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送孩子上大学,这些好处都是无法预知的

孩子 0 21

父母去送孩子上大学,这些好处都是无法预知的,第1张

父母去送孩子上大学,这些好处都是无法预知的
导读: 在八月里,有毕业的忧伤,也有新生的喜悦,那真是体现出了学子们的悲欢离合。看到那些持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生,脸上露出了无与伦比的喜悦,但看到那些即将失业的毕业生,心中诞生了多少同情和怜悯。 我更喜欢新生的面孔,脸上带着洋溢的

在八月里,有毕业的忧伤,也有新生的喜悦,那真是体现出了学子们的悲欢离合。看到那些持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生,脸上露出了无与伦比的喜悦,但看到那些即将失业的毕业生,心中诞生了多少同情和怜悯。

我更喜欢新生的面孔,脸上带着洋溢的笑容,不忧伤的眼神,至少不会面对毕业的尴尬和无奈,所以,抱着这个通知就是抱着希望的,也希望这样的梦想不会落空,四年后有一个美满的归宿。收到通知书后,很多人都会准备去上大学,但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再一次深造,对于这样的经历,学生们没有经验,你想让你的父母把它送到学校吗?这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大多数人都是去外地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因此,去外地上学的孩子们还是有些紧张的。无论他们是否希望父母陪伴,许多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分享自己的喜悦给父母

如你果要求你的父母送你去上大学,父母一般不会拒绝。除非,如果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可能不想去,因为来回往返要花很多钱。但大多数家庭都想一起去你的大学。因为父母那一辈的人,有些人没有上过大学,所以他们也想上大学里看看,而读了大学的他们又想看看你的学校怎么样,环境好不好 ,所以他们想更想要去看看你的学校了。当然,他们想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喜悦。如果父母陪你去大学报到,这对全家都是件幸福的事。

阻止一些骗局的发生

大学生活就相当于一个小 社会 。来学校的人都知道,这就像市场一样。卖东西的是各个学院的毕业生。这主要是为了让新生开始上学,因为新生有很多东西要买。所以,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赚一笔巧钱。主要是行李,黑心棉是常见的,看起来不错,但里面是假货,一般不为学生所认识,但是有了父母的陪伴就不一样了。父母是有 社会 经验的人,他们能够看出一些物质的质量好坏。因此,尽管你是个大学生,你的父母仍然是你的保护伞。

有父母的加入,入学的手续的办理会更加方便

一个人做事情的速度肯定不如多个人的速度快,因为,你知道,大学入学的手续很少繁琐,每个手续的办理都是不同的窗口,需要去单独处理。如果你带父母是不同的,父母可以先帮你排队。如果本人不用亲自去的话,,父母可以帮你去办理的。尤其是学生们带着自己的行李,拖拖拉拉真的很不方便,所以,和父母一起去也是一种明智的方式,别人独自处理事情一天,你们一上午都把事情弄完了,还可以带你的父母去学校和周围逛逛。

带父母去上大学报到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这里只是说出了几点。事实上,带父母去上大学和带父母去 旅游 是一样的。毕竟,你也是个成年人了。许多人的父母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城市,如果你利用这个机会带着父母出去散步,那也是很好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这或许是父母难得一起出门的机会,所以如果你碰巧有这个机会,带上你的父母,一起去大学吧!

朋友老姚的儿子考上一所985高校,老姚全家都很高兴。但随着孩子报到日期的临近,老姚和他儿子之间就是否让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报到产生了分歧。儿子认为让父母护送去大学报到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会被同学笑话,会显示自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网上也是这么说的。但老姚夫妇认为,孩子的大学离家比较远,担心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夫妇俩也想去看看孩子考上的大学。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我能理解老姚的想法,如果我的孩子考上大学,我也一定会和孩子的妈妈送孩子去大学,当然要先跟孩子沟通好。现在不少人都反对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报到,认为家长陪孩子去大学报到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我真的觉得这种担心太多余了。

事实上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报到,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为并无本质联系,准大学生们可能并不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绝大部分家长和老姚一样,亲自送孩子去大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儿行千里母担忧,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在情理之中。

第二层意思是,孩子考上大学,不仅孩子本人有成就感,父母也有成就感。在冲刺高考的路上,孩子非常辛苦,父母也很辛苦,高考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战役,胜利了,父母应当和孩子一起共享幸福喜悦,而对父母来说,没有比亲自去孩子所在大学逛一逛,看一看更令人激动了。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对此我深有感触。我考上大学那一年是1991年,当时从乡镇中学考上重点大学,还是一件比较轰动的事情。那是家庭还比较贫寒,临近报到的时候我对父母说独自去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报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第一次出远门,但对我来说不是什么挑战。

