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适当的帮忙承担劳动,有助于他的成长吗?

孩子 0 72

让孩子适当的帮忙承担劳动,有助于他的成长吗?,第1张

孩子适当的帮忙承担劳动,有助于他的成长吗?
导读:各类家务太繁琐,不妨让孩子帮忙承担,适当劳动可以使孩子成长近些年来父母身上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了,要上班、要社交、要育儿、要养老,还得承担家里的各类家务。每天24个小时已依然不太够用了。与其两个人默默承担着一切,大家不如让自家宝宝也动起来,承

各类家务太繁琐,不妨让孩子帮忙承担,适当劳动可以使孩子成长

近些年来父母身上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了,要上班、要社交、要育儿、要养老,还得承担家里的各类家务。每天24个小时已依然不太够用了。与其两个人默默承担着一切,大家不如让自家宝宝也动起来,承担一些轻微的家务。

我家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便开始适当的承担一些家里的家务了,我们会让他帮忙用喷水壶给家里的植物喷喷水,或者让他们收拾一下各个房间的零碎垃圾,偶尔也会让他们跟家人一起用小抹布学习拖地。

这些简单的劳动非常轻松,只要占用孩子一点点时间便可以顺利完成。这些家务在孩子眼里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游戏,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也获得了一定的快乐。与此同时,承担家务也使宝宝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家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亲密,孩子更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了。

学会劳动给孩子带来的成长是多方面的。

01

让孩子承担家务的好处

1

可以锻炼身体

在孩子完成家务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身体。在搬运东西的时候,孩子可以锻炼自己的肌肉和体能。在完成一些比较精细的家务的时候,孩子可以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承担适量的家务,实际上就相当于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2

可以提升孩子的独立性

承担一定的家务也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现如今有不少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从小没有承担过任何责任,自然没有独立性可言。这样的孩子在独立生活后往往会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提前锻炼孩子的家务能力,可以让他们长大后更好的适应独立生活。

3

有益于更好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也可以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与劳累。有了彼此间的体谅,亲子间的关系自然会变得更亲密一些。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

劳动可以给孩子带来诸多好处,但是如何才能使孩子心甘情愿的承担家务,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呢?大家可以这么做。

02

如何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承担家务

1

提前做好规划

想要让孩子适应承担家务,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列出家里大大小小的各类杂物,接着让孩子主动的挑选自己比较喜欢的家务,并排好值班表。这样孩子便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承担家务了。让孩子参与到规划过程中来,也可以提升孩子承担家务的积极性。

2

及时做好正面反馈

想让孩子喜欢上做家务,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的为孩子做好正面反馈,在孩子完成了自己承担了家务后,大家不妨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并且不定期的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比如说一颗额外的糖果之,不定期的奖励可以有效的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但大家千万要记住,不要将奖励固定下来,否则激励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让承担家务这件事变得功利起来。

首先,你老公认可你,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明白你的付出就好。

其次,带孩子不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回家就完事了的。既然没办法做别的事情,那就专心把孩子各方面弄得更好一些吧。包括辅导学习、弄一些开发智力的东西。

有没有女人早上把孩子送去上学后就整天待在家里的?

我就是,作为一名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除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辅导作业,做家务,别的好像就没啥事了,既轻松又不轻松,轻松的是天天把孩子送上学回来把家里收拾收拾好像就没啥事了,累就是心累,感觉特别空虚或者说是心虚,因为没有赚钱养家,心里有愧,更觉得自己无能。老公对我在家带孩子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副随便我的态度。

如果实在没那条件去上班,比如没有人带孩子或者说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自己带孩子放心。为了不让自己那么无聊,空闲的时候可以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呀,也可以看看书种种花什么的,别一天到晚玩手机,要么就去找和我们时间安排差不多的朋友逛逛街聊聊天什么的,就是别让自己有太多的时间胡思乱想就好了。

当然,条件允许的话,还是选择出去上班吧。既能增加家庭收入,也能拓展一下交际能力,长期呆家里经济不独立,伸手向上的感觉糟透了。出去上班不管工资多少,至少能认识一些朋友,开阔一下眼界,人自然也会变得开朗自信,一个人呆家里久了真的会变傻。

我们只有经济独立了,人格才能独立,做一个独立的人,不依附于他人, 这样才能活的有意义。

亏你还是个女人,提个无知的问题,家庭主妇送完孩子上学后,不回家?难道去约会?如果说有,除了你可能没人了,不然你怎么会,一个女人竟提出这样一个无知的问题。

我就是其中一份子,而且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年龄越大,越不喜欢社交。不过这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我觉得这样为何不可呢?但是有时候花钱的时候,又会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份收入,这样自己才敢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毕竟家里也不是很富裕。每天送完孩子回来看看书,练一练线上的课程。中午做饭,睡午觉,然后下午开始练习舞蹈,浑然间又到了晚上,其实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不出去上班在思想境界那块绝对不是就比上班族差。如果够勤劳完全可以培养一份技能。待日后不时之需。

