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成都大学算好大学。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成都大学算好大学。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
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
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
成都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90余人,副高职称450余人,博士近500人。学校名誉校长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专家20余人。
有中国高被引学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50余人。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读书的地方大概率就是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地方D从城市区位分析,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城市第四极一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核之一、新一线城市之首,成都发展潜力巨大。
在高校毕业生选择工作定居的热门城市中排名第四2从城市人口分析,(2022年),新增人口仅次于广深,跃居全国第三,城市的高素质人口定义了城市的发展动力,成都发展潜力巨大。
成都大学紧邻30000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可以说青龙湖就是成大学生的后花园,从生态环境来讲,成大可以秒杀区域内其他高校,甚至是川大,电科等高校。想象一下,读书累了,就去青龙湖边晒太阳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正高及副高职称教师近800人,博士教师近800人,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00余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90余人。
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40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余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
就业情况
薪资情况:
以《成都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参考,成都大学2021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成都大学毕业生(本科和研究生)平均工资为5561元/月,其中36%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5000-6000元/月,27%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5000元/月就业方向:
在小学、幼儿园或各类培训机构从滔文、数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教师进修学校、县(市、区》小学教育研究室的教学研究人员,也适合在初等中学从事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教育局新闻传播、文化出版、企业、社区等从事办公文秘、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服务工作。
成都大学是一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经过三十载的办学历程,已发展成为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城市型综合大学。
成都大学始建于1978年,此后三易校址,始黉门街,历花圃路、荷花池,1999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斥资数亿,置地千余亩建设具有现代气派的成都大学新校区。2002 年7月,学校整体迁至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丰厚的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校园环境优美,气度恢宏,动静结合,2004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园林式单位”。 2006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成都卫生学校整建制并入成都大学,同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毗邻十陵校区再征地1400余亩,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目前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已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将矗立在成都市东部新区。
目前,学校现有占地面积 92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6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8455万元,馆藏图书130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00余名,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80 余人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设有工业制造学院、城乡建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产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产业学院、经济政法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医护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和体育部,本专科专业60余个,拥有各类学生近3万名。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外软件实训基地3个,校内建有基础实验室和实习工厂9个、专业实验室11个、研究型实验室1个、研究所7个;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成都市数字动画原创中心、成都市动漫人才培训基地、成都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以及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成都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成都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中心、成都市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学校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有《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文科爱好者》及《理科爱好者》。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已先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博士生导师、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党政高级管理人员、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育专家以及医疗卫生战线的杰出人才。
面向未来,我校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与专业设置和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衔接最紧密;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培养的人才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发挥最好”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
我的一个朋友就在那读书,我经常过去玩,好吃的,好玩的挺多,学校也还是挺大,不过有一点不好,那的交通不太方便,只有97路直达,而且晚上8点半就收车了,想过去,就只能98在三砖场,坐三轮或打的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