但父亲执意要和母亲一起送我去大学,父亲对我说,母亲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县城,我考上大学,正好带母亲去大城市看看,去我所在的大学看一看,求学路上,母亲是最辛苦的,我能考上大学,母亲的贡献最大。所以那次去大学报到,父亲和母亲都跟我一起去了,尽管我们一路住最简单的招待所,一路吃最简单的饭菜,但我能感觉到父母心中的那份高兴和满足。

我自己还清楚地记得带着父母一起在大学校里游览的情景,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很大,很漂亮,走在大学校园里面的父母很高兴,我想这或许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报答吧。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用父母陪着去大学校园报到了,但如果父母很想陪着你去大学报到,我建议大准大学生们能尊重父母的意见,和父母一起开开心心的去大学报到,让父母也分享你的成功和喜悦。

有人会说,不一定非得第一次就陪着孩子去大学报到,可以另外选择时间去看望孩子。但我要说,这真的不一样。第一次陪着孩子去大学报到,第一次参观孩子的校园,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每到开学季,我们总会看到很多大学的 体育 馆里面铺满了席子,不少父母就睡在 体育 馆里,很多网友觉得这太残酷,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独立,才让父母受苦。不过,很多父母或许并没有觉得苦,睡在 体育 馆里,他们的内心或许是甜的。

孩子第一次来到大学里报到时,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所以不会去送孩子上学。更是有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之后对孩子也不再管教了。其实这都是比较错误的观点,上大学的孩子也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陪伴的。

大学报到为什么要送

孩子上大学是一件让家长很骄傲的事情,很多家长也对上大学之后的孩子比较放心。但是孩子第一次来到大学里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家长是有必要送孩子上学的。

很多学生在上大学时都会选择离家乡比较远的地方,这就造成了学生上学时的交通不便,所以家长陪同大学生共同报道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第一次来到学校报到时,通常都会带着很重的行李,再加上路途遥远,大学生的第一次报到是充满波折的。很多大学生在平常放假回家时,所携带的行李箱就已经非常麻烦,在搬运的途中还经常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更何况是第一次来到大学又不认识路的情况下。所以家长们尽量在大学生第一次到学校时,陪同孩子一起去学校报到,帮助孩子搬运行李。

家长陪同报到能减少学生焦虑

要知道大学生第一次到学校的时候,他不止路途遥远艰辛,他所面临的环境以及所接触到的任何人都是陌生的。如果家长能够陪同孩子到大学里报到,孩子的焦虑会减少很多,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学生对大学的生活是充满着向往的,但是大学生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都是充满着未知,所以家长很有必要陪同孩子接触大学生活,开启大学生活的篇章。初次来到大学中的学生,都对大学生活没有了解,甚至身边也没有一个懂得大学生活的人。所以家长要陪同孩子到大学报到,更是要随时鼓励自己的孩子、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误入歧途、遭受诱惑。

父母陪同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学生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基本都是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的陪伴成为了习惯,在很多时候,父母更是孩子心中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孩子在第一次到大学时,父母应该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开启独立人生的新征程。

很多学校离家比较远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小半年才能够回家一次,但是在这之前,学生除了上学基本不会离开父母,即使是高中,最多也就一个月就能够回家和父母相聚。习惯了父母相伴的孩子,家长当然要陪伴孩子走向独立人生的开始。家长陪伴孩子走向大学生活,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种过渡。很多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更是能够回想起自己的父母曾经陪同自己来到大学生活的那一天。

大学生活对学生来说是走向独立崭新的开始,作为父母,十分有必要陪同孩子来到大学报到。

大一新生其实是没有必要要带上自己的父母去学校报到的,去学校报到并不是一件难事,大一新生可以自己去就行了,并不需要父母的陪伴,有的父母之所以想要陪孩子一起去学校报到,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所就读大学的环境,也是为了想送孩子最后一程。

第一、如果大一新生个人的行李比较重,有父母的陪伴,那么就会轻松得多

我们知道,大一新生们到学校报到之前,需要准备好许多个人用品,比如被子、凉席以及洗漱用品等,因此要带很多东西去学校,而如果大一新生带上自己的父母去学校报到,坐车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帮自己照看行李,大一新生自己就不用拖着重重的行李了。

