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真的需要送礼吗?

孩子 0 26

孩子上幼儿园,真的需要送礼吗?,第1张

孩子上幼儿园,真的需要送礼吗?
导读: 1、孩子上幼儿园,真的需要送礼吗?2、提前送孩子去幼儿园好吗?3、春节是亲子教育的黄金期,千万不要错过4、春节送小孩子学习机器人好吗?5、开学、过节、考试前,家长该不该给老师送Ǥ6、宝宝还没从过年的氛围中缓过来,如何送孩子去幼儿园?7、如
  • 1、孩子上幼儿园,真的需要送礼吗?
  • 2、提前送孩子去幼儿园好吗?
  • 3、春节是亲子教育的黄金期,千万不要错过
  • 4、春节送小孩子学习机器人好吗?
  • 5、开学、过节、考试前,家长该不该给老师送Ǥ
  • 6、宝宝还没从过年的氛围中缓过来,如何送孩子去幼儿园?
  • 7、如果学校通知开学,我们要送孩子去上课吗?

小柚子9月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开始头疼了。有朋友说,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学会给老师送礼了,这是社会的潜规则,你不这么做,孩子就会被老师忽略。我很纳闷, 送礼真的是一种好办法吗?

闺蜜的女儿在一所公立幼儿园读小班,过年前,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家长们想集体送一块“状元金”表示祝贺,闺蜜不同意。

她从日常点滴中看到,这位老师是真心爱着每一个孩子,送这种“贵重礼物”是对老师的一种亵渎,而且她认为老师是绝对不会收的。

亲人都劝她: 大家都送,你得随大流呀,不然孩子会因为你的“另类”被孤立的。 在其他家长不停催促下,她答应了,后来召集人也把礼物“送”出去了。

送礼后,闺蜜感到郁闷和失望,因为她觉得教育失衡了。但在年前放假的最后一天,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张老师回赠的购书卡。而这张购书卡的面值也超过了大家的分子钱。

闺蜜很感动,体会到送礼并非社会主流。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所私立幼儿园从教7年。她说,老师确实喜欢收礼物,但对礼物的喜欢和礼物的价值无关。

一张小卡片,一朵鲜花,学生手工做的工艺品……这些都会让她们在内心产生很大的满足感, 因为这些是家长对她工作的认可。

她所在的幼儿园对于家长送的贵重礼物,是明令拒收的。幼儿园对师德师风良好的老师,有表彰有奖励。

我觉得这才是送礼的正确打开方式。

想通过送礼让自己的孩子受到特殊照顾的家长,只会纵容那些低素质的人群投身幼儿园, “关照” 你的孩子。

翻看社会新闻,幼儿园虐童新闻时有发生。家长到幼儿园咨询报名,总会问: “各个角落都有监控吗?”

据说一些幼儿园为让家长放心,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像素,都赶上高速公路超速违章抓拍的高清探头了。然而即使有如此清晰的监控设备,还是架不住一些家长的“不信任”。

家长焦虑啊,原来天天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孩子,突然到了一个自己完全掌控不到的环境。而整个社会大环境,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安全”,于是不免产生了“被害妄想症”。

这样的焦虑一半是来自父母自身,一半是社会新闻的催生。但这种焦虑,能用送礼的方式释放给老师吗?如果虐童事件很普遍,还能称之为新闻吗?

家长们一方面在家长群里热议虐童事件,另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向老师示好,打听老师们的喜好或需要,希望通过“送礼”让孩子受关照。

更重要的是中国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值日益增长。家长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三岁定终生,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就是个优秀人才,想通过送礼给孩子提供一条捷径。

身为父母,我们还担心,如果没给老师送礼,孩子的床会被安排在门后或空调下面,不是空气不好就是容易感冒着凉。

事实上,很多幼儿园的铺位已实行定期轮换,而且大多数的老师,都具有基本的师德。对待所有的孩子,也会保证基本的负责和公平。

送礼和老师对孩子好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在送礼这件事上,姐姐一直都是反对派。原因有两点:

第一,她不希望老师给孩子“额外”的优待。

她在老师家访填表格时写:除了生病,不要给我孩子优待和特殊关照。她的想法是:“将来孩子要面对的是公平竞争,没人会给特殊关照。”

第二,她相信老师,尊重老师。

有一阵,孩子上学经常生病感冒。同事劝她要去给保育老师送礼,劝她说再不送,孩子肯定完了,因为天热经常出汗不给换衣服,风吹了肯定感冒。

姐姐想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她告诉孩子自己要学会换衣服,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再举手请老师帮忙。

有一天她坦承地向老师咨询:“孩子有一回穿着湿湿的衣服回家,是不是幼儿园太热了,她自己不会换又没向老师求助呢?”

