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爸爸送三胞胎女儿上幼儿园转身泪崩,她对孩子有哪些放心不下?

爸爸 0 30

江苏一爸爸送三胞胎女儿上幼儿园转身泪崩,她对孩子有哪些放心不下?,第1张

江苏一爸爸送三胞胎女儿上幼儿园转身泪崩,她对孩子有哪些放心不下?
导读: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希望,所以每个家庭对于孩子都特别的关心和照顾,如今一个家庭的孩子基本上有4个人疼爱,一个是自己的父母,再者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可谓是家里的宝贝,当宝贝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去上学的时候,父母难免会比较的担心,这不,江苏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希望,所以每个家庭对于孩子都特别的关心和照顾,如今一个家庭的孩子基本上有4个人疼爱,一个是自己的父母,再者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可谓是家里的宝贝,当宝贝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去上学的时候,父母难免会比较的担心,这不,江苏一爸爸送三胞胎女儿上幼儿园转身泪崩,他对孩子放心不下的主要有3点,第一担心孩子在学校受欺负;第二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的环境要找爸爸妈妈;第三就是担心老师照顾不好,这是人之常情能够理解。

一、这位爸爸送自己的三个女儿上幼儿园转身泪崩,他对于孩子主要有3点放不下,首先是怕孩子受到别人欺负。

这位爸爸送的是三个女儿,相比于儿子的话女儿会更让爸爸放不下,首先就是怕女儿在学校受到班里长得比较壮实的小孩子欺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什么伤害。

二、其次是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哭着闹着找爸爸。

大家都知道孩子去幼儿园的话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孩子可能会哭闹,所以这位爸爸也是担心自己的女儿们不适应学校陌生的环境,从而哭着闹着找爸爸,其实孩子确实会这样,不过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的过程,这位爸爸不必过于操心。

三、最后则是担心老师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这位爸爸为了孩子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位爸爸应该平时对于自己的孩子照顾的比较多,所以送到幼儿园后怕学校的老师对于自己的孩子照顾的不好,加上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孩子,所以送完孩子后会泪崩,小编认为大可不必如此,人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孩子只有经历了才能成长,否则父母就要操一辈子的心。

送宝宝去幼儿园家长千万别做这些事

 送宝宝去幼儿园家长千万别做这些事,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到了该去幼儿园的年纪,许多爸爸妈妈在送小朋友上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做错一些事,分享送宝宝去幼儿园家长千万别做这些事。

送宝宝去幼儿园家长千万别做这些事1

  一、延缓离园

 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孩子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下孩子,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二、搂着布娃娃一起睡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睡午觉。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可以一对一抱起来哄哄入睡;有些孩子在家有特别依恋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枕头之类的,可以带到幼儿园,让他搂着一起睡。

 如果中午没有睡,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提前一小时睡。同时,星期天在家依然要让孩子保证中午12点睡午觉,否则下周上幼儿园时,午睡又会成为问题。

  三、回家后不能给零食

 孩子刚上幼儿园,一开始会吃不好饭。回家后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吃零食,一旦养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回家等着吃零食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

四、陪伴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特别是每天接他回家后,应该带他到户外充分玩耍,一起放声欢笑,让心情彻底放松。

 晚上睡觉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给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回家就给好吃的,或者玩具。对此,专家认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就盲目心疼。没有比爸爸妈妈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好的奖励了。

送宝宝去幼儿园家长千万别做这些事2

  一、一味妥协,推迟入园时间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还存在有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他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几天,在家里休息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倍功半。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四、“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件毛衣来!”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给你买奶,这就回来!”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五、“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真的能做到,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

 如果不能,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六、“再哭,再哭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可是我们一线的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这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

七、“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使孩子愉快的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那时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八、“不许哭!”

 每个家长都不愿听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听不到,心里能够接受的了,可是却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泪。其实,面对分离焦虑,孩子选择以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是正常的表达方式,压抑孩子哭,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九、喂完饭再走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早上总想喂饱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饱了后再和家长告别,很容易因为哭而呕吐,而且,家长长时间逗留在活动室,会让其它的孩子产生情绪感染,不利于孩子适应。

十、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长送完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长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十一、“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凶你吗?”

