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马上过年了,关于给孩子红包的讨论真不少。爷爷奶奶什么时候给孙子压岁钱合适呢?很多新做爷爷奶奶的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朋友们的回答,不完全一样,但不外乎两个时间,大年初一或者大年三十。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最令人兴奋的就是收压岁钱,过年就盼着收压岁
马上过年了,关于给孩子红包的讨论真不少。爷爷奶奶什么时候给孙子压岁钱合适呢?很多新做爷爷奶奶的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朋友们的回答,不完全一样,但不外乎两个时间,大年初一或者大年三十。
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最令人兴奋的就是收压岁钱,过年就盼着收压岁钱,每次收到的第一个红包往往是爷爷奶奶的红包。
大年初一给压岁钱
我们这里是大年初一的早上给压岁钱,大年初一头一天嘛!孩子们到爷爷奶奶家拜年,还要磕头,磕了头,爷爷奶奶才会喜滋滋地拿出红包。
有讲究的人家,会在地上铺上红地毯或者红色的棉布,孙子们跪在上面磕头。不讲究的,直接跪地上,磕的膝盖疼,新衣服上还沾上泥土,孩子们都学会了拍一拍,动作很娴熟。
有些孩子不喜欢磕头,爷爷奶奶这红包就给的不是很情愿,不过不情愿归不情愿,最后红包还是给了,孩子们高兴地跑了,爷爷奶奶一会儿也忘了这事了。
小孩子1岁多就开始练习磕头,好在过年时能顺利给爷爷奶奶拜年。年龄小的孩子觉得特别有趣,练习得很用力。到了大一些懂事了,就不干了。再过上几年,离开家求学,回家时又喜欢给爷爷奶奶磕头,这是孩子们又成熟了,真正明白磕头的意义。
大年三十给压岁钱
也有很多地方讲究大年三十给压岁钱,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网友1:我们这是三十晚吃过年饭给下代压岁钱,儿女小时给儿女现在又给孙子孙女外孙女们压岁钱
网友2:压岁钱,顾名思义压岁钱就该在大年三十吃年饭后给孩子,压在枕头下保平安的。
网友3:三十晚饭后给孙辈压岁钱,睡觉时把红包放枕头底下,让孩子枕着钱睡觉。
网友4:每年都是吃年饭后给。
网友5:大年三十吃过团圆饭就给。
网友6:大年三十晚。
这样说来大年三十给压岁钱也很合理。
姥姥姥爷大年初二给压岁钱
我们这里,小孩子大年初一当天不能去姥姥姥爷家,要在大年初二才能去。到了姥姥姥爷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压岁钱,姥姥姥爷更大方,不用磕头,二话不说直接给。
网友:其实也不需要讲究太多啦,你觉得你跟孩子在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之间哪个气氛的,就给他嘛!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家长才开始给我压岁钱的,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寒假后去上学,别人都会说拿了多少压岁钱等等,我都不知道压岁钱是什么意思,只懂是钱的意思,因为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过世的早,所以家人也没怎么注重这些, 我过年都21了,我爸爸还给我压岁钱,还给我妈妈压岁钱!
压岁钱多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越来越多,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能拿到2块钱,就是一笔巨款。现在的孩子大约是200、1000,富有的可能给几千、上万。一个年下来,孩子们的收入多则几万,少则上千,真要存进银行了。
压岁钱的形式也逐步在改变,前些年都是到银行换崭新的纸币,精心地包一个红包,郑重地递到孩子手里,这些年电子转账开始流行,压岁钱也与时俱进了。
总之,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太一样,有的大年初一给压岁钱,有的是大年三十给压岁钱,不过就是图个高兴,什么时候给都可以。你们那里是什么时候给呢?压岁钱怎么处理呢?
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而我心目中的您,永远年轻。远方的我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层层往事在岁月沉淀,留下无尽回忆,亲情让我感到幸福无限。谢谢您给我生命,给我快乐,给了我又一个崭新的一年。 天气变得真快,气温变得真坏,出门外套要带,睡觉被子要盖,多吃水果青菜,好好保持心态!爸爸妈妈,过年不能回家,给您道声新年快乐! 我在你的爱中成长,如今我用更多的爱来回报您,我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祝您新年快乐! 岁月的摺子,修饰了您的棱角,您的脾气也慈祥了不少;当然偶尔还会“跳跳脚”,那是您青春不老!愿您越来越开心,新年不发愁!亲爱的爸爸妈妈,春节快乐!
过年要给长辈红包,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过年的风俗汇总如下
1、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2、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3、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压岁钱的习俗变化
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随着长辈在过年时包一块大洋给子女的情形出现,压岁钱的意义才发生重大改变。从此,压岁钱“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渐结束,而其新担负的“一本万利”、“财源广进”、“步步高升”等“励志”作用应运而生。
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在现代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被父母拿去,或存进银行,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岁钱来历的传说
相传,大年三十晚上,有只叫做“祟”的小妖,来侵扰熟睡孩子,把孩子吓哭。紧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成傻子。所以为了避免“祟”来侵扰孩子,家家户户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后来叫做“守祟”。
后来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年三十夜晚,怕“祟”来害孩子,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同孩子玩。
孩子玩累了睡着了,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后来“祟”出现想要侵扰孩子,结果孩子枕边迸出金光,“祟”被吓跑了,后来大家就都学着做,每年的大年三十,孩子就都太平无事。从此枕边底下“压岁钱”就由此而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