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

老人 0 54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第1张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
导读: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满月于宝宝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结点,家里人不仅会给自己的宝宝准备有意义的礼物,而且办满月酒给宝宝送祝福。那么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 宝宝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满月于宝宝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结点,家里人不仅会给自己的宝宝准备有意义的礼物,而且办满月酒给宝宝送祝福。那么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1

1、孩子用的小车:一辆婴儿推车:婴儿推车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辆小车,选择婴儿推车的时候尽量选择一款即能坐又能平躺的一款,因为带婴儿外出时休息更方便,能用到宝宝大概2-3岁。一辆学步车:这个要宝宝大概6-7个月的时候才用到,这个时期的宝宝应该学会站立了,也慢慢开始学习走路了,有学步车就方便多了。

一轮自行车:用到这个车的时候要到宝宝3-5岁的时候,宝宝开始学习自已脚蹬自行车,可以适当的和妈妈一起骑行。一辆滑板车:因为我家是男宝宝,宝宝长到5岁以后才可以单独玩耍这种车。

2、首饰:送首饰在我们老家有一种寓意,佩戴之后驱邪避灾,代表着吉祥如意的意思,比如手镯,项链琐等。首饰材料可以选择金的或者银的,我家宝宝姥姥送的是银质的一对手镯和一把长命锁。宝宝特别喜欢他的手镯,总是向家人和朋友炫耀他的手镯,手镯可以调节大小,宝宝一直带到了3岁多。

3、衣服和小被子:我家大宝满月的时候是冬天,所以姥姥给送好几套亲手制作的棉衣和2个小被子。自己缝制的衣服里面用的材料都是家里自己种植的棉花,而且是连体的棉衣包括脚的部分。宝宝用着即安全又保暖。

4、红包:红包当然也少不了,买过东西又送红包,这也是我们那里的风俗,姥姥怕买的东西不齐全,缺什么让自己再买。

以上就我家大宝满月的时候姥姥送的一些礼物,不同的地方风俗也会不同,送的东西也会有所差别,希望这些能帮到你。无论送什么礼物长辈们都非常疼爱孩子们的。

宝宝满月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风俗,姥姥要给宝宝送礼物。我们家乡的风俗是送锁子,米面和鸡蛋。

1、送锁子

锁子的意思就是银项圈,上带长命锁,寓意长命百岁。后来到我小的时候,不流行长命锁了,都改为送银手镯或者银脚环了。

很多家乡的朋友现在翻自己婴儿时期的照片,都会发现清一色的手上带着银手镯,或者胖胖的脚上挂着银脚环。

2、送米面

这个米面并不是单纯指米和面,是很多东西的统称,而且我家乡在中原地区,不产大米。

满月时,姥姥会准备一些食物,一般是面食。再带上小朋友的推车,衣服,小被子,摇篮等,去女儿家喝满月酒,送给女儿女婿。

送的所有东西,包括这个去送的过程,叫做“送米面”。

3、送鸡蛋

送鸡蛋一般是给产妇的,有一定的数目,具体多少我也记不清了。上百个是有的,还要准备红糖。

之所以单独拎出来说一下送鸡蛋,是因为还要以满月宝宝的名义,给到场的客人送染了红颜色的鸡蛋。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2

一、送富贵吉祥礼物

做爷爷奶奶的都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在中国自古就流行送新生婴儿一些长命锁,手环脚环之类的吉祥礼物,因此爷爷奶奶也可以送自己的孙子孙女一些纯银制作的吉祥饰物,有些还能刻上孙子孙女的名字,很大气也很有寓意。

二、送成长记录礼物

对于大人来说,小宝宝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很让人振奋的,孩子成长的重要日子都是很值得纪念的。就如满月来说,可以送孩子一些手足印泥相框,宝宝成长相册等等,记录孩子的美好,保存孩子最宝贵的童真岁月。

三、送实用哄娃礼物

婴儿满月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好,哄娃神器最为实用。宝宝都是“爱哭鬼”,你不知道它上面时候回嚎啕大哭,哭起来的时候不仅影响周围邻居的生活和休息,也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孙子孙女满月就送他们一些带娃神器吧,像摇摇床,早教机就是不错的、选择,让孩子更容易入眠,从而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

