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父亲住院该去看送什么好

爸爸 0 73

朋友父亲住院该去看送什么好,第1张

朋友父亲住院该去看送什么好
导读:朋友父亲住院了送的礼物,送实用的东西比较好,比如说山东海鱼、水果、牛奶等,如果没有就送一些营养品,不过还要看你朋友有什么爱好,比如说按摩器这类的。还有你的朋友也可以送一些比如按摩类的东西。或者是送一副画什么的。我一个好朋友的爸爸住院了,前几

朋友父亲住院了送的礼物,送实用的东西比较好,比如说山东海鱼、水果、牛奶等,如果没有就送一些营养品,不过还要看你朋友有什么爱好,比如说按摩器这类的。还有你的朋友也可以送一些比如按摩类的东西。或者是送一副画什么的。我一个好朋友的爸爸住院了,前几天她要去医院看望他,我想带份礼物去看望她,可是我还没工作,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好,求大家给些意见

朋友父亲住院了送的礼物

1 这个要看是什么病人了,一般是买营养品或者水果之类的。如果是小孩,可以买点营养品,如果是大人,可以买点营养品也行。

2 我一个从小就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感觉还是送钱比送钱包或者手表比较好,钱包也不错。

3 朋友搬家送的礼物要讲究,以实用为主吧。如果关系非常好,就送个大的红包,不知道送个什么的新年礼物会比较合适一些。

4 我一个从小长大的朋友,爸妈住院了,住院了,住院的时候送一件什么东西去看望他,不过带东西去看望他老人家,带什么东西合适。

5 朋友,住院了,要去医院看他父亲,带什么礼物比较好。带什么礼物比较好,表示一下心意。

6 这个要看朋友的喜好了,如果他的爸爸不是很喜欢那就要送些实用的礼物,比如说按摩器之类的,如果是你的朋友,他就可以送些养生保健品什么的。

在郑州打工的母亲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你父亲这段时间肠胃不好,经常拉肚子,吃饭也不行,在那边的诊所拿了药,打了针也不见好转!那就回来吧,我带着赶紧去检查一下!时值三月,燕子归来,草木复苏,我骑着三轮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绿油油的麦子经过冬雪的润养越发朝气蓬勃,这样的季节里父亲应该不是什么大病吧,但愿不是!我心里默念着。

从家到接父亲的路口有七八公里,下午两三点的乡下,阳光也带点清凉,父亲刚下车不久,站在树下,跟前放着一个大帆布包,这个包跟着父亲去过很多地方。“没有坏,还好好的,扔掉干啥?”父亲曾说。包里往往装着换季的衣服,鞋子,水杯,家里腌制的酱豆,还有常吃的降压药。回家的路上,父亲说,做个肝功能检查吧!你叔之前是肝脏的毛病…晚上父亲没怎么吃饭,说明天检查呢,得抽血!

天还未亮,父亲就起来了,因为医院离家有50公里,说不定还要排队,去晚了今天可能啥也干不成!我也赶紧起来,刚洗漱好父亲就走到我跟前,从衣服里面的兜里掏出一沓钱“这些你拿着,你的先别动。”任我怎么说,父亲还是倔强的塞给了我!自从我结了婚,父亲的措辞就变了,原来是咱们,咱家,现在是你的,我的。

上午八点左右到达市第一人民医院,听说是当地最好的医院了,院子里没有停车位,找了好久终于在外面找到一个,有人看守一上午收费20,父亲说,太贵了,再开远点吧!我固执的下了车,父亲不情愿的也下了车。医院的人非常多,大厅里,院子里,科室门前,人头攒动,有的门口排起了长龙,堪比年关乡里的集市。

办卡、充钱、挂号、找科室、排队,坐诊的是一位女医师,年龄50岁左右,体态偏胖,或许是人太多的缘故,略显得不耐烦,病人询问情况,说话须小心翼翼,语速不能太快,表达要简明扼要!乡下人哪懂得这些,不免被呵斥几句,女医生也是的唉声叹气,好难过的样子!女医生也有脾气特好的时候,排队时,一位60岁左右的老阿姨径直走过去,轻声道:“我儿子在xx局里上班,上次咱一块吃饭来着…刚才打了电话…”“咋才来,等你好长时间了,快快坐下,啥情况,待会找俩专家会会诊!”…

轮到父亲,女医生给开了单子倒是没怎么使脾气,抽血化验,下午出结果。从一楼到三楼,再从三楼到一楼,来回跑了好几趟,总算告一段落。中午到沙县我要了一碗面,父亲说不饿,喝了一点汤。吃饭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的面庞是沧桑的暗灰色,布满皱纹,眼神有点落寞,穿着因水洗而褪色略显年代久远的黑色外套,再加上下巴几天未修饰的胡茬,父亲真的老了!

