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怎么供自己老祖宗 贡果为什么忌选石榴

老人 0 85

大年初六怎么供自己老祖宗 贡果为什么忌选石榴,第1张

大年初六怎么供自己老祖宗 贡果为什么忌选石榴
导读: 从古至今,人们讲究每年的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的早晨,开始请老祖宗回到家里,和子孙后辈们一起过年;或者是有些人带着烟酒,金元宝,烧纸冥币等贡品,去老祖宗的坟地祭祖。正月初六送老祖宗回坟墓。因为每年的大年除夕早晨开始给灵体们放假,假期一直到正

从古至今,人们讲究每年的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的早晨,开始请老祖宗回到家里,和子孙后辈们一起过年;或者是有些人带着烟酒,金元宝,烧纸冥币等贡品,去老祖宗的坟地祭祖。正月初六送老祖宗回坟墓。因为每年的大年除夕早晨开始给灵体们放假,假期一直到正月初六。所以,有些人愿意每年的大年除夕早晨请老祖宗回到家里,在家里面祭祖;正月初六送老祖宗回坟墓。那么大年正月初六该怎么供老祖宗?

大年初六该怎么供老祖宗 

首先是提前准备好老祖宗的牌位,在牌位上面写好老祖宗的名字;然后需要准备一个安静干净的房间,房间里面灯火通明,必须是常明灯;一张贡桌,贡桌正中央摆放老祖宗的牌位,贡桌上点燃四根蜡烛,摆放烟酒糖果,油炸糕,馒头饺子,糕点水果,金元宝,烧纸等贡品。然后,全家人一起上香,然后跪着磕头,接老祖宗回家;点上香和蜡烛,并且这段时间里,香和蜡烛是不能灭的,家里必须要一直有人。正月初六开始送老祖宗回坟墓,就是全家人一起把大年除夕早晨请回来的老祖宗的牌位送到坟地焚烧;而且把贡桌上的香火蜡烛、油炸糕,烟酒糖果,纸钱冥币,素饺子馒头等贡品也拿到坟墓前供奉在墓碑前面。全家人一起上香,跪着磕头,点燃冥币,烧纸祷告,希望老祖宗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发家致富,成为有钱人。

供老祖宗都什么时候供

供老祖宗最好的时间就是大年除夕早晨请老祖宗回家过年,正月初六的早上送老祖宗回坟墓。因为在神灵世界,只有大年除夕早晨,正月初六早晨,才给灵体们放假,大年除夕早晨是请老祖宗的日子,正月初六是送老祖宗的日子,不要混淆不清。

供老祖宗要注意什么

首先贡品不要选择肉类食物,必须要选择素食,饺子必须是素馅饺子。水果不要选择石榴、梨或者柿子;选择苹果,桔子;祭祖烧纸的时候,必须是一张一张地烧;不要整捆整捆的烧。

去老丈人家第一次登门买啥

去老丈人家第一次登门买啥,第一次去老丈人家,自然少不了准备一些礼物,其实可以选择送些老丈人喜欢的东西,不仅可以拉近与他的距离,而且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下面为大家介绍去老丈人家第一次登门买啥。

去老丈人家第一次登门买啥1

一、投其所好地送礼物

可以从妻子那儿套取点信息,知道老丈人的喜好,针对他的爱好送他礼物,这样既不会出错还显得你细心。

比如老丈人喜欢品茶、品酒,就可以送他上等的茶叶和酒。

二、送寓意好营养价值高的水果

1、桃子

桃子寓意很好,象征着福和寿,比如寿桃。

2、榴莲

榴莲是非常补的水果,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滋阴补阳,但事先要了解对方是否能接受榴莲。

3、苹果

最常见的送礼水果,寓意平平安安。

4、橙子

橙子可以作为药用,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另外也有“心想事成”的寓意。

5、葡萄

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抗衰老。

6、柚子

柚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它含有的果胶可以减轻动脉血管壁的损伤,维护血管功能。

7、杨桃

中医认为杨桃有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的功效。

8、火龙果

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9、石榴

石榴的籽特别多,所以送石榴也寓意着多子多福。

10、香蕉

香蕉的营养价值很高,热量低,好吸收。

三、送小家电

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送些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家电,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1、全自动洗衣机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洗衣服是一件很大但又无法避免的工程,送他全自动洗衣机,只需要教会他基本操作就可以,可以省他不少力气。

2、扫地机器人

担心老年人爬上爬下地扫地不安全,可以送他们扫地机器人。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很智能,当然,也是一样需要耐心教他们使用方法。

3、净水器

净水器可以过滤掉水里面的杂质,对身体是非常好的,送净水器就等同于送健康。

4、空气净化器

虽然国家一直致力于净化环境,但空气污染依旧很严重。给老人在家里安装一个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可以减少吸入脏东西。