扩展资料:

送礼技巧

1、要明确送礼是要打动别人,而不是打发别人,所以要有正确的表达方式及适合的时机,记住,不是在过节的时候才是适合的'时机。下面为送礼几大妙招,可以借鉴

2、包装,礼物包装,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不要小看包装,一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感觉,能感受到的诚意,二,包装盒里面可以夹带想表达的祝福,记得要有署名,相应的也可以让人记忆深刻。

宝宝满月奶奶送什么礼物好3

宝宝满月时姥姥一般送什么礼物

宝宝满月,也就是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我国各地的传统风俗,家人要为孩子办“满月礼”,这是是旧时的一种传统仪式,称为“满月礼”,或者“给月礼”、“弥月之喜”。为此置办的酒席称“满月酒”。现在一般称为“满月酒”,其他称谓都省略了。

1、满月礼的时间确定

看到这个小标题,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废话吗,满月礼就是满三十天的那日,还要另外确定日期?

按过去的习俗,“满月礼”不一定要放在满三十日那天。过去,婴儿的满月礼确实要确定一个日期。不同地方,或不同人家,甚至婴儿是男是女,确定的日子还真不一样。比如一些地方风俗,男孩的满月礼定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十天,而女孩则定在二十九天。据民间的说法,这种日子的确定为“古法”,也就是古代传下来的习俗。

过去,也有一些人家,主要是比较有文化,崇尚儒家思想的人家,把婴儿的满月礼定在婴儿(不分男女)出生后的二十四天。其中的寓意,取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典故,期盼婴儿长大成人后,以像二十四孝之中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

也有一些地方则是自己翻老黄历,或者请人选择吉利的日子为婴儿举办满月礼。

现在大多数的人家,不分男孩女孩,一般都是定在婴儿后出生的三十日。也有选择吉日的,不超过婴儿出生后的四十天内。

过去新生婴儿有“三朝礼”,有的地方还有“六朝礼”“九朝礼”。现在的人都比较珍贵,一般来说生孩子都到医院,这样要保险一些。产妇在医院少则住四五天,多则住半个多月,当然也就无法做“三朝礼”“六朝礼”“九朝礼”之类。很多人就把这些与“满月礼”合在一起了。

2、宝宝满月时传统风俗中姥姥送的礼物

按照过去民间的传统风俗,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值得庆祝,产妇坐了一个月的“月子”,到满月之时称为“出月”,也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因此,过去民间一般要置办隆重的满月酒。

到了喝满月酒那天,奶奶或母亲抱着婴儿与长辈和客人一一见面,长辈与婴儿见面时要送孩子的礼物,或者送“圧岁钱”。亲戚朋友有的送衣物,有的送红包。主人家要回赠客人红鸡蛋,也就是把煮熟的鸡蛋皮染成红颜色。

满月礼的重头戏是产妇的娘家人来祝贺。在女儿生孩子时,产妇的娘家一般以孩子的姥姥或外婆代称,这与旧时男人忌产女有关。旧时习俗,满月礼这一天,孩子的姥姥或外婆不亲自前来,而是派产妇的兄弟来给小外甥(小外甥女)送一种贵重的礼物。

旧时民间把这种礼物称之为送“头尾”。“头尾”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也是一种深含寓意的说法,即期望新生婴儿将来长大成人,有好的开头,也有圆满的局,谓之“有头有尾”。

那么送的“头尾”又有哪些东西呢?“头尾”就是婴儿从头到脚穿戴的帽子、衣服、鞋袜、小被子、小风披、小毛毯等,还包括婴儿的饰品,根据家庭的状况,饰品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比如有金锁(有的是银锁)、银牌(有的是铜牌)、手镯、脚镯等等。

很多地方除了送衣物和饰品外,姥姥家还有送“长寿绳”的习俗。什么是“长寿绳”呢?“长寿绳”就是用彩线系着的一个红包,包内装有铜钱,民间称为“铜钿牌”。并把“铜钿牌”挂在婴儿的胸前,寓意为保佑婴儿长命富贵。

也有一些地方的“长寿绳”比较简单,用彩线系一枚铜钱,也是挂在婴儿的胸前,也称为“铜钿牌”,寓意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铜钿牌”的简化版。