 家长对孩子的关切溢于言表,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样的负暗示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的生活,不自觉的建立起幼儿园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师凶我之类的联想。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十二、在家一定要好好补

 孩子入园头几天,吃饭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时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长会刻意给孩子带奶,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想多做些鱼虾肉蛋给孩子补营养。其实,孩子刚入园容易上火,在吃饭上应当注意多饮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对于鱼肉之类容易生痰上火的东西,应当尽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十三、休息的时候无节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星期一的时候特别不容易适应,一方面是由于休息了两天,对环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作息秩序紊乱。

 休息日时,家长应当尽量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3至5岁,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在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往往孩子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哭闹不止,另一种则是自然自在,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表现呢?其实这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关。幼儿园老师: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大多来自这3种家庭。

邻居小华,有个4岁的女儿叫敏敏,在家里可算是一个集万千宠爱的小公主,家里有奶奶爷爷的贴心照顾,也有爸爸妈妈的温暖陪伴,家庭氛围非常好,让敏敏生活在爱当中。敏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敏敏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妈妈送她过去,在校门口,小华跟女儿说:"要好好听老师的话,等到放学就来接你,很快就能再见到妈妈啦。"敏敏也非常欣然的接受了,点点头,跟妈妈挥手告别。敏敏如此自然积极的态度,跟校园门口大声哭闹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老师一问:敏敏的适应性怎么强?小华便说之前也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平时也有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她更开朗,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难怪敏敏能够如此自然与妈妈挥手告别,快速接受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个小华平时的教育方式有着重要关系。

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孩子往往都是大声哭闹,不肯踏进校园一步,不愿意跟父母分开,这是孩子表现出来的分离焦虑,而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往往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平时有些家长忽略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一旦孩子厉害父母便会产生焦虑,不能接受。

1、 家庭氛围浓厚的家庭

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往往家庭非常活跃,充满爱意,爸爸妈妈的温暖,爷爷奶奶的照顾,都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当中,让孩子内心充盈,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

2、 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的家庭

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往往他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不会过于依赖父母,能够在生活当中照顾自己,更快速更容易接受新生活、新事物。

3、 多带孩子见世面的家庭

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往往他们的都见过世面,具有很强的 社会 交际能力,孩子经历得多,看得多,那么适应性也更强,面对新环境能够快速融入当中。

1、 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

在平时,父母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支持和鼓励,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能够积极面对新事物,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进步。

2、 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乐趣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可以给孩子讲讲学习的乐趣,活动的乐趣,伙伴的乐趣,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一个憧憬,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生活,在校区里走走,让孩子对幼儿园没有陌生感,这样孩子能更好接受幼儿园。

3、 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家长要注重培养独立的品格,平时孩子的时候让他自己完成,如果孩子第一次不会,爸爸妈妈先示范一次,让孩子学起来,让孩子有生活自理能力,千万不能过度照顾孩子,不利于孩子独立发展。

结语: 孩子上幼儿园,出现哭闹的情况不少见,往往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所影响的。要想孩子能够更加快速接受幼儿园,平时要注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生活在爱的环境当中,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情况,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幼儿园生活,也可以发展孩子独立性和适应能力。

我是尼莫妈妈 育儿 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文 | 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很多人都在网上吐槽过,爸爸根本不知道他在哪个班级上课,更有甚者,不知道孩子所在的学校和年级。

