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送哀悼一句话

老人 0 53

奶奶去世送哀悼一句话,第1张

奶奶去世送哀悼一句话
导读:1、尽管那年的中考,我考了五百多分的好成绩,自己也如愿地考上了理想中的一所重点高中,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奶奶了。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生命的开始也不过是一场早已写好的结束。奶奶

1、尽管那年的中考,我考了五百多分的好成绩,自己也如愿地考上了理想中的一所重点高中,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奶奶了。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生命的开始也不过是一场早已写好的结束。奶奶您一路走好,愿天堂里没有病痛折磨。

3、整整一个暑假,我都一直沉浸在失去奶奶的悲痛心情之中我为没能看到奶奶最后一眼,为没能在奶奶的病床前尽到孙儿的孝道,也为没能在奶奶出殡时送奶奶最后一程,而感到深深的内疚和遗憾啊!

4、奶奶一路走好,风雨数十载,养儿育女,恩重如山,明月清风怀旧貌,青天碧海寄哀思。

5、奶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历尽苦难而沧桑的一生!奶奶一路走好!

6、所有人笑着迎接,来到这个世界;所有人哭着送别,离开这个世界。生老病死,终有一别。我最爱的奶奶,一路走好。

7、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留遗憾,脑袋里如幻灯片的画面,也只能成为了回忆,奶奶您一路走好。

你信不信?在父母生前真正孝顺了的儿女,她只会默默流泪,因为她问心无愧于父母了。我老邻居她有四个女儿,她本人活到了九十岁。每一个女儿都尽心尽力的伺候她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都是我们这些邻居有目共睹的。老太太走后,四个女儿把她埋在了她老伴身边(也走了没多少年)。也没有烧纸,也没有放鞭炮,买了一束鲜花放在了墓前,用默默流泪以示哀掉。

而那些哀嚎干哭的儿女,大多都是父母生前不管不问,父母死了心中有愧才装腔做势的哭给活人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多孝顺父母呢。

民间流传说:儿子哭惊天动地,女儿哭真心实意,媳妇哭表表情义,女婿哭放他妈狗屁。

恰巧我经历过,相对有点发言权。当年我奶奶去世,穿上寿衣之后旁人退去,一直是我守在她身旁。虽然心里难过,但是我一直坚信奶奶还在,我要一直陪着她。奶奶那时癌症,被病魔折磨了很多年,姑姑一直安慰我说奶奶走了也是解脱了,不用再受折磨。

家人穿好孝衣送奶奶上山埋葬的那天,鞭炮一响,我的姑姑们,尤其大姑和大表哥突然放声大哭。而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旁人就开始指指点点,看外孙哭的多伤心,还是外孙孝顺,亲孙女全是白疼了。也想装模作样,可是别人越是那样说,我越是哭不出来。

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奶奶卧床的这些年她的儿子儿媳妇以及3个闺女,没有一个在旁伺候过。病情轻的时候,俩小闺女再娘家生儿育女,相对还陪伴了一两年,大闺女大外孙几天都不曾照料过。