至于其它一些小孩用品,如摇篮、童车、高火桶之类,旧时一般作为嫁妆办齐,也就不再重复赠送了。

3、现在姥姥送宝宝满月礼物

那么现在姥姥给小外孙小孙女送些什么好呢?如今时代不同了,所要送的东西也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送“头尾”,现在很多地方不是兄弟送,而是姥姥亲自送上门,以表示姥姥的心意。也有不少的做姥姥的,一直在服侍产妇,现在都是正常事。送的“头尾”也简化了很多,只是象征性的。帽子、衣服、鞋子自然少不了,只是件数根据实际需要置办。变化最大的就是婴儿的饰品,一般送一两件 表示一下意思就行了。然而,姥姥送“长寿绳”的习俗,很多地方依然传承下来了。

现在女儿出嫁时的嫁妆不比过去,一应俱全,现在简化多了。因此,有的姥姥还得送小外孙小孙女的童车(旧时是坐式童车,现在是手推车)及其它一些儿童用品。主要是根据姥姥的心意和婴儿的实际需要。

还有一些地方,姥姥或外婆小外孙小孙女有特别的习俗,那就按地方的习俗办理,毕竟,我国民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主有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此文讲的只是普遍性的民间习俗。

大家都在问

奶奶参加孙女婚礼由谁送到现场?

5个回答1244阅读

手机用户17815005918

2022-07-04

关注

自己的奶奶参加孙女的婚礼,根据自己的做法,一般情况下由奶奶的子女陪同去参加婚礼,但是具体情况根据自身家庭而定,不同家庭有不同做法,没有固定做法,对于特殊家庭只要是家人陪同是可以的,但是做为家中长辈孩子的婚礼是应该参加的,

分享

评论

更多回答

用户3692100335157

2021-05-02

关注

应该儿子送老妈到现场参加 女儿婚礼

分享

评论

一只顽皮的小乐乐

2021-05-02

关注

奶奶去参加孙女婚礼当然是她的子女送她去现场。

分享

评论

用户2274335626120

2021-05-02

关注

由奶奶的儿子送到婚礼现场

分享

评论

用户1037564490921

2021-05-02

关注

奶奶参加孙女的婚礼,其实只要嗯身强力壮的人都可以送啊!

分享

评论

已展示全部回答

相关问题

外孙女结婚姥姥姥爷出席婚礼吗

自己的外孙女结婚,姥姥姥爷当然可以出席婚礼啊,在过去的一些旧社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出嫁父母至亲是不参加婚礼的,但是现在都开明化了,外孙女结婚,新娘子

2019-09-09

全部3个回答

孙女结婚爷爷能送亲吗

孙女结婚爷爷可以送亲呀,孙女结婚娘家人都可以去送亲呀,爸爸 妈妈,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大爷,大娘,外婆,外公,舅舅,舅妈,大姨,二姨,大姨夫,二姨夫,,老姨

2021-05-22

全部5个回答

送亲奶奶的讲究

结婚前一日,送亲奶奶到女方家里陪伴姑娘,指导婚期及婚后生活;成婚当日,指导姑娘饿嫁、梳妆、大开门、小开门、哭嫁等,抱轿、上轿、进状元门、拜堂、喝交杯酒、闹洞房等

2021-05-15

全部2个回答

没有更多了

答题赚金币

问问你大哥情人节幽默文案?

15520452人在问

李占稳?

45216人在问

天津腔经典语录?

12599人在问

科学家长评语短语?

1204人在问

申学免费激活码?

50043人在问

教师渡人渡己的精辟句子?

1396人在问

好朋友蛋糕简短搞笑?

306740人在问

天津市2015年退休计发基数是多少?

391人在问

我们游览了美丽富饶的什么大花园三年级上册练习册83页第六大题?

37024人在问

卖房子顺口溜客厅?

4802654人在问

广告人每天一句文案?

295862人在问

天津环湖医院可做心脏溶栓吗?

6135人在问

兔年元宵现代七绝?

111191人在问

开学考考砸反思名句?

8368人在问

苏6经典语录爱情?

207582人在问

精辟短句手写?

12039人在问

天津农综险的缴费比例?