老师很紧张,问:“是哪一天?是在学校吗?会不会淋雨淋的,有没生病?”听得出来,老师很内疚,很紧张,对没多关注孩子表现出很深的歉意。

姐姐说:“老师也不是圣母,对孩子肯定会有所偏好的。平常跟老师情感交流多的孩子,也许会获得多一些关注,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件事是, 地球不会总围绕我们的孩子转的,除非他(她)自己是能量强大的太阳。”

的确,如果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有健康的体魄,充满阳光的心情,并不需要老师特殊的关照。

幼儿园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借助家园共育,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带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崇尚公平竞争,处事自信独立,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素质,就是给孩子最形象直观的教育。

我们想要送礼,是想和老师的关系好一点,这样可以让老师多关注一下我们的孩子。

而保持好的关系,不应该是去用简单的送礼来讨好,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用平常心地去跟老师沟通,配合老师一起协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才是老师所乐见的,也是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有益的。

在一些家长的内心深处,可能把幼师当成是带孩子的 “高级保姆” 。现实中有的幼师工资不仅没有保姆高,而且带孩子的数量还是保姆的十倍以上,他们更需要家长对她们工作的理解。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幼师网友对幼师行业心酸的剖白,看着很 扎心 。

幼儿教育是属于 “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不像中小学,可以用成绩来衡量,除了日常琐事之外,在其中最重要的,对孩子的爱,是无法看见的。

家长对老师们的指责和不理解,会影响老师的身心状态,最终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老师需要被理解、关心、照顾和爱,这样她才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力滋养孩子,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爱孩子上。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与其送礼,不如给老师送理,送的是理解,是信任,是尊重。

支持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

柚妈爱叨叨 :

关于送礼,其实身边朋友的争议挺多。赞不赞成送礼,其实代表的是对老师的一种看法。多数的家长送礼都是出于一种功利化的目的,透露出对老师这个群体的不信任。

我想,每个行业都有好有坏,教师队伍也一样,不能因为有收礼的老师,我们就认为老师都是要收礼的。也不能因为随大流的想法,去被动送礼。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 “我们不要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要坚持做一些对的事情”。

很多人说,你一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小柚子上幼儿园了,看你送不送!我想,如果要靠送礼才能换取小柚子正常的求学环境的话,那送礼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那应该跑路了。

听朋友说,她的孩子在当地一所最好的私立学校,给老师发红包都是微信直接转账的。老师会要求家长每天轮流带水果零食去学校,教孩子们分享。

更夸张的是,如果孩子带的东西太low,老师连谢谢都不会教其他孩子说。朋友的小孩收到糖果也没跟对方说谢谢,她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 “东西那么少,那么差!”

我想,如果靠送礼,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孩子学会的是攀比,是耳濡目染的功利化,这样的最好真的是最好吗?

我们拼尽全力给孩子的,就是这样的起跑线吗?

如果我们内心真的是呼唤公平的、良性的教育环境,那么,我们就不要做和内心背道而驰的事。

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正直而又强大的人,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送礼,不过是缘木求鱼,事与愿违。

众所周知,宝宝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家长都会将宝宝送入幼儿园学习,但是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工作或者是自己的便利,都会提前教孩子送入幼儿园学习,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提前上幼儿园到底好不好?

一、提前上幼儿园好吗?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家长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理念,他们认为让孩子提前的去幼儿园,不仅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尽快的解脱,但是提前让宝宝上幼儿园对于宝宝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宝宝过早上幼儿园的确会比其他的一些宝宝多学习一些内容,也能够多见到一些小伙伴,但是也会给宝宝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年龄过小的时候,他们对母亲的依赖还是非常强的,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将宝宝过早的送往幼儿园,那么就会让宝宝被迫的接受,提前离开母亲的生活,其次孩子会非常的没有安全感

也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其次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周围的一些长辈或者是父母都会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可以让孩子的成长更加的自信开朗,进入幼儿园不仅会和一些比宝宝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同时还会遭受到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攻击,长期的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出现内向不自信的性格

二、结语

除此之外,在宝宝年纪比较小的时候,他们的自理能力可能还不是特别的强,如果送往幼儿园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

这个时候很多其他的小朋友可能会嘲笑,不仅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同时对于孩子的自信心更加的不利。