等到爷爷过世,大表哥和大姑父不仅没有露面,连葬礼都没有参加。大姑这一生也不如意,老公出轨无数,儿子女儿相继离婚。表面哭的最凶,实则最不孝

不一定哭的越响喊的声音最大、就最孝顺,

我认为父母在世时尽了孝顺、对父母无为不至的关怀、父母经过病时间后过世了,做儿女的心里认识到父母总是要离开的、心情也平静了很多、也就不须要装腔作势大喊大哭了。

反而那些有原因、没尽到做儿女尽孝的,有的是掩世人耳目、有的内心有愧、所以嚎堂大哭,这样的例子是有的。

亲人去世,葬礼上哭的越凶是否越孝顺吗?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那时候我想哭可哭不出来,奶奶对我很好,三姐掐我大腿说奶奶去世了大家都哭你什么不哭。在看奶奶的儿媳妇也就是我大伯的老婆,那个女人外号叫(天地惊)矮子婆,看人家给起的外号叫可想而知这个女人有多坏,只要有她在大家不敢聊天不敢凑一起热热闹闹,如果她跟人家吵架就踹别人房子里躺着要棺材,跟男人吵架让男人脱裤子打男人下体,就是跟她儿子吵架也是这样的。那年代就占着有四个跟她一样不讲理的儿子横行霸道,后来这个恶毒的女人被一个疯子活活的用砖头砸死了一分钱都没有赔,这就是恶人有恶报的下场。只要那家有吵闹她肯定是火上浇油。再说我奶奶去世只见她哭的死去活来,呼天抢地,拦着棺材打着棺材叫奶奶,一声比一声高干哭着我只冷冷的看她心想奶奶活着对奶奶多不好,去世了真会表现。所以说亲人去世哭的最凶的人不一定孝顺。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人生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死了在表现给谁看。不过我养母去世的时候我的眼泪真像大水一样冲出来,心里是很痛很痛的。当时我在河北我弟弟打电话说妈妈突然去世了我连手机都拿不稳电话号码都找不到,泪水像水龙头一样出来,马上飞回来,按我们这里风俗最小的女二应给妈妈穿鞋子,哥哥弟弟姐姐们一起陪我给妈妈穿鞋子,养母去世应该是我这辈子留的最多的眼泪,因为妈妈疼我爱我,愿养父母在天之灵安息吧!

不一定!

亲人去世固然悲痛!悲痛的表现是多种形式的。

第一、如问题上说的:葬礼上哭得死去活来。人伦亲情,是美好的!失去亲人谁不伤心啊?特别是女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母亲。我外婆去世了,由于当时是公社时期,外婆害病期间,母亲没有用多的时间(集体也不允许)去 伺候外婆。记得有一次我们去看外婆,离别的时候,她们母女两流着眼泪道别!母亲要赶回去到队里干活,不能耽搁!外婆去世了,我们才去奔丧,母亲背着弟弟远远看见外婆家的时候,一直哭喊着走到外婆身边(外婆还没有入棺,摆放在楼板上的),跪下来嚎啕大哭,眼泪濡湿了蒙脸的帕子!

第二、所谓伤心,是在心里。有些人心里再难过痛苦表面上都是很沉静的。这样的人男人居多,“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父亲就是这样!我的三弟患重感冒夭折了,他没有流下一滴眼泪。但是他却患上了心脏病,于是落下了病根,在他43岁时再次翻病的时候,由于没有钱给他治病,46岁就去世了!他是在夜里不知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我睡在他的脚边,第二天早上,母亲去看他的时候,已经开始冷了。母亲嚎啕大哭,我隐含悲痛赶忙起来,抱着父亲走出走出房间,害怕母亲过度伤心,连忙拭掉眼泪,镇静起来,没有嚎啕大哭,在办丧事过程中,我也没有哭!在送父亲上山的途中,没有让母亲去,我走在棺材前面才嚎啕大哭起来,一直哭到下葬!40年过去了,流着眼泪写下这些文字!

第三、有表演性质的,这完全不是真的悲伤。如“诸葛亮哭周瑜”。我们这里流行俗语:“在身不孝,死了流尿。”对长辈孝不孝顺,别人是知道的!不孝顺你哭得再伤心的样子,都知道你是怎样的!

哭,声泪聚下为哭,

嚎,出声不流泪为嚎。干嚎。

泣,流泪不出声为泣,悲泣。

还用解释,古文用字准确,干嚎比悲泣孝心大?无语。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这句俗语说得有一定道,我们这一带说得更土俗,叫做“在身不孝,死了流尿(泪)”,虽然不雅,但也表现出了乡人对那些在父母有生之年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一旦父母去世后便呼天抢地,打滚撒泼,故意哭得死去活来的人的一种鄙视。

