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父母一起送去上学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孩子 0 49

开学第一天父母一起送去上学的孩子更有安全感,第1张

开学第一天父母一起送去上学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导读:申辰林/文 无戒学堂创意故事课-第17天-字数1132,累计1132|01 这是我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我从朋友圈见证了他自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每一年的9月1日都和她老婆一起送孩子去上学的情景,年年不缺席。 我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小几岁,在他们的影

申辰林/文

无戒学堂创意故事课-第17天-字数1132,累计1132|

01

这是我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我从朋友圈见证了他自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每一年的9月1日都和她老婆一起送孩子去上学的情景,年年不缺席。

我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小几岁,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是从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和老公一起送她去上学。

02

记得刚上幼儿园第一年,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在去的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待送进去教室后在门外就听见了她的哭声,这大概就是很多小孩第一次上幼儿园会出现的分离焦虑,起初心里还挺担心的,中午老师发来她吃饭做游戏时开心的照片才放下心来。

我们上的这个幼儿园主要是以玩游戏、画画、涂鸦、上台唱歌、独自表现自己的蒙氏教育为主,分离焦虑大概只持续了两三天,每次也就送她进教室我们离开时她哭一下,后面和其它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以至于每天到学校玩的不想回家,周末吵着要去上学。

一晃眼两年又过去了,孩子今年已经是大班了,明显成长了很多,对上学已经不再恐惧,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

03

今天又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老公一起送孩子去幼儿园,一路上我们和孩子有说有笑,和她说在学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实在不会就举手找老师,遇到问题先自己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找老师,和同学有什么矛盾,先自己协调解决,解决不了就找老师和妈妈,老师和妈妈都会帮你的,她都一一答应了。

进学校大门时回头望着我们笑,然后给我们拜拜就蹦蹦跳跳的进去学校里面了,我们紧跟着跑到学校栏栅外想看着她进去才安心回去。

却发现她沉浸在太阳下和自己的影子跳起舞来,我和他爸爸都笑了。

04

今天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上幼儿园的情景,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送我去上幼儿园,而是爷爷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幼儿园。

第一天上幼儿园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内心强烈的恐惧感让我用手扒着幼儿园门外的墙哭着不进去。

其实当时已经六岁了,我们那时候都是六岁上幼儿园,只读一年就直接上小学,这个年龄比现在孩子上大班还大,但当时就是对上幼儿园恐惧,最终当然还是去了上幼儿园。

05

至此以后每个9月1日上学都是爷爷送我,但是我每次进学校时内心都感到很害怕,每次到了学校门口都不敢进去,一直在门外来回徘徊,到了不得不进去时才真的进去,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可能是没有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吧!

后来我明白这一切的表现就是没有安全感的体现,如果当时爸妈能够一起送我去上学,我会不会不那么害怕上学,我内心的底气写在脸上,也不会有同学欺负我,是不是我就更爱学习了。

又是一年开学的第一天,你是和另一半送孩子去上学吗?

我是爱读书爱写文章的申辰林,各位朋友喜欢我文章的点个赞给个关注,谢谢!

个人觉得老人将孩子忘在家里,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老年痴呆吧,毕竟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本来就是目的送去学校,结果将孩子忘在家里,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是搞忘了,因为其他的事情疏忽了都有可能,但我个人觉得更倾向于是老人有老年痴呆的现象。

实际上老年痴呆并不可怕,主要是因为现在国内老龄化比较严重,而且老年人本身记忆力各方面就比较差,而且再加上身体机能各方面退化,就会导致老年痴呆越发严重,我们不仅在生活中电视上也都看到过,也都了解到过。

一、老年痴呆

其实在我们国内有专家专门记录过,我们痴呆的人数还是比较多,主要是分配在一些老年人身上比较多,其实也是要分轻度和重度的老年痴呆,因为种植老年痴呆非常严重,完全就是上一秒做的事情,下一秒就忘了,而轻度老年痴呆就不一样,轻度老年痴呆虽然说有一定的记忆能力,也肯定不会记忆太深刻吧,也会随时忘记。

二、应对措施

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了,像老人平时带孩子上学这个情况,本身就是属于比较危险的,因为老年人一个是岁数比较大了,特别是上了一个年纪,70岁以上的基本上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记忆力比较差的情况,所以说作为父母就这个时候更应该要注意,如果让父母送孩子去上学,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隐患,所以父母一定要选择一些办法来,其实改变现状能够再让老年人送孩子上学。