第二、大一新生应该要学会独立起来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也应该要学会独自去面对一些事情,也不用强拉着自己的父母一定要陪自己去学校报到,这是不成熟的表现,相反,大一新生应该要学会独立起来,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独自一人去学校报到,更能够锻炼自己,早一点脱离父母的陪伴,早一点就能够独立起来。

第三、拒绝父母陪自己去学校报到的请求也不是很合理

有的大一新生会不同意自己的父母陪自己去学校报到,甚至有的大一新生会认为父母陪自己去学校报到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有的父母是很想陪自己的孩子去大学报到的,借此机会,他们也可以了解大学的环境和孩子的住宿条件,因此如果父母很希望陪自己去学校报到,应该同意父母这样的要求,这样父母也会感到开心。

第四、如果路途遥远,那么独自一人去报到就可以了

对于家乡离学校比较远的大一新生来说,其实不必让父母非要陪自己去学校报到,应该坐车会十分不方便,因为大一新生需要坐一整天的车才能够到学校,因此如果让父母陪自己去学校报到,那么父母也会很累,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很远,其实自己一个人去报到就可以了,生活用品并不需要携带很多,可以到了学校以后再购买,比如一些被子、凉席等比较大的生活用品,大一新生们可以到了学校之后,再去购买,这样自己就不用拖着重重的行李来搭车了。

总而言之,如果父母很乐意陪自己去学校报到,那么就让父母陪自己去学校里面报到,大一新生不应该强制性要求父母陪自己去学校报到,也不应该很无理的拒绝父母,想要陪自己去学校报到的请求。

我觉得家长能否陪同与培育孩子的独立性没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分开父母第一次去生疏的城市单独学习和生活,家长也不放心,陪同过去理解一下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也是人情世故。况且开学报到时行李太多,父母能够帮孩子搭把手。

孩子单独在外学习和生活,学会独立生活是迟早的事情。不用太过于纠结这个问题。出生在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出门上学报道由父母陪伴人人被人耻笑的,不像如今,不要说陪大一学生报道,有一些“巨婴”式大学生,家长陪读的都有。

如今上大一的学生,除了上少年班大学的,都是成年人了,从法律上来讲来讲,都是成年人了,大一开学报到家长不应该陪着去了,可是有一些学生家长是非陪不可的。不管该不该,如今的状况下是不管学校离家远近,或开车或乘车,大多数家长都会陪孩子去报道的。大一重生报到,大多数是家长可陪可不赔的,他很多家长还是愿意陪着孩子一同到大学,一是理解一下学校的状况,更多的是顺便旅游一下。对这些学生的家长来说,只是进来玩了几天。

对极少数从小不断未出过远门,从末乘坐过高铁,飞机的学生来说,家长就必需要陪同了,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到大不断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只在学校与家之间二点一线,出门即晕头转向,不管是汽车站火车站还是飞机场,基本就没有亲身买过票,什么也不晓得,还不会与人交流,从车站或机场出来,就一脸懵逼,他本人不敢去,家长也不放心。因而,必需要有家长陪同,陪伴孩子一同去比拟好,看看孩子学校学习环境,带孩子熟悉一下学校,帮孩子把床铺好需求的东西用具买好,布置妥当让孩子踏踏实实学习。

没有统一答案,如果有时间,可以送孩子上大学;如果没有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大学。

曾几何时,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就能改变自己乃至全家人的命运,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念。然而,现在这种信念在很多人那里不再那么坚定了。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规模的壮大,人才来源日益多元化,让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不再那么夺目。

功利思想的熏染,物质追求的放大,也让“上大学”直接与真金白银的投资回报画上了等号。在那位父亲的利益考量中,“读4年书8万,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来回16万,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能不能赚钱,决定上不上学,这种利益至上的观念其实很有代表性。

在现代社会,教育总是最重要的上升渠道。不可否认,靠上大学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在今天还是举不胜举。但招考、用人上存在的不正之风,萝卜招聘、拼爹就业、体检卡人等现象,也让不少学有所成、身怀真本事的毕业生无可奈何。

这种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作为上升渠道的功能,加剧了人们对“上大学无用”的焦虑。

如果学校比较远,而且又没有和自己一样被录取同一所学校的同学的话,建议还是家长送比较好的,尤其是孩子独自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的话,可能连语言说话的方式都会和别人有所差异,会容易感动害怕和恐慌。而且从安全方面考虑,家长应该送的。