但凡是这种人,你看他表面比谁都悲痛,哭得有腔有调,振振有词,谁都劝不住,其实是在表演。有的甚至为了与兄弟姐妹争夺父母遗产而采取的一种先发制人的手段。

亲人过世,生离死别,悲痛是自然的。悼念亲人,真情实感应出自内心。祭奠父母,子女媳婿,一部分人嚎啕大哭也许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愧疚。但也不排除一部分是在掩饰自己的不孝。但总觉得,在父母远行时,在其灵前大声喧哗是对死者的不敬。好在这种现象过去常见,现在少了。

说实话哈,真的悲伤是心里在痛,喉咙哽住,喊不大声的。

外公去世的时候,妈妈痛得捂住胸口。连一声“爸爸”都被哽在喉咙,只会眼泪不停的流。还是舅母给她背上拍了两巴掌,她才能说得出话。

真伤心了,还有人撅过去。没有力气哭得那么大声。喊得那么响亮。当然,不是说哭得大声,喊得响亮就一定是没有真感情。

很多时候,这是习俗如此,三分感情要做出十分来给人看。告诉别人:“看,我多伤心,我多孝顺。”

其实,真的孝顺还不如在生前多点陪伴,多点耐心,多点关心,多点包容。少点算计,少点虐待。

生前的孝顺,老人能活生生的感受到,享受到,安度晚年。人死了,再多的孝顺,再多的尊荣,也不过是做给活人看。

老人不过背一个名。得名声受益的是活人,是儿女。对掩在黄土下的老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在葬礼上哭喊得是不是大声,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习俗如此,可以按习俗办。但这不是衡量感情真假的度量。

是不是真感情,当你看到任何与老人相关的东西,都能引发你的回忆,让你潸然泪下。那多半就是真感情了。

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就是受农村里丧葬氛围的耳濡目染,夲来就是丧事,哭哭喊喊也能讨来大众的同情和怜悯,并且多数认为哭喊的最响的也是最孝顺的。

其实在丧葬期间,特别是农村,大都在自家院子里搭简易灵棚,首先,去世老人的棺材就在灵棚后边门囗停着,灵棚最正中间放一张老

式桌子,桌子上摆上好多你品,上边挂着去世老人的遗像,灵棚内壁全印有有关丧葬的大幅壁画,灵棚外摆放着为去世老人插的一些大型纸的祭奠物……使人一眼看去就心情自然而然升起悲哀的感觉,在加上去世的是自己的亲人,特别是作为儿女也都把心里的悲伤心情无拘无束放纵的喊出耒。

但有对老人很孝顺的儿女,

感觉亲人在世已经尽心尽力,对亲人也没留太多遗憾,所以在葬礼上也不见得喊的最响,倒是有的表现不太好的哭喊的最响。

我见过一个闺女葬礼上哭父亲的,前一分钟还哭天抢地,要死要活的,后一分钟就立马有说有笑,恢复了常态。其实也不是说有什么不对,而是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议式而己。

我们在这里首先要说明,对于这些事,农村是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的,没写在纸上,但多数人都按这个路子走,是不是规矩的规矩。

同样,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以这样的规矩也不是不相同的,所以任何人说的都仅能代表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不代表全部。

比如黑嫂人在豫北,那说的都只能是豫北这边。

在我们这边,当婆婆去世后,儿媳妇要做的事有很多,我们把那些诸如穿素衣、长明灯处添饭这些琐事都忽略掉,仅说儿媳妇要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对的两件事分别是:跟棺和抓土。

什么是跟呢?

就是到了发丧那天,出殡的时候,儿媳妇是要需要跟在棺后面的,有的儿媳妇还扶棺,这个要看各地的规矩。就算是同一个地方,差上十几里路,规矩就有可能不一样。

像是在我们这边,有些是女儿和外孙女扶棺,有些是女儿和侄女扶棺,有些是女儿和儿媳妇扶棺。

什么是扶棺?就是跟着送葬队伍走的时候,手是搭在棺上的,也叫扶灵。

当女儿和媳妇扶棺时,其它人都跟在后面。这个过程中,女儿是肯定哭的,亲娘去世了,能不伤心吗?

