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留娃给老人带而去上班的宝妈可否分享下现状?

孩子 0 64

曾经留娃给老人带而去上班的宝妈可否分享下现状?,第1张

曾经留娃给老人带而去上班的宝妈可否分享下现状?
导读: 我。 但我不知道你想说的是哪种? 是像我这样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的,还是那种留守儿童。 留 守儿童不多说,肯定 对孩子不好,但自己不是,那条路不说了。 说说自己吧。 产假完了就立落的滚去上班了,一来是我心态有点崩,上班还可

我。

但我不知道你想说的是哪种?

是像我这样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的,还是那种留守儿童。

留 守儿童不多说,肯定 对孩子不好,但自己不是,那条路不说了。

说说自己吧。

产假完了就立落的滚去上班了,一来是我心态有点崩,上班还可以休息,在家里二人转太痛苦; 二来经济也不那么宽松,为了孩子以后还是要奋斗的; 三来吧我妈非常有远见的告诉我你要是不上班她就拉黑我。

于是我滚去上班了。

孩子白天奶奶带 ,我晚上回来孩子跟我和老公睡。

孩子奶奶带孩子和煮饭非常有一手,很肯定 的说,我自己带 都绝对 不会有这样好的耐心餐餐给他精心搭配,而且带 孩子方面小事我不管大事她不管,担上个好婆婆 。

至于晚上孩子奶奶提出过孩子跟她睡,以免影响我睡眠,我睡眠极度轻。我考虑过,然后拒绝了,一来考虑老人白天带 娃一天晚上还是挺累的,让她休息下; 二来还是觉得应该和孩子培养一下感情,顺便让老公自己带带 ,让他知道孩子不是就这样长大的。

可能 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婆婆 和老公都不是那种甩手掌柜,生活上比我自己还靠得住,老公虽然跟大多数老公一样眼里看不到家务事,但带 孩子还是算尽心,没想到的事,我说一声他基本还是会做。

现在孩子六岁了。

家里也曾经 有过纷争,再所难免,孩子个性也有点骄纵,毕竟白天是老人带 比较惯着。

可是孩子白天在家我是非常放心的,然后我由于出了产假就上班,也没背奶(说到这个,一来是量少二来我也没什么心情,公司路远,背奶条件不太好),所以生孩子后最艰难的一年我基本上就这样平稳度过,有过产后抑郁,但是是心理上的,也没翻出什么大问题。(我产后抑郁是事后发现的,有段 时间天天和老公闹离婚 ,一点小事都玻璃心,万幸我是那种没做决定不会暴露给人看的个性,家里大人都不知道还有这遭,我老公当时分分钟当我发疯,,,,,,沉默大招冷对,是的,没有抱住我哄我,唉,小说都是骗人的,只是现在经常被翻黑 历史 )。

说到底,要不要留 娃给老人带,自己上班。我个人是建议的,只要你的老人不是那种难处的,喜欢用自己经验养娃听不进劝的,那种就算了,生三年气会早亡,你可以自己带 三年,孩子总会长大,你现在能为他停下脚 步,证明你之前的事业也没有那么重要,他上学了你再去上班也可以。

如果 有老人好相处,建议宝妈都上班。要知道,经济 权就是话语权,你有钱哪怕少一点你也是自立的可以养活自己的,你会活得有底气,活得有底气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不要觉得你会错过孩子很多第一次,实际上你回到家看到他第一次说话,就是你们的第一次了。如果你执意留 在家里带 娃,那你要作好心态平和,因为这种完全依附于他人的生活变数是很大的,而且对你的心理 不一定有好处。

孩子需要妈妈的陪伴,但他,更需要的是妈妈,一个 健康 健全的妈妈。

希望大家都明白。

你好,我是迷糊的龙凤宝妈,我家老大是一岁半的时间留给奶奶带,我自己去外地开店,到两岁半我接过来孩子,我就后悔了!!!情愿不挣钱,也要好好带孩子!

在宝宝一岁半的时间,我去做生意,没办法给奶奶放家里了!自己照顾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不想呢?所以每天给孩子视频,每天孩子都脏兮兮的,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突然爱看手机和电视了,这让我很恼火,一岁多的孩子,眼睛是正在发育的时间,怎么可以一直看呢?奶奶说,不然他一直跑,不回家,他看电视手机就很安静,不会捣乱!我的心都碎了,我一直都不让他看手机电视,最终败给了他奶奶!现在已经四岁了,我给他一直在慢慢的改坏习惯!真是费了不少劲,还不如一直自己照顾呢!所以我有二胎的时间,直接把店转了,好好的专心带孩子!毕竟老人和我们的思想不一样,所谓的隔辈亲,就是溺爱孩子,满足他所以的要求,不管是不是不合理的要求都满足!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你好,我基本上算是比较要强的那种人,所以头胎五个月我就去上班了,受不了自己呆家里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结果就是非常后悔。具体原因有三:

