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传统过年吃的零食2、学生党适合送给奶奶的礼物?3、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端午礼好?4、过年去男朋友家见他家人,要给他爷爷奶奶买什么的吗?5、你吃过最好吃的糕点是什么?6、送爷爷奶奶什么样的礼物最好7、奶奶80多岁了,买点什么给奶奶吃呢,牛奶
- 1、传统过年吃的零食
- 2、学生党适合送给奶奶的礼物?
- 3、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端午礼好?
- 4、过年去男朋友家见他家人,要给他爷爷奶奶买什么的吗?
- 5、你吃过最好吃的糕点是什么?
- 6、送爷爷奶奶什么样的礼物最好
- 7、奶奶80多岁了,买点什么给奶奶吃呢,牛奶一直都有 但我还是感觉不够,还有其它 孝顺的方式吗?
- 8、快过年了,有哪些必买的年货零食?
每个90后的家里,都有一只过年才请出来的果盘
果盘里装的,都是90后记忆里满满当当的年味!那黏牙却幸福感爆棚的牛皮糖、甜到必须要配茶的各种油炸面点、连淀粉糖纸都要含进嘴里的大白兔……
从瓜子到核桃,从牛皮糖到牛轧糖,带你找回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1 旺旺大礼包
旺旺大礼包,图源水印
小时候,只要看到家里摆上十几袋旺旺大礼包,就知道快要过年啦!
一个旺旺大礼包,简直是童年的百宝箱,每次都要为先吃什么思考半天:是先吃酥酥脆脆的仙贝,是挨个啃雪饼上的「雪」,还是先嘬一点甜到齁的炼乳呢?
每年都上少儿频道的三年二班李子明同学,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2 瑞士糖
▲ 瑞士糖
90后的童年,恰好赶上了嘴上最甜蜜的时期,能吃到很多种外国糖果。
瑞士糖,做到了奶味和水果味的完美融合,一直吃也不会腻。而且,颜值在童年所有糖果里都能排上第一位!
但是谁能想到,陪了人们一整个童年的瑞士糖,其实是美国佬想出来的噱头呢?
3 大白兔奶糖
▲ 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是上海人的骄傲。
1959年,大白兔甚至成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产品!难怪童年置办年货时,逛来逛去到最后,总是印着兔子的大白兔奶糖战胜了印着红绿色公鸡的喔喔奶糖。
关于大白兔还有一个黑暗的记忆:童年换牙期一半的牙,都是在吃奶糖的时候黏下来的。
4 牛皮糖
▲ 牛皮糖
小时候一直以吃牛皮糖为骄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能吃皮带,我小时候也能吃牛皮这种边角料,那可不站在同一高度了么?
小时候过年的果盘里,沾满芝麻的牛皮糖没有包装,是随着坚果一类散卖的。不用放很多,Q弹带劲,几块就行,足够吃半天。
5 徐福记
本来徐福记名字取得就喜庆、长的红红绿绿,还找了个更加欢乐的代言人——曾志伟。看到徐福记的广告,就有种过年的感觉。
徐福记擅长做各种口味的传统酥心糖、沙琪玛,甜甜腻腻的才好吃。
6 牛轧糖
在90后心里,牛轧糖有且只有一种:那种蓝白色糖纸包着、印着「花生牛轧」字样的。
小时候觉得花生牛轧糖简直是异端。论奶味,比不过大白兔;论口感,又比不过水果硬糖。
但现在一看到蓝白色的复古包装,就能立马回想起有点黏牙有点甜的味道。虽然不一定是最好吃,却同样怀念。
7 果冻
小时候还有爱心果冻,现在也不常见了。
90后童年吃到的果冻,当然不是现在的喜之郎这样的大牌子。
那种最古老、原始的小果冻全是用香精和色素合成的,底下还有白色的不知道什么做的小粒粒,吃到最后还舍不得,要一粒一粒吃完。
8 江米条
▲ 江米条
江米条,曾经爷爷奶奶们年前去镇里必须拎回一大袋的年货。
它用农村冬天最常见的糯米做,糯米团炸完裹一层糖,糖化了就变成厚厚硬硬的糖衣。咬一口甜腻的油香,里面却是酥酥脆脆的口感。
一根江米条吃完了之后,舔舔沾到手指上的糖霜才是最甜蜜的事!
