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充值可以报销吗

客户 0 132

预付卡充值可以报销吗,第1张

预付卡充值可以报销吗
导读:确实是为公司发生的,可以报销。但是所得税税前扣除要看具体情况,一般需要实际消费小票或记录抵减。1、只要是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或管理的必要的合理支出,都可以凭有效发票报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

确实是为公司发生的,可以报销。但是所得税税前扣除要看具体情况,一般需要实际消费小票或记录抵减。

1、只要是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或管理的必要的合理支出,都可以凭有效发票报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

购卡人与实际消费者在整个环节中只能取得一次增值税普通发票,在购卡环节取得编码为“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下设的601“预付卡销售和充值”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而在消费环节不允许再次取得增值税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文件规定在实际消费环节不允许取得发票,主要是避免重复取得发票税前扣除的问题,但并非不允许税前扣除。

购买预付卡环节取得的“不征税”发票,可以证实企业真实发生的购买行为,应该在实际处置预付卡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税前扣除。1、购卡赠送客户,维护客户关系。企业购买预付卡将其作为交际应酬费赠送给客户,此种性质属于企业所得税概念中的业务招待费范畴,应凭借购买预付卡时取得的发票以及相关的赠送明细,按照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前扣除。

2、购卡作为促销方式赠送给客户。企业购买预付卡,销售时将其以买赠的形式赠送给客户,例如达到一定的销售额即可赠送一定额度的预付卡,此时应凭借购买预付卡时取得的发票以及相关的赠送明细按照销售费用税前扣除。

3、购卡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企业购买预付卡将其作为节日福利等发放给员工,这属于集体福利的性质,应凭借购买预付卡时取得的发票以及相关的赠送明细,按照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

4、购卡自己消费。有的企业为了方便业务,购买预付卡自己使用,这应根据其实际用途按照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税前扣除。但此种情况在购卡环节不能凭借发票税前扣除,而应在实际消费环节凭借相关单据税前扣除。

现如今促销活动层出不穷。作为会计需要知道促销活动的情况下如何做账、优惠的原理是什么,这些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相关的账务处理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酒店预付卡充值的账务处理

酒店赠送客户的充值卡,如果是充值本店消费卡,则

借:销售费用---礼品

贷:预收账款

酒店赠送客户的充值卡,如果与本店业务无关,则

借:销售费用---礼品费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相关拓展

1企业购卡后取得是发票税率栏应填写“不征税“的普通发票,未使用的,暂时不得进行税前扣除,建议按照“预付款“性质核算;

2购卡后使用的,在使用时相应结转成本、费用进行税前扣除。

(1)如用卡购买货物或服务时,只能取得购物清单,所以用卡购买货物或服务,凭购卡发票复印件和购物清单入账,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如购买办公用品;

(2)如用于职工福利的,凭购卡发票复印件、与昂坪领卡签名记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凭据(需合并职工工资薪金中代扣代缴个税)等入账,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3)如用于销售费用或业务招待的,凭购卡发票复印件、其他证明业务真实性的相关资料入账,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可能涉及到代扣代缴个税问题。

预付费卡可以中国境内外张贴有银联标识的POS、ATM机具上消费、取现;可依据领用合约享有中国银联及发卡机构提供的持卡人服务;持卡人可向卡内重复充值,享受退还卡内余额等服务

顾名思义,预付费卡就是先购买再消费的一种卡品有以下几种:

银联标准旅游预付卡产品,是指针对境内外旅游人士的用卡需求,符合银联标准的预付费卡产品该卡产品的记帐货币由发卡机构决定,法人机构、自然人以现金、支票、转帐等发卡机构认可的方式购买银联旅游卡后,

旅行卡

(一)银联标准旅游预付卡

旅行卡,即Travel Cards

1.通济隆银联标准旅游预付卡

首发时间:2006年9月28日 发卡机构:通济隆集团

中国银联携手通济隆公司联合推出首张银联标准预付费卡,自9月28日起由通济隆公司发行的银联标准预付费卡将在全球范围的银联网络上使用在业务开通初期,通济隆公司将率先在香港发行银联标准港币和美元预付费卡,并通过香港当地主要银行、旅行社和通济隆服务网点对外发售此卡的特色包括:实行后台记名制、同时支持签名和密码方式的交易验证、可挂失、可充值、可退卡并保证现金余额返还;同时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美国开通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持卡人可随时通过手机或座机询问用卡相关的问题通济隆银联标准预付费卡的推出在中国银联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是银联全球发行的首张预付费卡,也是银联向支付市场推出的全新产品它突破了原有信用卡、借记卡的申请手续和时间的限制,让消费者可以随时购卡,随时消费它将为持卡人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服务,也将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商旅往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薪金卡