但儿媳妇哭不哭并没有人会苛求。哭也行,不哭也没有人说什么闲话。

送葬队伍到了地里后,也就是到了墓坑前,会有一个抓土的规矩,这个就非常重要了,除了儿媳妇,别人不能代替,因为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具体过程是当帮忙的人把棺木放到墓坑里摆好位置,再不动了,准备动土埋了。这时候,管事的会把儿媳妇叫过来,让她在墓坑四个角里各抓一把土。

这些土是要放到身上的,就是把衣服下摆给卷起来,抓起的土放在衣服下摆里兜着。

儿媳妇抓完土后,正式开始动土埋棺。而儿媳妇则要把这些土兜回以家里洒在门后。

这么做的用意是告诉已经去世的婆婆,你走了,这个家由内部的事由我操持了,等于是接了婆婆的班。

过去的农村,也把这样的土叫成是“熬婆土”。意思就是说,抓过这土后,媳妇就熬成婆婆了。

至于这么做有没有道理,别的地方有没有这个规矩,黑嫂并不太清楚,所以不多做评价。

虽然奶奶不识字,没 文化 ,但奶奶对我的呵护,对我的关怀和爱,却让我感激涕零,终生难忘啊!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带来:给奶奶的一封信。

给奶奶的一封信1

亲爱的奶奶:

最近身体还好吗

一晃已经有半年没有见到您了,很想念您。我现在很好,不用担心,我近来又长高了,将近一米六了。学校里一切都不错,有一群吵吵闹闹但热情善良的同学,几个形影不离的朋友,老师们都很关心我们,学校的功课也不算太多,学习挺顺利的,六月底我们就要期末考试了,等到学校放假了,我就去看您。

现在天气热了,您千万要注意身体,按时吃药,别总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好。记得按时去测血压,要是感到头晕,一定要去医院,别舍不得钱。

上次见到您还是冬天,您裹着臃肿的棉袄,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颤颤巍巍。我突然发现您变矮了,没有我印象中的高大了,从小我就爱同您比身高,我蹦着跳着却怎么也无法超过您,您总是哈哈大笑说:“你啊,过不了多久就窜得比奶奶高了。”

十三年的时间,您看着我长大,我看着您变老。

您经常提起我小时候的事,小时候您经常带我去公园,我在草地上肆无忌惮地打滚,您从不会呵斥,只是笑着在旁;带我去书店因为我消失在人潮中而焦急痛苦;您总是爱 收藏 关于我的一切,那些照片,奖状都整齐地安放在书架上,我曾将那些奖状拿下来,挨个问您这些奖状的来历,您脸上溢满了自豪,仿佛是件了不起的雄伟事业。

我还想同您一起出去旅游,换我带着您满世界跑,但如果不是那次疾病,人老了哪有不得病的呢前年您在与病魔抗争中失去了明亮的眼睛,只有灰暗、混浊的虹膜和模糊到依稀的视力。那时的我也是一知半解。只记得有次爸爸妈妈领着我去看您,来时冰雹噼里啪啦地砸在车顶,车灯闪耀着。到了病房,消毒水味冲入鼻腔,病房白到刺眼,您躺在病床上,看到我来露出欣慰的笑容,听我念我特地带来的书中的 故事 ,进入了梦乡。回去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只有冰雹敲击着万物的聒噪,那是记忆中第一次冰雹,最凛冽的寒冬。

后来听爸爸说当时你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但只要再清醒的时候就会念叨我,你说一定要等大学那天。奶奶我会那回 毕业 证书给您看的,或许那时您早已看不见但我会变成你的眼睛,陪着您一起走。

或许,现在您看不清脚下的路,看不清电视里的图像,但却可以看见我的喜怒哀乐。有次我考试失利心情跌入谷底,回到家泪如雨下,这时您打了电话过来,我强忍着哭腔接通了电话,说了句“喂,您好”但您却焦急的问道:“怎么了,怎么哭了”挂了电话,我哭得更歇斯底里了,不是因为考试,而因为很多说不清楚诉不完的回忆。

好了,不说了,祝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此致

敬礼!