9 云片糕
江浙一带流行的云片糕用那种艳到刺眼的红纸包着,只有客人来了才会打开。
到亲戚家坐着,必须学着大人一样捧一杯茶。先吃几片清凉不腻的云片糕,再就一口茶——云片糕什么都好,唯一缺点就是吃多了口干。
云片糕曾经是过年喜事的必备糕点,现在却已经很少见了。
10 猪油糕
▲ 猪油糕
小时候味觉不甚丰富,一块猪油糕就能给味觉带来丰腴的体验。
猪油糕分甜、咸两种,甜的里面有松子、瓜子仁、红枣、红绿丝;咸的有香葱、椒盐之类。趁热是最好吃的,后来一般吃到的都是油纸包装好的。
类似猪油糕的很多糕点都已经做不出来了,因为老师傅老了,年轻学徒跟不上。90后或许是最后一代能享受到一些传统糕点的人了。
11 炮米通
小时候,偶尔能听见「拿米兑米通了喂」这样的吆喝声。那些每年都来走村串巷的手艺人一到村里,就是最受欢迎的存在。
炮米通是一种膨化食品,原理应该类似爆米花,不过是用大米做成的。味道淡淡的,但就是能让人停不下来。现在还常常去超市买类似炮米通的米棒,拿来当下午小吃再适合不过了。
12 蜜枣
▲ 蜜枣
蜜枣是爷爷奶奶们最爱的春节零食。
就算是吃惯了糖的小孩,也会被这甜味吸引。在正月里馋嘴的时候,看到那装金丝蜜枣的透明塑料罐子,是无论如何也是要偷偷拧开盖子拿一两颗握在手里吃的。
自从老一辈们走了,我就再也没有吃到过金丝蜜枣了。
13 蛋散、油角、糖环
蛋散、油角、糖环……广东人懂吃爱吃,就连过年的油炸面点也颇为丰富。没办法,为了好意头嘛!
广东人重视宗族,小时候在村里召集一大家子成员做这些。一家老少开粉、搅粉、下油锅……小孩总会把面团弄出各种奇特的造型,那种欢声笑语的场面就是广东人小时候最热闹的家庭记忆了。
14 猫耳朵
▲ 猫耳朵
油炸猫耳朵这个名字是后来才知道的,要是小时候知道起这么个名字,打死也不会吃了。
其实猫耳朵也是一种油炸面点,只是外形比较像猫耳朵而已,有很多种口味,辣的甜的咸的,吃了就停不下来。
15 柿饼
放柿饼的柜子是外公外婆才知道的。过年老人们从柜子里拿出来晒得扁扁的柿饼,分给家里每个小孩,一人一个,就很足够了。
柿饼精华的地方,就是中间的八块透明的、QQ弹弹、有韧性的果肉,想起来,那感觉堪比西瓜最中间的一口呀。
16 龙虾片
▲ 龙虾片
龙虾片就是90后童年的薯片。虽然一点虾味也没有,但吃起来酥酥脆脆的口感才是最重要的。
小时候永远也不知道花花绿绿的龙虾片到底有多少种形状,每次吃一个都要研究半天,一个接一个。所以每次都来不及上热菜,一盘龙虾片就会被小孩子们瓜分完毕。
17 麻花
▲ 麻花
天津有大麻花、山西稷山有油酥麻花、苏杭有小麻花、宁波有海苔麻花……每个人童年都有自己的麻花味吧?
而浙中一带种甘蔗,流行「红糖麻花」。把滚烫的糖浆浇在油炸后的麻花条上,趁着还没冷却完就拿起来,甜到心底还能拔丝呢!