第一,爷爷奶奶养育观念跟我们不一样,一岁之内还是吃辅食的好,我按时买米粉水果之类的,爷爷奶奶觉得孩子应该跟大人一样吃饭,结果八个月的时候由于过早喂食导致宝宝肠炎,十几天折腾下来宝宝瘦的不行,而且拒绝吃饭只喝奶,一直到一岁半左右才缓过劲。

第二,老人们认为孩子随地大小便,穿开裆裤,无伤大雅,宝宝本来会爬会扶走开始我就买了小马桶锻炼,如厕会自己表示。但是一岁两个月断奶我选择的是母婴分隔断奶,半个多月回来以后宝宝随地大小便,又是好久才纠正过来。不穿衣服不穿鞋的毛病到现在才纠正过来。

第三,老人们认为孩子只要不哭,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 ,断奶以后我经常出差,爷爷奶奶经常让孩子看电视睡着,基本上一天到晚电视,眼睛一睁就电视,抱着孩子就手机,还不能说,一说就置气。

痛定思痛,对此二胎休产假中间我犹豫再三,产假结束以后决定不上班了,安心陪孩子成长,现在宝宝还是看电视,但是只要我闲了我就陪她玩, 看书,做 游戏 ,讲故事,学英语,认识数字,现在宝宝喜欢学习,晚上也不看电视,要求讲故事做 游戏 ,其他小问题还在慢慢纠正中。

我现在是全职宝妈,曾经在孩子一岁时,我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婆婆带,我去上班了,但是,我去了三天,回去后,感觉孩子不一样了,眼神看我都不一样,也不活波开心了,但是我老公还说是我夸张,但是孩子一些细微的变化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婆婆照顾的很好,可是总觉得宝宝不开心了,她虽然小,但是心里也懵懵懂懂的明白,然后我就把她带到了身边,现在马上两岁了,活波可爱,什么话都会讲,也很听话,虽然我没有钱,但是我不后悔[微笑][微笑]

我女儿现在七个月,我一直自己带,本来打算今年年后让我婆婆带,但是过年在家看到两个老人对孩子的做法,我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原因如下:

一、女儿五个多月的时候,对大人的食物还没有特别大的兴趣,所以就没有打算给她添加辅食。但是她爷爷吃什么都要给孩子尝一下,包子、面条,而且每次都放她嘴边,人家条件反射要吃,他又拿走,活生生的骗孩子,我受不了,我一直主张不能欺骗小孩子,而且一岁之前不让吃盐,每一次我公公这样做的时候我都提醒他不能让孩子吃,也不能骗孩子,人家跟没听见一样,下次还这样。

二、我老公他二伯家的儿子孩子给老人带,孩子整天都脏兮兮的,脸整天高原红,皴的,鼻子下边永远是黄糊糊的分泌物,我看见都难受,我说这怎么也不给孩子洗干净,看看脸脏的,我婆婆说,这有啥,以后你们的也这样,我当时就说,不可能,孩子脸和鼻子那样,她肯定也不舒服。

三、由于我女儿一出生就是我带,我婆婆连尿布都很少都给孩子换,更不会用尿不湿了,孩子都快半岁了,连湿巾和纸巾都分不清楚,脸盆和洗屁屁盆也不认识,毛巾更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我天天给孩子洗脸洗屁屁,她每次都在旁边看着,我都不知道她到底看的什么,在老家两个多月,愣是记不住分不清这些东西。明显就是对照顾孩子不上心。让人家学一下带尿不湿,人家不情不愿的带了两次,一边带一边说以后都不用这了,要把尿,气的我一口气憋着出不来,我老公直接就说她,不用这用啥。

四、过年在老家,有时候温度就很高了,暖和的时候,我就给孩子穿的薄,他爷爷每次都说老冷啊老冷啊,孩子的手冰凉冰凉,我一摸,手温呼呼的,一点也不冷,我跟人家说不要摸手,摸后颈,没用,下次还那样。永远都在给孩子找帽子带,我带薄帽子,直接给人家换厚帽子,孩子热的后脑勺一头汗,人家摸摸说没事,搞得我跟个后妈一样。孩子出汗就是穿的正好,穿的真好那就是不行,冷。我醉了,你自己冷并不代表孩子冷好嘛!我婆婆每次说冷啊给孩子多穿点吧,我就说你要觉得冷你多穿点衣服。

五、孩子半岁了、我给孩子买了米粉吃,人家爷爷就说啥都不用吃,喝米汤最好,我老公说这米粉都是有营养的,里边添加的有钙铁锌,人家说再有营养也没米油有营养,每次吃米粉,孩子吃了还好一点,只要吃得少或者没吃的时候,人家就要喝米汤,愤愤的说,那都不可口,肯定都不爱吃,我…

六、总爱提以前,接受不了现在年轻人带孩子的方式。一说就是以前带孩子怎样怎样,什么以前连奶粉都没有,有的连奶水都没,生下来一两个月就开始吃饭了也没事。我说以前是以前,跟现在能一样吗,为啥现在小孩比以前的聪明,不就是养孩子方法不一样吗,他们接受不了现在,我还接受不了以前呢!

