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遇到哪些消费陷阱

爸爸 0 78

老年人遇到哪些消费陷阱,第1张

老年人遇到哪些消费陷阱
导读:一、保健品型骗局骗子以抽奖、免费旅游等噱头吸引老年人,以虚假体检报告等方式,谎称老年人患有疾病,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销售非法、质量不合格产品。真相:犯罪分子经常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老年人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而非真的向老年人出售保健品。他

一、保健品型骗局

骗子以抽奖、免费旅游等噱头吸引老年人,以虚假体检报告等方式,谎称老年人患有疾病,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销售非法、质量不合格产品。

真相:犯罪分子经常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老年人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而非真的向老年人出售保健品。他们推销的所谓“老年理疗品”“保健品”基本“毫无医疗价值。

二、投资类骗局

1、“投资养老”骗局揭秘骗子会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再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后,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获得北上广、苏杭蓉等地的房屋居住权。投资越多,福利越好。

真相: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2、“以房养老”骗局揭秘

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

真相: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3、“投资返利”骗局揭秘骗子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

真相: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三、免费赠送骗局

三、免费赠送骗局

骗子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现,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随着骗子销售产品的价格逐步增加,老人们再也收不到购买产品的返现了。

真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只能是陷阱,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部分老年人心理。

四、低价旅游骗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对于外出游玩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大热门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老年旅行团的身影。但也有不少黑心旅行社为老年旅游人悄悄“设套”。

真相:旅行社以如“800元云南五天四夜游”等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高于市场价多倍的价格卖给老人们。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旅行社降低住宿、饮食标准,或将各种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

五、社保类骗局

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真相:不法分子谎称能以特殊条件帮助办理社保,在收到受害人巨额钱款后携款跑路。

发放社保补贴或办理“优惠”参保缴费的骗局

真相: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以要发放社保补贴或者办理社保“优惠”转档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者缴纳一定的手续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谎称社保卡出现异常的骗局

真相:诈称受害人社保卡故障或者在异地被刷卡,声称社保局已锁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信息;或者声称为防再次被盗须办理转款手续诱使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谎称个人信息被盗用办理了异地社保,社保卡涉嫌犯罪的骗局

真相:此类诈骗往往与冒充公检法相结合。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工作人员称受害人社保卡牵涉违法犯罪案件,需要受害人配合异地公安机关调查,之后声称帮转接公安机关或者让受害人拨打指定的“异地公安机关电话”,通过电话诱使受害人配合调查,将钱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常因父母或祖辈被骗而忧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新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下面是老年人被诈骗的十个新闻案例,看后真是触目惊心。

假期马上到了,又到了诈骗高峰期,

为了家中老人的财产安全,身为子女请将这些案例告诉老人!

01养生排毒骗局

某养生会所以洗脚排毒为幌子,利用电解盐水化学反应后变黑称老人洗脚排出毒素,同时忽悠老年人购买所谓的排毒口服液,按照老人的说法他所购买的这种排毒口服液在喝后就能将毒素排出体外,其价格为上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8次。该养生所就一直用这种方法打着洗脚排毒的幌子,诈骗了数十位老年人近百万钱财。

警方提醒: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关注,于是有许多骗子,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

02电话红头文件骗局

78岁的张爷爷,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了“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的房子只卖了160万,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

警方提醒:对于电话骗局太常见了,而近期骗子频频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儿,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03假钱换真钱骗局

山区某县,有四名男子驾驶名牌汽车,以上级领导过生日没整钱的名义,专找农村老人用假钱换真钱,在多地作案,共骗得钱财数十万元。这四人分别获刑3-5年,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警方提醒:随着假期出行增多,不少老人还未懂得如何识别钞票,再加上较为轻信陌生人,换钱这事儿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04保健品骗局

李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老伴就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个月内用数万元钱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警方提醒: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涉及到这方面需提高警惕。

05中奖骗局

家住郊区的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16万元。

警方提醒:刮奖已成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06免费赠送骗局

有一群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老年人心理。

07高薪骗局

家住台州的张大爷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恭喜你被选为台州老年协会’形象大使!月薪6000”。张大爷起初不信,但经一位自称是中国中老年协会驻当地办事处负责人的女子的夸赞游说暂且相信。为了领取“形象大使”的高价酬劳,张大爷将数十万元陆续交了“手续费”、“保险费”等,而“协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警方提醒:遇上交款一定要谨慎行事,许多诈骗集团抓住老年人不服老,盼功成名就的心理进行诈骗。

