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绕银行存钱,银行送礼品,现金,超市购物卡这样的银行可靠吗。

客户 0 40

上绕银行存钱,银行送礼品,现金,超市购物卡这样的银行可靠吗。,第1张

上绕银行存钱,银行送礼品,现金,超市购物卡这样的银行可靠吗。
导读:银行存钱,银行送礼品,现金,超市购物卡是一个很正常的揽储活动。大家可以放心存,没有什么陷阱。过说到套路,可能确实有一个。就是你的这钱存了,就不能提前支取出来。如果提前支取,可能本金就会有少量的损失。存钱送礼品,揽储的一种手段,像我上班的银行

银行存钱,银行送礼品,现金,超市购物卡是一个很正常的揽储活动。

大家可以放心存,没有什么陷阱。过说到套路,可能确实有一个。就是你的这钱存了,就不能提前支取出来。如果提前支取,可能本金就会有少量的损失。

存钱送礼品,揽储的一种手段,像我上班的银行,就有存定期送礼品的活动。只要你存定期一年,金额大于1万,就有礼品可以送。

另外,像到了节假日,大客户都有准备礼品。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过年送春联福字和红酒等。

银行是干嘛的?开门就是做“钱”的生意的,服务重点肯定是偏向于有钱人。你是大客户,来银行办业务根本就不需要排队。你提前和网点负责人打个电话,贵宾室就给你安排好。

10万元。

客户办理定期存款和龙年礼仪存单均可赠送小礼品,如果办理1万元定期存款,可获赠30元的价值礼品,5万元定期存款获赠150元价值礼品,10万元定期存款获赠300元价值礼品。礼品主要为食用油和洗衣液。客户办理定期存款满1个月后可凭相关证件到网点领取。

有的,邮政储蓄银行会用小礼物来吸引客户储蓄。

邮政储蓄的网点遍布乡镇一级,客户多以农村百姓大众为主,为了便于揽储,采取了存定期存款发放农产品和生活用品的“礼品战术”。

目的就是就是为了吸引人们存款。

每个银行都不同,有的银行可能直接不送,有的可能会送以下这几种类型:

一、直接反现

送直接返现这种礼物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做法,但却非常有效果,比如有很多银行规定,每存1万块钱就返还10块钱到50块钱不等,这种做法在前几年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最近几年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这种违规竞争存款的打击力度,所以很多银行都不敢采用这种直接返现的方式了,很多银行都有可能会换成营销支出的方式把钱返还给客户,这种做法就会相对比较隐蔽一些。

二、日常用品

银行存款送客户礼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合规的竞争方式,所以银行在送礼品的过程当中不能送太高价值的,否则就是变相恶意竞争。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多银行送的存款礼品价值相对都比较低,大多数都是跟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物品,比如说大米、面粉、油、洗衣液、卫生纸等这些生活基本必备物品,这些礼品价格一般都在100块钱以内,这些礼品相对于存款额度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银行也很乐意送给用户这些。而想要获得这些礼品,很多银行都规定存款需要达到5万块钱以上,甚至有些银行存款需要达到10万块钱以上才可以。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大米,油,洗衣液等之外,凡是跟日常物品有关的一些东西都有可能成为银行赠送的对象,比如扫地机、热水壶,电风扇,电饭煲,炒锅,净化器,微波炉,烤箱等等,这些东西还是很常见的。银行会根据用户存款额度的高低转换成一定的积分,然后用户可以用这些积分就可以去兑换对应的礼品。

三、定制礼品

现在很多银行都有存款送礼品的活动,所以银行光送礼品对客户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因此有些银行为了吸收更多的大额存款用户,他们会赠送一些定制存款礼品。这些定制礼品价值相对来说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在包装等各方面也比较上档次,因此更能吸引大额存款客户来存款。至于定制礼品包括哪些不同银行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银行针对老年人会定制一些保健品,针对年轻人则会定制一些电子产品,而针对一些大额存款客户,还有可能赠送一些黄金饰品等贵重的礼品。至于银行赠送的礼品最贵的是什么,我觉得这关键要看用户存款额度是多少,如果用户能够存个100万以上,银行至少有1万块钱以上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拿出个1000块钱甚至2000块钱来购买一些高端的礼品赠送给客户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这也没有超过他们所得利润的多少。

具体情况还是要以银行的具体规定为准。

应该是分发给员工的。到银行存钱是否需要身份证要看具体情况:无卡折存款,需要提供身份证;有卡折使用密码存款,五万以下不需要提供身份证;有卡折存款用密码,五万以上需要提供身份证。柜台办理存款的流程:排队取号,叫号后将银行卡交给柜员,如需提交身份证也请一并交与;把需存款交给柜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一般会点钞三次;确认金额,在业务确认单上签字;取回回执单,拿回银行卡、身份证完成存款。

银行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大方?