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也不要图省事,让宝宝提前的进入幼儿园学习,最好是在宝宝适龄的时候送宝宝进入幼儿园学习

春节是亲子教育的黄金期,千万不要错过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春节这个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就是家庭教育的大好时机。

教会孩子这三点,胜过给他们十万压岁钱。

教养(一)

“妈妈,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呀”

你可以选择吃你想吃的东西啊。

那为什么刚刚吃饭的时候,我来了一块肥肉,我不想吃,想放回碟子里,你十不准”

“因为你已经夹起来了,放回去很不卫生。“

“可是我并没有吃过啊。”

教养(二)

“你的筷子进过你的嘴巴,沾上了口水,如果你把菜夹起来,再放回去,别人不就要沾上你的口水了吗”

“那他们可以不夹那块肉啊!”

“宝贝,我们不能只考虑到自己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给别人体面,也是让自己体面。这是教养,它是一个人言行中的分寸,交往中的包容,举止间的温柔,心底里的善良。”

孝顺(一)

“妈妈,为什么我们过年一定要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

“因为爸爸妈妈是他们的孩子啊,在我们小时候,他们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成人,现在他们老了,我们就要回家,看望他们,孝顺他。“

“那孝顺的意思就是回家吗”

孝顺(二)

“孝顺包含很多,比如常回家看看,给父母买礼物,帮父母做家务等等都是孝顺。

“那为什么要孝顺啊”

“因为他们用自己前半生的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的今天。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也应该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那样,回报他们”。

分享(一)

“妈妈,明天小姨他们来拜年的时候,

我可以不把我的玩具分给弟弟妹妹玩吗”

“宝贝,你能说说理由吗”

“因为有些玩具我很喜欢,万一他们也喜欢的话,你就会让我送给他们吧。昨天去舅舅家的时候舅舅就是这样做的。”

“妈妈不会强迫你把心爱的玩具送出去的,因为这是你的东西。”

分享(二)

“可是,如果我不给他们玩,是不是显

得我很小气”

“不会的。因为真正的分享,是你情我愿的。

妈妈希望你把玩具分给弟弟妹妹玩,因为大家玩得开心,快乐就会加倍。但如果我强迫你把玩具分给别人这不是分享,而是逼迫。

你不用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讨好谁,只有当你心甘情愿把东西分给他们,并因此收获快乐,才是真正的分享。”

AI学习机器人能够通过“学习”变成一部会说话的百科全书,能够通过与儿童的互动提升儿童的学习速度和效率,并加强记忆,将知识转化成潜意识。会很好地锻炼小朋友的反应,提升认识,因此,如果借助AI机器人是为了辅助其学习、开发智力,并且经济实力强的家庭可以送的。

父母有时候教育孩子会很不耐烦,并且水平有限,难以提供令孩子信服的知识和方式。而AI机器人可没什么脾气,它会和孩子很好地打成一片,也会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不会让孩子受委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值得选一款的。

只是,目前儿童陪伴机器人尚属于初级阶段,从功能到内容,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不要对产品抱多大期望,别希望对孩子的学习有多大帮助(对于不是太小的孩子,教会几首儿歌几个故事还是可以的);同时,尽量选知名品牌吧。

学习机器人的弊端:

AI机器人很强大,但是在感情上是冰凉而不实在的。人之所以与物区分,是因为人是有情感的,能够表达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而AI机器人不然,通过计算、调用数据库得来的结果往往让人不觉得这是“爱”,而是答案。

儿童在成长期,需要父母陪着一起长大,一起体验家庭里、社会上的“爱、恨、情、仇”,使他们知道,生活不是那么理想,而是有百般滋味。因此,父母还是孩子眼中的第一位,什么AI机器人都是浮云。

我就是老师,我认为没有必要,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老师做好本职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不能因此就居功自傲,家长也不应该做这种事情,因为有人愿意送所以才会有人收,都不送,为人师者总不好意思开口要吧!

春节过后,宝宝们该去幼儿园了。可问题来了,孩子好像还没从过年的氛围中缓过来,不愿意起床,更不愿意上幼儿园,父母该怎么做呢?