08发表作品骗局

刘大爷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爱好写字、作画。老爷子通过活动认识了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提出要帮刘大爷发表,不过需要交6000元版面费。刘大爷一听,立即取了6000元给对方。之后,刘大爷果然收到了一份“报纸”,上面登有他写的毛笔字。此后,刘大爷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在一份“书法报”上发表。当然,刘大爷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版面费。

警方提醒:此类骗局抓住老年人好读书看报的心理,以各种名誉头衔或是获奖证书诱惑老人掏钱。

09“熟人”骗局

江老太去菜市场买菜,碰见自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称自己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听偏方说吃老金就能好。(老金就是老年人戴的首饰戴了很多年,会有一些氧化沉积,通常被称为老金。)然后这个人求江老太,他说要把这个戒指拿回去刮下来以后就归还。江老太当时心一软就同意了,把自己的戒指还有自己的金项链全都给了这个人。事后,江老太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方知上当。

警方提醒:这种骗局就跟打款一样,事先打电话确认一遍方能避免。

10祛病消灾骗局

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然后“神医”掐指一算,张婶的儿子十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的物品和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骗子。而骗子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被掉包。

提醒: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不可信。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要平时多和老人说一些,让他们让你知道一些骗局,然后平时多和老人交流,有时间就回去看看他们,别让他们的生活太空虚,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不要太过强硬,让他们感觉你嫌弃他们,这样的话他们有任何事情就会和你沟通,我们不能老人被骗就觉得是他们贪小便宜,这是一个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不是这个。

老年生活空虚,子女每天在外忙,这个时候一些卖保健品的人就暂时的顶替了子女的位置,我见过很多卖保健品的认老人为干爹干妈,我相信这些老人买的其实不是保健品,而是别人的关心。

老人被骗原因:

还有一部分老人是老年生活空虚,子女每天在外忙,这个时候一些卖保健品的人就暂时的顶替了子女的位置,我见过很多卖保健品的认老人为干爹干妈,我相信这些老人买的其实不是保健品,而是别人的关心。

还有一种老人是为了给自己子女减轻负担,有些人身体有些问题,他们看到一些保健品有着功效,就买了自己用,他们其实希望的是通过吃这个身体能够好起来,这样就不会拖累孩子。

还有一种老人是真的被骗了,他们遇到的是那种诈骗的,比如让转账啥的,这些老人一般和子女关系不好,或者子女和他们说话总是用一种强硬的语气,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很少和子女沟通。

1父母都是有些信神够佛啊这些,然后假装成和尚,再装神弄鬼一番,就能骗到不少钱。

2在讲座讲一些关于中老年人慢性病,如关节炎、糖尿病、心老血管病等,专家除了讲解这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治疗方法外,一般都会介绍一种特效药,就会让父们去相信购买。

3打着给人们送福利送温暖的旗号,见人就发鸡蛋、毛巾等小礼品,顺便告诉大家:明天几点到哪哪哪集合,还有更好的礼品发给大家,如果能带其他人来,更会额外送一个礼品。

很多人一听发东西就会心动,就会拉人过去,隔天就真的送了很多礼品,然后接着说明天又有礼品送,限量100名。这时很多人已经对他们产生了信任了,第三天就很多人早早就过去领礼品,人来了之后,骗子不会马上送礼品,则是介绍了公司的新产品,并称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更多有诚信的人来体验他们公司的产品,虽然肯定是有人质疑的,但也有人会掏出钱把产品买回家,骗子又承诺明天老时间老地点继续送礼。

隔天人都来齐了,并给买了产品的人没人100元,这样一来,很多昨天没有交钱买产品的人就后悔了,骗子这是说,明天会有更大的惊喜。隔天很多人早早来到老地点,骗子就开始推销一款贵产品称只要交钱就会免费送,而且第二天钱返还。有了前几天的铺垫,很多人相信了这是公司的营销方式,这纷纷抢着交钱。大家都领到了产品拿回家,等待着第二天去领钱,隔天去老地方的时候,却发现再也等不到骗子了,因为他们昨天夜里已经跑路了。而所谓的产品只是专门行骗的道具。就这样被骗子给骗了,这种专门对农村中老年人下手,真的太可恶了。

首先不要将隐私信息暴露给陌生人,比如某些骗子会以中奖为由让大家填写银行卡账号,以及身份证信息,之后骗子再通过其他谎言让你给对方发验证码,最后导致银行卡里面的钱被转走。其次,预防电信诈骗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该软件能够起到预警作用,哪一天如果自己遇到了骗子,很可能挽留一部分损失。最后不要贪小便宜,任何一种骗局都和贪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