下午拿过化验单,转氨酶高,胆红素代谢高,有急性肝损,医生说父亲患有乙肝!“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建议你们做个胃镜!”女医生说,你们去三楼xx诊室吧,他对这方面有研究!三楼科室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个头一般,头发三七分,烫过的——带卷,戴着眼镜,有点富态,我说明情况后,他给开了单子,让我去预约胃镜,胃镜室在另一栋楼的四楼,工作人员说,无痛胃镜四天之后才能排上号!我告诉父亲,父亲一脸无奈,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医生给开了一些护肝的药,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就返程了。

四天的时间是漫长的,由于吃不下饭,父亲消瘦了不少,做胃镜那天,我们同样去的很早,但病理结果又要等上五天,这样光检查加上等待就耗时半月了,若是严重的病人怎么办?“等就等吧,听医生的!”父亲说。

取结果那天,我拿着化验单,有一行字:确认胃Ca。ca什么意思?我慌忙拿出手机查了下,cancer,胃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知道该怎么对父亲说,我站在医院的一处角落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该怎么办呢?我强颜欢笑走到父亲跟前,我说我拿去让医生看一下,你在这等我。男医生说话很快,问我家住哪里,他说,咱离得还不远唻,你父亲的病发现晚了,这样,你去一楼等我,待会给你们会个诊。在一楼科室等了约摸半小时他才下来,科室里还有另外两名医生,我希望从医生口里说出父亲患的是胃炎,我希望这是一次失误!然而,事实很残酷,“你父亲患的是胃癌!”医生说起来很平静,很轻松。

怎么治疗?男医生—父亲的主治医生把256高速CT单放到灯箱上面,端详一会道:已经种植性转移,不能手术了!不过现在有一种方式,就是在肚子上打两个孔,插上管,让药物从中流过——“热化疗”就是费用高些!我听的一头雾水,看我迟疑,他说你先去办理住院手续吧!

从这幢楼跑到那幢楼再到那幢楼,办完了住院手续,我带着父亲去找病房,住院部可谓人满为患,父亲只能住在走廊里,空气中充斥着药水的味道还有嘈杂的说话声,看起来更像个集市。当天输了三瓶液,父亲感觉稍微好点,晚上的时候,父亲躺在床上休息,我走到医院空旷的地方来回踱步,城市的夜因为有灯光的照射比家里明亮,但城市不够安静,始终那么繁忙,城里人大多睡眠不足,他们说,奋斗。

住院第二天,父亲对我说你去问下我的药怎么没给挂上?看时间早该了。“没看见正忙着那!等会!”护士们说话简直像吃了炸药!

住院第三天,母亲也从郑州赶回来了,我去接母亲,知道情况后母亲一直哭,我说别哭了,父亲知道了可咋办?还能安心治病吗?下午,我赶回家,媳妇一个人在家,“啥病?是肝上的毛病不?”“胃癌”。晚上,我说媳妇,咱一块到路上走走吧,家里太闷了!夜晚的农村有一望无际的黑,和安宁祥和的静,能听到树叶的摩挲和蟋蟀隐约的鸣叫,我牵着媳妇的手,媳妇说,别怕,谁家还没有得病的?谁没遇到过困难?九点左右的时候,姑姑打来电话,“听说你大大住院了,啥病?严重不?”我握着电话,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刚要张口,却忍不住哭了出来…媳妇接过电话说,“他就有点难受,没事姑姑,咱改天见面再说吧!”

第四天我赶到医院,父亲说,“你问下医生,咋每天就打这三瓶药?”“你大大这几天没怎么吃饭,米粥也喝不下去!”母亲说。中午的时候叔叔也赶来了,还有村里的几位邻居,父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看到来人就是笑一笑,说句话都显的很吃力。下午上班我去找主治医生,刚好在楼梯口碰到他,“噫嘻!今上午喝了一瓶白嘞!还灌了两瓶啤嘞!不过还好,下午不耽误手术!”妈的!这还是医生吗?我想。