我也是一个半家庭主妇。老公开了一个小厂,没有请人做事,有生意的时候,我俩人干,干完就休息。我有两个小孩,一个初中,一个三年级,我没有出外打工赚钱,因为不仅要带孩子,还有时候给老公帮忙,但帮忙的时候也不多!自家婆婆今年55岁,喜欢出去坐人家,在家坐不住,有时会去菜地搞下菜什么的!可是我在家,她也不做饭,但会洗碗筷,但只洗碗筷,别的收拾什么的不怎么弄!所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辅导和带孩子,在家做饭吃都是我的事!孩子上学后,我也不爱出去坐人家,不爱去打麻将,也没有什么朋友,在家没事就是收拾房间,玩手机,看书什么的!所以我一般一整天都是呆在家里!

我也是,玩玩手机,心情好就整个屋子搞卫生,不然就洗洗衣服啥的,吃也是随意,老公孩子在就认真做饭菜,不然就是咸鱼一条[我想静静]最近老公也不乐意了准备找工作,不然自己也快发霉了

应该问多不多

有些人对宝妈的偏见很大,觉得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在家就是玩,甚至被说成懒惰。但是又能怎样呢,有些就是身不由己,没人可以帮忙接送孩子,想找跟孩子上下学一样时间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咋办呢!只能闲置在家,就家里卫生搞好,一日三餐饮食搭配得考虑好。因为跟 社会 严重脱节,所以不自信,任由自己的焦虑情绪蔓延。最煎熬的这几年,宝妈们一起加油吧,走出去就柳暗花明。

当然有

有没有女人早上把孩子送去学校后就整天呆在家里的,肯定有啊,比如有钱的,送完孩子就天天玩,要么打麻将,要么刷抖音,让她挣钱是不可能的,女人结婚后怎么能挣钱呢,女人结婚后就是来享受生活滴,要是女人打工挣钱要男人何用,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人要好好挣钱,女人在家看孩子做饭就好了

我坚决支持女人婚后在家只看孩子做饭,所谓主内,主外挣钱的事交给男人就行了,毕竟家里也需要人,现在哪个男的一天不挣一两千,平均一个人五百,那也不少了,女人是男人家里的后盾,女人照顾好大后方就行了,那样男的在外面才没有后顾之忧,要是家里有点不愉快男人挣钱也会没有心思,所以男人让妻子好好在家呆着吧,万一女的出门挣钱要是跟别的男的发生点啥,你这真是划不来,所以女人想去出去挣钱,坚决不让

当别人还在讨论是两周多能不能去上幼儿园,家长为什么把两岁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家嘟嘟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送到早托班了。

在送早托班两周后,嘟嘟就已基本适应了,从刚去时的经常抱着,吃饭靠喂,送的时候大哭,到每次笑着跟我说再见,完全自己吃饭,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嘟嘟已经喜欢上托班了。

据我的观察,那个早托班增加的孩子有不少,送孩子到早托班的,主要是有这几类。

一是像我这种,自己要上班,老人身体不好带不了,而保姆带又不放心。

二是双方老人不在身边,全职妈妈自己带孩子,老大还小,妈妈又生了二胎,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孩子。

三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没有退休,或者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帮忙带孩子。

以上这几种情况,在人群中应该不在少数。

有一次我接嘟嘟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妈妈在和早托班的负责人聊天,她说现在早托班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早托班却很少,很多家庭想把孩子送到托班,但是却找不到这样的机构。

有些人可能会说,孩子那么小,就送到早托班,父母狠心。

其实早托班在我国过去非常普遍,叫做托儿所,为了让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很多的单位都设置托儿所,有专门的人来照顾这些孩子。

其实一岁之后,会走路的孩子就可以送到托班了。

1、孩子会走路了,不用经常抱着。

2、能听懂父母和老师的指令,懂得配合老师。

比如老师让吃饭,都乖乖的坐在桌子旁边等待。

3、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已经开始对同伴感兴趣。

比如我家嘟嘟,非常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看到别的小朋友就很高兴,在托班比在家里活动多,有人陪玩,所以每次一说去找老师和小朋友,都会非常高兴。

4、手的精细化动作发育,能够学会自己吃饭。

嘟嘟上早托班后学会了自己吃饭,原来虽然也能自己吃,但没有完全独立吃过,在家里总会有人忍不住去喂,在托班看到别的孩子自己吃,慢慢也就学会了自己吃。

如果宝妈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做饭,还要做家务,会非常辛苦,带着孩子不方便做营养丰富的辅食。早托班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做饭有厨师,按照孩子的特点来设计菜谱食谱,营养上也能够保证。

