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奶奶因孙子买房,拿多年积蓄给孙儿媳,怎样看待这种关爱?

老人 0 46

山东一奶奶因孙子买房,拿多年积蓄给孙儿媳,怎样看待这种关爱?,第1张

山东一奶奶因孙子买房,拿多年积蓄给孙儿媳,怎样看待这种关爱?
导读:这种关爱是国人一直在延续的传统,是长辈对晚辈生活最美好的祝福。山东一奶奶因孙子买房,拿多年积蓄给孙儿媳!该事件发生在山东,小张本是山东人,在杭州工作,妻子是温州人。两人婚后,小张带着媳妇回家看望奶奶。在与奶奶闲聊当中,小张谈及要在杭州买房子

这种关爱是国人一直在延续的传统,是长辈对晚辈生活最美好的祝福。山东一奶奶因孙子买房,拿多年积蓄给孙儿媳!

该事件发生在山东,小张本是山东人,在杭州工作,妻子是温州人。两人婚后,小张带着媳妇回家看望奶奶。在与奶奶闲聊当中,小张谈及要在杭州买房子贷款的事,奶奶什么都没说,直接到屋里拿出了10万块存折交给了自己的孙媳妇,还说“不用还,一家人欢欢乐乐的就行”。老人给完存折后满面笑容,而孙媳妇则感动的眼含热泪,并表示等发了年终奖就把钱还给奶奶。

该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大家纷纷为奶奶对孙子的爱所感动,这也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长辈对自己的爱。

我觉得这种关爱是国人一直在延续的传统,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生活的祝福。

对于此次事件我真是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山东人,我一直都认为长辈对子女的关爱是烙印在骨子里的。长辈们总是期待把最好的东西给子女,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而当子女远离家乡,他们也总是期待能够给予更多帮助。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希望能够让子女在外面过上好的生活。

这种关爱是国人的传统,且一直在延续。这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生活的祝福,也是长辈们用真心再换真心。子女但凡有一些感恩之心,都会被这种付出所感动,也都会愿意在未来为长辈付出。这或许就是中国式孝顺的现实表达方式,长辈给予子女最多的爱,子女也给予长辈最好的报答。

这种关爱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不论是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在晚辈需要时都会付出最大努力,大家共同为孩子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这种爱的延续正是中国式家庭维系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这是奶奶关心你额!

老人家都这样孙子辈的人在他们心中就是小孩子

不是觉得你没用就是担心你,

就和我出门见小伙伴,我妈都会说过马路小心车一样。

不是觉得你就会出事,只是关心你,在乎你。

“隔代亲”到底有多亲?相信经历过的家长都会深有体会。曾经一个叫做“爷爷奶奶有多宠孙子孙女”的话题就上了热搜,网友们的分享让人笑中带泪。

“我揍孩子,爹妈就揍我!”

为了看孙子上大学,生病的老奶奶马上同意去医院。

平时没有照看好孩子,在爷爷奶奶面前,连块肉都不敢夹。

老人带娃,风格永远截然不同

看完章子怡分享的这一组,网友们感慨万分:有一种饿,叫做姥姥觉得你饿!

当你把女儿送给爷爷奶奶带:

原来窈窕漂亮的小美女

直接变成了小胖妞,网友们调侃:小丫头伙食不错呀。

想要让孩子最快增肥,就把孩子送到长辈家吧!

有一种潮流,让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觉得你很潮!

老人带娃确实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每当老人带娃,父母就会非常放心。

老人的追求,无非是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孩子吃得营养,玩得开心才是老人最在意的。

老人对孩子的爱,丝毫不亚于父母

孙子刚刚考上警官学院,爷爷奶奶特意从老家赶来看望,老人的眼神里满是疼爱。

80岁老人担心外出打工的孙子吃不好,特意给孙子送鸡蛋,一路走了60公里。网友泪目:沉甸甸的爱!

夫妻俩来到老家接走儿子,爷爷一路送到了车站,爷孙俩一直难舍难分。当爷爷挥手告别时,孙子一直在伸手,试图跟爷爷握手……

网友们的分享的“隔代亲”,喜感扑面而来,读来让人捧腹大笑,可是不少网友笑着笑着却哭了:“隔代亲”就是这么亲,老人永远都是这么疼爱自己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隔代亲”呢?