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口小口咬,不然酥脆的麻花再解腻,都没办法缓解黏在牙齿上的红糖。
18 红薯干
红薯产量高,以前农村每家每户基本都会种红薯。到了秋天丰收,红薯即可以作为主食的补充,也能晒成干成为最好的零食。
最好吃的红薯干,一定要晒到外皮韧,里面却还是软的。这样咬起来不费劲,吃起来口感也最好。
现在包装好的红薯干?那可往后稍稍吧。
19 酥炸麻叶
▲ 酥炸麻叶
酥炸麻叶,因为外形像叶子,上面又布满了芝麻,所以被叫做「麻叶」。
酥炸麻叶有甜咸两种口味。芝麻喷香,炸得微微焦黄、起泡的麻叶又很酥脆、容易下口,轻易就掳获了大半个中国的胃。在湖北、安徽、重庆及广大北方地区,酥炸麻叶都是最受欢迎的油炸面点之一。
20 冻米糖
冻米糖是浙、闽、赣等南方地区流行的经典小吃,有「江南小切」的名号。
它带着江南的精致风格,却又不像传统的苏式点心。种类极其丰富,味道分明,松、脆、甜、香;色彩鲜明,交错着米花的白、花生的红、芝麻的黑,自然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点心。
新年待客时,冻米糖是最好的茶歇。甜蜜的冻米糖让拜年、待客都显得不那么单调。
21 大京果
清朝时,那些需要进贡给皇族的地方果品在当地就被称为京果。后来流行开来,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都作为传统春节待客的茶点。
质量好的京果,形似花生,只剩个「酥」字,一捏就碎。如果配一口茶,那碎渣在嘴里立马就化成一抹甜味了。
22 酥京果
酥京果,京果家族里颜值最高的一种了。粗粗看起来不和雪媚娘差不多么!
以前称斤卖的酥京果,一斤能有一大袋。咬开中间酥酥的脆皮层,里面呈金色蜂窝孔状,又甜又酥,一口一个怎么也吃不腻,末了还要舔舔手上的糖霜。
23 糖油果子
▲ 糖油果子
在成都,过年观灯的习俗一直都有。随着灯会聚集的,还有糖油果子摊。
孩子们把摊位层层包围,等待糖油果子是冬天最幸福的事。糖油果子一个个圆润饱满、透着棕红色,再撒上喷香的白芝麻,用竹签串成一串,拿在手上都很好看。
赏灯的时候,咬上一口用糯米炸成的糖油果子,外酥内软,还有焦糖的香甜味,能甜蜜到心里去。
24 芝麻糖
▲ 芝麻糖
芝麻糖杆也是小时候春节最常见的糕点。
临近过年,总有背根扁担挑两个货篮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扒开盖子一看,哇,麦芽糖、冻米糖、各种各样的糖制品都有!
最耐吃的是芝麻糖。中间是中空的,外边沾了满满一层芝麻,咬一口脆得直接就「咔嘣」碎在嘴里。
25 蜜三刀
▲ 蜜三刀
山东青州的「蜜三刀」是当地特产糕点八大样之一,据说得名自苏东坡。苏东坡也是看到蜜三刀上三道浅浅的刀痕,随口一说,结果还挺形象生动,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正宗的蜜三刀要用饴糖挂浆,掰开的时候还会拉出糖丝。
26 芝麻酥糖
▲ 芝麻酥糖
带个「酥」字,一看就是曾风靡江南地区的美食了。
