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给客户送礼怎样入账,凭证摘要栏怎样填2、小规模二手车公司会计分录3、买礼品送客户怎么入账送客户的礼品,通过“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核算,摘要栏填写业务招待费即可。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银行存款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
- 1、给客户送礼怎样入账,凭证摘要栏怎样填
- 2、小规模二手车公司会计分录
- 3、买礼品送客户怎么入账
送客户的礼品,通过“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核算,摘要栏填写业务招待费即可。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管理费用
公司购入小轿车会计分录是什么?
公司通常会购买小轿车用于员工出差或者接送客户,一般外购小轿车通过“固定资产”、“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核算,具体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购入小轿车会计分录
(1)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小轿车无法抵扣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原价+购置税+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
(2)一般纳税人购入小轿车:
借: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原价+购置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
(3)发生保险费等其他不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车辆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等
(4)每月还贷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费
贷:银行存款等
还清贷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财务费用—利息费
贷:银行存款等
(5)按期计提折旧,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外购固定资产相关规定
购入小轿车,即外购固定资产,应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即是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二手车业务会计分录怎么做?二手车是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企业在核算二手车买卖时,会涉及“固定资产清理”等会计科目。当企业购入或售出二手车时,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二手车买卖的会计分录
1、购入二手车时: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计提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等(按照固定资产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
贷:累计折旧
2、售出二手车时:
(1)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出售二手车获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清理净损益:
实现净收益的: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实现净损失的: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什么是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出售固定资产的取得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清理完毕后净收益按资产还有无价值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资产处置损益”账户;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或“资产处置损益”账户。
送客户作为客户,人情往来: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属于视同销售,需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如果是赠送促销,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主商品,
-赠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主商品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赠品成本),
贷:库存商品(主商品),
库存商品(赠品),
买一赠一销售货物目前有两种开票方式:
方式一:将赠品与商品分别按照销售价格(公允价格)开具,同时将赠品价格作为折扣,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注明折扣额。
比如,销售A商品,赠送B商品,发票上分别开具A商品和B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再开一栏B商品销售价格的负数作为折扣额。
方式二:将总的销售价格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比例来计算分摊,确认各项商品折扣后的金额,然后在发票上分别体现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以及折扣金额。
比如,销售A商品,赠送B商品,将实际收到的价款在AB商品的公允价格之间进行分摊,计算出折扣后的金额,从而确定出折扣额,然后在发票上分别体现A商品的销售价格、A商品的折扣金额,B商品的销售价格、B商品的折扣金额。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