去老丈人家第一次登门买啥2

带肉类或者说是特产

有些地方的习俗,春节过年回娘家,女儿总是要给自己的父母带一些肉制品。这或许是代表着女儿的日子过得很好,因为在过去的年代里,家里能够吃上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就延传到现在,带肉就相当于女子在婆家过的日子很好。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放心,也是为了挣自己的体面。那么除了带一些肉制品之外,我们还可以带一些特产。

带特产是为了让父母们明白,无论走到哪里孩子总是会想着父母的。而且带一些婆家那边的土特产,让自己的父母常常鲜,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婆婆也明白,你会对待这两对父母公平的。

带补品

春节回娘家,一定要带一些补品。父母为我们操持了一辈子,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去为自己准备补品,但是为人子女的,你这一点必须要想到。

因为在你的小时候你的父母什么都能为你想,明天除了哄你睡觉,吃饭,就是想着让你怎样吃才有营养。或许你的小时候吃过很多适合你那个年纪吃的补品,只是你不清楚,不明白而已。

所以春节回家,一定要带补品,让他们明白无论什么时候身体最重要,一定要好好的补一补,或许你不这么做,他们根本就不会去这么做,即使你长大了,他们心里总是想着你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总想着能为你省一点,就是一点不愿意自己去买。

带水果

生活也是一种非常补的零食吧,在我的字典里,把水果归为了零食同样也是我的最爱。水果里的营养成分非常的多,让父母多吃一点总是有好处的。

可能有很多父母在逛街的时候看到水果想买,但是又不舍得买。因为一问价格,太贵的话摇摇头就走了,还不是不舍得。这一点,我最明白了,因为我经常会陪我的父母和奶奶去逛街,问过价格之后,他们就会说不喜欢。

实际上是他们想吃,但又不舍得。我敢相信你说一句你想吃,他们一定会买,因为父母的心态总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那么你给他们带这些水果吃,总好过他们拿着钱不舍得去买。

给老人拜寿的礼仪

给老人拜寿的礼仪。很多人都懂的孝顺,知道要给老人拜寿,但是拜寿也有很多规矩需要注意,拜寿礼仪讲究和禁忌包括很多,这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老人们的祝福,现在分享给老人拜寿的礼仪。

给老人拜寿的礼仪1

洛阳民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美德,给老人祝寿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年高龄久为寿。(庄子·盗跖)篇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民间对寿星意人有“六十为寿,七十为叟,八十为耄,九十为耋,百岁为星”之说。洛阳民间长辈老人到了高龄,习惯以虚岁过生日。认为人生下来这一天,就是第一个生日。因此,59周岁,就是第60个生月。祝寿一般多从60岁开始,且老人的父母均已过世。盂津、偃师两县俗称“做生儿”。开始做寿后,不能间断,以示长寿。民间祝寿重视整数,如60、70、80等,逢十则要大庆。尤为重视80大寿,届时要隆重庆祝。祝寿时,要向被庆贺的长辈老人送“寿礼”,还要举行一定的拜寿礼仪。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差异,祝寿的规模也不尽相同。但不论繁简厚薄,皆表达了儿女的一片孝心和祝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一、寿礼

祝寿礼品多由家里子女后辈准备,也有亲戚朋友馈赠。寿礼品种丰富多样,因人而异。既有食品,也有衣物,但少不了寿幛、寿联和寿屏。

食品要以老人平时喜欢吃的为主,但不能缺少寿桃、寿糕和面条。寿桃一般用面自己蒸制,也有用鲜桃的。寿糕指寿礼糕点,多以面粉、糖及食用色蒸制成形,饰以各种图案。偃师县除送桃形馒头外,还要送石榴形馒头。寿面讲究又细又长,以盼老人“富贵不断头”。

寿幛多用整幅大红绸缎,大小如中堂,题辞内容多为四言吉语。寿联多和中堂相配,中堂上面多写一个大“寿”字,或画寓意长寿人物、动植物图案。寿屏分两种,一种为卷轴画,多以4条幅或8条幅排列成组,挂在墙上;一种为雕刻或镶嵌的立屏,小型的陈设于几案,大型的立于地面。清代僵师夹沟村乔履信祖母80大寿,亲朋贺以玉石镶嵌的八扇寿屏,至今保存尚好。寿幛、寿联、寿屏因所贺之人性别、年龄、身份不同,措辞、用典也要有所区别。

二、寿俗

为老人庆寿没有定规仪式,因人而异。富裕人家需布置寿堂,正厅中间悬挂一大“寿”字,桌上摆八仙人、老寿星、寿桃、寿面等物品。寿堂内结彩燃烛,地上铺红毡。寿诞之日,亲朋好友携礼前来祝贺。寿星老人身穿新衣,年过80可穿红鞋,坐于寿堂之上,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和叩拜。洛阳老城祝寿时,不出“五服”的须磕头,其余行礼。叩拜时要对对拜,即儿子与媳妇、女儿与女婿分对拜。拜寿礼毕,要先吃寿面,表示延年益寿。然后举行寿宴,寿星老人坐上席,与亲友后辈共饮寿酒。开头三碗上菜,都是长子跪下举过头送上桌,以示对客人的谢意。三碗后客人高呼换人,才由帮忙人上菜。宴后客人走时要带寿桃,家中父母健在者要带两个以上。有的还要请乐班、说书、戏班到家中庆贺。