1现在到了年底,各大银行又准备开展揽储大战了,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满足流动性需求以及考核需求,各大银行都会使出各种办法吸收更多的存款,比如提高存款利率,赠送存款礼品,享受VIP服务等等。 只要额度达到一定的限制,比如5万块钱以上就可以获赠一些礼品,这些礼品包括大米,油,洗衣液等各种生活物品。 对于银行这么热情,其实很多客户都有点不习惯,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银行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特别是以前,银行根本不愁存款,各大银行都是等着客户上门。 放在以前,不要说让银行送礼品,去银行存款能够给一个好的脸色,已经算是VIP服务了。 为什么现在各大银行突然转变态度对客户这么好?存款还可以赠送各种礼品呢,其实这只不过市场竞争的结果,这种竞争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2第一、银行内部竞争。 以前我国银行数量比较少,大多数地方银行都主要以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银行为主。 但是最近十几年我国银行数量越来越多,不仅同一家银行开的网点越来越多,新增的银行法人机构也越来越多,截止2021年6月末,我国银行法人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000家以上,全国拥有的银行网点已经超过20万个。

3但是存款客户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多,在银行数量和银行网点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存款的竞争肯定会进一步加剧。 所以各大银行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只能给客户更多的回馈,比如提高利息、赠送礼品等等,这样才能在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而银行之所以愿意赠送礼品吸收存款,因为存款对于银行来说非常重要,存款就意味着生存,毕竟目前银行主要利润来源还是靠利差,没有了存款就没有利差,而存款越多利差越大,对应的收入奖金各方面越多,因此存款跟银行工作人员的收入、晋升、评级各方面都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吸收存款方面都非常积极,而且任务也非常繁重。

4第二、外部竞争。 以前大家理财只能去银行存款或者购买国债,但是最近十几年我国理财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存款之外,客户可以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多,比如货币基金就给了银行当头一棒。 一些互联网平台推出的货币基金,利息比银行的活期利率高出很多,巅峰的时间甚至比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还要高,而且这些货币基金可以随存随取,兼顾收益和流动性,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虽然最近两年

法律分析:存款送礼品不一定符合规定。根据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规范吸收存款行为,不得采取以下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1、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2、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3、延迟支付吸存。通过设定不合理的取款用款限制、关闭网上银行、压票退票等方式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4、以贷转存吸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向“空户”虚假放贷、虚假增存;5、以贷开票吸存。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循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贴现,虚增存贷款;6、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7、通过同业业务倒存。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将财务公司等同业存放资金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临时调作一般对公存款,虚假增加存款。

法律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九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照本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每次到了特定的节假日的时候,尤其是年初年末的时间,银行总会开展揽存活动,存款送礼物,这是银行的基本操作。

银行送出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银行对不同的存款金额送出的礼物也都不相同,这些存款送的礼物中,有些是米面粮油,也有一些是电风扇,豆浆机,微波炉等小家电。

但是喜欢去银行存款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并不是说存款送的礼物就一定好,有些礼物的背后很可能挖了陷阱等着你往里跳。

银行存款最受欢迎的是存款返现

在不少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对于来银行网点办理存款的客户,经常会采用存款返现的方式,以此来吸引储户进银行存款。

比如在今年的年初,我们当地的农商银行就有相应的揽存活动,存1万元返现60元,存款金额达到10万元直接返现800元。

当然各个地区的银行的揽存活动开展的力度也有一定的差别,有些银行存1万元只能返10元,另外再加一些洗衣液,洗衣粉什么的。

据网络上查找到的相关信息可以,知道有些银行的存款返现金额:甚至存1万能返到90元。当然出现这样存款返现活动的基本上是一些小型商业银行,因为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比较小,再加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强烈竞争,为了达到吸收存款的目的,所以才展开这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揽存活动。

存款经常会收到的一些礼物有哪些?