在老家这么久最大的感觉就是老人带孩子,吃饱喝足穿厚点就行了。其他无所谓,我婆婆还说一岁以后断奶了可以给他们放老家,我直接就说我没打算放家,我要一直带在身边,我舍不孩子在老家跟着他们,吃饭穿衣这些最基本的,都没有一样让我放心的,更别说教育了,人家会给你教育吗?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自己带,放心。即使现在经济很窘迫,但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她比我自己重要。

刚刚在一些文章下面确实说了一些很愤怒的话、但是那也是出自于我内心的、我只是就事论事不带跟人有偏见。

我是2019年6月份生下我的宝宝(剖腹产)、生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我说生个孩子竟然让我在这多人面前一丝不挂、抬出手术室后下身一直没穿衣服、恶露不停的排、基本上1个小时左右就要换一次性褥垫、婆婆知道我有些洁癖、一天给我下身洗了N多次、怕那样躺着不舒服。在这之前我一直很嫌弃婆婆爱管闲事爱打牌做饭不好吃、孕期还故意不吃饭、其实内心就是对她不满、老公着急了就没上班一直陪着我、专门做好吃的给我吃。但是从那一段时间到后面帮我照顾宝宝、我越来越懂得体谅她…宝宝满百了我就在家附近一家公司上班了、就这样早出晚归直到孩子一周岁了、我与丈夫商量着外出工作、毕竟大城市的机会多些、我们就出来了、刚开始很想家、超级想宝宝、国庆8天假我回老家了、我让婆婆好好打牌我天天在家带娃、讲真的、娃大了确实很需要精力、基本上一整天要跟在后面看着、一点都不敢怠慢、其中有一天宝宝摔了一跤把自己嘴唇咬肿了还出了好多血、真是把我给吓得要哭了、还好婆婆在、她在安慰我没事没事…带到第7天的时候确实不想带了、真是一点自由都没有、人感觉是崩的…后来想想我婆婆这么久以来都是帮我带过来的、内心对她充满愧疚。她也是女人、她不想玩不想轻松么、但是为了帮我带孩子舍弃自己自由、足以伟大到不行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责怪自己的婆婆带娃不好怎么样怎么样?你所有的舒服都是有人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舒服、明白吗?做人要懂感恩、没有人任何欠你的、更没有任何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好、回归正题!

我的现状是每天很挂念娃、正是因为挂念让我更有动力不乱花钱、去好好存钱、去努力的工作、学习让自己更好更稳定、因为我希望给我宝宝一个优秀、努力的榜样。每天会视频、会重复那几句话、内心也会担心公婆做的一些地方不利于孩子(公公会用自己的筷子夹东西给宝宝吃、给茶宝宝喝、奶瓶比较隐秘的地方没有洗好、没有消毒、婆婆没有给宝宝洗手就拿东西吃、公公会给宝宝买各种零食…等等、太多了、多到说不完)但是我只会明白一点、我宝宝是他们的亲孙子、他们会害死我宝宝么、顶多会有些不好的小习惯、宝宝不管谁带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好的习惯、因为每个宝宝都不完美。既然给他们带了、那就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为什么要对他们指手画脚呢?他们都是过来人需要我们去教导么?适当的建议是可以的、但是得分清状况。

最后送给各位宝妈一段话:

放不下孩子、就全心全意的陪伴、放不下事业、就拼尽全力去奋斗、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比一个患得患失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孩子的成长和陪伴固然重要、但榜样也一样重要、愿每个宝妈都坚强!

我就是工作日把娃留给老人带,自己去上班的。晚上下班以及节假日,都是自己带的。

我觉得现状还好。

我大宝出生后90多天产假休完就去上班了,孩子白天交给奶奶,晚上跟自己睡;大宝2周岁就上了托班,老人只要早晚接送,做一下晚饭。

妹妹出生后,哥哥已经在托班了。妹妹五个月左右我去上班,孩子还是交给奶奶。妹妹还小的时候,奶奶不方便接哥哥,我就找了晚托班接哥哥放学,我下班的时候去接哥哥。两个孩子每天都是跟着自己睡。

现在是妹妹2岁半上托班,哥哥5岁上幼儿园,奶奶每天分别接送,有时间的话会做好晚饭。我六点多下班到家,给孩子喂饭、洗漱、看会儿书、陪睡觉。孩子也睡得很晚,两个都睡着起码要11点了。

娃留给老人,自己去上班,也是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我家两孩子现在幼儿园中班,除了1岁前我在家带以外,后来一直是爷爷奶奶带,我们去上班的。