给老人拜寿的礼仪2

祝寿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受历朝历代的推崇。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爱戴(孝敬)老人,通过祝寿而祈望长寿之事不泛其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上层统治集团已经出现了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诗经》中所用“万寿无疆”;“南山之寿”这样的'颂句,在今天的祝寿活动中仍十分常见。应该说,春秋战国以后的献酒上寿活动虽然并不一定与特定的生日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活动本身具有“为人上寿”的特点,因此仍然可以说是今日祝寿礼仪的雏形。

秦王嬴政为自己长寿不老,曾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各3000人,东渡入海寻求仙药。汉高祖刘邦,捧酒为寿,唐宋以来,皇帝寿诞日为自己制定了专门的节日进行祝贺。从古至今,这种习俗一直源远流长,相延不断。

民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美德,给老人祝寿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年高龄长者为寿,庄子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古人有 “六十为寿,七十为叟,八十为耄,九十为耋,百岁为星”之称。

祝寿多从60岁开始,习惯以虚岁计算,且老人的父母均已过世。开始做寿后,不能间断,以示长寿;祝寿重视整数,如60、70、80等,逢十则要大庆。尤为重视80大寿,隆重庆祝老人高龄;祝寿有“庆九不庆十”之说。如老人过60岁寿辰,并不是整60岁才做寿,而是59岁,“九”取长久之意,认为九是最尊,最大的数字,希望老人从做寿开始越活越长久;祝寿时,一般定于生日之日,要设寿堂,向被庆贺的长辈老人送“寿礼”,还要举行一定的拜寿仪式,参加寿宴等等。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差异,祝寿的规模也不尽相同。但不论繁简厚薄,皆表达了儿女的一片孝心和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民间做寿大部分在家中,通常要设寿堂、燃寿烛、结寿彩。

寿堂一般设在正厅,为拜寿之地。若寿星为老翁,堂上正面高悬红缎彩绣的“百寿图”(参见图6)或八仙图所拼的巨形“寿”。两边是寿联,内容多为“福临寿星门第,春驻年迈人家”;“觞飞瑶阶来仙祝,瑞霭锦屏见寿星”之类。正中供“寿星”(南极老人星),或供“福”、“禄”、“寿”三星。案前陈设蜡烛、花筒、香炉等讲究延年的饰物。桌子上还供有寿桃、寿面、寿酒、寿点等物品。如给老妇做寿,则堂上正面悬挂彩色“五福(蝠)捧寿图”(参见图7),正中供“麻姑(传说中的女仙)”一尊,其他相同。

做寿要宴请宾客,来贺者多执寿礼,其中以寿桃、寿幛、寿联为多。

寿礼开始,寿星穿戴一新,依男左女右坐于堂中供案旁,接受亲友和晚辈的拜贺。拜寿照例是两揖三拜,晚辈行跪拜礼。如遇平辈拜寿,受贺者须起身请对方免礼。若晚辈中未成年的小儿叩拜,须给些赏钱。若受贺者尚有长辈健在,须让长辈坐在受贺席上。此外,凡直系亲属拜寿,在上午寿宴前进行。远亲或朋友则随来随拜。

受贺者的晚辈须在寿堂两旁八字排开,对前来贺寿的跪拜者逐一还礼。行完拜礼后,摆设宴席,共同饮寿酒,吃寿面。之后,寿星还要携全家于寿堂祭祀“寿星”或“麻姑”。

另外有的人家最后还要“点灯花”,即用一批灯盘,每个灯盘上放一个用彩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蘸上香油点燃。灯花的数目须同寿星岁数相同,一岁一盏,最后再增加两盏,谓之“本命年”一盏,“增寿年”一盏。然后由寿星上香,其儿女亲友依次跪拜行礼。最后,由拜寿的人们每人托一灯盘,列队“送驾”,称“送灯花”。至大门外,将“神码”、“敬神钱粮”等焚化,寿礼才告完成。

康寿家园”为老人举办的生日会虽然没有古代那么讲究和隆重,但是把过生日的老人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说说笑笑,表演表演节目,做做游戏,一起切蛋糕、许愿,一起过生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对“空巢”老人寂寞心灵的有效慰藉。

古人云:“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老人活到了这个年纪不容易,“康寿家园”盼望老年会员们生命之树常青,寿禄之福常临,更愿天下老人都能健康长寿,颐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