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愿入园的六大对策

孩子 0 19

宝宝不愿入园的六大对策,第1张

宝宝不愿入园的六大对策
导读: 9月又快到了,到了幼儿园开学的时刻。很多父母抱着孩子进园时,不仅孩子不想待在幼儿园,家长自己也依依不舍的。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不愿去幼儿园的情况呢 一、孩子焦虑是正常表现,家长不必紧张 幼儿园刚开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

9月又快到了,到了幼儿园开学的时刻。很多父母抱着孩子进园时,不仅孩子不想待在幼儿园,家长自己也依依不舍的。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不愿去幼儿园的情况呢

一、孩子焦虑是正常表现,家长不必紧张

幼儿园刚开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孩子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脸色一下子变了,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待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便搂住家长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同时,在幼儿园里,这些孩子会出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是拒绝进食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入园分离性焦虑”,其实是孩子离开父母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家长不要因此而焦虑或过于紧张。

这种“入园分离性焦虑”外在表现上有很多种情况,每个孩子因为个性特征的差异,其表现也不相同,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孩子可能适应会快一些,而内向、敏感的孩子表现则可能会强烈一些,但这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二、不要看到孩子伤心就跟着抹泪

对出现“入园分离性焦虑”的孩子,牛老师说,家长如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就能够帮助孩子尽快度过这段适应期。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态度要坚决,尤其是妈妈,不要看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闹,自己也在一旁抹眼泪,把不良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在孩子哭闹时,家长表现得不要太上心,要让孩子知道,哭闹也是不行的,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去幼儿园。为了安慰孩子,家长可以在去幼儿园之前,与孩子做一些约定,对他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在去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允诺孩子做一些事情,然后与孩子‘拉钩约定,再盖个小印章’,说到的必须做到。这样每天都有一种暗示,会慢慢减缓孩子的焦虑心理。”牛老师建议说。

三、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入园可以循序渐进

还有些孩子因为比较内向、敏感,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牛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比如家长每天可以陪孩子半天,坚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等到孩子对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别的小朋友熟悉了再离开。或者,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去幼儿园半天时间,待午饭结束后接回家,适应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再让孩子全天都去。“我们现在都提倡人文关怀的入园方式,不提倡硬性、 的方法。有的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哭了,没事就让他哭吧,等哭够了就不哭了,这种听之任之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要想办法解决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问题。”牛老师说。

四、家长离开幼儿园时不要太留恋

还有些家长可能不太注意,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方式对孩子也很有影响。高级育婴师孙文波老师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不论孩子如何哭闹,都要坚决与孩子告别说再见,说爸爸妈妈要上班去了。家长也可以稍微停留一些时间,但时间不要太长,时间越长,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越强烈。

同样,家长也不要偷偷溜走,这样的话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爸爸妈妈怎么忽然不见了他们去哪里了这对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

五、对爱发脾气的孩子要安抚、讲道理

在这个阶段,很多孩子非常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哭闹。孙文波说,其实这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于焦虑和紧张的一种正常宣泄,家长不要一看孩子发脾气就粗暴对待,这样也是不合适的。家长可以等孩子哭后对他进行安抚,然后再跟孩子讲道理,3岁多的孩子都是可以讲道理的。

如果孩子经常发脾气,家长就要主动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找出问题的症结。比如,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争执等,然后针对孩子的症结进行疏导。

六、不肯睡午觉的孩子,可带个玩具去幼儿园

启乐园的孙毓老师说,有的孩子的表现让老师头疼,中午别的孩子去睡午觉了,但无论老师怎么安抚,他就是不肯睡午觉。这其实也是“入园分离性焦虑”的一种表现。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让孩子带一个平时在家里最喜欢的玩具去幼儿园,让孩子抱着玩具睡,减少孩子的孤独感,让孩子把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玩具身上。

同时,家长还需要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睡眠习惯,是喜欢听着摇篮曲睡还是喜欢被拍着睡,老师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殊情况有利于孩子的休息。

家长您好,每个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有的孩子每天哭闹,有的孩子变得不愿意与人交流,这都是很正常的,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分离焦虑,要知道孩子也能感受家长的情绪,如果家长过于焦虑也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因此建议家长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不管孩子哭闹再严重,孩子交给孩子以后就马上离开,如果您越舍不得,孩子就会哭闹情况就会更严重,另外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每天准时接送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长心中的低位从来没有变过,并且经常和孩子讨论关于幼儿园的事情,把孩子的点滴进步都与幼儿园联系在一起,让孩子对于上幼儿园产生期待与崇拜,另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多给孩子准备可以换洗的衣服和裤子,防止孩子因为哭闹严重而尿湿裤子,另外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多陪孩子去幼儿园参观,让孩子接触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降低孩子不安全感,也让孩子为上幼儿园有个心理准备。最后家长需要给孩子做好一定的能力准备,如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调整孩子的生物钟等!

