探人心。
国王说,既然你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那就把孩子劈成两半,你们两人一人一半。
说着,就命令武士去拿刀。
武士很快回来,拿了刀就要劈。
这时,孩子的亲生母亲受不了了。
她苦苦哀求国王:“不要伤害孩子,只要不伤害孩子,我就不争了,给她就给她吧。”
但是另一个女子却说:“劈了吧,我要不成,你也要不成,毁了算了。”
最后,国王把孩子断给了哭求不要伤害孩子的妈妈。
这就是,亲生父母和抢夺别人子女的人,的区别。
亲生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可以放弃一切。
甚至只要知道孩子是健康的,是快乐的,两不相识都可以。
这是世间最无私的大爱。
可是身为买家的养父母呢?
他们或许对孩子也很好,但很好的前提,是这个孩子能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
或许,他们已经有了女儿,但封建思想作祟,想要男孩传宗接代。
或许,他们自己不能生育,想养个孩子体验天伦之乐,培养出感情后也能为自己养老。
这些想法都很正常,但是,想要孩子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得到,不应该私下买卖人口。
私下买卖人口的家庭,一旦买来的孩子有麻烦,或者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孩子就很可能被虐待,或者被再次卖出。
因为在他们眼中,买来的孩子只是商品,对买来的孩子好,也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投资自己的将来。
他们对孩子的好,就是虚假的恩情。
养父母三个字,他们也不配。
若是孩子是孤儿院领养的,或者是弃婴,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养父母,他们对孩子的付出值得肯定。
可孩子是买来的,他们只是买家,他们是买卖儿童案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他们与人贩子同样可恨。
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希望每一个小时候被拐卖,长大后知道真相的孩子,都能善待自己的亲生父母。
他们真的,伟大,且不易。
千万不可为了虚假的恩情,就把买家排在首位。
把一直苦苦寻找、心里梦里都是你,且只有你的亲生父母,排在末位。
那样,太凉薄。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以上详见《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读本》 中央文献出版社)
6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7诚信的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8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
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
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