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小宝宝的好奇心特别强,总喜欢在家里各种 探索 。 尤其是遇到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东西,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往嘴里放一放,尝一尝。 不少妈妈表示,当妈的玩的就是心跳。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下一秒会干出什么事
小宝宝的好奇心特别强,总喜欢在家里各种 探索 。
尤其是遇到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东西,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往嘴里放一放,尝一尝。
不少妈妈表示,当妈的玩的就是心跳。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下一秒会干出什么事情。
稍微一放松,可能又出事了!
在这里,局长要提醒大家一句:
如果你家里也有小“吃货”,那么药品可千万要放好,这样的话,可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1岁半女童误服降血糖药,
昏迷近十天
广东梅州就有一名18个月大的小女孩,因为 误服了大人吃的降血糖药,出现身体抽搐、全身无力等症状。
家人立马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小女孩虽然得以捡回一条命,但也因此昏迷了一个多礼拜,至今仍在重症监护室里接受治疗。
据当时接诊的医生表示,这次误食 不排除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
据悉,孩子的父母目前已经花费了四万多块钱。
因为二人都没有稳定工作,加上孩子还没有买医保,接下来的救治让他们手足无措。
今年因为这个“小糖丸”出过事情的孩子,还有很多。
4岁男童误服大量“精神类药物”,
引发中毒症状
今年6月,长沙4岁的男童东东趁家人不注意, 把妈妈的精神病药物——五氟利多当做糖果吃。
直到东东出现呕吐、腹泻并伴有抽搐的症状后,家人才发现情况不妙,赶紧送往医院检查,到医院时东东已丧失意识了,医生通过反复询问得知,原来是东东误当药丸是糖果,一口气吃下了20多颗。
所幸的是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孩子已经转危为安。
2岁多的孩子吃了块“巧克力”,
被送医急救
今年11月,湖南娄底一名2岁的男孩力力出现了异常兴奋,且坐立不安,同时还出现频繁吐舌、不愿吃饭的情况。
家人急忙送去医院检查,经医院医生评估,孩子病情严重,情况十分糟糕,超过正常50%的心率。
男孩随即被转入医院的重症医学一科接受治疗。
后来才知道力力 曾经吃下两个溶脂巧克力——减肥药。
经医生分析,由于这减肥药物里面还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特殊药物——西布曲明。
长期服用会导致高血压,心率加快,失眠思维异常,严重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1岁多的娃,吃了高锰酸钾,
舌头紫黑,满嘴血红
今年7月,东莞一名3岁4个月的女童在家玩耍时,误当高锰酸钾为糖果吃进嘴里,嘴部灼伤,满嘴鲜血。
家人发现后,立马进行抠喉催吐,并紧急送去医院处理。
万幸的是,经过及时的治疗,小女孩总算有惊无险。
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平均有约1500名儿童(0-14 岁)因中毒而死亡。
而误服药物中毒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80%以上儿童误服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对口欲期的孩子来说,这些像极了糖果的药在他们眼里都是极其有诱惑力的。
所以,爸妈们更要给孩子把好安全的关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01
误食药物怎么办?
前面局长已经列举了很多误服药物中毒的例子了,那么孩子进食了不同的药物,应该怎么做呢?
一起来看看这个表吧!
注意:无论是误服哪种药物,家长一定要 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下一步检查,去医院时顺便带上药品及药品说明书 ,以便第一时间了解误服药物的属性,对症救治。
02
除了药物,这些东西也很容易被误食!
01 洗衣凝珠
备受妈妈们喜欢的新型洗衣产品——洗衣凝珠,也是一个隐藏的炸弹,洗衣凝珠颜色鲜艳,对于小孩来说,就特别吸引人。
洗衣凝珠是高浓度的洗衣液,它的主要成分是一些表面活性剂、稳定剂、中性剂、衣物增鲜剂等。
孩子误食后会引起 剧烈呕吐或者咳嗽,还可能造成消化道及气道黏膜损伤,导致肝脏、心脏受损。
怎么处理?
一旦发现孩子误服洗衣凝珠,可以 让孩子喝牛奶或者豆浆等,稀释浓度,然后尽早去医院洗胃排毒治疗。
但不要随便催吐,操作不当可能会再次将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异物窒息。
02 干燥剂
为了防止物品变潮湿、发霉,不少食品、化妆品、药品里面都会放这样的一小包干燥剂,这干燥剂要是没有及时扔掉,被小孩子看到也是很容易被误食。
不同的干燥剂处理方式也大不一样。
其中,误服生石灰干燥剂的危害最大。
此外,如果家里有用樟脑丸习惯的,也要记得放好。
孩子误服樟脑丸后,可能会出现痉挛,不建议家长私自催吐,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急诊处理。
03 消毒用品
因为疫情关系,不少家庭都备84消毒剂、75%酒精。
注重卫生消毒的同时,妈妈们也别忘记要放好这些物品,早前新闻就报道过不少孩子误将消毒剂当做饮料误服的案例发生。
误服84消毒剂等消毒用品可能会导致 口咽、食道、胃部的灼伤,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如果是剂量小、浓度低的可立即口服100-200ml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口服剂量大的,应该立即送医院。
同时,家长们 不要自行催吐。
04 电池
电池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别小看这小小的电池,它具有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等特点。
如果宝宝不小心误食了电池, 轻者会出现食道、消化道灼伤,严重的还可能胃肠穿孔,内脏被灼伤,甚至会危及宝宝的性命。
怎么处理?