身体发育方面,我家爷爷奶奶在吃东西上很简单,如果不特别提醒的话,早上就白粥,中午基本光面条或者热个包子,晚上素菜。

但是孩子们发育正常,现在两个都四十斤出头,一个125cm,一个120cm。

今年没有回幼儿园上学,平时就在家玩,一天据说要在小区里疯三次,所以晒得比较黑。

学习方面,三岁开始爷爷带着认字,从一开始的黑白卡片开始到现在能自主阅读小学二年级的课外读物,爷爷功不可没。当然我晚上回来后也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平时我准备了一些习题册,汉字英语描红啊算术之类的,白天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完成,到今天他们已经坚持打卡了半年。

我家爷爷很有责任心,除了线上英语和思维课程要用pad,其他时间严格禁止孩子接触电视或者手机的。

平时孩子犯了事,爷爷该惩罚一定会惩罚,不惯着。这点奶奶做不到,所以孩子们不怕奶奶,只有爷爷能压得住场子。

但是奶奶能做到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像个摄像头一样盯着她孙子们半步不离,这点我很佩服。

说实话,我觉得如果我全职在家,大概也不会带得比他们好,所以很感谢有他们的帮忙。

说说我两个孩子留给老人的经历吧。

刚生老大的时候,那是2014年,我和婆婆住在一起,她从我怀孕一直照顾到出月子,满月之后,担心我没经验,那也是她老人家有第一个孙子,真心舍不得,她和我一起带孩子,她帮我带老大一直带到了差不多2岁半。

我家老二是姥姥带的,因为他跟老大只隔了14个月,老公担心我身体没恢复,精力不够,所以让我妈帮我带,但两个孩子都在我身边,随时可以看到。

两个孩子有什么区别?

奶奶每天中午午睡的时候,喜欢用背带背着孩子哄他入睡,孩子本来在床上躺着边喝奶边睡觉,能很快入睡的,但老人就是要背着,没办法,有些事,我们也不能总是去跟老人争辩,那个时候就是孩子入睡比较慢。

而且有时孩子睡着了,老人家睡不着,无聊,时不时拿个播放器在那放广场舞,孩子很容易被吵醒,常常没睡够就爬起来了。

真正的弊端出现是3岁之后,孩子就开始很少能午睡了,每次都要趟床上一两个小时才睡着,常常我一觉醒来,他孩子睁着眼睛的。

孩子睡眠少了,对身体的发育也是有影响的,现在身高明显比同龄人都矮一些。

跟婆婆住一起的时候,有时不小心惹她不高兴了,就找茬跟我发火,一次两次都忍一忍就过了,可她偏偏是个非常暴躁的性子,时间久了,我的耐心和定力也没那么好了,吵架频率逐渐上升,最激烈的时候,她疯狂地踹我房门,我带着孩子把门反锁起来,这样的场面,能不刺激到孩子吗?

从心理学上来说, 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形成了非常 健康 的依恋关系,这会滋养孩子和父母,让双方受益,反之,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会被受阻, 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跟婆婆住在一块时,婆婆看到我对自己亲妈好,心里不舒服,在我回老家去照顾生重病的父亲和我父亲去世那段时间,婆婆不让孩子接我电话,不让孩子与我联系,我们之间最长的一次断联是有整整15天时间。

15天时间与妈妈没有任何联系,对于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而言,是很严重的亲子分离。

而我家小宝,我妈那个时候因为我父亲去世没多久, 心情是很低落的,与孩子欢乐的互动和交流很少,对外界刺激反应非常敏感,做什么都是无精打采、敷衍了事的状态,没有任何真正的乐趣。

好在,在4年前,我开始全职带他们,后来也因为他们,开始学习 育儿 心理学知识,现在一切都在努力改善中。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老人都不会带不好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毕竟那一代人所受教育程度比我们这一代父母受教育要少一些,能接收到新讯息也更少。养育好一个孩子,真的是需要储备一定的科学 育儿 知识的。

同样,如果我们这一代父母,对待孩子,也不去学习科学的 育儿 知识,仅凭自己的一些本能或过往成长经历,去养育一个孩子,同样还是会问题百出的。

一切,还是要靠学习,学习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国庆七天假,回去时,他正好五个多月,乖得不得了,瞌睡来了,自己嗷嗷,就睡着了。

我每两周回去,他的变化很大,都会get好几个新技能,慢慢地,七个月时,他有情绪了,我回去时,他总是睁大眼睛看着我笑,但当我伸手抱他时,他哭得不得了。

现在八个多月,还是不要我抱。

所有的选择,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知道,既然做出了决定,这些必然会随之而来。

不过,我也清楚,这个选择是有期限的。再过几个月年,宝宝记事了,对妈妈有了依赖,我必须在他身边陪他。

所以,这一年,我选择了好好工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也要好好看书,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为宝宝日后的疑问提供最合适的答案。

