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教师的名言和诗词

老师 0 118

赞美教师的名言和诗词,第1张

赞美教师的名言和诗词
导读:1、《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唐代诗人杜甫原文: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

1、《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唐代诗人杜甫

原文: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2、《寻雍尊师隐居》唐代诗人李白

原文: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辱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3、《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5、《无题》唐代诗人李商隐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 1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注释

 龙孙:竹笋的别称。

 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赏析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作者简介

 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 2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译文

 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

 赏析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在这样的时节,两个相爱的人儿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按一般而言,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早晨对镜梳妆的时候,担心因饱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头发;夜晚对月低吟的时候,害怕不能表达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觉月光的清寒。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末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当时,诗人处于玉阳山东山,虽与恋人同处一山,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遭遇到种种的波折和阻碍。句中的“无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或“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 3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罗隐:(公元832—909年)唐代诗人,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指花团锦簇的地方。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 4

 《己亥杂诗》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无题》

 年代:唐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 5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5、《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6、《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7、《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赞美老师的古诗词二十首赞美老师的古诗词二十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李商隐的诗句中,常被用来赞颂老师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的意思是: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后人们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老师。

全诗如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正当东风将收的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

早晨梳妆照镜,愁思难遣,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好在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尝试着捎信),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扩展资料:

赞颂教师职业的诗句如下:

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乙亥杂诗》

译文: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译文: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5、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6、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板桥《新竹》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参考资料:

-无题

1 关于悼念老师的诗句

关于悼念老师的诗句 1哪些可以作为悼念老师的诗词

1、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译文: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译文: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4、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出自唐代杜甫的《哀江头》。

译文: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

5、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出自唐代杜甫的《别房太尉墓》。

译文: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

2悼念“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1、《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2、《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代: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 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 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4、《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代: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5、《别房太尉墓》

唐代: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译文: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3有关怀念老师的诗词

海上的老人——怀念老师

三米深

你说蔡老病了,在北方的冬季

他凝视着病房外的枯枝

想起叶落,人要归根

想起故乡东南的海岸线和岛屿

你说的就是那个在大海上

播种诗歌的老人吧

他的一生都收获着爱,他说

诗人要经常保持“皮肤的湿润”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蔡老不可能

他常常穿着一身火红的衣衫

他的口号与众不同:少女万岁!

他年逾八旬,读他的情诗

却像轻轻抚摸少女的手

你说他怎么可能老,怎么能够……

可你说蔡老走了,在北方的寒夜

他在晚年启程,从皖南到西藏

现在他想去天堂,比大海

更广阔的天堂旅行,那里有

尘世间未了的缘分和未完成的诗

我宁愿这样想,这样怀念

海上的老人将一生住在海上

他让我笃信诗歌和不老的传奇

相信爱,使人长生,使海上花开

相信海的那边是天堂

天堂里住满了美好的少女

你知道我喜欢这个老人

可我从未叫过他一声“爷爷”

在海上游牧的诗人永远不曾老去

4形容怀念老师的诗词

怀念老师

摘朵云霞作挽联,

追思教诲泪潸然。

当年写在掌中字,

此刻伤心跃眼前。

怀念老师

播下汗水耘暑寒,

蜡炬成灰亦无憾。

虽是一别不相逢,

犹在天上笑花绽。

感恩的心

感怀曾经路,

谢意将来报。

教悔在心中,

过错往如风。

我心如雨滴,

的确流不尽。

老来当怀念,

师生情不变。

赞美老师诗一:

5悼念老师去世的诗词

1、《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白话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2、《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祭文》冰心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白话译文:恩师生前的纯清的情操,用自己赤心热情的朱红笔去赞叹已故的恩师的魂。回忆依稀恩师所说得话,教导之心如同亲父;虽然所别师徒,但是之间的情义对同亲友。卑人虽然就那么几个字,显得那样轻盈不足;但我早已把恩师那分诲人不倦的精神全写进去了。希望以后的朋友,以成功来回报恩师。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话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5、《别房太尉墓》唐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白话译文: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6推荐几首悼念“老师”的诗

1 《园丁梦 》

憧冰

昨夜花落沉沉雾,

师愿为我引途东。

花开花落旧事时,

人间遍地又阳光!