我的四年级孩子不喜欢上学,我该怎么办?一味的训斥和责骂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守规矩和叛逆。父母应该平等、善良地教育孩子,尊重孩子,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抱着书包迟迟不愿进学校,怎么处理?

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告诉你的孩子,“我很头疼你的学习问题,现在我决定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干涉你起床、收拾书包、做作业等事情,但你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父母的错误方式常常误导孩子:他是在为父母学习。虽然父母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孩子并不总是欣赏反而,当妈妈催他起床,指出作业的错误时,他得到的信息是他正在为妈妈学习。因此,在这种负责的心态下,孩子们的所有行为似乎都是一种挑衅。他们的父母:我永远不会听学习的。父母越是强迫孩子学习,就越容易给孩子制造拒绝学习和与父母顶嘴的机会。孩子会有积极学习的动力。

二,家长不应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成绩差,父母经常批评、责骂,有时甚至无法抗拒。如果父母总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贫穷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会上升,甚至还会退步。一旦孩子陷入自卑情结,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许多孩子甚至变得沮丧和沮丧。这是最可怕的情况之一。事实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以一颗共同的心看待孩子的成就。

三,父母不应该责骂他们。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不断进步,结果是次要的。”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学会自我推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对自己说一个我一定能成功,让孩子逐渐学会摆脱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家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孩子适应学校的节奏,帮助他们摆脱无聊的误区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在哪个时代,国人对孩子的期望一直没变,不是望子成龙,就是望女成凤,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兴趣班奥数班一个接一个,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家长在胎儿时期,就开始了胎教,希望身边好的事物可以影响孩子,未来才更有出息一些。

也正是因为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越来越多,有些家长选择自己教育孩子,到了年纪也不送幼儿园,想凭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自然成长,有很多全职妈妈表示:自己的学历并不低,自己教育孩子,不仅安全,说不定还能发现孩子的特长,也是一件好事,但也有网友表示:很任性。

有些家长不想送孩子去幼儿园,究竟是什么原因?

1、幼师虐童事件频发

@林中玫瑰:自从当了妈妈,每天关注的都是和孩子有关的事,经常在网上看见哪里的幼儿园老师虐童、猥亵孩子,这些事真的看不了,尤其现在已经当了妈,再看见这些事,总会联想到自己宝贝身上,孩子太小了,在幼儿园发生什么自己也表达不清楚,万一真出什么事,全家人都得崩溃,上幼儿园还是等他再大一些吧。

2、孩子多,老师分身乏术

@不变的温柔:我也不喜欢女儿上幼儿园,才三岁,不小可是也不大,身边离不开人,一个班级老师需要照顾十几个二十几个孩子,这怎么能照顾好,如果老师太累有情绪,影响到孩子,自己也担心,所以先不送了,等再长长吧。

3、费用越来越高,还学不到东西

@彤彤爸:我们小时候成天在院子里傻玩,长大后不也是人才辈出吗?现在的幼儿园动不动就要加这个加那个的,经济负担太重,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学到东西也行,可孩子比较小,老师就是带着孩子玩,浪费这个钱不值得。

家长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到底是开明还是任性?

其实孩子上幼儿园,原本就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义务教育,家长送与不送都没有问题,只要大家能控制好孩子的正常成长,别让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性格,有把握照顾好孩子,不送幼儿园也没什么。

如果不打算送孩子去幼儿园,家长还要注意这2点。

1、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遇到很多小伙伴,他们的语言能力会渐渐发育完善,但如果不送幼儿园,家长就需要试着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沟通,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让他们知道通过语言,自己能获得什么,而不是用耍赖等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

2、帮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虽然很多家长不喜欢幼儿园,但孩子大部分自理能力都是在幼儿园学会的,老师们会教孩子怎么做家务、怎么洗袜子,但如果不去幼儿园,孩子的自理能力就需要家长把控,比如自己洗脸、自己穿衣服等等,千万不要大包大揽,过分关心只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

总之,孩子上不上幼儿园,可以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家长也可以看看实际情况,大家做的决定,一定要保证不会伤害到孩子,虽然选择没有最完美的,但相信各位家长一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