所以,不必羡慕谁,也不必评价谁,每种选择都有利有弊。

公公婆婆带孩子不可能完全达到你的要求,你可以先沟通,如果你实在忍受不了,那就别抱怨,只能自己全职带了。

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做好心理建设

在上幼儿园前,让孩子多与其他宝宝玩耍和交往,如参加一些亲子班、亲子活动等,学会和别人相处,为集体生活做准备。同时,给孩子积极的鼓励和暗示,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和更多的小伙伴一同玩耍,强调积极的一面,避免给孩子过多压力与负面印象。

让孩子学会清楚地表达,如果孩子表达能力差,那么孩子的状况和要求就容易被老师忽略,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已经猜到孩子想要什么,也要鼓励他表达出来

结婚有小孩后,是爷爷奶奶带合适,还是姥姥姥爷带合适。我感觉是谁的素质高,就让谁带,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陪伴,陪伴这个人的素质很重要,素质高的人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会身心 健康 的成长。

这个问题我曾经跟我儿

子说过,我告诉儿子将来结婚后,你如果感觉丈母娘的素质比我好,那就让丈母娘带孩子,如果感觉丈母娘的素质不如我,那就我亲自带孩子,因为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谁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利就让谁带。

如果感觉双方父母素质差不多,那就轮流带,毕竟年龄大了,带孩子是很辛苦的,轮流带双方父母会比较轻松点。

其实如果自己的工作可以辞职,老公的收入也可以,最好是妈妈自己带,因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毕竟是隔代,再怎么会教育也存在着溺爱,妈妈自己带,也体验一把做妈妈苦与乐,如果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可以从经济上支助一下,让妈妈带到孩子三岁时去幼儿园,再出来找份工作。这是最好的方案。

如果妈妈的工作不能辞职,那就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谁的素质高就让谁带,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素质的提升一定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最后祝你们全家幸福安康!

如果条件允许,自己带,最合适!如果条件不允许,在四位老人之间选择带孩子,那么 ,则选择哪一方受教育程度高、平时各种生活习惯良好、三观正、脾气、性格好的一方带。

当前,很多家庭,是夫妻双方出去上班,孩子留给老人带。且越来越多的孩子妈妈,是选择让姥姥姥爷帮忙带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我自己也是一名儿媳妇,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是老人帮忙带的。老大完全是姥姥姥爷带大的,老二则是在六个月之后,交给爷爷奶奶帮忙带的。

姥姥姥爷带孩子的背景:

实话说,我当年选择姥姥姥爷带孩子,是因为我没得选择。

一是因为我婆婆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并且无法坐过车,一坐车就晕车。没办法,我只好选择让姥姥跟随我来到上班的地方带孩子。

二是因为我婆婆不愿意帮我带孩子。孩子从出生到满了一百天,都是我妈妈在带的,并且孕期也是我妈妈在照顾。所以,我婆婆虽然第一次在我们的强迫下,不得已跟着我们出门带孩子,但是孩子根本就不要她了。孩子满了一百天,认人,只要我妈妈。而我婆婆带孩子没耐心,孩子一哭,就不愿意带。我家老大,只要他奶奶抱着,立马哇哇大哭。婆婆被他弄得是完全没耐心,冲着我发脾气,说不带了,不愿意带。后来没办法,我让婆婆回家了,连夜让我妈妈又过来帮我带孩子。

我家老大,从出生到现在八岁多了,婆婆带他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一共是三个月(两个月是孩子满了100天之后,跟随我去了我上班的地方带的。这两个月,头两个星期,我妈妈也跟着在带孩子,婆婆只管做做卫生,我妈带孩子。后面20天,孩子爸爸也帮着在带孩子。算一下,这两个月里,婆婆单独带孩子的时间是一个月。而第三个月,则是我妈妈因病住院的那段时间,我在医院照顾我妈妈,把孩子送去给公婆带了。)

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背景:

我家老二,六个月到即将四岁,是我公婆带的。这期间,我只要有时间,立马就回去看他。只要是我在老家的日子,我都是自己带着老二。

之所以老二是让爷爷奶奶带的,是因为爷爷奶奶带了他们大伯家的两个孩子,大伯家的两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的爸爸,心里有点不舒服,让我把老二送给爷爷奶奶带去。还有一个原因是,姥姥姥爷在带哥哥,实在是没时间和精力再帮忙带弟弟了(两个孩子仅仅相差一岁半,当时姥爷还在上班。)

下面,我来说说两方父母带孩子,我这个女儿、儿媳妇、妈妈的真实感受:

姥姥姥爷带孩子的时候,我是真的一点心都不用操。

姥姥姥爷心疼自己的闺女,让闺女安心上班,啥事都不用担心,一定会帮闺女带好孩子的。

姥姥姥爷说到做到,孩子给带的好好的。并且,由于我家老大当时是我们这边最小的孩子,全家人都特别宝贝他。

老大那时候,吃喝拉撒,姥姥姥爷管着了。衣服之类的,大姨二姨负责了;玩具之类的,就是二姨二姨夫全部负责了。而我这个当妈的,几乎就没给他买过衣服、裤子、鞋子之类的,连玩具,我都买的特别少。