2 《陌路无声》

憧冰

道是茫茫亦茫茫,恨是时光命魂藏。

刹那光阴悄来去,瞬时昙花独芳残。

刻骨师恩伴风雨,过眼人生如云烟。

生死茫茫自难忘,始知世事亦无常。

3 《悼念周熠老师诗一首》

孤独的寒星

雨濛濛

泪濛濛

泪雨濛濛送师行

行乃不忍行

情重重

意重重

人生重重有几程

长行乃短行

4 《纪念我的老师》

在水一方

惊闻师长上九天,飞矢从今化作仙。

苦海渡来西土净,长歌当向莫吞咽。

5 《老师,走好》

张强

你站在讲台上

微笑着迎来地动山摇

那一刻,你化作铜墙铁壁

推着孩子们与死神赛跑

你和学校不见了

废墟下,不瞑的双目仍在张望

黑暗中,你伸出双臂

劈开一条光明的大道

老师,走好

获救的孩子在阳光下祈祷

当我们的学校重新站起来的时候

你的身影依然在讲台上屹立不倒

老师,走好

去天堂的路遥

有许多小天使与你同行

蹦蹦跳跳把你围绕

老师,走好

天堂里,有那么多孩子需要你的呵护教导

那里,有属于你的讲台和黑板

那里,有永不垮塌的学校

老师,走好

慢慢走,不要跑

为你点上一支支哭泣的蜡烛

约定来生,再见你亲切的微笑

7悼念恩师的诗句

悼念恩师的诗句:1、《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 白居易原文: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 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哀江头》唐代 杜甫原文: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译文:祖居少陵的野老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

4、《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 李隆基原文: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5、《别房太尉墓》唐代 杜甫原文: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译文: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8有关“怀念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1 《寻雍尊师隐居》唐代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2 《师说》唐代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4 《远师》 唐代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5 《新竹》清代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写作思路及要点:真实表达对老师的情感。

正文:

老师是阳光雨露,

我是小树苗,

您无时无刻不给我养料,

直到开花结果。

老师是剪刀,

我是花草,

一旦发现疯长,

就要修剪枝叶。

老师的奖赏是花蜜,

老师的`惩罚是咖啡,

而我们还是孩子。

得到奖赏的

心里立刻甜起来,

受到惩罚的

心里也是苦中有甜。

奖赏好,

惩罚也好,

因为我知道,

您都是为了我们健康的成长。

啊!老师!

是您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心怀感恩的孩子。

是您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啊!老师!

今天,是您的节日,

在这里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您,老师!

——老师,您辛苦了!

1请高手用“刘小婉”写一首爱情诗

印月春雨,醉寒蝶恋,卫皞势皙刘。(汉书,皇后卫子夫护刘彻,即汉武帝)

矢楼听风,瑞丰晓以,世民慧小姬。(唐史,唐太宗李世民视长孙皇后为贤后)

修心悸节,基山独思,玉环婉西莎。(唐玄宗宠杨贵妃造安史之乱)

红颜厝君,桓师秋菊,令我絮晚霞。(宋史,宋钦宗为青楼名妓李师师而亡国)

战壕蒙描,天耳鬓磨,为馑启君嫁。(元史,元贞帝铁木耳为孟丽君而弑晋王)

秋原月明,璋英夸你,柳成比叠花。(明史,太祖及马皇后的一辈子的情份)

苍山独舞,樘贞写实,天亦有情拶。(明孝宗朱佑樘仅爱皇后一人)

清山依旧,洛诗词赋,为孝庄独魃。(清史,顺治为孝庄之死而落发)

第一句诗最后一字,第二句诗倒数第二字,以此类推。

刘小婉,我为你写诗。

2速求:古代描写青楼女子的经典诗词,越经典越好,最好带上作者名

望江南(敦煌曲子词)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生活里,什么树是你攀他也折的?柳树。

什么人是你侮他也辱的?妓女。当柳枝被攀折的时候,你听到柳树的哭泣了吗?当妓女被人玩弄蹂躏的时候,你听到她们内心的痛苦哭诉了吗?读一读这首《望江南》,在一片质言明语而直陈其情的“豪爽”形象下,细细想想,短短小令,何尝不是字字血泪! 曲江池,唐代长安城南非皇家宫苑而供所有人游乐的场所。

曲江池四周,沿池环岸植柳,遍布馆舍妓院。多少唐人笔下的曲江池,都是追欢逐乐、纸醉金迷、楼船锦绣、繁华竞奢的场所!可是,那些曲江池畔妓女们内心的痛苦,又有几个人想过?有人只看到他们“昨日下泪而送旧,今日红妆而迎新”,说这是“娼楼之本色”。

不错,是“恩爱一时间”。但是:是她们不愿有专一而长久的爱情吗?不是!她们只是商品、玩物,她们已经被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唱此词者,她正是深深了解这一点。

曲江池畔的柳,任人攀折。折柳赠人者总美其名曰:“折柳相送,柳者留也”,表示一种眷恋深情。

但那柳枝的命运如何呢?没有哪个接过柳枝的人会把柳枝永远保存,走出几步就扔了!那些有余钱、有余闲去惹草攀花折柳逛妓院的人,有几个会专一爱上某妓女,直至千方百计将她赎身、与她结为夫妻过一生的?比凤毛麟角还少!绝大多数还不是扔几个臭钱做一场戏么?所以这妓女才会以柳枝自比,痛苦的说出:“攀我太心偏!”“恩爱一时间!”她知道得很清楚,这些公子王孙大人老爷们的花言巧语哪怕是信誓旦旦,也都和他们口袋里的银子一样:肮脏而绝对没有忠诚。 一首小词,有如此高的认识价值,又有如此令人欲哭无泪地同情和刮目相看地尊敬的艺术效果,真可传之千古。