来到他的办公室,他一屁股坐进沙发里,翘着二郎腿说,要不你们走吧!你爸的病我治不了!你们可以去郑州,那边先进!省人民医院啥的,有熟人吗?没有的话,想想办法啦!给,这是出院证!快去吧!听到他这样说,火不打一出来,此刻,若有把刀,我想我就捅进去了!回到病房,母亲搀扶着父亲下楼散步了,同室的另一位病友说,“昨晚你父亲肚子痛,问医生怎么回事?医生说,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你自己不知道?!父亲气极因此和医生吵了几句嘴!临走医生还说,你以为你得的是什么病??!”天哪!这竟然是一个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大夫对待病人的态度!这竟然是一个主治医生的素质?他个人的简介上标榜“专家”“带头人”“优秀党员”“某课题小组骨干”,我只记得他酒后意犹未尽的样子!…

当天下午我就办了出院手续,我说“咱不在这儿看了,咱去郑州!”父亲说“别跑恁远了,就在这看吧…一家人都跟着我受罪!”“别犟了,儿子叫你去哪儿,你就去哪儿吧”母亲央求道。“那好吧,听咱儿的……”同室的病友对我说,你们去xx医院吧,那儿还是不错的,遇到过在那边看病的人……

回了一趟家,第二天凌晨4点就出发了,到达郑州快十点了。我把两个大包放到路边树荫处,母亲搀扶着父亲在路边坐下,我去办理手续!医院很大,我站在院子里真不知道先去干什么,挂谁的号?去哪栋楼?今晚能不能找到床位?……

一筹莫展之际,堂妹打来电话说她有朋友在省人医,然后认识这个医院的人。我说,那你打电话试试吧。过一会,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过来了,很客气,他说自己刚上班不久,帮忙挂了号,找了科室,我总算松了一口气,暂时没有床位,晚上我睡在走廊里,给父亲租了一张折叠床,一晚3块,母亲嫌小也打地铺。第二天上午,我们所在的中西医科便有了床位,大夫看过检查单,CT单,就开了药,连续输了三天液父亲说,感觉轻多了,也能吃点稀饭,面色也好了不少。晚上,母亲偷偷告诉我:你大大说,在家再那样过两天,就扛不住了!”从开始去医院到现在二十多天了,父亲头一次眉头舒展,头一次喝了一碗稀饭。父亲说,等这次病好了,去内蒙姐姐家住几天……

是,没有治好父亲的病,导致鲁迅对的极为鄙视不信任。他在呐喊自序里写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②,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你父亲有精神病,那具体是哪一种精神病?很多人可能喜欢用“精神病”来泛指精神分裂症,如果你的父亲是长时间存在的言语和行为异于常人,那么可能真的是精神分裂症,如果你父亲患的是精神分裂症,而且在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反常言语和行为,又没有接受规范治疗,我建议你送他去精神专科医院系统治疗。

不是很清楚你的年龄和你父亲的年龄,如果你已经成年,完全有权利单独送你的父亲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如果你还未成年,建议你的妈妈送你父亲入院治疗,因为她是法定第一监护人,在监护权上要先于你,更先于你的爷爷。

对于发病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去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必要性我想我就不用介绍了,那么就说一说可能对你有帮助的事情吧。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费用问题,不是很清楚你的具体省份,但想必应该有医保或者新农合,这样住院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费用。精神分裂症属于致残性精神障碍疾病,如果长时间患病,而且已经对 社会 功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比方说你的父亲已经不能自己劳动,大部分时间需要家人在身边看护,那么就说明他的 社会 功能受损已经非常明显,可以在去的精神分裂症病历后,向残联申请残疾鉴定,如果鉴定上精神残疾,就可以享受残联定期的发药和不定期存在的免费入院治疗机会。而且精神二级残疾是可以办理到民政部门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的,这样患者的生活也会更有保障,入院治疗也会在医保报销后再进行二次报销,两次报销下来住院的绝大部分费用国家都负担了,比如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二次报销后一个月可能自己只花几百块钱。

所以,总结一下我的观点,一个与精神分裂症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精神科医生的观点:

这个问题,如果爸爸有精神病,应不应该让爷爷送他去精神病医院?

