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给瓶饮料,都要带回去给孩子的家长,很抠门吗?

孩子 0 47

别人给瓶饮料,都要带回去给孩子的家长,很抠门吗?,第1张

别人给瓶饮料,都要带回去给孩子的家长,很抠门吗?
导读:前几天公司接了个广告,他们还发来一些自己的产品。其中多半是饮料,所以领导就给大家分了一下,让大家尝一下。因为是新产品,市场上还没有大量贩卖,所有一些有孩子的家长就带回去给孩子惊喜。也是公司给大家的福利,同事们也都挺开心的。这时候,一个年轻的

前几天公司接了个广告,他们还发来一些自己的产品。其中多半是饮料,所以领导就给大家分了一下,让大家尝一下。因为是新产品,市场上还没有大量贩卖,所有一些有孩子的家长就带回去给孩子惊喜。也是公司给大家的福利,同事们也都挺开心的。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同事说:“你们家真有那么穷吗?一瓶饮料都给孩子买不起,还非得把公司的东西给孩子带回去?”

此话一出,热闹的办公室顿时鸦雀无声,甚是寂静。后来我也好好想了一想,公司发瓶饮料,别人给颗糖,都要带回去给孩子的家长,真的都很抠门、小气吗?

什么是爱?

爱是什么呢?百科的解释是人类情感,甘愿对一个人好,对一个人付出。爱可以在夫妻之前,可以在兄弟姐妹之间,可以在父母孩子之间。

现在我已为人母,也习惯性地给孩子带吃的,别人给我的稀奇吃食,也会带给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会露出喜悦的笑容。什么东西都要带给孩子的家长,不是抠门,而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即使这些东西在别人的眼里很廉价。

给的不止是东西,更是时刻牵挂的心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家长有啥东西都给孩子带回去,带的就只是东西吗?孩子看到这些东西很高兴,只是高兴这些东西吗?

其实都不是,与其说家长带的是东西,不如是时刻牵挂孩子的心。因为爱孩子,所以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想留给孩子。不是自己吃了就买不起,而是意义不同。与其说孩子看到东西开心,不如是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和牵挂才那么开心。

中国人表达感情都很含蓄,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他们不会说我爱你。只会把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东西带回来给你,这已经不止是东西,而是包裹着深深的爱。一个愿意带,一个吃得开心,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爱的教育

家长为什么会一直给孩子带东西呢?因为这种爱得到了反馈,不止是他吃得高兴,而是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表达“我爱你”。例如,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揣了一块肉,带回来一块小饼干。连好吃的面包,也要撕下一块揣兜里。

孩子拒绝分享,作为父母应该强制孩子分享吗?如果孩子拒绝分享,父母该怎么做?接下来看看下文了解一下吧。

孩子的占有欲很强,对自己的东西所属权很明确,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能让其他的孩子抢走,决不允许别人撼动他的地位,自己不愿分享,谁也无可奈何。孩子的做法看似很“小气包”不过这只是在孩子大脑里,对于所属之物的保护感过于强烈,分享的意识有些薄弱而已。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分享自己所爱之物,只要父母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分享的种子,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孩子一样可以摆脱“小气”包袱,变得慷慨大方。

先来盘点孩子拒绝分享的原因,再来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第一,孩子对分享的概念和意义模糊不清,他不明白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小朋友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清楚分享给别人自己又能得到怎样的收获,所以孩子一开始是拒绝分享的。此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不懂分享,而是给孩子解释明白分享后得到的收获,以此来引起孩子的兴致,父母再乘胜追击,慢慢引导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

另外,父母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教法教态,比起干巴巴的说教,温柔生动的教育行动的效果要翻好几倍,比如孩子独吃零食,不和小伙伴分享,你给微笑地对孩子说:“孩子,你看,你把你的零食分享给朋友,大家一起吃,是不是比你一个人吃更好呢?你的零食虽然少了,但是朋友却更加想和你玩耍呀!分享多好呀!”

第二,父母教育孩子分享的前提是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物品,父母一般都认为孩子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拿孩子的孩子不需要征求孩子意见,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你需要使用孩子的物品时,必须询问孩子能否借用,孩子就会大方地将物品分享给你,同时,在孩子的心里也会形成别人征询的意见时,我可以分享给他的认知。

第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那就得先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你只会跟孩子说要如何分享,孩子大都不会明白的,而你在孩子面前做出分享的行为时,再告诉他这就是分享,有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就会改变对分享的看法。 分享的行为多种多样,例如把你的苹果分享给孩子,再让孩子把他的玩具分享给你,通过这个分享的互动,孩子的脑海对分享的认知便大大加深,那要教会孩子分享这件事就变得简单多了。

孩子学会分享,就证明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分享,让孩子摆脱“小气包”的称号,分享,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称职的家长!饱汉不知饿汉饥,谁都是一步步走向富裕的,不要嘲笑别人,不偷不抢不欺不骗,靠自己努力,勤俭节约有何不妥?

我就是你眼中的这样的同事。办公室谁给我一瓶饮料或一些比较少见的小零食,我会自己不吃带回家给我八岁的儿子。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小康家庭,一个孩子,条件还行。只是喜欢开门孩子看到妈妈递给他零食的那份喜悦。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容易满足的,看着他笑眯眯的小脸,说哇妈妈又给我带吃的了,我内心就特别满足。比自己吃了还要满足10000倍,这大概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吧。无关其他

我老公,公司发下午茶,一人一份装好的那种,他会自己吃一点点,剩下的拿回来给我吃;有一次感恩节,他们公司给每个员工发了个小的奶油蛋糕,他吃了一小半,觉得很好吃,就放回了蛋糕盒子里,下班端在手上拿回来给我吃。同样的,如果同事给了我好吃的东西,我也会留点带回家给他吃。

我们没有吃不起零食和蛋糕,这是我们互相爱着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