为了帮助孩子从身心两方面都准备好入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调整作息

爸爸妈妈一定要以身作则,调整作息时间。最基本的,当然就是帮助孩子抗干扰,想办法恢复节前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可以试着一点点提前孩子的睡觉时间,但不能一下就要求孩子比往日早睡一两个小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二、尊重并回应孩子的情绪

如果我们用“其他孩子都不乖乖去上幼儿园”或者“你是个大孩子了,不应该再闹了”这样的话,只会引起孩子的羞愧和弱化孩子的感受,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以前在幼儿园里的趣事:和好朋友愉快的游戏、好玩的玩具、来自老师的肯定和喜欢、上个学期取得的进步等,让孩子找回“幼儿园好好玩”的记忆。

三、给孩子做心理暗示

家长应在家里经常跟孩子一起谈论幼儿园的事情,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的极大兴趣,还可以告诉孩子,老师打电话来,说这几天他表现得非常好,很喜欢他之类的话。

四、恢复科学饮食习惯

许多家长觉得平时没有时间给孩子弄好吃的,正好利用年假好好补偿一下。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买好吃的、做好吃的。只要孩子想吃,不管什么时间,全部满足。为了孩子能顺利地回园,家长要尽快在饮食方面做些调整,给孩子吃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汤、藕粉,既容易消化,又补充水分。饮食的量由少到多,少量多餐,然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我想如果学校通知开学,我是会让我的孩子去上学的。

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我那时还在读高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我们省当时并没有停课,其实和我们省一样没有停课的省份还有很多。 那时候我们虽然没有停课,但是我们每天需要对教室、食堂、宿舍进行消毒,我们每天都需要量体温并上报学校,也就是我们在继续上课的同时做好了消毒工作并保护好了自己。

所以, 我认为在疫情完全可控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做好消毒工作,即使疫情没有完全结束,那么学生开学是可以的。

学生安全重于一切, 在学生没有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学校是不会随意开学的 。学校只有在做好一切充分准备的时候才会开学的,才会通知学生回学校上课的。 其次, 什么时候开学其实不是由学校说了算,学校得听教育部门的安排 。只有学校接到了上级通知可以开学了,那么学校才会通知学生回学校上课的。

而教育部门是会进行综合评估的,只有评估通过了,只有在保障学生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向学校下达开学通知的。

所以, 我认为只要学校通知开学了,那就说明学生已经比较安全了,即使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 我们把孩子送去学校也就不用太过于担心他的安全了。

我们听学校的话,也就是听国家的话,任何时候我们都得和国家站在一起,我们要相信国家。

你好,说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儿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我们在外地上班,孩子也是跟我们一起在外地上学的。

现在我们还没有回去上班,工作地那边幼儿园还没有通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去。

我们也考虑了,今年就不让孩子出去读书了,先留在老家待着,等疫情彻底结束了再去上学。

开学时间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整,老师每天都在调查孩子 健康 、是否去过疫区或是否接触过疫区返乡人员等情况,每天打卡汇报,这都是在为开学最准备。所有一切后果学校比我们家长考虑的周全。2003年我大儿子上幼儿园,那时候所有学校都没有停课,每天消毒、量体温、晨检,学校防范措施做的很到位,全国众志成城抗非典,安全度过了非常时期。所以我相信政府、学校的决定,开学我会让孩子返校。学校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任何一个学校在没有上级批准的情况下,都不会贸然开学。既然开学,肯定是接上级通知统一开学的,上级通知开学,当地疫情基本已经控制,开学前消毒、防范措施等各项准备工作肯定已经做好,没有哪一个校长傻到拿孩子性命当儿戏,毕竟出了事后果可想而知,谁也担不起这份责任。

我家的读幼儿园,如果通知开学,应该暂时不会回校,这么小的小孩卫生习惯没有这么严谨,而且幼儿园吃饭睡觉都一块,平时都很容易传染感冒咳嗽,遇到现在非常时期,更加害怕,所以会等疫情结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送去幼儿园,这段时间就只能辛苦家里老人了!

我也表达下我的想法。我觉得,在疫情没有完全好的时候不应该开学,我家孩子小学二年级。本来平时在学校。学校的学习环境就不是很好。卫生也不是在我看来也不达标,这个特殊的情况。孩子去了。万一有其他孩子感染,岂不是要连累我们家孩子。孩子回到家接触大人。家长接触同事,这还了得,就算是没有工资。不能上学我也愿意。起码我们是平平安安的,

今天老师让我们家长先预备十个大人十个小孩口罩,万一疫情没有结束前上课准备用。口罩也预备好,疫情结束前我家是不会去上学的,长大可能要去放牛了[捂脸],本来也没指望他干啥惊天动地的事情, 健康 长大,平安一生,心满意足