首先这个爸爸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上精神病医院那是必须的,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是该不该爷爷送他去?两种情况,情况一:爷爷年纪大,你可以联合你妈妈,叔叔伯伯带爸爸一起去。情况二:爷爷年纪不大,可以考虑让爷爷、妈妈送爸爸去。

这两种情况都有妈妈,通常情况下妈妈是和爸爸在一起时间最长,相互最了解的人。医生了解一些情况的时候,妈妈可能知道的最多一些。

根据我国2015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之规定:

如果你是成年人,你和你妈妈是他的第一监护人,你爷爷是第二监护人,所以应该由你和你母亲送他去;

如果你是未成年人(即未满十八周岁),那你母亲也是他的第一监护人,也应当是你陪你母亲送他去;

而假如你是未成年人,你母亲又丧失责任能力的话,比如残疾或生病,那就应该由第二监护人你爷爷出面了。

而假如你爷爷年迈体弱,则可以由你父亲的兄弟姐妹代行监护人职责。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以及双向 情感 障碍等所有所谓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问题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 社会 现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来越多,让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绝望,多少家庭濒临崩溃,而大多数人还蒙在鼓里,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有所谓的心理问题,无论什么类型,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症状多么复杂,其实根本都不存在。这些所谓心理疾病为什么很难治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解决一个本身并不存在的问题,这怎么可能解决呢?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更严重的问题。道理一说都明白,所有负面情绪本来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大家如果非要去解决的话,只能把生命解决掉,这就是很多人最终选择走向绝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负面情绪很快就放下了,但我们不行,非要解决它,哪怕鱼死网破,结果越来越严重。殊不知,不去解决问题,转而放下问题就不需要解决的。无论生活中多么艰难,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

人生就是一场戏,何苦这么认真,何苦与自己过不去。

其实,现实中比你情况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没有当回事,没有拿起来,咱们不但拿了起来,还不愿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没有痛苦了。要说放不下,谁也没有办法。但痛苦有办法,痛够了自然就放下了,话糙理不糙。

我要告诉大家,选择结束生命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结束生命这并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恰恰是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尽痛苦的开始。生命永远不会结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义。

言归正传,这些所谓心理问题的本质和真相又是什么呢?如果如果我们弄明白了这个,所有所谓心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当然也就没什么要解决的。

有人说,怎么会不存在呢?我们内心煎熬的痛苦多么真实,我们现实面临的问题实实在在,我们就是睡不着觉,我们身上的症状和疾病也是真实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说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的,对你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真实情况都只是结果而已,并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它们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解决这些所谓心理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大家无论通过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在用现象解决现象,用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加重问题。

所有的心理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会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思维,想个不停,吃不下,睡不着,身心疲惫,就想去想明白,结果越想越多,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直至崩溃。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量会逐渐被耗尽,就越来越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弃,那是低能量状态的幻想。在那种能量状态下,就是一个芝麻都变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压垮。

这种情况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变。这个能量,不光是吃饭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负能量(负面思维)的侵蚀,不断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停止思考(你是永远想不完,也永远想不出结果的),并转向正向思维,积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维,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过去那些困扰你的问题就由西瓜变成了芝麻。

那么,如何停止头脑思维呢?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实,控制不了头脑就是因为负能量(表现为所有负面情绪)太强大了,我们被负能量所控制了。由于不同人负能量所表现的负面情绪不一样,躯体症状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种所谓心理问题的病名,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了本质,所有所谓心理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决,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无论你是什么情况,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现实问题多么真实和难以解决,无论躯体上有任何严重,哪怕得了绝症,根源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问题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么呢?根源在于错误的三观,追求了错误的价值。当前,可以说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错误的。追求物质,各种欲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奉献而非索取、压力大(非要追求一个特定的目标或要求)。由于这些错误的三观,导致我们心里每一个念头、所说、所行都是冲着欲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个负面情绪后面都一定有一个欲望。还有很多家长自己还把这些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还怨天尤人,还埋怨孩子。我们所有的欲望和负面情绪都是负能量,都会不断纠缠与放大,最终正能量越来越少,甚至发展到我们以负能量为荣,以正能量为耻。这不就是现在 社会 的普遍现象吗?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得很痛苦?这就是总根源。每个人表现不一样,有的身体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灾难等等。

我们得了所谓心理疾病,就开始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倒霉,就认为上天不公。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每个做的错事,就要自己承担。而大家都在选择逃避责任,但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有人想去向心理咨询师倾述,其实倾述又是在释放负能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吸引更多的负能量。有人希望靠药物解决,明明是内心的问题,药物又怎么可以解决呢?这不荒诞吗?还有人希望能别人拉他一把。你的内心别人怎么可能使上劲呢?你们的那些在负面情绪下各种天马行空的奇葩幻想别人又怎么能理解呢?