3描写古代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班昭:汉 班固,班超之妹 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宣姜 参差袖短指偏长,纵跳蟾蜍踞玉床。 刻柏成舟雏鹿好,柔荑谁累在东墙。

(《诗经》多载宣姜美貌,《硕人》、《新台》云云。卫侯貌若戚施,却迎夺子妇,故有 《 新台》之讥。

然淇水最好,柏舟满川,雏鹿食苹,可怜柔荑仅此一望而已。) 文姜 离宫别苑岱宗高,玉树金冠髧两髦。

天与狐裘非蔽耳,扬名遗腹战长勺。 (文姜通于兄齐襄公,夫鲁侯累死,故无颜返鲁,筑宫于齐鲁之际。

其兄妹交好,实自幼 始。此事多为民间传唱,引为笑柄,孔子因而杀人。

而文姜有魁伟之子庄公,败齐霸于 长勺。) 息夫人 灭国无言几许人,奈何垂泪最销魂。

名花彻夜充狼笑,从此蝶声杳不闻。 (亡国或吞声,或熟视无睹,不如美人垂泪。

夫人入楚,终无一言,忍辱负重,乃为后人, 后颇有未亡 人之叹。) 郑旦、西施 郑旦西施归入吴,好教文种定姑苏。

两全节义升天世,乱朝杯酒沉五湖。 (越献郑旦、西施与吴王,郑旦感吴王情义,不忍祸之,抑郁而终。

西施乱朝,终沉于 五湖) 虞姬 拔山解剑血花浑,辞庙皆歌虞美人。 不复天真捉弄态,膝头暗自起昆仑。

卫子夫、李夫人 灯影帷床是耶非,当年少主献歌时。 荣枯两将金刀暗,莫笑长门买赋痴。

(武帝姊长公主献歌,帝见卫子夫而悦之。卫青、李广利,仰妹宠为将军,然一荣一 枯。)

赵飞燕 掌上风轻借舞强,居然王莽妒裾扬。 昭成魁伟偏先死,击鼓无人上庙堂。

(汉书云昭帝高八尺,魁伟非常,又云成帝素强。而两帝尽死于仓促,有其深因,然 千古史家不加辩 难。

又王莽为人,好妒过激,终杀赵飞燕。) 王昭君 胡马鞍前始未刀,凿空两代震中朝。

琵琶本是戎狄物,何况风光恁地辽。 貂蝉 惭笑董卓无尸骨,还拥吕布羡英雄。

既争脂粉朝堂笑,一丈长髯过五城。 (有传关羽与曹操争貂禅于破吕布后,关羽得之,乃弃曹归刘。)

小乔 顾老高山流水音,风花解语久无颦。 合欢叵耐先憔悴,迟暮还怜未示君。

甄皇后 浮萍入句不堪论,字字新人非故人。 满念袁熙终到老,非关绣虎赋洛神。

(甄后有蒲萍篇,柔肠何止百转。然未必与曹植有关。)

卓文君 短裙荆钗故不输,拔尽黄金演酒徒。 月满云河成影趣,当年何必凤栖梧。

绿珠 截杀荆吴海客稀,珊瑚六尺玉床帷。 落花谁复怜珠玉,掩面还惭孙秀时。

(石崇截杀海客,累成巨富。帝赐不及。)

红拂 在在飞花尽是侬,不留一点旧时容。 何当大计出关右,满盏干戈红袖中。

武则天 篆诗九鼎碧成朱,溅泪石榴升玉除。 承宠云中还射日,不堪龙马付浮图。

(武则天有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然武尤工铭文,好访仙道,亦不废佛。) 杨玉环 弱骨难夸羽翼丰,群狙戚相死从容。

旧事谁堪眠蓬岛,胡旋乍舞四面风。 梅妃 数蕊拈花旧笑无,攀篱帝老岂无辜。

明皇宫殿曾姚宋,梅萼当春只一株。 李师师 明园灯火似宣和,济老冰天胡难多。

觑见还教新贵笑,儿皇枉费瘦金磨。 (古人有师师垂老之句,儿皇指宋徽宗,工瘦金书。)

4有关李师师和宋徽宗的故事

迷住宋徽宗的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

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

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

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

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

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

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

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

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

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

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

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5拼今生 对花对酒 为伊泪落,是谁的词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解连环》。

原文: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州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这是一首抒情词,是怀念远方情人李师师的。当年,周邦彦在京为官,有幸结识了樊楼名伶李师师,一见钟情,遂为知音。两人常诗词唱和,感情笃厚。后周离京外出为官,数年不见,但仍书传不断,周的这首词写成后,辗转到了师师手里,师师喜泪交加,捧词而哭,深为感动,后悔当年未能追随邦彦而去。据说,师师80多岁时,依然深念邦彦,常吟周词而泪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