前段时间就有一位接孩子放学的爸爸火了,这位父亲平时工作较忙,孩子都是由妻子带的。

好不容易抽出时间的他,想亲自接娃放学,给他一个惊喜,结果在幼儿园门口 被老师当成了坏人。

幼儿园老师因为从来没见过孩子父亲,所以一直在确认他的身份。但仍然不放心将宝宝交给他。

而小孩也因为第一次看到爸爸来接,自己也有一点懵,好久后才反应过来,告诉老师真相,最后幼儿园老师才放心让宝爸将宝宝接走。

虽然这位爸爸被当做陌生人,但在其他的接娃父亲中算是比较好的了,有很多年轻人就吐槽过自己父亲接他的时候有多么随意。

父亲不被老师和孩子熟悉,也反映了现在家庭出现的很大一个问题“丧偶式教育”。

促进孩子智力发育

日本的儿童教育专家泽口俊之也认为,在孩子 7~12岁 的时候,如果能得到父亲更多的陪伴,他们的 脑力可能发展得更好

这是因为父亲 陪伴孩子的方式 与母亲的往往很不一样,比如母亲习惯陪孩子 聊天、讲故事 ,而父亲则喜欢带他们 玩电游或是外出运动

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

母亲和父亲的性格毕竟是不一样的,母爱父爱也是不一样的,母爱更加的 无私、细腻 ,而父爱比较 豪放 带有目的性

两种不相同的爱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一样的影响,更能促进他性格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这也是因为父爱与母爱的不同,很多妈妈喜欢事无巨细地为孩子 包办一切 ,而父亲的照顾则比较 粗放 ,有些事情得孩子自己完成, 独立性 也自然更好。

如今年轻家长受到的教育更多,越来越多的年轻宝爸也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开始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去。

但这也造成了新的问题,宝爸和宝妈的教育理念可能很不相同。

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指责对方

不争吵: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了理念不合的情况时,千万不能当着孩子争吵,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他可能觉得父母是为了自己才吵架的,感到 难过、内疚

而且在孩子面前争吵也很容易让他成为双方吵架的靶子,受更多 言语上的伤害

不指责:

在发现对方教育方式不对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这不利于树立家长的威信。

当孩子不希望父母管教时,也很可能开始会翻旧账,指责父母教育方式不行。

就事论事

当父母因为教育观念不合时,也不要转变为其他方面的争吵,就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就行,以免伤害夫妻感情。

不可单方面做决定

在有些夫妻在争吵过后,教育理念仍然不同,但也不能因为生气和冲动的性格擅自做决定,这可能会打击另一方的教育信心,严重起来也会影响夫妻感情。

宝宝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去上幼儿园,第一天的情况肯定是哭的难分难舍,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一定不能心软,果断离开,如果宝宝哭一次你心疼带回家了,那么后面就难适应了,哭一个月的都有,所以第一天上学很重要,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是父母放心不下孩子,放轻松跟小朋友说再见,加一句放学我会第一个来接你,宝宝心里有了期待他会很乖的。

不要给带任何玩具去园里,不要给带任何零食去园里,你需要做的就是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老师,一定要相信老师。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快速的学习成长,因为现在幼师负面新闻比较多,家长也害怕啊!但是我要说的是,那种祸害老师是很少的,比中奖的几率还小,所以家长一定要充分信任老师,老师才能愉快的带孩子玩耍。不要跟个神经病一样,一天到晚盯着视频,我娃怎么自己坐那呀!我娃好像没喝水,我娃摔倒了,看那个小朋友打我娃脑袋。你的心绷了一天,有意义吗?小朋友上学了就是一个集体,肯定没有一个人在家照顾的好,但是这正是锻炼小朋友的自立能力的时候,

不妨送娃去幼儿园以后自己在家好好放松一下何尝不好呢!盯着监控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点什么呢?所以一定要充分信任你所选的幼儿园,要不然你就别上学自己在家教。

第一天送去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很开心地玩耍,我陪了一上午,连户外活动都坠在后面,老师忍无可忍,说了句,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才后知后觉自己有点越界,连忙躲远了点,后来接的时候说她自己吃饭收碗都做得很好,终于感觉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第二天继续陪,一个小时以后老师让我离开,她哭成狗,老师让回来,抱了一会儿缓过来,该户外活动了,我先出去,她穿鞋,看我出去继续哭成狗,然而出了门就好了,我做贼一样远远地跟着,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坐下看着,玩得很好一切正常,庆幸这天也过去了。那天正值中非蓝,阳光好得不像话,我一边担心被蚊子叮,一边细细体验自己有点空落的四肢百骸,终于觉得,对于这个孩子,我到底是生出了一些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