老大有不舒服的地方,姥姥姥爷从来不告诉我,怕我担心。

老大缺什么,姥姥姥爷也都从来不告诉我,他们说:“你只管安心的上班,孩子缺什么,我们知道,不用你担心。”

老大开始学说话、走路了,姥姥便一遍又一遍的教他说话,背古诗,讲故事给他听。

老大是满了三周岁,我专程回了趟老家,把孩子和姥姥接到我的小家来的。那时候,他已经会背很多首唐诗,会唱歌、跳舞,简单的加减之类的了。

我给姥姥姥爷钱,姥姥姥爷一分不收,并且还倒贴了一些又给了我。我知道,他们是怕闺女经济负担大,不愿意要闺女的钱。

真的,那几年,我大儿子在我爸妈家待,我一分钱都没出过,啥都没操过心啊。

现在 来说说爷爷奶奶带老二的时候,我的感受

首先,我必须要感恩公婆帮我带了老二,这一点,不可否认。

然后,再说说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情况:

老二在爷爷奶奶家带的时候,孩子的奶粉、菊花晶、清火宝、纸尿裤等,全都是我们买好直接邮寄到爷爷奶奶家的。而衣服、裤子、鞋子之类的,都是我大姐二姐买了送过去。我爸妈,每周都买着一大堆东西,带着我家老大,去婆家看老二。

老二给爷爷奶奶带的时候,孩子缺什么,爷爷会给我打电话,什么什么没了,要买了。

而我,前段时间,我老公问我,我挣得多,怎就没看到我攒了多少钱。我就和他好好算了一笔账。单纯的老二在爷爷奶奶家带的时候,我每个月的开销就是好几千。孩子的用品,给爷爷带孩子的辛苦费之类的。

那时候,妯娌的小闺女是奶奶一直带着的。小姑娘连亲妈都不要,天天只要奶奶。

我家老二和他姐姐,年龄上,相差10个月。奶奶带姐姐,爷爷带他。男人带孩子,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没有女人带的细心。

奶奶带着姐姐到处出去玩,去哪儿都抱在怀里。而我家的老二,经常是一个人在外面转着。那时候,他还不到三岁。

有一次,我爸妈带着我家老大去婆家看老二。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孩子,一个人在田间上走着,当时我爸对我妈说:“看看,这就是没人带的孩子,浑身脏兮兮的,这么点,一个人在这里。”我妈仔细一看,这就是我家老二吗?我妈赶紧让我爸停车,把孩子抱在怀里。

爷爷奶奶都是没读过书的人,并且在农村,家里种着很多菜,又是两个仅仅相隔10个月的孩子需要带着。所以,带孩子,明显没有姥姥姥爷细心。

爷爷奶奶带孩子,只要不饿着,不冻着就成。

我家老二,经常一个人到处走,在农村的田间,一个人走,身边一个大人都没有。

爷爷奶奶自己没读过书,自然不会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三岁的时候,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了,到时间就去接孩子,接完之后,把电视打开,让孩子自己在家看电视,他们则去地里干农活了。到后面,就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开电视,让孩子自己操作了。以至于老二接到我身边,我用了两年多的时候,才把他的电视瘾稍微控制住。

老二在我接回来之前,完全是没学过任何的东西。虽然上了一年的幼儿园,但是农村幼儿园,仅仅只是帮忙带孩子,完全不教孩子学习和习惯方面的。以至于老二快四岁了,到我身边的时候,连10以内的数,都分不清楚,更别说是背诗之类的了。

实不相瞒,因为老二在爷爷奶奶家带,我心累,并且因为 育儿 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我和婆家的关系,并不太好。

孩子究竟由谁带?我认为:最好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没时间,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考虑:

1、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的经济条件更好?选择经济条件好的一方带孩子。

2、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受教育程度更高?选择受教育程度高的一方带孩子。

3、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更有时间?选择有时间,能专心带孩子的一方带孩子。

4、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脾气更好、性格更好?选择脾气好、性格好的一方带孩子。

5、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三观正、和妈妈三观差不多?选择三观正、没妈妈三观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的一方带孩子。

真的,孩子的来到,会给家庭带来各种不同的问题。很多家庭,婆媳矛盾,就是因为 育儿 观念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等而引起的。选择带孩子的人,尽量选择和自己三观,观念差不多,没什么冲突的一方,避免日后因为带孩子意见不一致而闹得家庭不和睦!

