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品读|儿童诗:窗前一株紫丁香

老师 0 70

经典品读|儿童诗:窗前一株紫丁香,第1张

经典品读|儿童诗:窗前一株紫丁香
导读: 1、经典品读|儿童诗:窗前一株紫丁香2、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3、一株紫丁香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想对老师说什么4、送老师什么花合适5、一株紫丁香一文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怎样的感情6、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
  • 1、经典品读|儿童诗:窗前一株紫丁香
  • 2、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
  • 3、一株紫丁香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 4、送老师什么花合适
  • 5、一株紫丁香一文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 6、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

导读:《窗前一株紫丁香》以爱为主题,是一首 情感 丰富而又意境优美的小诗。

讲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可爱的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送去给他们的老师的问候,表达他们对老师无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少年儿童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诗歌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是 s 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 5 课。

踮起脚尖儿。

走进浓绿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您听,您听,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

您看,您看,

满树盛开的小花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快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关注平民诗人账号,轻松获取有用有趣的教育、文化信息。

诗歌版权归原作者。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读着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教材

《一株紫丁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组“校园生活”中的首篇课文。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一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是一首值得吟诵的师生情谊的颂。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并树立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文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

2.教学中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发挥学生想象力,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诗语言押韵的特点,初步感知这一语文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及词语,能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尊敬教长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株、踮”等八个生字,会写课本“休、伸”等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紫丁香这种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词语,能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老师收到了同学们精心的小花、贺卡这些表达对老师问候的小礼物,这节课我们要去看看育才小学的同学们给自己的老师送上了怎样的问候。

课件示紫丁香的

2.介绍紫丁香的相关知识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小节。

2.课件示生字,指名请学生拼读。教师及时指正学生读好两个翘舌音“株、除”和“踮”的声调

3.扩词练习指名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扩大学生词汇量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读、同桌互读、领读、齐读。

一株花踮起脚消除疲倦挂牵困难休息伸手香甜唱您好

5.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已经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减一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

(2)同桌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

(3)集体交流

6.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

7.展示读文:指名读引导学生倾听,并对同学的朗读做出评价

8.齐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三、生字书写

1.课件示本课生字,学生拼读。

2.指名请学生读拼音、数笔画、说结构、认偏旁。

3.学生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教师重点指导“、您、牵”三个字的书写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注意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提醒,观察学生生字书写情况及时指导

四、生字、词语巩固

1.指名请学生读课本27页的词语。

2.学生自选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五、作业

把自己看到课题后最想知道的内容写在课本25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

1.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中相关词语。

疲倦小院枝叶休息唱安静盛开感谢牵挂消除眨眼又香又甜脚尖儿花儿

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又_又_”式的词语训练

2.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句子,指名读。

(1)桌子太高了,我要踮起脚尖才能拿到上面的东西。

(2)我牵着妈妈的手,来到新种的一株小树旁。

(3)今天妈妈很疲倦,一到家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4)奶奶住院了,家里除了我没有别人。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学文过程

1.课题质疑

(1)教师板书,学生对课题质疑。

(2)课件示:a、谁种的?b、为什么要种?

2.学习第1小节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板书“我们”

(2)同学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栽种的?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3)学生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踮起脚尖轻轻种下紫丁香想给老师带来一份惊喜的情感

3.学习2—5小节

齐读课文2—5节,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要种紫丁香?

(1)学习第2小节板书“陪伴老师工作”,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夜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B、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3小节板书“消除老师疲倦”,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疲倦”是什么意思?

B、你们觉得老师的工作辛苦吗?那就为老师唱一支吧!男女生分别读

(3)学习第4小节

在春雨的滋养下,丁香花吐露花苞,绽放了美丽的笑容,感谢老师对同学们的挂牵。板书“感谢老师挂牵”,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理解词语“挂牵”,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B、教师说一说自己在假期对学生的挂牵。

C、教师范读。

(4)学习第5小节

A、课件示插图,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描述图中的内容。

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B、是啊,夜已经深了,老师仍然没有休息,此时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对这位老师说些什么呢?

C、文中也有一小节内容是同学们对老师想说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伴随老师梦乡”,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5)领读—接读课文此环节可由一名学生领读,其余学生接读,也可由男女生配合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文章浓浓的情感

领读:“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

接读:“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领读:“老师,老师,”

接读:“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领读:“老师—”

接读:“绿叶在风里沙沙……”

领读:“老师——”

接读:“满树盛开的花儿……”

领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接读:“老师,休息吧……”

(6)教师小结:课文学习完了,这株紫丁香带着对老师的感谢、祝福种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不仅仅是语言可以表达情感,音乐同样可以颂美好的事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妙声音。

4.指导背诵

(1)课件示课文内容并指名请学生回忆填空。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

让绿色的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

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老师消除疲倦;

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老师挂牵;

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伴随老师梦乡。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填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抓重点进行背诵,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

三、语文小知识

1.教师介绍押韵这一语文知识。诗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课件示文中词语并请学生拼读。

窗前做伴疲倦挂牵又香又甜

3.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相同的韵母“an”。

4.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押韵的作用。

四、作业

1.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背诵《一株紫丁香》。

2.以“谢谢您,老师”为主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送老师最常见的是送向日葵或者是康乃馨,可以送花束,手提花篮,或者抱抱桶!最好不要送老师小花束,显得很小气!