所以让孩子上早托班,虽然感觉无奈,但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更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去上早托班吗?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宝贝,一般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去做家务的,但是其实培养孩子做家务是有好处的,那么有哪些好的影响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家务对孩子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家务对孩子的影响

 1劳其筋骨。劳动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克服一定的困难,要帮助大人提、抬、拿,久而久之体质和耐力会有所增强。当然要注意孩子的体力,劳动任务不要过重,时间不要太长,别伤了孩子。可以由帮助家长做过渡到家长随时帮孩子做。

 2培养责任心。劳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如摆餐具,收拾碗筷,抹桌椅、扫地、浇花、取信取报、洗手绢、袜子等。要完成这类活计,就要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一定的目的。久而久之他会按时去做分工的事情,逐渐养成一定的责任心。比如有的小孩在家里负责取牛奶,从幼儿园回家就去取奶,让同伴等着他取奶回来再玩。有的小孩早晨催促家长快快送他去幼儿园,因为今天他值日,这都是有了一定的责任心。

 3积累经验。劳动是要接触周围的人和事物,在劳动过程中会使幼儿更清楚地观察到事物、现象及其变化,注意到一些因果关系。如天天浇花的孩子,会发现植物发了新芽,花朵开放,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天天擦桌抹椅的孩子,也会有着洁净的桌椅给人舒畅的体验。取牛奶的孩子会做到奶瓶如何清洗、不打碎等等。当然,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所以能取得知识和经验,也要靠大人的提示和教导,靠成人对儿童劳动兴趣的激发。如果是强制劳动,被迫着干的孩子也就无心去体察而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4学会巧干。任何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怎样做,有一个技能技巧熟练的问题,也有一个动脑筋巧干的问题。如何做好一件活计,大人事前可以教给劳动方法,但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只要小孩子明确了劳动任务,有了劳动责任,而且对劳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便会逐渐地设法安排,使活计快快做完,做得又好,这样就培养了初步的计划性,既动手又动脑。

孩子的家务清单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 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 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 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 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 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 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 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 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 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 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 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 (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 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 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 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 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 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 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 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 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 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 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 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 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 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 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注意事项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 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 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 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 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 己选择的工作。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 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 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 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 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 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 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直到他记 住为止。

 4、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 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 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 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 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 的工作。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 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 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 房就行了。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 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作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 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 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 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 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8、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 助,而 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 划: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 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她一颗小红 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 到的合理的奖品。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做某件事就会让孩子感到 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 统的习惯分工,例如让男孩子拖厨房的地,女孩子就让 她去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10、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家务年龄对照表

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ta

你会要求自家孩子做家务吗实际上,娇生惯养的孩子,不但没有自理能力,且更易缺乏自立能力和责任心

家务对照表

1、上幼儿园之前,大约3-4岁这时候,是家长引入负责概念的好时机。可以像做游戏一样引导孩子,多赞美、多鼓励。

自己丢垃圾

收拾玩具

锻炼自己刷牙

学习叠衣服铺床

学习摆桌子

学习擦灰

选择要穿的衣服

2、上幼儿园,大约4-7岁

这时候,孩子就可以进行更具体的任务了。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加入,这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过程。

准备次天要穿的衣服、要带的东西等

学着自己穿衣服

收拾小书包

用过的毛巾、牙刷摆整齐

学习清洗瓜果蔬菜等

饭前摆好碗筷、饭后收拾餐桌

尝试自己洗小手帕等

按颜色、品类把脏衣服分类待洗

3、一年级左右,大约6-8岁

这时,父母应当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做更多的事情

自己穿戴整齐;独自整理书包

摆桌子和椅子;饭后收拾碗筷、并放入水槽

每周打扫一次房间

丢垃圾,并练习垃圾分类

把要洗的衣服分类放好

在指导下把洗好的衣服码放到衣柜

4、二年级左右,大约7-9岁

在之前的基础上,让孩子为日常生活做些准备。

在父母的帮助下,做简单的早饭

学习使用电饭煲煮饭

学习使用吸尘器

自己收拾房间等

5、三年级左右,大约8-10岁

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计划的制定中鼓励孩子提出意见

准备菜单

书写购物清单

学会煮饭和做简单的菜

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清洗

叠衣服并放入衣柜

保持自己的房间清洁

帮助父母进行大扫除

和父母一起制定出行计划

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

1、让孩子意识到家庭责任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出份力,培养孩子愿意付出的责任感