当然,如果是和同学一起去学校的话,这样是最好的,家长可以不用送的,毕竟,孩子们有自己的小团体,可以相互照顾,不至于孤立无援,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安全等等。

如果学校比较近的话,那送不送也都是可以的。并且孩子可以很快的在新的学校打开自己的生活圈,不用太过担心。

我是不建议送的。孩子到了地方有校车接的,而且走之前都跟学校联系好的。做父母的不放手,孩子永远成长不了……

我家妞妞四年前考到上海,临走前,想让我去送,一方面我确实不好请假,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想锻炼一下她。于是我对她说:“妈妈不送你,把省下来的路费钱给你你到了上海多给自己置点东西。”她同意了……

快开学了,我给她买好了飞机票,送她到机场。她一路上没说话,我知道她是害怕,没一个人出过远门,这次自己跑这么远,心里肯定纠结 ……但她一路上没哭,进了安检门,我望着送她,我不希望她回头,她一回头,我也会哭的……结果在进去的一瞬间,她慢慢地回过头,叫了声“妈妈”,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安慰她,去吧,下了飞机有人接呢……她才拉着皮箱进了候机室……

五个小时以后,她给我打电话说到了上海虹桥机场,也见到了接机的老师让我放心。

到了晚上,她又给我打电话说了她在学校一天的情况。她自己去交的学费,然后领了宿舍钥匙 ,又和同学一起去学校住宿管理处买了统一的被褥,还和同学一起出去买了一些日用品……她的声音里带着掩藏不了的兴奋……

最后她告诉我说:“妈妈,你不知道,我们宿舍八个人,睡得上下铺。除了我没妈妈送,其余七个都是妈妈送来的!她们的妈妈给帮着交学费,给洗衣服,给打饭,甚至铺床都是妈妈在铺,就只有我一个人,什么都是自己,其他的阿姨都夸我能干呢……”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泛起丝丝愧疚,但我依然告诉她:“你看,妈妈没送你,你很有成就感吧……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妈妈在帮着干,只有我家的琪琪最能干,自己什么都会干!”……

孩子的路终究得她自己走,我们替不了一点点,不如早点放手,让他们去适应 社会 ,适应环境。

我们干得越多,孩子会得就会越少。有一天需要他自己去面对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尽心尽责”,孩子会不会怨恨我们呢?

其实,现在孩子上大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时间宽裕,80%的家长都会选择送。

一来,孩子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第一次出远门,家长心里有太多牵挂,太多不舍。再信赖孩子,也想亲自把孩子送到学校,心里才踏实。特别是女孩子,家长更不放心,能送是一定要送的。我同事家孩子去青海大学上学,父母虽然很忙,硬是挤出时间,陪孩子去报道,安排好后,才放心赶回来。否则,孩子独自去学,家长在家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阖家出去 旅游 也是常态。借送孩子上大学之际,来一场全家出游,不仅和孩子共享欢乐,而且能感受到大学的氛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很多家长就是因为孩子到异地上学,才有了去当地 旅游 的机会。

再者孩子去上学,要带很多行李,有的下了 汽车 ,还要坐火车,甚至赶飞机,一路辗转,如果父母有时间送一程,可以帮孩子一把。

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相对而言的。现在,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如果孩子自立能力很强,家长超放心,完全可以不送。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旅途注意的事项,及时和家长联系。如果有同学结伴而行,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家富有,包专机护送都是应该的。因为我没有那笔钱,孩子就是自己坐火车去上学的。

孩子上大学,家长要不要送?首先家庭形成共识是否要送只上大学。每一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觉得要送那就送,觉得不要送那就不送,以家庭成员形成共识为主。很多的家庭为了孩子读书上大学其实是没有机会,一家人外出 旅游 的,然后就有孩子读大学送孩子上大学,这样的一个机会,一家人来一个亲子共游,然后再送孩子去上学,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验。其次,以训练孩子为目的不送。孩子第1次出远门,这是一个训练他很好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去上大学的路线,怎么购车?怎么行走,甚至可以结伴而行,这里的结伴而行的伙伴就是和孩子一起上大学的同学,朋友都是可以的。这就很好的训练了孩子独立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甚至独自外出的能力。

我觉得送吧,不管是本省、跨省还是家门口,送孩子去读大学是一种情怀呀。

当孩子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人生阶段,就好比高考的时候,父母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在门口期盼的等待,陪伴你人生其中一个重要时刻,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随着孩子的成长,到步入 社会 ,越来越独立自主,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左右,参与他人生大小事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何其珍贵!