您的孙女

给奶奶的一封信2

致我可亲可敬的奶奶:

这些天,您还好吗您是否在那充满鸟语花香的菜园里除草,为我留下我最爱的青菜;您是否站在电话机前焦急等候,盼您魂牵梦萦的孙儿给你报平安;您是否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等待着我的归来。

妈妈十月怀胎生下了我,可他们都说我更像您的孩子。是啊,出生第一眼看见的亲人就是您,在您的怀里,我不哭也不闹。大约跟爸妈生活了六个月,您就将我带到了乡下,一住就是十几年。可我却丝毫体会不到留守 儿童 的悲哀,相反的,我的童年丰富多彩,只因有您。小时候的我非常顽皮,经常惹事生非。和邻居的小孩打架,把他打的哇哇大哭。他的妈妈来到我们家找您评理,您苦笑着,给她赔礼道歉。他们走后,您终于卸下了包袱。可我在您眼神里看到的不是松了口气,而是失望,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如一潭死水,阴森恐怖。从那天起,我暗暗起誓,再也不会让您生气了。

小时候的我盼着放假,不是因为我可以好好的玩了,而是因为姐姐可以带着一大堆好吃的回家了。您却总是不吃,说它们不好吃,最后还是我一个人吃完了。现在,才明白一切。您每次总会准备丰盛的饭菜,说她们读书太苦,学习太累,需要补补。这时,我便会说您偏心,总是想着她们。对比之下,我们每天吃的不就是粗茶淡饭吗您笑了笑,说:“哪有啊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怎么会不疼你呢。等以后啊,你长大了,回来时我照样给你做你喜欢吃的”。我心里乐开了花,想着要快快长大,可我现在后悔了。我不需要那些好吃的,粗茶淡饭就好,有您在我身边就好。

但那天真的到来了,靠着墙壁上的挂钟,时针慢慢蠕动,一点一点靠近“1”。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我的心也跟着它在颤抖。您似乎变得喋喋不休,一直嘱咐我万事小心。您又从箱子底下拿出一块手帕,轻轻打开,然后递给我,是钱!泛黄而透出一股霉味边缘处微微的上翘着。我怎么忍心收下呢我是要去跟爸妈一块生活的呀,这些钱是您多少个日月辛劳所得:您在烈日下插秧,您在狂风中割麦,汗水浸透您的衣服,灰头土脸的您匆匆赶回家做完饭就有出去忙活……我推脱,您说不过我,偷偷的放在我的背包里。我走了,我真的走了,我什么都没说,只因“此处无声胜有声”,有一种莫名的“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感伤。我别过头去,已是哭的梨花带雨。可我不敢回头,我怕您看见我这样更不放心。第一次离家,此刻,我竟也成为了一个游子。

有时,我真想插双翅膀飞回到您身旁,跟你细细诉说我生活的琐碎小事。偶然瞥见头顶的那弯明月,便不自觉吟起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跟爸妈吵了一架,特别想您,您从来不会说我什么,而是跟我讲道理。都说现在的小孩跟爸妈有代沟,我信了,可我和您,更像是朋友。抽了个假期,终于回到您身边。您果然给我做了我最爱的红烧肉,您果然没有骗我。您吃的很少,您发烧了!可在电话里不是这么说的,我以为只有自己才会报喜不报忧。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走的时候您让我不要告诉爸妈您生病了,我心里又是一惊……这次我没有哭,因为您告诉我要坚强。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又是几年。您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头上的青丝也变成了白发,您的步履不再矫健,背也有一些驼,还不及我高。以前我总是在您的臂弯下快乐成长,如今,我也该成为您的一把遮阳伞,或是您手中的拐杖。不在您身边,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忘了您答应我的:在以后的某天,我牵着您的手,在满地青草的路上散着步,日薄西山,微风吹拂,眼前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您就是一直在背后支持我的人,将我举向天空的人。您如春风般温暖,夏雨般滋润,秋叶般沧桑,冬雪般浪漫。是您,在我探索的路上引我向前;是您,在我失意之时谆谆教导;亦是您,在我幼小的心田洒满阳光。您没有读过书,或许还不懂这些话,不要紧,到日后我一定一句一句念给您听,一句一句解释给您听。至少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找你说句最直白的话:奶奶,我爱你!感谢您为我付出的一切。

