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物给老师违法吗

孩子 0 22

教师节送礼物给老师违法吗,第1张

教师节礼物老师违法吗
导读:这个没必要,每到教师节来临之际,老师收礼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以笔者的经历,感觉教师收礼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不知道却为何能总能引起舆论的口诛笔伐。自己作为家长从来没有想到要给老师送礼,也不见老师如何针对自己孩子。其实,对于老师教师节收礼,

这个没必要,每到教师节来临之际,老师收礼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以笔者的经历,感觉教师收礼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不知道却为何能总能引起舆论的口诛笔伐。自己作为家长从来没有想到要给老师送礼,也不见老师如何针对自己孩子。

其实,对于老师教师节收礼,应该按照送礼者是谁而有所区分。如果送礼者为学生家长,则这个礼是绝对不能收的。因为学生家长送的礼,不管是礼品还是现金,往往价值不菲。而公立学校的在职教师从身份上来说,属于国家公职人员。

学生家长给孩子的老师送礼,肯定是为了让老师能照顾自己孩子,所以也可以说是为了谋取一定的利益。这个时候家长送礼老师收礼就涉及到了行贿受贿的问题。根据《刑法》,公办教师累计收受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就可认定为受贿罪。

即便是私立学校的老师,也有企业、公司人员受贿罪的约束。所以老师们在接受学生家长送礼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严重的后果。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送礼者是学生。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个小礼物,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这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老师接受学生礼物也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或者说,国家也可以出台相应的规则来约束老师接受学生的礼物。比如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像当年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的班主任冯群超因为教师节学生没有买礼物,训了学生足足一节课,这样的行为就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又比如必须坚持价值不得超过一定限额的原则,比如十块八块,表示了意思即可。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所花的钱都来自于家长。

如果收取金额过大,其实也是变相向家长收取。还比如自制的原则,即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应该坚持由学生自己制作的原则,防止学生购买礼物时互相攀比。只要能坚持以上原则,接受学生礼物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扩展资料

其实,更好的办法应该是一刀切不允许老师接受学生任何礼物。因为在送礼收礼的过程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一,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也不一样。送礼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间互相攀比;另一方面,不送的同学会担心老师学生不能平等对待自己,从小就认为送礼就能办事。

实际上相当于对成人社会里行贿受贿行为在学生时期就开始鼓励,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鼓励对我们社会风气是十分不利的,并且这种鼓励是潜移默化的,以后很难纠正。

总之,尊师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达。老师们也应该意识到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的行为确实是不对的,并且如果达到了一定数额,真的会涉嫌受贿犯罪。所以无论从师德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都是不对的

在选择给朋友孩子周岁生日的礼物或红包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1 关系亲疏:如果与朋友关系较为亲密,可以送一件相对较贵的生日礼物,或者一个红包。如果关系一般,可以送一些小件物品,如衣服、鞋子、帽子等,或者一个相对较小的红包。

2 经济状况:如果经济状况不允许,可以送一个相对较小的红包,或者直接送钱,让朋友自行购买孩子需要的物品。

3 习俗和传统: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可能有不同的习俗和传统。一般来说,在中国,送红包是一种常见的庆祝方式,尤其是在周岁这个重要的生日节点上。

4 礼物或红包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和关心,礼物或红包都可以承载这种心意。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礼物,如玩具、书籍等,或者一个带有特别祝福的红包。

总的来说,选择送礼物还是给红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表达出对孩子的祝福和关心。

在闺蜜生孩子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包红包,也可以选择送礼物,具体取决于你与闺蜜的关系以及个人喜好。

如果你更倾向于包红包,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金额:红包的金额可以根据你与闺蜜的关系以及你的经济能力来决定。通常情况下,红包的金额可以是整数或者吉祥数字,比如带有“8”或“9”的数字被认为寓意吉祥。

2 附加祝福:在红包中,你可以写上祝福语或者表达你对闺蜜和孩子的祝福,让红包更有意义。

如果你更倾向于送礼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

1 实用性:可以选择一些对孩子实用的物品,如尿布、奶瓶、婴儿服装等,这些物品可以满足孩子的实际需求。

2 纪念性:可以选择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如手链、脚链等,这些物品可以记录孩子的重要时刻,也可以作为母子间的情感纽带。

总之,无论选择包红包还是送礼物,最重要的是表达你对闺蜜和孩子的祝福和关心。

闺蜜生孩子送好礼物有衣服、婴儿毯、婴儿车、尿不湿、手镯。

1、衣服

当朋友生了小孩之后,她的注意力就会在小孩身上,所以你送礼物的时候最好是送关于孩子的,这时候你可以去买一套婴儿穿得衣服当礼物,一定要是纯棉的。

2、婴儿毯

婴儿出生之后是会被包裹起来的,所以当你朋友的孩子出生后,你可以买婴儿毯或者是浴巾被或者是包被给朋友,让她们能够及时更换,并且去的时候尽量多关心朋友和孩子,当你的朋友看到你如此用心,她肯定会非常开心的。

3、婴儿车

婴儿车可以说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用的物品了,当你朋友的孩子出生之后,你可以直接送她婴儿车,这样既能够帮到她们,也不会显得礼物很廉价。

4、尿不湿

孩子出生后用的最多的就是尿不湿了,如果你朋友孩子出生了,你可以送她一些尿不湿,比如说花王、好奇、帮宝适等出名的尿不湿,型号最好是买小号。

5、手镯

如果你的家庭比较富裕,又或者是你和你的朋友关系非常好,你可以送宝宝一些手镯或者是长命锁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东西。