薪金卡,即Payroll Cards,划拨转帐、支票甚至装着现钞的薪水袋,这些都是企业将薪资酬劳交予员工的方式然而,美国已出现一种既能提款、又能刷卡消费,被称为薪水卡的预付卡

如今已采用薪水卡的知名企业包括麦当劳、百视达、达美乐等如今薪金卡在美国,是由发卡机构经雇主发给员工,员工离职再将卡缴回薪水卡能当提款卡使用,具提款、转帐等功能,也能做类似签帐卡消费,只须于结帐柜台刷卡并输入提款密码,或刷卡后在签单上签名即可完成交易就企业端来看,资方看上薪水卡的节省成本之效如企业每开一张支票的成本高达2 美金,而对上班族甚至SOHO族而言,薪水卡则可省去花时间上银行轧支票的麻烦国内最早的薪金卡是福礼卡,福利和礼品都集成一卡,但不具备提现功能

工资卡相比于工资支票是一种成本更加低廉的替代方式,工资卡使得员工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使用工资,视具体的工资卡种类不同而不同薪水通过直接存款的方式存到工资卡账户,员工就可以利用这张卡去ATM机器上取现或进行消费银行发行的工资卡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他们不用直接向客户营销,而是通过向雇主营销,雇主再反过来鼓励自己的雇员通过使用工资卡来领取自己的薪水

工资卡是储值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将支付处理简化为购买或现金取现的产品工资卡使用的是开放式系统在一些银行发行工资卡一段时间后,维萨与万事达卡在2001年声称他们将利用大量资源来推进该产品的巨大发展单凭一张工资卡,员工仅仅可以从ATM上取现,还有一些可以让持卡人通过输入密码在POS终端进行消费这些种类的卡如今在市场上仍然存在,但是许多工资卡如今都带有维萨或万事达卡的标识,这种工资卡使得持卡人不仅可以从ATM上取现,还能够像传统的借记卡一样在零售商店进行消费或现金返回(Cash Back)与单一的没有维萨或万事达卡标识的工资卡相比,这些工资卡立刻赢得了大量的持卡人

礼品卡

多功能礼品卡,即Gift Cards,礼品卡是一种预先充值的卡基产品,而礼品卡的接受者可以在支持该卡的品牌网络上使用礼品卡有固定的面值(如,25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可通过银行渠道(如分行)、电话、网络或发行礼品卡的支付卡网络来购买,并且不记名,不可再充值

礼品卡最初是为了取代纸质的礼品券而设计,而随着支付产业的不断发展,礼品卡发卡机构也用各色各样定制的个性化功能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送礼者和受礼者的需求,比如,“生日快乐”和“节日快乐”的主题礼品卡就能对所购买的礼物提供一定程度的个性化设计

礼品卡能带来多种便利首先,相对于纸质礼品券,礼品卡易于进行清分和清算处理第二,礼品卡可以储存残值,而礼品券只能一次性使用第三,礼品卡易于发行并且相对于礼品券比较不容易被伪造第四,系统在处理礼品卡时可以获得商户消费数据,有利于商户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商户则利用礼品卡取得了更大的效用

不记名预付卡是可以赠送给别人的。

记名卡不超过5000元 《办法》规定,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超过1000元。记名预付卡可以挂失、赎回,不设置有效期。不记名预付卡不挂失,可设置有效期,有效期不低于3年。

购买预付卡的账务处理参考如下:

1、购买预付卡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根据预付卡的用途结转“预付账款”:

(1)购买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注:要求有购买物品相应的入库记录,领用时要有出库记录。购物清单和小票上要有预付卡的卡号。

(2)赠送客户:

借:管理费用等,

贷:预付账款,

(3)发放福利: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预付账款,

赠送客户或者发放福利时需要有对方的签收证明同时代扣代缴其个人所得税,如有涉及账务上需要体现该部分。

公司办理充值、预付卡等,应在业务实际发生时在税前扣除。按照购买或充值、发放和使用等不同情形进行如下税务处理:

1、在购买或充值环节,预付卡应作为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一般计入预付账款科目),购买或充值时发生的相关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2、在实际消费环节,凭相关内外部凭证,证明预付卡所有权已发生转移的,根据使用用途进行归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如:发放给职工的可作为工资、福利费,用于交际应酬的作为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前扣除);

3、本企业内部使用的预付卡,在相关支出实际发生时,做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这个送个人需要代扣个税。

不过实务中不是都做代扣,但是不做有检查风险。

企业购买预付卡,仅能从售卡方或支付机构取得普通发票,无法取得专用发票,项目是“预付卡销售和充值”,也就是说,从发票上可以开出企业购买了预付卡,随之而来就是“预付卡”实务涉税问题,如果是发放了,是否属于福利费、业务招待费等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是否代扣代缴个税(发给员工作为福利费需要代扣代缴个税),是否涉及商业贿赂等问题;如果用预付卡消费,又无法取得专票,也就无法抵扣进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