826人在问

帝林的经典语录?

2165人在问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的答案?

22826人在问

跟哥处对象顺口溜?

56663人在问

更多问题

去回答

每当我们过新年的时候,也许我们都会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从自己工作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陪伴自己的亲人一起过年,因为我认为有圆圆的新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幸运的事情。在春节过后,也许我们又要开始新的征程,同时从新出发去工作了,在春节里开之后,我们也要与自己的家人告别。孙女离家爷爷奶奶含泪挥手告别,也许在对于家里的宝贝,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的时候都会有特别感人的事情。

一、孙女离家爷爷奶奶含泪挥手告别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都是特别忙碌的,我们会有自己的工作,要去忙,所以在过年之后,每一个人又重新调整好自己,又重新开始出发,重启新的征程来面对新的一年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孙女离开家之后,爷爷奶奶含泪挥手告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待在家里的时间久了,就不想离开了,可是又不得不离开,面对爷爷奶奶的含泪挥手告别,也许都会让人特别的感动,同时也会让人特别的心疼,因为孙女要去工作了,不能陪伴在他们的身边照顾她们。

二、春节离家的感人故事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名学生,在不久之后我也要去开学,要去上学了,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分离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吧!但是过年的时候能够在家里陪伴自己的家人,会是一种很幸运的事情,也会感到特别的幸福,因为在新年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新年。可是新的一年到来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出发去工作了。春节离家的感人故事,我认为会有很多,对于我来说,可能是爸爸妈妈会把我的行李箱塞满,然后会把我的衣服收拾好,说这个不能忘了带,那个也不能忘了带,妈妈会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塞满你的行李箱,也许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件很感动的事情,然而,在行李箱塞满之后,你又不能拿出来。

也许在这个社会上,分离会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吧,但是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我相信在春节过后,我们开始去工作,之后在明年的春节,我们又会相聚在一起,那时会是一种开心的场面。

近日,一段孙女春节后离家,爷爷奶奶路口含泪送别的视频感动了许多人。孙女陪爷爷奶奶吃完午饭后,提着行李在路口与爷爷奶奶告别,看着孙女离去的身影,爷爷奶奶含泪挥手送别。这一离去又是很久很久才能见面,看到这个场景,很多人都感觉非常地心疼这对爷爷奶奶,估计很多人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在自己离开后,他们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是不是像爷爷奶奶一样难过。

一、孩子去拼搏事业,父母成为了“留守老人”

现在,很多孩子成年以后,就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去打拼,自己的父母就成为了“留守老人”,他们身边没有孩子陪伴,身体也不是很好,每天在家里都特别孤独,可是,他们又不能因为自己把孩子拴在家里,也不能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所以,他们只能承受孤独,我们总是看到一些老人,他们的脸上失去了笑容,每天都在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回来,有时候,孩子打一个电话过来,他们就能够高兴好几天。

二、父母的幸福感随着孩子离家而逐渐消失

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不管孩子飞到多远,他们都期望孩子能够有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过年是很多孩子回归的日子,父母这时候最高兴了,他们提前给孩子准备好年货,就期待孩子能够回来跟自己吃一个年夜饭,孩子在家待不了几天,又要走了,父母的那种幸福感也随着孩子的离开而消失,面对孩子的离家,他们又不能说什么,毕竟孩子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能一直待在父母的身边。

三、如果有可能的话,多回家陪自己的父母

孩子离家了,老人的情绪可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家里从热闹变得冷清,老人心里肯定会很难过,分离焦虑也会随之产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够做到就是有机会的话就多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多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多关心他们一下,即使没有太多的话,跟他们唠唠家常,说说自己身边的事,父母也是非常开心的,其实,父母的幸福很简单,孩子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电话,他都能够开心好几天,因此,要学会多跟自己的父母联系。

奶奶与孙女是有血缘关系的隔代亲人,长此以来,奶奶很多好东西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孙女留着;孙女办了错事家长训斥,奶奶会义不容辞的开始反过来呵斥孩子的家长,把孙女保护起来;这份感情,是祖孙难以割舍的亲情。

▶奶奶过世了,作为孙女应该做些什么?