2、尊重孩子,给予孩子选择权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家务,不要生硬地逼迫。

可以提前制定家务活分工清单,让孩子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两项

3、把家务目标具体化

模糊的指令,会让孩子产生要干很多的错觉

与其说“把这收拾干净”,不如说“咱先把玩具收好,再把地扫干净

拆分任务,孩子才能确切地理解需求

4、保持耐心,多进行鼓励

孩子一开始肯定比较粗糙,这时候不要太苛刻

当然也不要单纯地夸“宝宝真棒”,而是要表扬孩子具体做的细节(桌子擦的真好等)。

5、用乐观的态度熏染孩子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行动的指引。

平时,父母与其一味抱怨家务不好干,不如说“千活也是锻炼身体”,传递给孩子正向情绪。

6、适当在孩子面前“示弱’

都说“懒妈妈”容易养出“勤孩子”

平时,父母可以适度示弱,例如做饭时“妈妈忙不过来了,宝贝能帮我洗洗菜吗”

突出孩子的地位和责任感

7、给孩子一些新的挑战

重复做某件事,孩子会感到乏味。

所以,在合理范围内,父母可以偶尔给孩子一些新的任务或者提出更高些的要求。

让孩子感到新鲜,锻炼孩子不畏挑战的能力

8、更多样式地奖励孩子

其实,不太赞成用钱去诱孩子做家务。

这样很容易,培养出“只看钱,忽略责任感”的孩子

建议,奖励时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不断调整例如孩子喜欢游泳,可以周未带孩子去一次游泳馆等。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使得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就没有去让孩子接触家务活,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益处,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益处

 一、成就感。

 人在解决温饱问题过后,都需要有一种成就感,尽管这种需求的多少因人而异,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成就感对有些人来说是登上了一座高峰。

 一个学走路的孩子,冒着被摔痛的风险,一摇一摆地学习走路,这也是成就感;再大一些的孩子,尽管努力了好几次,自己摆的积木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高度,但是他还是在坚持…这同样是成就感使然。

 成就感能让人内心感到说不出来的愉悦,对培养人的自信心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当孩子会做或做好了一件家务事,孩子内心中就会产生成就感,自己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我能行。

 二、责任心。

 会做家务事,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但是,要让孩子坚持做家务事,成就感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了,因为孩子一旦认为自己会做了,成就感和征服感就会产生,下次再做已经征服过了的事情,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这时就要告诉孩子,作为家里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那么做,简单重复的劳动不会再次点燃孩子的成就感,但是责任心又将支持着孩子坚持下去。

 三、感恩的心。

 懂得感恩的人生活会更幸福,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人,会逐渐失去他人的帮助,变得“得道寡助”,所谓“贵人”更难以出现在他的生活当中。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做家务时,孩子会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有句老话说:不养儿不懂父母恩。没有同样的经历,很难产生感激的共鸣,做家务就是给孩子这个机会来经历真实生活的不容易,这种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四、助人的习惯。

 有时让孩子做家务,我们也可以用请孩子帮忙的口吻来说,例如,“帮妈妈把饭桌擦了吧!”这样做的主要好处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这种说法,因为孩子认为:我是去帮助别人啊!不是别人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会让孩子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

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

 1、明白真正的目标。

 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幼儿发展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情绪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2、及早开始。

 孩子几乎刚能走路就产生“帮助妈妈”的强烈愿望。两岁的小孩就能做杂事,甚至整理衣服。你可以使孩子把打扫卫生成为一件娱乐活动。四、五岁的小孩能理解简单的指示,为小事跑跑腿。到七岁就能分担家庭的责任了。最初最好是安排摆餐桌或其他能带来满意结果的简单任务。但不要急急忙忙让他们做力不能及的事。应该让孩子向新的任务挑战,但必须能使孩子有完成它的愿望。

 3、定出切合实际的标准。

 大人不要什么事都亲自做,因为那样只会削弱孩子自我价值的感情。教孩子怎样做一件事的最好方法是简单的重复。先给他们示范,然后与他们一起做,最后让他们自己做。如果他们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那就不要妨碍他。失败后,他自然会知道那种方法不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草率。如果他并没有尽力去做,就要坚持让他再好好地重做一遍。规定一个合理的截限时间,但不要唠叨不休。例如,开饭时间已到,而碗盘尚未摆好,就要郑重告诉孩子,大家都在等着吃饭。

 4、不要用利诱。

 孩子做完一件工作,最好的报酬就是给他一个微笑,搂抱他一下或者说一声“谢谢”。在孩子能听到的范围之内告诉别人你多么自豪,也是一种很好的报酬方式。事实上,孩子自己也会认识到,计划并完成一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5、支持“出外”工作。

 孩子参加各种助民活动、公益活动,如替人打扫卫生或送报纸,能帮他们学会按不同人的不同标准工作,训练他们自立和培养责任感。

 6、不可工作过度。

 孩子做太多的工作,会妨碍他学习、身体生长发育和其他社交活动。学习怎样工作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尊重劳动、自强自立的世界观。所以,让孩子做事,一定要适度。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务清单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孩子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碗筷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洗衣服、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抹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使用家里的电器(洗衣机、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