给奶奶的一封信3

亲爱的奶奶:

您好!虽然你不懂的汉字,但我想借此机会,像您表达我深沉的爱!

奶奶你的耳朵有点聋,但您总是努力听清楚我们的唇语,你总是会在一个人的时候自言自语,我知道,你是怕我们和你讲话,而你没有听见,于是便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仿佛在喝空气讲话。每次看到你喝空气讲话的时候我都觉得很有趣,可现在理解之后,又是如此的痛心。

您就我爸爸一个儿子,而我爸爸又就我一个儿子,那可以说,您对我的爱,简直可以说比我妈妈对我的爱还要多,但是,爱是无价的,无法放在天平上衡量的,妈妈和您都非常的爱我。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对您的爱,以为我根本不配,请让和您一起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个没有良心的我,深深的的伤害您的心。

有一次,我在别人家玩,那时候的我特别贪玩,总是觉得别人家好玩,您每次都在8点钟准时走出来专门喊我回家,但我总是不听话,甚至因为叛逆,躲在别人家里不出来。任凭你在大街上声嘶力竭的叫喊,最后是在没辙,只好走到别人家里,把我给揪出来,但当时的我,无知的我,说了一句让您伤透了心,可以说把您的心深深的揪出来,然后丢入深谷。我说:你,没有,别人家的奶奶好,你没文化!别人的奶奶最好!无知啊,现在的想起来,真是伤透了您的心吧,您当时什么都没说,只是牵着我的衣角,慢慢的,一步拖着一步的,移进了家里,你看着我,什么也没说,可我知道,奶奶只要一哭,眼圈周围就红了一片。你只是窜着我的手,嘴里念叨着,我没别人好,你个狗东西啊,我没别人好。眼角那滴泪始终没流出来。我很后悔,为何说了句伤透人心的话。

聋奶奶,您没什么好,不会识字,没文化, 炒菜 也不好吃,可是,我就是爱您,没有为什么,只因为那浓浓的亲情,浓浓的血缘。你只是默默的把前半生交给了贫穷,后半生交给我这个讨债鬼。

善良的奶奶,小时候你总是看到家里有我的小伙伴来了,都会给他们一点零花钱去买水,而我总是特别生气,因为你把家里的钱给了别人。你会帮忙别人捡垃圾的捡瓶子,还会把脏的地面扫干净。你总是做的很多,说的很少,你的娘家的人都不待见您,甚至小辈们见到您从来喊都不喊,然而你却默默无闻地爱着她们。

您总是很节约,重来不舍得倒掉吃不完的菜,而总是用很多的油,却不知道时代进步的,不像以前了,油人们已经不爱吃了。满桌子的好菜,你从来都不动,专门吃着咸菜,而且奶奶您的身子又不好,吃坏了东西容易全身发痒,但你仍然节俭着。

你说,我只希望能够看着你读完大学,这样我就享福了。

你说,留点钱,干什么还不是给你用啊。

你说,现在多做点,不然眼睛一闭,就做不了。

而当您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总是捂住您的嘴,您也会心的笑。

等你长大养我,哪痒哪里扣!