节哀顺变。抑制哀伤,顺应变故。接受这个突如其来或已有预知的重大的变故。仔细想一想,有很多孙女可做之事:

如果奶奶生前喜好干净、利索,可以为奶奶用温湿毛巾擦擦脸、梳理一下奶奶的头发,为奶奶梳好头;擦干净奶奶的双手,为奶奶剪一剪手指甲,让奶奶干干净净的离去,自己会心情好受很多。

如果孙女还没有进入到成年人的行列,这些事情不建议孩子去做;进入成年人的孙女也要看是不是孙女自己个人有这种意愿。

最好不要由长辈们指派去做。

这类事最好还是孙女本人有这种愿望想去做才好。

没有这种愿望可以不考虑。

▶整理好奶奶的面容以后,可以为奶奶整理好寿衣,里里外外都要整理好,不出褶皱,让奶奶干净、利索的仪容,最后展示在众位亲友面前;

奶奶的寿衣,通常都是闺女来置办和购买的。如果奶奶没有闺女,也会由家中的自己的妈妈或婶婶们去张罗此事。待奶奶穿戴整齐以后,作为奶奶的亲孙女就可以做上面整理的程序了。

▶清理奶奶的遗物,各种照片、各种证券、奶奶写的日记一类的文字东西,最好保存下来。不要全部都烧掉。整理这些物件,要细心,有用的物件一定要保留下来。将来奶奶写的一些文字的东西,不知道什么年月查找什么资料可能会用得上,一把火都烧掉是不对的;

▶在去派出所为奶奶销户口之前,仔细看看奶奶有没有需要取出来的“存单”或各种有价证券,这需要有奶奶的身份证才能办理。这些事想在前面,销户口的时候,奶奶的身份证会收归派出所销毁了,这些事一定想在前面。

▶去殡仪馆火化以后,随即就会驾车直奔墓地。

在此时,已经由长辈们选好了墓地,在现场不要说三道四,不挑毛病,多打圆场。尽快让奶奶入土为安。

在墓地如果有人挑毛病,说些不该说的话,特别伤害亲属的一片好心。

一般情况下,这些事情都是年长者组织,家族中人也是匆忙中参与的操办,很多参与的人会在这三、两天里只能睡几个小时的觉,按照组织者的临时吩咐办事,很难免会出现纰漏和不周之处。

不挑毛病,多打圆场,不在墓地产生纠纷,尽快让老人入土为安。

孙男媂女在这种场合,就应该多说吉利话,对诸位参与忙碌的人,道一声“辛苦,”“谢谢您帮忙”这样的话,让这些帮忙的人心里有一些安慰。

多打圆场为好。

不挑剔,不惹事。

▶老话里说“挑喜不挑丧”。

这是说,喜事有时间来预备,也有时间办理礼数不周的话,别人要挑礼的;办理丧事则不同,丧事都是临时动议的事情,匆忙之中丧家很可能有疏忽或礼数不周,最好不去挑礼。

安安静静、四平八稳的为奶奶送终。

▶家家户户在老人过世以后,老人的孙女辈份的人有大有小,没有到成年人的也会有之。在老人面前,属于小辈分的人;所以说,奶奶过世,小辈分的人,只能是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给大人添乱,尽量把奶奶的丧事办的稳妥、圆满。

能给大人提醒一些事情、甚至亲自去参与到其中这是最好的。

我的W战友他母亲逝世,W战友的女儿23岁,大学毕业后,当时刚刚在我们市一个单位任职。她从小是奶奶一手拉扯长大的。她跟奶奶很亲。此番奶奶过世,她爸爸是坐镇的“总指挥”,他女儿是“副总指挥”,她爸爸吩咐以后,她指挥家族中的人前去操办。使得各项大事井井有条。一点也没有乱。

最后办完大事,我们几位战友在一起议论W战友的闺女,这闺女可是W战友的得力的帮手。

奶奶去世了,远嫁的孙女最好回老家奔丧。因为奶奶是爸爸的妈妈,是至亲,孙女回家一是祭拜奶奶,送她最后一程,二是借机会见自己父母一面,因为远嫁一年回家不了几次,肯定父母也挂念自己的女儿当然,如果孙女实在太远,自己的孩子也很小离不开,那就给父母钱,给你随上礼,不用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