你活在梦境里,唯有醒来。谁能把梦境解决了?醒来就是,有啥好解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错在哪了,要明白没有谁在惩罚你,都是自己的错。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错了还能快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其实,外面谁都没有错,都是你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么原生家庭理论,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做主,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要以为是家庭环境原因、是别人欺负你你害你、是人际关系紧张、没有钱、压力大、身体疾病等等一切现实问题造成的。错了,这些问题也都是现象,都是错误三观的结果,和你的心理问题一样都是同一根源的结果,都是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的根。即便这些问题被解决,你的心理问题照样存在,而且还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来提醒你。

每一个痛苦,都是来提醒你错了,让你赶快回头。一旦回头,痛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一天不回头,痛苦就会如影随形。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有一个执着,都有一个欲望。唯有放下执着,放下欲望。过去的已经过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没有人伤害过你,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当前面对的一切,这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果实,已经无法改变。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知错改错,从当下开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语言、和行为,不再传播和释负能量,包括家里和互联网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人,奉献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欲望,放下物欲执着,孝敬父母,爱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这些本来就是人生的真谛,回归人的本性,这些正能量越来越多,你的未来自然就会改变,幸福快乐就已经上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哪里还有什么人生问题需要解决?哪里还有痛苦?哪里还有不平?

还有,孩子有问题的父母,求您放过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还孩子自由,别给孩子过多压力。互联网一代,少接触电子 游戏 和色情网站等成瘾东西,也别再用药物残害孩子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所谓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长达二十多年,无论多么的绝望和无助都经历过。现在,我已经重生了。我希望把我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还陷在痛苦的无底深渊中的人走出来。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濒临崩溃的家庭和孩子。

认为自己存在所谓心理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开始,随着解决的过程,痛苦越来越大。这就是正常人与所谓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区别。人生中所有现实问题都一样如此,不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无为而无不为。大多数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说放不下,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时候都的放下,没有谁能把它带走。不放下就得继续背着,继续痛苦,没有选择,也没人能帮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别人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接纳一切可能的发生!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帮己。

可怜的娃娃[流泪]若想住院必须有家属签字不假。但是结合自身经历我告诉你,这种病谈不上一次性,往往反反复复是常态

我觉得不能,无论是家里的哪个成员生病了都应该送去治疗。不管是什么病,何种成都都要送。此时此刻的父亲正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时候,突然把他送去精神病医院只会更糟糕。那里就是人间地狱,进的去很容易。出来就难了,现在许多都有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所以放心的去治疗吧!就算没有效果,至少你无愧于心尽到你做子女的指责了。

如果是很严重的精神病就应该送去,如果不是很严重,就在家服药治疗比较好。

你爸爸有病,无论什么病,如果你已经一成年,就应该你送爸爸去治病。还有你妈妈也有送丈夫看病的责任。现在精神病也纳入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药费,赶紧去治疗吧。爸爸是爷爷的儿子,从你爸妈结婚起,他就完全脱手了,年迈的老人都需要人照顾了,怎么忍心让他送去看病让人无语[捂脸][捂脸]

如果只是有认知障碍,没有伤人或者自杀有可能危及他人或者自身安全的举动的,可以不用送。还有发作时没有类似癫痫吐白沫,抽搐等可以危及生命的,只是生活不太能自理,智力低下,容易走失的,可以托管给福利院,敬老院或者自己家有人照顾就行。

作为晚辈谁送都可以,只要方便不影响工作。

“医院无自家病人,牢房无自家犯人。”这应该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吧。

家中无犯人一般容易做到,家中无病人真有点难。一大家子,谁能保证家中人没个大小病呀。特别是有大病人得去大医院,这年头,去大医院看病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病人家属,在经济与精力上都是件相当考验人的的事。

元旦期间,我们陪父亲去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看病难,到大医院看病更难”。

父亲去了四个部门看病,每个部门都有故事。

温情的骨质增生科

骨质增生科,陈医生,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医生。一见到我们就笑脸相迎,看到我父亲进来的时候,顺手就把一张凳子移了移说:“来,老人家坐在这里。”

这时候的父亲,从140多斤瘦到了九十多斤,眼睛深凹下去,不成人形,看着裤子都像要挂不住。因为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他走路都像孕妇一样用双手撑着腰,一小步一小步的移着走,坐在椅子上也得歪着身子,感觉随时会滑下来。

陈医生详细的问了一些相关的病况,然后还叫父亲把衣服撩起来,用手检查了脊柱与腰部,一边按,一边问:"这里疼吗?感觉怎么样?"一通检查之后她才说:“老人家,你需要再去做个CT。”

问诊的整个过程中,父亲普通话很不标准,很多话需要经过我们翻译后她才听得懂,但她始终微笑听着,没有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她的亲和力,让我们感觉氛围很和谐,感觉她像是我们的家人,而不是初次见面的医生。