不要盲目催吐,一般家里无法妥善处理,如果怀疑孩子吞了电池,一定要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05 细小零件、物品
除了电池、家里一切不起眼的细小零件,对低龄宝宝来说,都是有隐患的。
有专家曾经对孩子容易吞进肚子的物品进行了罗列,其中,排在前五名的分别为花生、瓜子、硬币、笔头、笔帽。
这些小物件要是不慎被孩子误服,都是有可能造成窒息的风险。
怎么处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出现剧烈咳嗽,脸色青紫、呼吸困难、不能说话,有点娃还会把小手放在喉咙处,那么有可能是异物卡喉。
家长千万不要随便用手去抠孩子嘴里的东西或者盲目给孩子拍背。
这个时候家长要冷静下来, 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立刻进行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且有效的急救方法,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操作手法。
03
预防孩子误食,这些事情要做好
01 东西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家里的药物、消毒剂、工具箱等东西,应该放在孩子无法接触到的地方,特别是药物,最好能 用带锁的药箱储存。
每次用完药之后,拧紧瓶盖,放回药箱,并上锁。
02 过期、无用的物品要及时扔掉
妈妈们平时也要养成习惯, 定期检查家里的药物有无过期的,及时妥善清理。
每次打开物品时,都要看看里面有无含有干燥剂,随后扔进垃圾桶,并用其他垃圾覆盖,并注意不要和带有水分的垃圾一起丢。
03 做好用品的检查工作
如果平时孩子玩的玩具有零小物件,也要多多检查,如果 发现有零件松动的风险,就要及时的处理。
平时也 不要给孩子买磁力球、玻璃球、水宝宝这种危险玩具。
04 不要把药物说成糖丸
不要为了哄骗孩子吃药,就习惯性告诉孩子,药是糖丸。
而是应该 从小就给孩子梳理正确的观念 ,这是药物,作用是什么,平时药是绝对不能乱吃的。
05 不建议随意更换用品包装
不要随意用饮料空瓶或者卡通瓶罐去储存物品,特别是消毒剂、药品。
如果有分装的情况,也应该 做好标示 ,放在接触不到位置,防止误服。
对小孩子来说,他们基本没有能力去鉴别这个东西能不能吃,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更要严格把关。
千万别让自己的一时疏忽,造成一辈子的遗憾!
在小孩小的时候是非常注重礼物的,并且对礼物的价格和需求并不是太高,所以极其容易满足这些小孩子!而女孩在十岁的生日是极其值得纪念的,而在这个时候礼物也是需要家长提前准备的,那么在十岁的时候父母送她什么礼物比较好呢?
一、需求性
很多时候小孩子在十岁的时候是已经懂事的了,这时小孩子会相对来说有喜欢自己的东西,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想着去要,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日礼物就能从这个方面入手,父母可以在日常的时候仔细观察小孩的需求,例如这一阵子女孩子比较中意哪个物品,这时父母将其悄悄买下来,这样在生日的时候赠送给她们会极为合适的!
二、小孩子的习惯
很多小孩在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习惯,这时在日常生活当中肯定会存在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方面,而家长投其所好为小孩添置一些小孩更为需求的物品!这些物品在当成生日礼物赠送的时候不仅能够增加小孩的兴趣,更是有助于孩子发现世界的探索心理!毕竟十岁大的小女孩已经不小了,在小的时候培养小孩子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
三、对女孩以后有帮助的物品
在小孩子十岁的时候正是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候赠送一些有利于兴趣培养的物品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小女孩的兴趣是弹小提琴,那么这时可以赠送一把趁手的小提琴,从而加深小孩对小提琴的热爱!另外,一些毁坏小孩兴趣的物品千万不要送,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其实十岁的小女孩已经不小了,在赠送礼物的时候更多的是心意,并非是太多实物上的满足!
孩子误食消毒液,可能会导致舌头、嘴唇被灼伤,以及咽喉、食道黏膜的损伤,严重还会引起胃穿孔,用消毒液的家庭要格外注意。
1、把消毒液密封保存好,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2、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这些产品,孩子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很强,万一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3、尽量购买富含二氧化氯成分的消毒液,一是因为二氧化氯属于A1级消毒剂,无毒无害无刺激,味道清淡不呛鼻子,母婴群体都能用,安全系数相对高很多。
4、二氧化氯消毒液国内市面上不太常见,我只知道有两款,一个是芸棠®·消伴二氧化氯消毒液,还一个是柠檬树下®二氧化氯环境优化液,都是北京天工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研发的。
5、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消毒液,我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把消毒液放到饮料瓶子里,以免孩子误食。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