谁带都得感恩,谁有条件和能力谁多帮点。一般来说姥姥带比较合适,因为闺女跟吗有些事情好沟通,谁说轻了重了,也不记仇。

婆媳就不一样了,没有孩子时,俩个不相识的女人,突然因为一个男人走到一起,都需要长久的磨合。婆婆说多说少都不合适,反之儿媳也一样。相处太难。

有了孩子需要沟通的更多了,母女还有代沟了何况婆媳?

体会儿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切都好办了。如果认为应该那么无法相处。

我们那个年代一家好几个孩子,婆婆帮谁了感激的不知怎么好,吃什么,穿什么都以婆婆为准,谁受累尊重谁,再说婆婆也好姥姥也好都是疼爱晚辈的。

现在有的媳妇老人受累还挑三拣四,下达任务一样,爱多了不行,爱少了不行,这样就没法看,自己看吧。

责权利要相辅相成,不懂尊重就不要劳驾别人。

所以姥姥看最好,省下许多烦恼。当然儿媳没那么多事怀揣感恩,谁看都一样!

知道孩子是你俩的责任,谁帮都得感恩就好办!否则又让人看,又挑剔,又怕孩子跟奶奶亲……那只能拜拜了!

孩子跟谁家姓 就是谁家的责任![玫瑰]

两三岁以前谁都可以毕竟都是小孩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一辈敦促下一代结婚生子,一是为了让孩子成家立业延续家族香火二就是为了有个孙儿能让他们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是个人建议三四岁上幼儿园以后还是自己带吧,毕竟老一辈的教育方法跟新一代的还是不一样的,难免有些东西会教的不好不合适!这样会影响小孩儿将来的大部分性格和处事的方式!

带孙子:教养子女成人是父母的法律责任和 社会 责任,而带孙子是亲情不是法律责任。70岁以前身体 健康 可以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70岁以后多数人衰老速度加快,疾病增多,自顾不暇,重在保重身体。

父母自己带孩子!

父母有工作可以请保姆带!

保姆也可以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之要给工钱。

请不起保姆,自己又不愿意带,拜托!请你不要生孩子,好不好?

男孩爷爷带,女孩奶奶带,实在不合适,自己带,不要埋怨别人

双方老人谁带都可以,我一个邻居,儿子媳妇都是独生子,媳妇生孩子后,婆婆说,俩孩子都要给双方的父母养老,一家一个月,就这样姥姥一个月,奶奶一个月。如果孩子需要,双方老人都帮帮孩子,很快孩子就大了

孩子小的时候最好妈妈带,上幼儿园了,可以让老人帮忙接送。

哪边的老人喜爱孩子、有耐心、教育水平高,让哪边老人带。

宝妈不要担心,一个人带孩子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家的早产宝宝就是我一个人带大的,现在他两岁半,明年上幼儿园。

最主要的是培养好孩子的作息和饮食规律。孩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他身体 健康 少生病,会减轻很多工作量和带孩子的坏情绪。

孩子的生活规律了,宝妈也可以好好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兄妹两个差3岁,大宝上学了小宝出生,有了第一个带娃经验,带第二个稍微轻松些

 主题的产生: 提起幼儿园大班,幼儿园中班孩子经常充满了期盼之情,每一个孩子或许有一点都不同的感觉。对孩子而言,幼儿园大班是个新的原点,升入幼儿园大班后,可变成名不虚传的大哥哥大姐姐啦,幼儿园大班实在是一个叫人渴望的地方。

在 “预备做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课程单元里,我们与小孩一块儿观摩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上课,与小孩一块儿欢送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我们还需与小孩一块儿给大哥哥大姐姐送礼品,很好的享受与大哥哥大姐姐在一块儿的特别时光。深信小孩在“预备做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学习过程内,有更加多的发现,亦有更加多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主题目标:

社会日常生活:

1、清楚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教学要求,有做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心愿。

2、乐意与小伙伴沟通并聆听其它人的述说。

 身体运动:

1、能踊跃参与小型的体育游戏教学。

 语言沟通:

1、能清晰明了地述说自个儿的见闻与心愿。

 科学探索研究:

1、练习视觉识别的能力。

2、能留意与区别四周环境里物品的外形。

 蓺术表现:

1、会手眼配合得当地使用相关工具开展手工制作,表现升幼儿园大班的心愿与感情。

2、能较佳地留意乐曲的强弱比较,唱准乐曲。

 爸爸妈妈们参加:

1、请爸爸妈妈们与小孩一块儿谈话,预备怎么样当真大班大哥哥大姐姐。

2、与小孩一块儿探讨怎么样过好假期日常生活。

 环境创建:

1、美工教学区安排些许折纸步骤图,给予手工制作的些许教学材料,启发孩子手眼配合得当地使用相关工具开展手工制作,表现升幼儿园大班的心愿与感情。

2、语言区出示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种种日常生活、学习、教学的像片、,启发孩子体会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日常生活、学习、教学。

 主题反思:

经过这一个主题教学的执行,孩子接触清楚幼儿园大班孩子,看了幼儿园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些许劳动、手工、IQ动手操作教学,听幼儿园大班孩子推荐自个儿班级教学的请求,到幼儿园大班参与辞别会,欢送会,做了礼品馈赠,看了幼儿园大班孩子的作品展,具体形象地让孩子明白做个幼儿园大班孩子应当是怎样的,启发了孩子升班的强烈心愿。

原本,有个别孩子对升幼儿园大班存在些许恐惧的心理,经过这一个主题教学的执行,这一些孩子淡化、化解了这一心理,非常渴望上幼儿园大班,觉得到幼儿园大班后,可学习到很多本事。

孩子通过观摩幼儿园大班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亦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表现在他们的主动性、踊跃性、专心态度等方面均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

很多父母,在自家唯一的孩子外出上大学后,加之家里经济又尚可,政策上二胎也放开了,干脆就又再生了个。于是,很多亲兄弟姐妹,年龄差就有点大了。

一个妈妈晒出了,自己儿子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视频,相差20岁的兄妹俩,在镜头下相处格外地和谐温馨,让网友们看着直呼“太有爱了”!

送小20岁妹妹去幼儿园,哥哥出门前努力扮嫩:生怕被当成她爸

只见高大的哥哥稍稍弯着腰,一手牵着自己的妹妹,一手拿着妹妹的小桶,肩膀上还背着妹妹的小书包。

哥哥走路的步伐比较大,妹妹就蹦蹦跳跳地跟着,一大一小的兄妹俩看起来可爱极了。

不过,由于这兄妹俩年龄差比较大,哥哥平时带着妹妹出门,有时会被路人误认为是父女俩。

这就让哥哥很郁闷了,可年龄差摆在那,人们认错也是件很正常的事,哥哥能做的就是,和妹妹出门时,尽量把自己收拾得看起来更年轻些。

哥哥比妹妹大20岁,送妹妹去幼儿园超有爱,网友:看着像父女啊

这不,这次送妹妹去幼儿园,哥哥的一身装扮也是经过一番精心打扮的。在这之前,哥哥就生怕被幼儿园的老师同学,把他误认作是妹妹的爸爸。

一早起来就在衣柜中各种翻找衣服,最后决定穿白T恤和黑短裤,再加上小白鞋的搭配出门。

不得不说,虽然哥哥本来就很年轻,但这样的搭配确实显得更“嫩”了,“扮嫩”成功的哥哥这才满意地送妹妹去了幼儿园。

得知送妹妹去幼儿园背后,还有这样一件趣事儿,网友们也乐了。

@一江春水:

“哥哥颜值也太高了吧!不过这样还是很像父女啊哈哈哈。”

@秋月圆:

“这一看就是家里很有钱的,要不然儿子这么大哪还敢生啊。”

@夕阳昔阳:

“哥哥妹妹真的好有爱呀,哥哥肯定很宠这个妹妹吧,天知道我到底多想有个哥哥!”

@默然:

“讲真,换做我我看到也会以为是爸爸送女儿上幼儿园。”

在兜妈看来,这样的生活也确实是有趣又温馨,不过正如有些网友提到的,这个家庭一定是条件不错,才敢在儿子20岁的时候,还生二胎。

大龄生二胎这事,倒也不是说只有富有家庭才会做,很多条件一般的也会这样,不过相对而言,条件更好的家庭,会更有底气一些。

另外,其实重点不在于家庭条件,而在于两个孩子年龄差那么多,父母应充分考虑大孩子的感受。

虽说生育是父母自己的事,但若让大孩子突然有了个,在年龄上足以做自己孩子的弟弟妹妹,心理上确实是难以接受,并且可能影响到大孩子的未来的。

作为哥哥,面对这么小的弟弟妹妹,他将来很有可能就面临着,要抚养教育他们的重担。

父母高龄二胎,有哪些该注意的点?

1 充分考虑大娃的意见、感受

大孩子年纪已经有那么大的情况下,父母若还是想再生孩子,一定要考虑大娃的意见以及感受。

因为在两个孩子年龄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弟弟妹妹的出生,会给哥哥姐姐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少新闻都有提及过,高龄生娃后,父母会因没足够的精力,或是财力抚养孩子,而让哥哥姐姐来承担抚养义务,让他们的生活压力变更大。

所以在此时,父母一定要优先听取大孩子的意见,在经过充分考虑后,再做决定。

2 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

高龄生娃风险性大,这个道理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这里就不再详说了。想要高龄生娃的父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

看看自身状况是否能承受再次孕育,若是可行的话就能考虑准备了,可若是医生明确说不行,那也就莫强求了,毕竟还是自己的身体更要紧。

3 跟上新的教养方式

高龄父母生过二胎后,最该考虑的,就是孩子的教养问题了。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因为孩子与父母年龄差比较大,今后接触的东西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极易产生代沟。

此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跟上新的育儿教养方式,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让孩子不落后于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