父亲走出门时她还一再叮嘱说“小心点,慢点走。”而我和姐姐也一步一回头地回身道谢,一再表示我们真诚的谢意。

最最难得的是,后来由于在脊椎外科耽搁了太久,到了她下班的时间,还没有给她回复脊椎外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她下班之后还自己打电话向我们询问父亲的病况。

善解人意的消化内科

因为父亲瘦得太快了,我们怀疑他的消化及吸收功能可能不好,甚至认为是胃出了大问题,(因为在县医院做B超时医生说胃里好像长有两个小肉肉)准备再让他去做个胃镜。

从五楼转战到三楼。因为走路、站着、坐着对父亲来说都是个艰难的问题,于是我们耍了一点小聪明,绕开排队,直接去了里面的主治医生那里,刚好看到里面有个老医生的房间没病人,就赶紧走进去,他看了看父亲说:“你们的号呢?”

我马上跟他解释说:“医生,我的父亲走路不便,连坐也坐不稳,我们就想做一个胃镜,你能不能给开个胃镜单。”

那个医生看了一眼可怜巴巴的父亲,可能动了恻隐之心,什么都没说,动手开了胃镜单给我们。这时又进来了病人,他忙对刚进来的病人说:“稍微等会啊,马上到你。”

从进医院到此时,我的内心一直都心存感激,因为遇到的这两个医生都很亲切,很有人情味。

让人窝火的胃镜室

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大大的笑容走进胃镜室,拿着交费单,对着排号的护士说:"美女,帮我排下号,"

美女正在仔细的修剪她的指甲,抬头瞄了我一眼冷淡的说:“今天排不上了,明天再来。”那表情与声音好像我欠了她一 万块一直拖着没还。

我还不死心,继续端着自己的笑脸小心的说:“我们是从远地方来的,来一次市医院来回要一整天,你能不能再看看,能加一个不,就一个?谢谢你了”

“说了排不上就排不上,你以为这医院是你们家开的呀,说了明天来就明天来嘛”然后继续去修剪她的指甲,不再理我。

不得不感叹,在大医院上班,就是牛逼呀!

没办法,只好去酒店开房间等到明天再来。

整个晚上我都没睡好。一是因为陌生的床,二是因为父亲被病折磨着,他也一个晚上都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炒黄豆(我们同一间房睡,好照顾父亲)

第二天,我七点钟没到7就去胃镜室门口等,因为做胃镜要空腹。我想早点去排队,让父亲早一点做胃镜,少受点折磨。

等了一个小时,那些排班的护士终于来了,因为人多,一通你推我挤之后,我排在了14号。

在胃镜室,陪同家属只能在外面的休息室等,病人则按排号的前后一批一批的进去里面的等候室,

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和她的母亲排在我们前面,大姐母亲的病很重,看起来跟我爸有得一拼,都很瘦,走路、站着都很困难,更要命的是还耳聋。我和大姐一再与门口的护士说明老人的情况,想让护士放我们进去陪同老人。

但护士油盐不进,霸王花一个,不论我们怎么求情,她就是重复一句简单的话:“不行,不行,外面等着。”

没办法,我和大姐只好站在门外面,不停的走来走去,不是我们想站在门前晃来晃去,只是因为我们家的病人情况真的与别人不一样。

这时,大厅传来叫大姐母亲和我父亲的排号和名字,叫他们分别去2号和5号室去做准备。我们终于心安了些。

但过去半个小时了,大姐的母亲和我的父亲都没出来,(正常情况,做胃镜也就十分钟左右)我忙打电话问父亲,你的胃镜做了没有?

他说没有,里面有人在做,医生叫我等会。

又过去半个小时,我看见屏幕上已经叫到19号了,可为什么排在14号的父亲却还没出来呢?

“护士,我妈排在10号,现在19号都进去做了,在叫21号了,我妈怎么还没出来呢?”大姐比我更着急,因为大姐的母亲没有电话,她一点都不知道母亲的情况。

护士淡淡的说:“你们放心吧,里面有医生安排呢,他们这么久没出来,可能是胃部问题比较大,而别人胃没什么问题吧。”

我们觉得有道理,只好继续着急的等着。

“这时候已经在叫27号了。我们实在不相信,别人十多个人都做完了,就他俩总做不完?难不成他们就四个胃,别人都一个胃?