1、出于对子女的疼爱

当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就可以独立生活了,所以他们不再依赖自己的父母。加上子女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就会让父母感到非常失落。当老人看到跟自己子女非常相似的孩子时,就会感到非常亲切。

出于对子女的疼爱,老人会情不自禁地想要疼爱这个小家伙。当子女不再需要他们的照顾时,他们就会把所有的疼爱放在孙辈身上。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多花时间去照顾和陪伴老人,避免老人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家长不妨鼓励老人在兴趣爱好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如书法、跳舞、下棋等等。

2、想给子女减轻生活压力

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过上安逸轻松的生活,不想让子女跟自己一起操劳。为了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老人经常会主动请求带娃。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非常大,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这就让老人感到非常心疼。老人带娃的时候,也可以避免自己过于孤单。

作为子女,一定要感谢父母的付出。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一起带娃,一家人出门散散心,不要一直忙于工作。老人是身体素质毕竟不如年轻人,年轻人也要学会照顾老人。

3、老人觉得自己育儿经验丰富

现在有些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比较弱,加上育儿经验缺乏,所以带娃的时候难免会出错。爷爷奶奶毕竟把孩子养大成人,育儿经验方面相对丰富,所以就会乐意带娃。不过,老人的育儿观念跟年轻人多少有些差异。比如,老人总是担心挨饿,所以会让孩子吃得很饱。

当你跟老人在育儿上产生分歧时,应该耐心跟老人沟通,不要急着去否定老人。

“隔代亲”的背后是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所以,家长们应该学会珍惜,感激老人的付出。育儿的路上,有老人带娃,真的是一种福气。

我读了《老人与他的孙子》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他身体不好,儿子和儿媳妇儿都嫌弃他。他们把老人赶到一个角落里,把饭菜盛在一个瓦盆里给老人吃,每顿饭不给老人吃饱,老人很伤心。一次,老人不小心吧瓦盆打烂了,他的儿子买了一个廉价的木碗 给老人吃饭。又有一次,老人、儿子和儿媳妇儿正在吃饭,四岁的小孙子却收拾地上木块,和儿媳妇儿子儿问儿子在干什么?四岁的小孙子说:“我要做一个木碗,等我长大了,好让爸爸妈妈用它吃饭。”儿子和儿媳妇儿都呆住了,最后哭了起来,他们把老人请过来,让老人和他们一起吃饭。从此对老人孝顺起来。

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要对父母孝顺,不要因为有什么状态而抛弃父母,毕竟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的道理。当我看到四岁的小孙子说:“我要做一个木碗,等我长大了,好让爸爸妈妈用它吃饭。”这句话说明了大人怎么对老人,那大人的儿子长大后,也会学大人一样嫌弃父母。如果大人对老人孝顺,那大人的儿子长大后就不会嫌弃父母啦。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9月27日早上,盐城市射阳县境内发生一起车祸。一名骑电动自行车送孙子上学的老奶奶,在返回途中被私家车撞倒,不幸身亡。让许多网友痛心不已。

“老奶奶早上送孙子到学校去上学的,结果在返回的途中发生了车祸。”据围观的村民介绍,事发在早上7点钟左右,死者就是附近的村民,今年66岁。

目前,事故处理交警已对现场进行了勘查,肇事驾驶员也被带回公安机关接受询问,初步判断“车祸疑因疏于观察路面情况导致。”

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注意交通安全问题。除了谨慎慢行之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在事故多发路段,尤其要小心驾驶。

同时,我又想起了一个前一段时间,一直被网友热议甚至诟病的问题,那就是骑电动车要不要戴头盔。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以为然,觉得有此项规定的话,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严厉和严苛,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不说,戴上头盔也不是很美观,很舒适,“毕竟,电动车的车速又不快。”

但现在来看,即使没有这项规定,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大家骑车出行的时候,尽可能戴上头盔的,安全大于一切,戴上头盔可能只是一时的不舒适,但关键时刻,也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性命。

请牢记住下面几组数据

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导致死亡的最重要的伤型就是头部伤。而头部损伤相较其他部位的损伤,更为致命。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死亡交通事故中,有接近半数甚至超过一半的人是二三轮车驾乘人员,而在这些驾乘人员当中,则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是因为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导致头部受伤而死亡。由此可见,驾乘二三轮车不佩戴安全头盔是造成二三轮车驾乘人员高死亡率的最主要原因。

佩戴头盔有助于减小伤亡率,是减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有效手段,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可以说,一个好的头盔相当于保命符。头盔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使车祸对人的伤害减少到最小。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15倍。

另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送孩子上学的问题。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其实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不得不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来负责接送,这无疑又增加了不小的安全隐患。毕竟,这些老人都是上了年纪的,骑电动车反应肯定没有年轻人灵敏,更容易出交通事故。

如果你们的家庭,有这样的情况,最好告诫老人,小心谨慎,安全出行,接送孩子,可以选择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比如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另外,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提供校车,集中接送孩子上学或者放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许多的安全隐患。

对此,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欢迎留下您的建议。

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