你亲爱的孙子

给奶奶的一封信4

亲爱的奶奶:

您好。近来身体是否健康今天晚上我收拾书桌,一个红包从几本书的夹缝中掉了出来。我捡起地上的红包凝视了许久,一年来的记忆又涌上心头。

今年,我家迟到了。在车的长龙中,我可以看到窗外模糊的刹车灯映红了马路,能听到催促游子回家的声声喇叭。我急了——怕是赶不上了。您做的饺子,玉米包,会有人给我留几个吗

车一停,我和父母便匆忙下车,不过见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场景。刚入门,只听得低沉的一声“老大回来了”,便什么也听不到,留下的只是让人窒息的寂静。一家人围桌而坐,盯着桌上的菜,但是没有人愿意端起饭碗吃哪怕一口。

窗外有火红的灯笼,有满天的烟火,有轰鸣的爆竹——但是这些好像与这屋内的人无关。他们或把双手拱在胸前,或把手插入口袋,好像他们不属于这团圆的 除夕 。四下寻找,我看见了您。您在角落擦拭一根拐杖,一根已经很光亮的木拐杖。很奇怪,您是不用拐杖的,那这是谁的呢

我悄悄走到屋外,坐在台阶上,看着夜色想起了往事。

一年前,爷爷躺在床上,说了那句“我睡一会,就一小会”,就闭上了双眼。这一会,真的太长太长。爷爷在床上平静地睡了,像一尊佛。爷爷的子孙挨个在床前哭号,撕心裂肺。您就坐在一边,最最伤心的本该是您,面色却很平淡。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也像一尊佛。人们说一个人生前最常用的东西去世后一定要一起入土,您却执意要留下他的拐杖,说什么也不放手。到后来,您拄着爷爷的拐杖站在矮矮的坟前,很久很久。目光到达远方,很远很远。我仿佛听到您喃喃了一句“你这个骗子”。往后的许多天您都拄着拐杖站在门前,看向路的那边——那是爷爷以前散步回来的地方。

我记得小时候老街的水果摊,您在那接了一份搬运水果的工作。隔几天的下午,您就带我去那,您从车上把一袋袋的苹果搬到仓库,我就在一边看。很多次,您悄悄地从袋中拿一个苹果,用衣服细细擦过递给我。我接过苹果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要是不小心给店家看到了,您总是不停地解释才能平息店家的不满。回家时,我总有些愧疚,没有给您尝尝那种苹果,那种我迄今为止吃过最好吃的苹果。那种苹果,再也吃不到了吧。您要是一如既往的精神,能干,该多好啊。

那晚我们还是在一起吃了年饭。显然,吃的不好。临走时,您放下了手中的碗筷,递给了我这个红包。只说了一句话“好好……读书”。

奶奶,我求您振作起来。爷爷能够不再受病魔摧残,我们也该为他高兴,不是吗奶奶,肉体可以毁灭,但是灵魂不可毁灭,爷爷没有离开,他就在您手中的拐杖里,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也陪伴在您身边,永远不会离开。

祝身体健康。

孙子

给奶奶的一封信5

亲爱的奶奶:

微微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情感缓缓吐出两个字“奶奶”。奶奶,我真的觉得,语言真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而又最无力的东西。我想我可以用最华丽的词藻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情,一如这封书信。可又觉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我心中对您的感情,一如这封书信。

奶奶,每当想起您时,心里总是变得柔软而湿润,仿佛下一刻就会有泪水夺眶而出一样。如果问我为什么,大概是因为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暂,而您与我在一起的时光就更不知道是我人生的几分之几了。奶奶,我觉得自己是个笨蛋,当我发现能陪在您身边的时间已不多时,我已经上了高中,离开您的身边;当我从梦中哭醒时才会害怕,害怕我不知道哪天您就不在了。奶奶,其实您还不算太老对不对其实您的生命之火还能陪我更久是吗