“护士,我们的家人一定出什么大事了?我们一定要进去看看,你不让我们进去看,那你帮我们去看。”我们很生气的对门口的护士说。

可能连门口的护士都感觉不对劲了,只好放我和大姐进去看看。

我一进去,发现父亲居然还在休息室坐着,根本就没去做,我问父亲怎么回事。

父亲说:“医生让我等着。”

大姐的母亲更是可怜的坐在2号胃镜室门口等着,看着进进出出的医生,想说点什么,但一直没敢说出口。也没一个医护人员问一下怎么回事。

大姐走过去问她的母亲:“妈,你怎么还没做?”

大姐母亲说:“医生开始叫我到5号门口等,后来又叫我到2号门口等,我在这2号门口等了好久了,快站晕了,就是没人叫我进去做。”

大姐听完,气愤得不行,从母亲手里拿起排号单,问站在5号门旁边的一个护士:“你们医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妈明明排在10号,现在人也已经在门口站了一个多小时了,别人27都做完了,可站在门口的10号还没做。你们好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护士可能被大姐发飙的样子吓着了,忙说:“我不知道,我不是医生,我只是在这里面负责喊号的。”

这时,刚好2号门打开了,一个病人被推出来,大姐冲进去,把那个排号单往医生桌子上一拍,大声叫着:“你们这些医生是怎么当的?我妈排在10号,现在你们27号都做完了,10号还在门口站着,你们把一个重病的老人从5号扔到2号,还一直不给安排,就是一只猫,一只狗在你们家门口站这么久,你们也会看一看吧,何况还是一个病人。”

“我们叫了她的号,她没听到,过号了。”一个医生马上说。

“她过了号,难道就不能再叫一次吗?她耳朵听不见,难道你们眼睛也看不见吗?你们这些人还是不是医生,还有没有医德 ,你们还说救死扶伤,你们这明明就是在见死不救……”大姐越说越气愤,那些医生也个个都不敢出声顶她,只是继续叫着后面的病人。

大姐一把挡住那个门口说:“是不是现在还不给我妈做?”

你妈是普通号,我们刚刚做的就是普通号,现在要做一个无痛号,下一个普通号就是你母亲。”

但大姐不听,只管自顾自的说:“我才不管你们做无痛还是普通,我妈等了这么久,不能再等了,你们要马上给我妈做,你们不给我妈先做,你们就谁也别想做。”

这时候另外一个医生来推大姐,好让后面的人进来,没想到大姐反而先把那个医生推了一把,医生“哎哟”的一声坐在了地上。

这时大家都去扶那个医生,医生一直在摸着自己的肚子大叫“我肚子疼。”原来那个医生怀孕了,只是因为穿着大褂,看起来不明显。这时候,大姐看到出事了,也没敢再闹了。

至于我父亲的胃镜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们这种人没有这么猛,只好跟医生好好说,医生也答应我,下一个就给我父亲做。

我不知道后来医院是怎么解决这件事的,但由于我亲眼见证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想着医院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偶然,也是必然。什么事情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

想扁人的脊椎外科

我们把CT片子给了五楼的陈医生看完之后,陈医生说:“你们到二楼把CT图再给脊柱外科的医生去看一看,问问他们的治疗方案。”

我急急忙忙的从五楼跑到二楼,进了脊柱外科,刚好一位医生那没有病人,我就说:“医生,五楼的陈医生叫你给看看这个片子,叫你拿个治疗方案,是做手术还是保守的药物治疗?”

你的排号呢?

陈医生叫我直接找你叫你看一下就可以了。

“先去排队拿号,不排队不看。”医生高冷的说。

我也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就急急忙忙的出去排队,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轮到了我,我把早准备好的片子和胃镜结果给他看。

他刚把CT片拿出来,还没看,就问了句:“你挂了我脊柱外科的号吗?”

“没有,你刚刚怎么不跟我说要挂号呢,我以为是看病挂号一起的呢,要不你先看,我马上去挂号?”

“没挂我的号,我怎么给你看呀?”说完又把刚拿出的CT图一扔,丢出一句:“先去挂号”,就又把我打发出去了。(全不念我排了一个小时的号)被这样招待的并不是只有我一个,我在那呆了两分种,后面来了一个患者,也同样被他赶出去挂号了,看着这医生的拽样,感叹他真是别样的高、大、上。

我只好又跑去挂号,(其实挂个号就五毛钱,多大点的事呀)当我挂完号,跑过来,他终于把老父亲的CT片看了一看,至于胃镜图,看都不看就说:这个脊椎的2与3节之间有问题,你们先去做个核磁共振再说,于是他又把一堆的材料丢给我。