除了存款返现之外,像一般的节假日银行开展揽存活动也会送出相应的礼品,只不过这样的活动力度就没有年初年末那么大了。

银行送出的存款礼物都是与你所存取的金额有关,根据存取的金额不同给予不同的礼物,但总体上都是遵从存款金额越多拿到的礼物价值越高。

比如你存款金额只有1万元多一点,那么很可能银行送出的礼物就是一提卫生纸,一袋洗衣液,一瓶洗洁精等一些日常的家用生活物品。

当你的存款金额达到了10万甚至20万,那么银行送出的礼物相对来说价值会高一点,一些个头较大的夏凉,一个电饭锅,一个烧水壶,一个微波炉等一些小家电。

除此之外,对于这些存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银行,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还会打电话通知去领取相应的礼物。比如:端午节可能会打电话邀你去银行领取几个粽子几个醎鸭蛋;在中秋的时候我会打电话要你去拿几块月饼几个柚子,元宵节的时候送几袋汤圆。

对于那些存款在五六十万甚至更高的客户,银行一般会送出一些价值较高的礼物。像一些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等都可能在这些礼物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还可以参加银行组织的一些高端的酒会,活动等等。对于这种大客户,银行给出的礼物和待遇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且存款金额越高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也越好。

甚至有些小型银行对于存款金额达到一定额度的还能够帮存款的客户解决,孩子上学甚至解决亲属工作的一些相对较复杂的问题。

其实银行存款送礼的这种行为是不被监管机构允许的。有点恶意竞争的味道,也是通过这种存款返现存款送礼的方式,变相地拉高自己的存款利率,从而达到吸收存款的目的。

而相对于银行来说,以这种形式揽存,是会给银行增大揽存的成本,压缩自身的利润。而当银行的利润下降,那势必就要选择风险更高的投资来获取利润,而这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很可能会使银行的风险加大。

除了在银行存款能拿到银行送出的礼物之外,在银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和理财产品也会有特定的礼物,像一些银行自营的保险和理财产品,一旦购买了这些产品,银行都会送出一些礼物,而且这种礼品相对来说也比较好。

存款的金额不多,银行送出的礼物价值很高,但很可能也是一个陷阱

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有些银行为了达到揽存的目的,不择手段“存1万就送电动车”,“存5000就送大冰箱”……

这样的揽存活动,他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存款产品,而是某种保险产品。在之前邮政银行就开展了存1万送电动车的活动,而这个活动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款保险趸交产品。需要连续多年存1万元并且存放在银行里,一定时间后才能够拿回存款的本金和收益。

而这样的保险产品,有一个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问题,就是一旦你提前退保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金。可能当时你办理这种产品的时候,只看到了存1万就可以骑电动车回家,然而实际上是你第1年需要存1万元,在第2年的时候你需要存2万元,第3年的时候你还需要存3万元……连续存到第5年的时候。

此时你也不能立马把存的这5万元全部取走,而是要继续放在银行,三年之后才能够拿到存款的本金和少得可怜的收益。

这其实非常于你第1年存的1万元已经存了8年,而第2年存的2万元也存了7年。如果全部折算成1万元来计算的话,那非常于1万元一共存了。8×1+7×2+6×3+5×4+4×5=80年,而如果按照最高的存款利率3%来进行计算的话,1万×80×3%=24000元。

而是等你8年之后,很可能银行只会给你几千元的收益。而你自己想一想那辆电动车真的值一两万元吗?很多时候银行送出的这样的电动车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品牌,价值也不过是一两千元。

更可气的是这样的保险趸交产品一旦提前退保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金,退保的时间越早,相对来说违约金的损失也就越大,哪怕是你全部按照相关规定,把钱全部存进去了,但是没有到约定的时间想要提前支取,很可能没有半分收益给你,而你拿到手的只有那辆价值一两千元的电动车。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根本就是计算不过银行银行,有那么一大批的精算师不可能会在这种问题上出现纰漏,想占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看到银行的一些看起来存款金额较低,赠送的礼品价值却较大的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多个心眼,如果这是相应的保险产品或理财产品,那么最好不要去参与。

因为这些保险和理财产品一方面不在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内,另一方面这些保险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也是随市场波动的,他们宣传的只不过是一个预估收益与实际收益有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