9月9日,河南郸城县某小学一名老师在社交媒体晒礼物引发关注。网名“美丽裙子”的女老师拍摄所收礼物为一束鲜花、一盒月饼及一箱饮料,并配文当老师的好处就是处处被偏爱着,感谢王某某妈妈送来的教师节礼物。有网友认为老师的炫耀行为不妥,也有人认为学生家长送老师鲜花无可厚非。10日,涉事女老师回应称和配文是她发布的,鲜花是她闺蜜送的,其它礼物是学校发的。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回应称,老师不能收学生家长的礼品,他们核实情况后会处理。个人觉得教师收礼应该分成两种看待。

教育局回应教师晒礼物引争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9月9日,河南郸城县某小学一名老师在社交媒体晒礼物引发关注。网名“美丽裙子”的女老师拍摄所收礼物为一束鲜花、一盒月饼及一箱饮料,并配文当老师的好处就是处处被偏爱着,感谢王某某妈妈送来的教师节礼物。有网友认为老师的炫耀行为不妥,也有人认为学生家长送老师鲜花无可厚非。10日,涉事女老师回应称和配文是她发布的,鲜花是她闺蜜送的,其它礼物是学校发的。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回应称,老师不能收学生家长的礼品,他们核实情况后会处理。

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热心就被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消磨没了。

我在视频的最后听到这个老师对于礼物事件的回应,声音中那种伤心心凉的感觉让人觉得有心心痛。

教师节以及一些节假日教师收礼事件,这些年每年都有一些热点,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几十年的一种习惯,或者说礼仪问题,现在出现了这么多的分歧。

个人觉得教师收礼应该分成两种看待。

一种是所谓的那种回扣,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送的礼。比如有些家长家里有公司,而公司的产品和教育有关,通过老师把产品卖给学校,给老师回扣。或者有些家长为了让老师对自己孩子多关爱,或者为了让自己孩子能够到某老师的班级学校读书而送礼。

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禁止,这也是老师应该远离的事情。

但是这些年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在节假日学生送老师一些花,或者一些卡片,即使中秋节送一盒月饼来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恩,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吗?

如果因为这个送礼,老师在教学上区别对待,我们可以对老师进行道德攻击,但是没有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穷追猛打呢。

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的是和老师一起去想办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而不是把一些精力花在和老师作对这件事情上,你不得不说,现在的一些家长对于老师的行为有些太吹毛求疵了。以至于绑住了老师的手脚,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躺平的老师,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家长的行为,正在慢慢的浇灭作为一个老师,内心中对于学生爱的火苗。

所以我认为这个视频发布者不太妥当,作为教育局或者学校,第一时间更应该是了解清楚事情,然后决定处罚,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干净,第一时间把老师给丢出去,进行什么惩罚,这样的行为真的好吗?而且这个老师也说了,所谓的礼物大部分是闺蜜和学校送的,如果大家对人家再攻击就不对了。

最后我想说一句,我们到底是要培养什么样的老师?我相信跪着的老师教不出有骨气的学生,希望各位家长要好好想一想了。

教育局回应教师晒礼物引争议相关阅读:

教师节收礼谈:“晒礼物”是教师愚蠢的自我陶醉行为

教师节收礼谈:作为老师,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教育话题一直处于社会的风口浪尖上,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也影响着后续整个国家的发展,关注的广度不言而喻。而每年的“教师节”,教育话题更跃身为社会热点。

作为老师,越身处热点,越要清醒和理智。因为,每年教师节,都不“安全”,几乎每年都有老师晒教师节礼物被举报的事情,今年河南一女老师因教师节感慨当老师有好处,晒家长礼物被查!

河南当地教育局回应,说按理老师是不应该收礼的,所以对于女老师晒出来的月饼、饮料等东西需要核实以后,才能对外宣布老师是不是收礼。

在引起整个社会评议是非的同时,一自媒体博主评论说,不得不说,我们的老师,太纯了太单纯了,也就只有老师能把自己收到的礼物晒到朋友圈里,这也是够奇葩的!

“奇葩”二字让人震耳发聩。

“晒礼物”从社会角度不提倡

或许这样的“晒”法在教师圈里已经见怪不怪了,经常有学生和家长因感激老师教导有方,或手捧鲜花,或拿手工制作……,送给老师,家校合作,画面温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但作为老师,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晒”法,是否不仅仅是体现师生和谐、工作成就或者作为老师的满足感?是否还可能是一种变相的职业受贿或者索取,或者是一种因职业便利而获得的一种利益,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而这样的“晒”法是不是在变相提醒其他家长或学生要做些什么,或者在炫耀自己作为老师因回报而获得的“某种幸福”?

……

所以,在教师圈里见怪不怪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真是“奇葩”,确实啊,各行各业,很少见大范围地收了礼物还主动自个晒出来,然后还要“晒”自己被爱的满足和幸福!

“晒礼物”从职业角度不提倡

很多教师忠于教育,乐于教育,也爱着所教授的每一个孩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不能没有爱,甚至这种“爱”往往是相互的,但首先要肯定的是,教师是一门职业。

要确认这一点,在整个社会看来,教师就是一门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中的第八条教师应该履行义务的第四点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爱”学生,就是职业的要求!简言之,作为老师,只求付出,没有规定要求“回报”!

所以,学生或家长“送礼”,不管何种礼物,这不是我们所想的,也不应该是获得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的理由,只是从侧面反映出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而已。而这样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

一个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应该来自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收礼物”时的“被爱”!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教师节"设立的目的是尊重教师、重视教育,而"教师节"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教师的形象和素质,给予社会良好的形象,从而形成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上面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宗旨来看,"晒礼物"背道而驰,完全是一种愚蠢的、个人"自我陶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