“医生,你还没看胃镜结果呢?还有,我想问下,做这个核磁共振要多少钱?检查结果是马上就可以拿,还是要等呢?因为我们是乡下来的,坐车到这来回要六个多小时,不知道时间够不够,还有我们想知道,钱够不够。”

他很不耐烦的说:“都说了你先去交费,交了费之后,去做检查的地方,问那边的医生,我现在这里很忙。”(很忙吗?这只有我们父女三人呀,另外的病人还没有进来呢,明明是医生你不耐烦好不好。)

看着他那副对人爱理不理的样子,加上前面对病人的态度,我在想,如果我有神力,真恨不得一巴掌把他拍死在办公桌上面,让你知道什么叫尊重人。(我一个女子面对这样的现象都有想修理一下他的想法,想必那些血性男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也会有差不多的想法吧)

不就是多问句话吗?你好好回答一声会死啊,你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让我出去进来,进来又出去的弄了两个多钟,医生就不能给我两分钟的时间好好问件与你相关的事吗?

这就是某些大医院某些医生的对待病人的态度。就这样的态度,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

说实话,我一出来就到处找医院的意见本,想感谢一下敬业的医生,也想投诉一下态度冷漠医生,但一直没找到。

总结与感叹(牢骚)

我发现在这所大医院里面,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没有耐心,脸上挂着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医护人员凭什么会有那样高冷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强大力量在背后支撑着他们的高冷?

是什么?

是这所高高挂着“第一人民医院”品牌的大医院,是每天都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来的病人,让他(她)们不仅仅不用担心收入,更促使他们一直把自己端得高高的,像坐在神龛上的菩萨,病人们只能对之顶礼膜拜。

而某些菩萨与天使却并没有从内心去关心那些希望他们洒点阳光雨露的忠实朝拜者。

每一个病人都在呼唤,呼唤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在面对这些身患疾病的病人时,能否把你那高傲的架子稍微放低一点,好让处于疾病缠身的病人看到你内心的那一缕阳光;好让处于低处的病人感受得到你们的细心、耐心、关心。

而不是冷冰冰的语言加不断的开单子,做检查,再开单子,再做检查,从这个机器里面进去、出来,再从那个机器里面进去、出来。除了一架又一架冷冰冰的医疗机器,就是不停的交费交费再交费。

其实大家在电视上,新闻报纸上,各自媒体上都早已见识过不少关于医患之间的尴尬关系。大打出手者有之,让医生游街示众者有之,出现医疗事故者有之,各有各的原因,但所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更多的是让人心寒的。

出现这样的场面,想必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做事,对他人都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里既包括医生也包括病人)

比如前面胃镜室里医生对待病人的方式就多少是存在这样的原因 。

虽然医生对每个病人都要一视同仁,但对于个别病重或有特别情况病人医生如果多点关注,(比如大姐的母亲因为耳聋,过号了,一个老人,一脸痛苦表情站在门口这么久,只要稍微有点怜悯或同情心的医生都会过问一下原因,而不是以一种完成任务似的心态面对病人,如果医生真去了解了老人的特殊情况,再安排老人做完胃镜,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就不会出现大姐大闹胃镜室,推倒怀孕医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再比如那个脊椎外科医生,他让我们去排队,去挂他科室的号,这都是正当程序,病人家属也愿意去配合,但也希望医生们看在病人排队两小时以上的情况下,能用二分钟的时间给病人好好的问诊。

当然,医生有医生的苦衷,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病人,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病人,也许原本好的心情,在面对一拔又一拔愁眉苦脸的病人之中,一点一点,一天一天的消耗着。

我们大家都知道医生的工作很苦很累,可放眼四处,哪有不苦不累的工作呢?

但为什么同一个医院里头(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里都一样,有的人成了行业中的明星,有的人成了行业里的屌丝)有的医生工作态度那么好呢?(比如我遇到的骨质增生科的陈医生,消化内科的老医生)说来说去,只因为那些工作态度不好的人员身上少了一种对病人的普爱之心,对工作的敬业之心,对行业的“匠人”之心。

当然,医患之间关系不和谐,也有一些是病人身上的原因(特别是有一些自认为有钱有权或者真的是素质低下者)但大部分病人还是友好型的,甚至是讨好型的。

有些病人脸上一脸愁云惨淡是因为自身有病,身体痛苦加之经济压力的原因高兴不起来,此时更希望医生对病人多点关怀,少点职业的病态,多点笑脸与关心,少点冷漠相视。病人就会对医生多点理解,多点感恩。医生(医院)与病人(病人家属)之间就会少一些尴尬的甚至是仇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