在这点我相信政府,如果疫情控制不好,是决不会开学的,谁也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所以一旦宣布开学,一定是能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环境。而且目前我们成都疫情控制挺好,不到社区加强了出入管理,我们绝大多数人真的能做到不出门,复工审核也很严格,我和我老公公司一直都未正式复工,在家办公。我周围的亲戚朋友大家微信聊天都在互相打气,坚持宅在家,除非出去购买必须品。我儿子从27号到今天一直都没出门。

不去,我家已经商量好了,只要疫情没得到有效控制我家就不去学校,成绩不重要了,开学就是天南地北再来一个大迁移,我们赌不起,我家读的学校算是小一点的学校了,可那也是一千人啊,如果有一个携带病毒,那后果就太可怕了,虽然现在学校通知让外地的孩子回来隔离14天后差不多要开学了,但是我们这里一例是21天才感到不舒服三天后确诊的,新闻也讲了最长的潜伏期有四十多天的,还有无症状感染者,传染完别人自己却好好的,我知道这些都是小概率,但是在上千学生聚集的学校我不知道这个概率还小不小,虽然学校也说了,每天会量体温进校,可这个病好多她就没发烧,有拉肚子也被确诊的,有咳嗽被确诊的。就算这些情况都没发生,那学校里是肯定会有感冒咳嗽的,就算学校一遍遍告诉家长,孩子生病不要送学校,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家长置之不理,觉得让孩子带病上学特别值得骄傲,这下孩子再传染给别人,这样会给家长造成混乱,到底是普通的感冒还是被传染了家长们会分不清,有责任的家长会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排除被传染,心大的家长会去小诊所或是自己弄药给孩子吃,可是不经过检查谁说得清究竟是不是被传染。

我家只是小学,我觉得不值得去冒这个风险,初三高三的学生们我能够理解。

这个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我认为,如果全国整体疫情没有结束,而所在地区疫情已经结束了,学校通知开学,家长肯定同意孩子去上学,但如果当地疫情没有结束而学校通知开学,作为家长肯定不会同意孩子去上学,但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

首先,根据全国疫情信息来看,截止2月15日,已经有西藏、青海、甘肃、辽宁等四个省份确诊病例0增加,如果这四个省14天内能够保持确诊病例0增加,说明本地区疫情三月初就结束了,那么,学校就可以在三月初通知开学。而疫情重灾区湖北新增确诊病例还高达2420人,这样看来,湖北地区三月初疫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结束。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疫情有望四月份前结束,那么,湖北省学校开学时间最迟也要到四月份。

这说明全国各地学校开学时间绝对不可能统一,一定是根据疫情情况,因地制宜,分批分期开学,如果当地疫情解除了,学校已经开学了,孩子怎么可能不去上学呢?

各位家长应该相信,各级政府绝对高度重视学校开学时间,肯定会把学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会盲目通知学生提前开学,绝不会在疫情没有完全解除的情况下通知学生开学,绝对会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 社会 负责,因为孩子是千家万户的希望,更是祖国的希望。四川省教育厅已经明确表示,疫情不解除,学生不返校,物资保障不充分,学校不开学,相信各地区肯定都是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审慎地制定开学时间的,绝对不会出现疫情不解除盲目跟进开学的!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生命不保,何谈学习”?这已经成为共识。孩子什么时候开学,关系着你、我、他,关系着国家与未来,作为家长,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一切听从党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当学校通知开学,就高高兴兴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同时,做好孩子的防护措施,让孩子戴好口罩,交待孩子勤洗手等等!

如果疫情没有结束,学校通知开学,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绝大多数网友表示,疫情没有结束就不开学,这只是大家的愿望,目前作出这种承诺的教育主管部门不多。

根据疫情的发展形势,很多省市将开学时间进行了再次调整,规定3月2日前不得开学。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观望,一旦疫情过去,学校会择机开学。从这些省市对开学时间的调整来看,初步估计在3月上旬就会组织学生开学,通常做法是错峰开学。

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如果3月上旬开学,疫情还没结束。家长是否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呢?

我是学生家长,也是一位教师。如果学校在疫情期间通知开学,这不是学校的决定,而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 我会送孩子去上学。

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出一项重大决策不是拍一下脑袋就决定的,而是根据当地疫情的实际情况,会同各职能部门,经主要领导同意而作出的决定。

一旦开学,他们能够做好学生的防护工作,后勤保障物资充足,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几乎不会发生交叉感染。不然,学校也不会急急忙忙开学。

相信政府,相信学校。如果教育主管部门通知开学,我会按时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上课。同时要给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教会孩子防范措施,上学期间都要戴口罩。虽然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牵挂,但孩子终究要面对现实,面对 社会 ,做到防疫和学习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