相比普通的糖,酥糖层次更加丰富,更能让人记挂到现在。小时候,用油纸包着的一大块芝麻酥糖,手里捏着一块就能吃好久。
1金耳环或手镯
节俭了一辈子的奶奶,自己从来不舍得买东
西,更何况超过1000R的。买了以后出去串
门,就一直停不下来的说这是我孙女买的
2户外折叠椅
因为奶奶在乡下,所以每天都在门口或院子
里晒太阳,之前一直都坐草袋子,所以买了
折叠椅给奶奶,她每天带出去晒太阳
3羽绒马甲
北方乡下的冬天还是有点冷,但是奶奶又要
做饭,所以穿外套非常不方便,就买了羽绒
背心,保暖而且轻巧
4豆浆机
奶奶喜欢喝豆浆,之前都是用石头磨豆浆,非常的吃力,给奶买豆浆机可以让奶奶轻松一点
5蛋糕糕点
小时候家里有饼干,罐头之类的,奶奶舍不
,,,
得吃,都留给我吃,其实她自己也非常爱
吃。年龄越来越大,牙也掉没了,所以饼干
在嘴巴含化吃,蛋糕糕点比较软,奶奶吃着比较容易
6日常补品
因为奶奶不爱喝奶粉,牛奶这类的,所以前
几年就经常买脑白金给她喝,她自己说挺有
用的,精气神好。大家可以选其他的补品
7新年唐装外套
每年过节,都会给奶奶买一件红色的唐装,
喜喜庆庆的等着儿孙们来拜年。奶奶开心,
晚辈们看着也开心
8老人手机
平时我爸爸妈妈都出门上班,家里就奶奶
个人,我们还是希望多打电话跟奶奶聊聊
天,这样奶奶就不用那么孤单
9纯棉手绢
因为奶奶眼睛有青光眼,年龄比较大了,所
以就要随身携带手绢擦眼泪,奶奶舍不得自
己买,一直用那一两个。但是擦眼睛的肯定
要常换新,所以就经常买
10大家的照片
奶奶不会看手机相册,5个儿女和10个孙
子,10个重孙,一年最多见一次,她肯定很
想念他们,所以我就尽量多的拍照洗出来放
在相册里,奶奶想大家的时候就翻一翻照片
号2
11老年健步鞋
随着年龄增长,奶奶现在腿脚不方便,好一点的鞋子奶奶舍不得给自己买,给奶奶买一双好一点的健步鞋,穿着比较舒服
端午节到了,送给长辈葡萄酒、粽子、糕点、蜂蜜、鸡蛋、牛奶、氨基酸等礼盒会比较适合,尤其葡萄酒礼盒,是端午佳节的必备礼品。理由如下:
1、葡萄酒
端午是一个情谊满溢的时刻,亦是一个思念深深的时节,所以,葡萄酒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葡萄里抗衰老的自由基主要存在于葡萄皮里,而防治心血管病有效的丹宁酸,主要在葡萄籽中。因此长期适量的正确饮用红葡萄酒,可以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对长辈的身体有很大好处。
2、核桃礼盒
每日2~3个核桃为宜,持之以恒,方可起到营养大脑、增强记忆、消除脑疲劳等作用。
3、鸡蛋礼盒
鸡蛋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鸡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有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的功效。
4、手信礼盒
凤梨酥、绿豆糕等手信都很适合送老人,口感软,好入口,又不会很甜。推荐徐福记和陶陶居、广州酒家的礼盒,味道都很好!