一转眼高考就过去两个多月,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一个高校人,每年秋季学期开学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熙熙攘攘的新面孔,带着好奇也带着期盼。

不过,现在的新生与十年前的早已大不一样了,很多人中学期间都有游学经历,周围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也多得是,他们对大学已经不那么陌生也不那么羞涩。我见过不少新生,来学校没两天,校门外的网吧已经门清了,或者已经换上运动装备找球场打球了。从整体来看,现在很大一部分新生已经不需要父母来送,给他们打好包,办好卡,打上钱,他们估计连一丝不舍都不会表现出来,就像脱笼的鸟,所以,如果家长走不开无法亲自去送,那也没有关系,让孩子独自去上学,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次洗礼。

从如果家长有条件去送,我个人还是非常建议去送的。一方面,可以给孩子一种仪式感,让孩子从心理上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另一方面,来了之后最好能和辅导员当面交流一下,建立一些联系(不一定要请吃饭,报到时都很忙,就算请也不会去),加个微信就行,没事问一下孩子的情况就可以了。

如果还有条件,提前几天出发,和孩子一路玩过去。呃,主要是这样的机会以后估计越来越少了,一旦上了大学,孩子真的就飞走了。

送与不送,按实际情况考虑吧!我从小到大就一直住校,父母不是很关心我的学业问题,所以无论去哪里都是我一个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独来独往的生活。同时家庭环境也不好,父母也不想花费钱去和我一同去学校,等经济条件允许了我一定会带他们参观我的大学校园。而且我也不愿意让我的父母为此奔波,他们已经很辛苦了为我做的够多了,我不想让他们在劳累了。一般孩子上大学送孩子到学校的原因无非就两种。

第一种就是孩子的自立能力比较差,有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经历过住校,突然一下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这样的孩子很难一时习惯。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也不是很想家就是突然换了个地方生活一时半会很难适应,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的。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送孩子去学校,陪孩子逛逛校园,熟悉了环境、舍友同时再鼓励孩子自立,孩子肯定会坚持下去的,慢慢的也就自立了。父母完全可以放心孩子,孩子总要一个去经历大风大浪,我们必须要让他学会独自去面对问题,不遭遇狂风的鸟儿是不会成长的。

第二种就是孩子考上大学了,全家人读很高兴,陪孩子一起去大学里边看看,了解一下孩子大学的生活。如果条件允许,我介意家长们还是陪孩子一起去大学吧,孩子并不是在乎你们的钱,真正在乎的是你们的陪伴,你们的一声鼓励以及肯定。

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会和他一起去大学的,我会和孩子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我还要告诉孩子大学应该如何度过。你们呢?

我女儿要离开我去读大学了 请问送还是不送好呢?我心里难过不送的话肯定肯定会更难过的可能会有好长时间的不安 我为什么会犹豫送或不送呢?太远 那 太远 应该更要送 是不是?求建议 求回答……

送不送不是主要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近两年,各学校都有规定,为加强疫情防控,禁止家长送孩子入学,即使到了城市也入不了学校,这么看就没必要送了,还好花路费没有意义了。

重点回答后面的问题,孩子上大学后,家长还需要管教吗?个人感到,需要管教。

不有句话说得好吗?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是孩子就要接受父母的管教,别说是上大学,即使将来就业、结婚成家了也离不开父母的管教。正像我们需要学习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孩子也是一样,只要父母健在,就在永远接受父母管教。最近看了两篇文章,都是80多岁的老人,写给子女的信,信的内容就是管教的内容,教育孩子如何培养下一代,如何为孩子成长提供平台,怎么样发挥正能量,等等,这就是管教。

何况刚刚上大学的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无论是从年龄、经历和阅历来看,仍然还是孩子,到大学之后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处事能力、学识、提高技能呢,但基本的管教还是需要家长的,比如,如何做人、如何诚实、如何守信,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节俭、如何确保个人安全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又关乎孩子健康的事,是要经常耳濡目染的,虽然不能天天能孩子叨咕,但通话时、视频时,孩子辨假回家时都是要说要讲的。

有的说孩子上大学就等于出笼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也有这么做的,出问题的不很多吗,家庭管教很重要,是一堂十分重要的课,这一课一定不能少,可千万别以成孩子上大学就成熟了,不是这样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