送老师鲜花:

花材:10枝向日葵,搭配尤加利叶、相思豆、绿康

花语: 浪花与云彩,它们都是无忧无虑,让人羡慕,令人神往

花材:3朵向日葵,搭配红豆、绿叶

花语:心情就该如盛夏,那么灿烂,那么盛放,谁也无法阻挡

花材:11枝红色康乃馨,搭配白色相思梅,栀子叶

花语:感恩春晖明,祝福献恩师

花材:1枝向日葵,1枝金色海岸玫瑰,2枝香槟玫瑰

花语:你就像春风细雨滋润着莘莘学子!

花材:36枝粉色康乃馨搭配栀子叶、满天星、黄莺

花语:师恩似海!

19枝粉佳人康乃馨

花语:感恩与祝福都在不言中。

2枝多头粉百合、19枝粉色康乃馨搭配尤加利叶

3枝向日葵,5枝金色海岸玫瑰,6枝香槟玫瑰,2枝白玫瑰,4枝卡罗拉红玫瑰,5枝粉色康乃馨搭配橙色多头玫瑰、香槟桔梗、尤加利叶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二年级# 导语《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那绿色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以下是 无 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到您。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

 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读给对方听。

 3、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

 4、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学习一、二小节。

 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

 3、学习三到五小节。

 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

 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例如:通过回忆老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体会时时挂牵的意思。抓住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中深、困二字,体会教师的辛苦,从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

 4、听或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诵读诗歌

 ①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a、分小组练读,选出本组的小诗人。

 b、全班交流,由选出的同学比赛法,大家评议。

 C、小组之间比赛读。

 ②看图,练习背诵诗歌。

 a、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b、教师背诵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齐背后两行。再交换背诵。

 C、小组读读背背。

 d、指名背诵课文。

 三、识字写字

 ①猜字谜: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②小组自学要写的字:歌、牵、院、您、除、息、困。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③通过谈话,交流各自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强化常用的记字方法。注意歌的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

 ④练习书写。

 院、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双耳旁。

 休要和体区另字形。

 休、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

 息、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都有心字底。

 歌:第一、六两笔横要短,给右边的欠留出位置。

 牵:上边的大要写得小一些,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

 ⑤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拓展活动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爱。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8个二类生字。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抓住重点词,让学生联系教师的生活实际,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教师的感情。

 4、能够阅读资料城里3-5篇文章。通过阅读再巩固所学的生字;对教师有更深的认识,提升对老师的感情。

 5、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对老师说几句语句通顺、有感情的话,并打写下来。

 情感目标:

 1、通过中秋小灯笼的话,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理解字词、看图、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辛苦,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第一、二、三小节。抓住重点词,让学生联系教师的生活实际,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教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20分钟)

 一、指名读词语。(2分钟)

 老师

 枝叶

 伸进

 浓绿

 小院

 消除

 花香

 脚尖

 请三个小组开火车读。

 二、新授(18分钟)

 (一)导入。

 1、读题。《一株紫丁香》

 2、看图说话。

 (教师指着图上的紫丁香)问:这株紫丁香是谁送给谁的礼物?(因为简单可以全班一起回答)

 (二)学习第一节诗歌(5分钟)

 1、同学们是怎样把这株紫丁香送给老师的?请同学们大声在朗读第一小节,并拿出笔来画一画。

 2、指名回答。

 3、教师边踮着脚边说:“唉呀,踮着脚走路太辛苦!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走呀?谁来说说看。”

 4、原来是怕打扰老师。那谁能读出踮起脚来走路的感觉呢?试试看。

 (二)学习第二小节。(5分钟)

 导入:这个礼物太特别了,不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要老师的窗前种一株紫丁香?

 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者2、3、4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在书

 上画一画。

 枝叶作伴

 随机板书

 绿叶唱歌

 花儿感谢

 (为了节省板书的时间可用卡片的形式)

 2、枝叶会作伴,绿叶会唱歌,花儿会说感谢?真的吗?“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再读一读这三节内容,看看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疲倦、挂牵”和身边的教师联系起来理解诗文的意思。

 3、这株紫丁香不仅美而且善解人意,我也很喜欢,你们能以朗诵的方式把这株紫丁香送我和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吗?读得真好!感谢你们把这么美的紫丁香送给我。

 (三)学习第5小节。

 1、(打开投影仪看课文插图)同学们看到这幅图,夜深了,星星都困了想睡觉,这位老师还在写教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2、这位教师工作太认真了,我们全班一起来劝劝她。用请求的语气请读最后一小节,语速舒缓一点。

 三、拓展阅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支红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从古到今歌颂赞美教师的文章不计其数,我们进入资料城去欣赏其中的几篇吧。时间十分钟,最少要看完4篇。看看哪些同学能够读得更多。

 四、打写练习

 1、你们刚才看的文章,都和谁有关?你想对教过你书的老师或照顾你的生活教师说些什么?

 2、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打写下来。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仿照《一株紫丁香》写几句话。

 五、板书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信息资料:

 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及)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

 (由自己喜欢的花为切入点,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紫丁香,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

 (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对话平台

 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自主读书与交流读结合,引导有目的性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改变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的效果,为下节课朗读感悟作铺垫。)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于平时的培养,写字的环节要切实做到扎实。)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精读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4、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这是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朗读的环节。)

 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

 (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观看课件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

 (背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式,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参与。)

 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

 (利用“我会读”将文中的词语进行复现,让学生进行记忆与巩固。注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写字

 1、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展示成果,互相评价,体验快乐,发现不足,又能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