5、茶叶礼盒
端午节送茶叶礼盒还是蛮不错的,老人一般都爱喝茶,尤其是龙井绿茶和金骏眉红茶。
6、氨基酸
可以提高思维敏捷度,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抵抗力。
扩展资料:
老人应该常吃的几种食物:
1、核桃
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的健脑益智食品。每日2~3个核桃为宜,持之以恒,方可起到营养大脑、增强记忆、消除脑疲劳等作用。但不能过食,过食会出现大便干燥、鼻出血等情况。
2、鱼
鱼是促进智力发育的首选食物之一。在鱼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是人脑中神经递质的重要来源,可增强人的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并能控制脑细胞的退化,延缓衰老。
3、鸡蛋
鸡蛋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鸡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有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的功效。
4、牛奶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核黄素、钾、钙、磷、维生素B12、维生素D的极佳来源,这些营养素可为大脑提供所需的多种营养。
5、葵花子
丰富的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E,使葵花子有一定的补脑健脑作用。实践证明:喜食葵花子的人,不仅皮肤红润、细嫩,而且大脑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言谈有条不紊。
6、香蕉
香蕉营养丰富、热量低,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香蕉又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钾离子的含量较高,常吃有健脑的作用。
7、氨基酸
赖氨酸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苯丙氨酸能改善记忆力及提高思维的敏捷度。精氨酸被称为“大脑食粮”它能增强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商数。
这些氨基酸都可以缓解记忆力下降,增强记忆力。同时氨基酸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抵抗力。
人民网-哪些食物可以增强老年人记忆力
你是个女孩子啊,去婆婆家不用买什么太贵重的礼品的,更不用什么红包啊,红包是长辈们给我们的啊,我过年去男友家,都会收到长辈给的红包的。不用买什么,买个果篮,水果之类的 ,又不是结婚是去他家做客,没那么多习俗。。。买点老年人的补品啊,茶,牛奶,饮料,也可以,见老人家的话,穿的喜庆点的话,老年人会喜欢
日式和果子,豆蓉饼,绿豆糕,妈妈的面果,杏仁味奶油蛋糕,袜底酥最美好的糕点,一定是有人情味或者在某一刻让你放松享受或暖心的。
妈妈的面果小时候只有过年才吃的到,现在东北过年做的越来越少了。没有照片记录。白面里面放油、糖、酵母揉搓成光滑香甜的淡**面团,擀成5mm左右厚的面片,然后用刀划成一个一个的菱形块,划的瞬间,面团会收缩一下,很可爱,冒着香气,趁妈妈不注意抠一小块放嘴里,然后妈妈看见撇着嘴掖着笑说,吃吧,没熟的吃点尝尝得了。
小菱形块中间再划上一刀,然后把一角绕一下从中间的洞洞里掏过去,就变成了一个有麻花劲儿的小点心,总嚷嚷着要帮妈妈掏,手欠还一掏就断,妈妈抓狂,后来大一点就掏不断了,成了妈妈的得力小助手,好像小时候就掏面果的时候能跟老妈很亲近还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配着小厨房里的香气和年节的喜庆,难得的好时光。
炸面果通常是爸爸妈妈合作的,每次油都崩的到处都是,好像一场和食物的战争,觉得爸妈这时候是大英雄,盼着吃的内心很矛盾,好像吃点啥油炸食品都要把爸爸妈妈胳膊烫几个油点直急眼才行,负罪感油然而生,吃的时候又真香,赶紧使劲夸爸妈,怕他们生气似的,哈哈哈。
直到我长大了,自己做饭我才发现,其实炸锅包肉啊,肉段啊,擦干水的话都不怎么崩的,爸爸妈妈那些年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嘻嘻。炸完的面果胖胖的鼓起来,表面金黄酥脆,里面有点软软的,趁热吃非常好吃,烫嘴也值得。
