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爷爷奶奶的毛笔书法。要怎么落款。什么叫上下款

老人 0 66

送给爷爷奶奶的毛笔书法。要怎么落款。什么叫上下款,第1张

送给爷爷奶奶的毛笔书法。要怎么落款。什么叫上下款
导读:书法的落款可以有“双款”和“单款”两种形式。双款就是有上下两款,单款就是只有下款,没有上款。上款就是写字书法正文前面的一段文字,字体较正文要小很多。上款的主要内容上款写明书法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等。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

书法的落款可以有“双款”和“单款”两种形式。双款就是有上下两款,单款就是只有下款,没有上款。

上款就是写字书法正文前面的一段文字,字体较正文要小很多。上款的主要内容上款写明书法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等。

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具体到你的情况,爷孙之间,没有必要过分谦卑,表达亲切、尊敬即可。所以,

上款可以写:敬赠祖父雅属/敬请祖父指教

下款可以写:丁酉晚秋 孙 xx拙笔

上款:(他人名字)学兄嘱题、惠存、斧正、雅正、正之等。

下款:(自己名字)或(自己名字)敬书、书,然后添上书写时间。

例如:

上款,你可直接写(友人名称)斧正。

下款,你可直接署名。

落款,拼音是luò kuǎ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落款的文字。

落款又分“单款”和“双款”。既署赠与对象名号,又有作者署名的叫“双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单款”。题献、题赠,在书画、礼品等上面题上赠送人和收受人的姓名年月或诗句跋语。

出处:

清 邹一桂《小山画谱·落款》:“画有一定落款处。” 清 顾贞观《归国遥》词:“几叠纔开罗扇,莫教题字满。空却回文一半,有人亲落款。”

《花月痕》第二回:“这首诗高华清爽,必是起先出门那位少年题的!再看落款是 富川荷生 。” 冰心《三寄小读者·写信代序》:“底下的落款是一九八○年十月《儿童文学》敬祝。”

主要看对联的内容是不是适合挂在家里,如果内容是很典雅或者很吉祥的,完全可以挂的。不用顾忌他爷爷已经去世,因为很多人家里挂的名人字画都是去世的人写的。人的寿命有限,但是书画的吉祥寓意是无限的

在赠送画作时,落款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惯例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落款方式:

署名:直接在画作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或笔名。例如:某某绘。

日期加署名:在画作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或笔名,并附上日期。例如:某某绘于2023年。

署名加寄语:在画作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或笔名,并附上一句简短的寄语或祝福。例如:某某绘,送给亲爱的朋友,愿你生活充满艺术的美好。

题字:在画作上加上几个字或短语,表达对友人的祝福或寄语。可以用毛笔或书法字体书写。例如:心意如画、情谊永存。

落款印章:使用个人的印章或图章,在画作上盖上落款印章,代表自己的身份。例如:某某之印。

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落款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友人的喜好选择适合的方式。同时,落款的位置可以根据画作的构图和风格来确定,可以在作品的角落、边缘或其他适当位置进行落款。

请注意,在落款之前,确保画作已经完成并干燥,以避免任何意外的损坏。

可以先写“书贺某某某老先生(亲人的话就写尊称)××大寿”,后落“×年×月晚辈×××敬书”。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扩展资料:

书法落款常识:

1、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2、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3、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 

4、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5、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6、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 共鉴”等。 

7、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