窗外的夜色如同墨染,您布满褶皱的手中端着白色的瓷碗,里面是刚化好的奶粉,正缓缓向碗口冒着热气。幼小的我躺在床上,你颤巍巍地将手中的奶粉送入我口中。奶奶,都说人不会太记得孩童时期的事情,可我是记得的,因为我所记得的一切都有关于您,是您!我是您一手拉扯大的。邻居与我回忆这段记忆时,总谈到“不眠不休”,“十分不容易”这些话。我对我来说,当时的时间不知道,当时的景物不记得,只是清晰的记着那碗奶粉入口的滋味是如此的香甜可口。您注视着我的双眼中,有多如同大海包含着每一条在她怀中的生灵,如同星辰坠入银河的耀眼一样——最深的温柔。奶奶,我是个很麻烦的孩子吧,是小便体弱多病,一个月去两三次医院是常事,其中也不乏三更半夜时突然发起高烧。您二话不说背起我往最近的诊所赶,把熟睡的医生从温暖的被窝中拉起来,然后坐在我身旁守着我直到天亮。春夏秋冬,风雨无阻。那个时候,但天亮了世界的景色后,我总能从空气中嗅到树木清新的味道,有种劫后重生的感觉。

奶奶,您的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您似乎越来越喜欢听说以前的事,您说我总是很依赖您,您一会不在便会哇哇直哭着要您,当您去小舅爹家走亲戚无法回家时,我便在家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声叫嚷着要奶奶,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却丝毫不管用,直到把我送到您身边这事才算消停。这样的我,麻烦得要死,奶奶您为何还要牵挂着我呢您说,虽然是个养起来很麻烦的小东西,但是是个好孩子呀,(怎么会)不吵不闹您忙于家务事时便自己搬个凳子坐着,安静地看着你忙碌,乖巧得很。耳边听着您絮絮叨叨的声音,我不禁勾起嘴角,好像能从您的回忆中隔着时空看到儿时的自己,那般纯粹,纯粹地依赖者,喜爱着自己的奶奶,哪怕心智稚嫩,不知世事为何物,却也会因为失去而心慌不安,会因为存在而安静守候。我多想拥抱您,那曾经的自己,不是思考,而是身体,心灵的反应来告诉自己奶奶有多重要!当时光静光静好,岁月安闲,以血脉相连,以心灵相守。

奶奶,不知在何时,您的头发越发白了,背也开始佝偻,甚至连曾经一点就燃的炮仗性子也不见了,您终于还是老了,开始变得温和而懦弱,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在乎子女们的心情,看子女们的脸色行事了。当我又因为一件小事朝您发怒时,您不再愤怒地教训我,而是选择沉默不语时,我第一次发现,奶奶您老了,曾经女皇一样的您变成了平民。我没有想象中的解脱感,而是一阵心酸,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我是不愿接受的。我依旧愤怒,矫情却不会再有人训了。我拼命告诉自己要对您温柔,再温柔一些,要从细微末节中之处对您好些,再好一些。可您那一副温吞依赖着我的样子却让怒火更甚。我明明清楚的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可依旧冷漠待您。奶奶,您肯定不知道,每到夜幕降临时,我思念您的怀抱微笑,您肯定不知道,在梦中失去您时我的绝望与悲伤。我无法理解所谓“只要回忆还在,那人就活在心中”或“人总有一死”这样的话。一个人的不在,回忆岂不更加伤心。她带走了什么我总是不大清楚,可又模模糊糊地觉得是温度,是音容笑貌,是存在。如果不在了,便是存在的抹除,无处可寻,只能接受,悲啕。奶奶,我是怕的。

奶奶,我并不知道自己写下这封信的意义。或许是想用文字记下您的音容笑貌,抑或是留给自己的念想。但是,还是想谢谢您,陪着我,陪在我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谢谢您。

您的孙女书

给奶奶的一封信1200字大学5篇相关 文章 :

★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1200字5篇

★ 给爸爸的一封信大学1200字5篇

★ 给奶奶的一封信作文5篇

★ 给奶奶的一封信

★ 写给奶奶的一封信5则

★ 致父母的一封信1200字5篇

★ 写给奶奶的信作文5篇

★ 给父母的一封信1200字

★ 关于一封信的格式1200字5篇

★ 给同学的一封信的作文12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