袜底酥,苏式肉月饼在苏州同里古镇某个老字号买的,当时觉得买点尝尝就好,结果离开以后一吃意外的好吃,袜底酥咸香美味,肉馅月饼肉香多汁,两者都是香而不腻,不俗不媚,没有因为名字外加景点因素而变得需要迁就。后悔没多买几个,然后在高铁站看到有买肉月饼,再买几个,味道就想吐了。
苏州的生煎包,也是把我勾搭的不要不要的,当时两个人只点了一份,吃少了,难受。然后说到老式点心,小时候,一过年亲戚们就给奶奶买来大大小小的“果匣子”,其实不好吃,但是当时简直是最高大上的点心,里面的牛舌糕啊,枣泥花型酥饼啊,一写起来,那个味道和口感我还记得。
奶奶小手对我一招,我就小狗似的跑过去踮着脚看那盒点心,不知道吃哪个好,牛舌糕上沾着一层硕大的糖粒,酥饼上的小红点总若有似无勾搭我。吃起来没完,爸爸妈妈就会说我馋,给奶奶留点。再后来也不觉得好吃了,吃的时候还要把硬硬的边抠掉,过时了,亲戚们也不送了。
绿豆糕
一个是小时候的绿豆糕,一个是在苏州伴园私房菜吃的绿豆糕。
小时候,燥热的夏天,奶奶拿给我一块绿豆糕,放在小碗里,添上凉水,绿豆糕浸湿变成润泽的鲜绿色,用勺子怼碎,搅拌成均匀粘稠的糊糊,舀一勺放在嘴里,沙沙甜甜的,带着绿豆的清香味,瞬间消暑,童年美味呀!现在的绿豆糕不像90年代那么硬梆梆爱掉渣了,但是那么一碗还是无法代替。现在的绿豆糕,目前吃过最好吃的,是苏州一家餐馆的,软糯糯,细腻无比,豆香自然。
我觉得还好,大葱葱那天有点中暑吃坏了肚子,好多好吃的吃不动,唯独绿豆糕让他眼前一亮,吃的忘我到现在还总跟我叨咕,所以,我也就认为那天的绿豆糕确实很好吃。其实,那天绿豆糕在众多美食里面没有特别突出,帮大葱吃了好多螃蟹大鱼大肉,甚感荣幸,哈哈哈。
送爷爷奶奶礼物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有温馨和实用性的物品:
1 保健品:适当的营养保健品适合老年人的饮食需求,比如鱼油、胶原蛋白、钙片等等。
2 方便生活用品:如为他们选择一些方便使用且能减轻生活中的负担的物品,比如一些居家辅助设备如拐杖、防滑拖鞋、护腰带等等。
3 书籍、杂志:选择一些与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兴趣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如旅游、养护养生、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等等。
4 家庭聚会:可以组织一次家庭聚会过去和爷爷奶奶共度时光,比如一顿美食晚宴、看**、一起旅游等等,这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温暖、亲情无价。
5 自制礼物:亲手制作别致的礼物,比如织毛衣、糕点、手工卡片等等,制作过程中投入认真和心思也会让老人们感到温暖和惊喜。
总之,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应该真心、体贴,并且尽量符合他们的生活需要和兴趣爱好。
奶奶八十多岁了,牛奶一直都有,但是感觉不够,想给奶奶买点儿吃的,建议可以给奶奶买些糕点,及各类水果,以及蛋类和牛羊肉,还有酸奶之类的。另外,可以经常多的给奶奶一些陪伴。这些都是孝顺的方式。
1、魔芋爽
有不少家人们爱吃辣条又担心热量摄入过多,好吃又低热量的魔芋爽就能完美适配这类家人的需求,用魔芋作为原材料,拥有低热量的同时,也赋予了它如同毛肚一般脆弹的口感,还有多种口味选择,总有一款能直击你的心房。
2、海苔夹心脆
不喜欢辣味的家人们,可以尝试海苔夹心脆,作为零食却拥有着与零食不符的丰富营养,因为只含有紫菜、芝麻两种配料,让它拥有酥脆咸香的口味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家中老人和孩子都适合的零食。
3、坚果大礼包
过年期间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类坚果,即含有丰富的营养,还能被全家人喜欢的万能年货选择,不管是过年时一家人围着烤炉看着电视,还是坐在一起聊天开黑,一盘种类丰富的坚果盘,总能让这个年更加具有仪式感。
4、砂糖橘
最后推荐的当然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水果砂糖橘,过年的砂糖橘就和拥有魔力一般,一旦吃下了第一个手和嘴就会不自觉的开启一边剥一边吃的流水线模式,清甜脆口、皮薄肉多都是它的优点。在刚吃完年夜饭后,它是最好的开胃神器。
5、元朗蛋卷
从小吃到大的元朗蛋卷,是充满童年回忆的年货零食!以前家里的小孩,每年在这个时候就会看见一个喜庆的红色铁盒,里面是金闪闪的蛋卷,还没到过年就会被偷偷吃完!
元朗蛋卷吃起来酥酥脆脆的,好吃到连剩下的蛋碎也不放过。每一根都非常饱满,而且香味浓厚,可以很明显分辨得出和其他蛋卷的区别,红色铁盒的包装很喜庆,特别适合过年适合吃,吃剩的蛋碎,还可以和酸奶或咖啡一起拌着吃,超赞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