三、父母可以教育孩子

当然父母也可以教育孩子,比如说家庭本来生活就比较繁忙,那这个时候可能作为父母就忙不过来,如果说要请位专门照看的人,可能会对家庭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随时教育孩子提醒孩子去上学,应该走哪条路,这样长时间下去孩子自己都知道怎么去学校,这样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停在他家楼下那辆老旧的三轮车,离开了那些他曾资助过的学生们,离开了崇敬他的人们。二十年时光荏苒,白芳礼老人的支教事迹激励学子、感动中国。今天,当白芳礼老人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本报刊发通讯,怀念这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老人。  一  白芳礼生于1913年,祖辈贫寒,13岁起就给人打短工。他从小没念过书,1944年,因日子过不下去逃难到天津,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白芳礼老人的事迹靠起早贪黑蹬三轮车糊口度日,经常挨打受骂,让人欺负,再加上苛捐杂税,终日食不饱腹。解放后的白芳礼,靠自己的两条腿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也靠两条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个孩子,其中3个上了大学。同时,他还供养着20岁就守寡的姐姐,并支援侄子上了大学。一个不识字的老人,对自己能用三轮车滚出一条汗水之路,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感到无比欣慰。老人的儿子回忆说,父亲虽然没文化,但就喜欢知识,特别喜欢有知识的人,从小就教导他们好好学习,谁要学习不好,他就不高兴。  1974年白芳礼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场退休后,曾在一家油漆厂补差。1982年,老人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攒下了一些钱。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将近90岁。  二  1987年,相当于绕地球蹬了几十圈的74岁的白芳礼正准备告别三轮车时,一次回老家的经历使他改变了主意,并重新蹬上三轮,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  “娃儿,大白天的你们不上学,在地里泡啥?”白芳礼在庄稼地里看到一群孩子正在干活,便问。娃儿们告诉这位城里来的老爷爷,他们的大人不让他们上学。这是怎么回事!他找到孩子的家长问这是究竟为啥。家长们说,种田人哪有那么多钱供娃儿们上学。老人一听,心里像灌了铅,他跑到学校问校长,收多少钱让孩子们上得起学?校长苦笑道,一年也就百儿八十的,不过就是真有学生来上学,可也没老师了。老人不解,为嘛没老师?校长说,还不是工资太少,留不住呗。  这一夜,老人辗转难眠:家乡那么贫困,就是因为庄稼人没知识。可现今孩子们仍然上不了学,难道还要让家乡一辈辈穷下去?不成!其他事都可以,孩子不上学这事不行!  在家庭会上,白芳礼老人当着老伴和儿女们宣布:“我要把以前蹬三轮车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这事你们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一样,我主意已定,谁也别插杠了!”别人不知道,可老伴和孩子们知道,这5000元钱,是老爷子几十年来存下的“养老钱”呀!急也没用,嚷更不顶事,既然老爷子自己定下的事,就依他去吧。  随后,老人便分两次将5000元捐给了家乡白贾村,建立起一个教育奖励基金会。村里人为了表示谢意,将一块写着“德高望重”的大匾送到了白芳礼家。  那以后,老人又蹬上了三轮车。像往常一样,儿女们在老爷子出门前,都要给他备好一瓶水、一块毛巾,一直目送到街尽头。白芳礼呢,一切还是那么熟悉,但心里却比过去多装了一样东西,就是孩子们上学的事。  尽管一样蹬车挣钱,白芳礼却有自己的“生意经”。今年60岁的张师傅回忆说,16年前白芳礼经常在天津站附近拉活,那时就认识了同行白芳礼,别人拉车是为千方百计挣钱养家,而白芳礼却连续把劳动所得捐献给公益事业;  还特别在他的破三轮车上挂起了一幅写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字样的小旗,公开宣布对部分乘客实行价格优惠。  三  1994年,时值81岁高龄的白芳礼在一次给某校的贫困生们捐资会上,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钱交给了学校,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余名贫困生向他致 敬。老人一听这话,思忖起来:现今家里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儿呀!何况自己也老了,这可咋办?老人的心一下沉重了起来。回到车站他那个露天的“家”后,老人硬是琢磨了一宿,第二天天还未亮他就把儿女家的门给敲开了。  儿女们看老人气喘吁吁地挂着一身霜露,不知有啥急事。老爷子要过一碗水,拍拍衣襟上的尘土,说:“我准备把你妈和我留下的那两间老屋给卖了,再贷点钱办个公司。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白芳礼支教公司’。”儿女们你看我,我看你,说:“爸,您老看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老人乐不可支。“爸,我们嘛也不担心,就是担心您老这么大年岁还……”白芳礼朝儿女们挥挥手,说:“啥事没有,你们开口支持我办支教公司比给我买罐头、麦乳精强百倍。”老人猛地一按车铃,伴着清脆悦耳的“丁零零”声,消失在晨雾之中。不久,由市长亲自给白芳礼老人在紧靠火车站边划定的一块小地盘上,全国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芳礼支教公司宣布正式成立。开业伊始,他对受雇的20来名员工非常简明地说了办公司的宗旨:“我们办公司要规规矩矩挣钱,挣来的钱不姓白,姓教育。所以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给教育,每月结算,月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