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给乡下奶奶带,二宝自己带,6年后双胞胎重逢有什么区别?

老人 0 56

大宝给乡下奶奶带,二宝自己带,6年后双胞胎重逢有什么区别?,第1张

大宝给乡下奶奶带,二宝自己带,6年后双胞胎重逢有什么区别?
导读:能怀上双胞胎可谓是所有家庭的梦想,但根据数据统计:世界上每89个孕妇才有一人能怀上双胞胎,换算下来大概只有112%的概率。怀上双胞胎的家庭自然十分喜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逐渐加大的压力。怀上双胞胎,让本就艰难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小菲和老公就处在

能怀上双胞胎可谓是所有家庭的梦想,但根据数据统计:世界上每89个孕妇才有一人能怀上双胞胎,换算下来大概只有112%的概率。怀上双胞胎的家庭自然十分喜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逐渐加大的压力。

怀上双胞胎,让本就艰难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小菲和老公就处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夫妻二人一起在上海打拼,但在这个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的城市中,工资除掉房租吃饭等生活费用也就所剩不多了。

有一天,小菲突觉身体不适,老公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这一圈检查下来,小菲不但没有任何病症,还被查出怀上了双胞胎,这让夫妻二人又惊又喜。但平静下来后,二人仔细一想,在上海这种大都市凭二人的现状,想养两个孩子实在太难,这回真是连病都生不起了。

二人商量后决定,将大宝送回乡下老家给奶奶带,二宝则自己带。很快,小菲顺利分娩下一对健康的孩子,等大宝断奶后,小菲和老公就像之前商量的那样,将大宝送回了老家。

俗话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虽然二人对大宝日夜思念,可毕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鲜有机会回家。况且家里还有个小宝,更让两人难以动身,即使经常发起视频通话,可等到两人下班,大宝也早已进入梦乡。

6年后双胞胎重逢,可“差别”实在太大了

生活就这样的一天天继续下去,转眼间已经过去六年,可二人回家的次数仅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不过好在这段时间内,小菲和老公的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终于稳定下来。

再者,两个孩子都已经到了快要入学的年纪,经过一番考虑,小菲夫妻俩决定将大宝接到身边,在上海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假日两人开车带着小宝回到乡下接孩子,一番周折后,小菲看见大宝时却彻底傻眼了。

她看见大宝正蹲在泥坑旁自顾自地抓泥巴玩,衣服、头发和脸上满是泥泞,一点也没有小女孩样儿,这让小菲很是崩溃。尤其是小宝刚从汽车上一步一步地跳下来,头上戴着漂亮的皇冠发箍,穿着粉色小纱裙,俨然就是小公主模样,把大宝比得就像个小黑胖子。

小菲看着两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自觉亏欠大宝的实在太多太多。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会起到特别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农村,父母和爷爷奶奶这种的鲜明对比之下。

不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1三观不同

父母带:如今的年轻父母大多会给孩子报兴趣班,还会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耍,以增长见识,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好的教育过程。

老人:中国有句话叫“隔辈亲”,不管孩子做错什么,大部分老人总是习惯性溺爱,这样容易养成孩子自私等诸多不良习惯。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大概率情况如此。

2外在的穿着打扮不同

父母:城市里的商场和童装店众多,父母肯定会精挑细选款式和面料,注重培养孩子的美感。

老人:老一辈人普遍更节俭,孩子穿的衣服可能是领居家剩下的,而且审美也和年轻人相差很大,不易让孩子发现自身的美。

3身体素质不同

父母:城市的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孩子吃不到苦,容易娇生惯养。其次,室外空气污染严重,容易降低小孩的抵抗力。

老人:跟老人长大的孩子,通常比较活泼,喜欢在室外玩耍,比如爬山和下小河抓鱼,无形之中就养成了一个好身体。

尽管父母和老人带孩子各有优缺点,说不出谁好谁不好,只要心地善良、懂得努力,就都是好孩子。

但不论如何,最好还是把孩子留在身边,一来可以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二来又能让孩子享受到父母的爱,不至于造成心灵缺失。

每个家庭都希望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是一个家庭关系的纽带,有了孩子整个家庭才算是完美。

大家都知道养育一个孩子,除了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之外,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照顾他们。

而现在的大多数女性怀孕一次,生下的多半都是一个孩子,不过也有一次怀上双胞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的经济负担就会加重。

为了减轻一些负担,可能就会选择将其中的一个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但是老人的带娃方式,和年轻父母相比难免会有所区别。

孩子受到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自然也会很大,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01双胞胎,一个给乡下奶奶带,一个自己带,3年后见面差别大到不敢认

姐姐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当时生下孩子后,因为精力有限,加上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公公婆婆又没什么文化,常年生活在乡下,对城市的生活很不适应,也不愿意离开乡下,姐姐没办法,就只能把她的大女儿交给了乡下的婆婆帮忙带了。

二女儿就一直是她自己带,平日里姐姐因为带孩子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也很少回去老家看望大女儿。

3年后,两孩子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姐姐想城市的教学水平肯定比农村的好,就和丈夫商量想将大女儿接到身边自己带,而且孩子也大了,只要接送上学就好,应该可应付得来。

于是这天姐姐和姐夫回到乡下老家接孩子,刚到家门口附近,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破旧衣服,浑身脏兮兮的,也分不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

刚开始姐姐和姐夫还以为这还是隔壁人家的孩子呢,直到婆婆出来喊孩子的时候,姐姐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大女儿。

她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上下打量了眼前的这个孩子,再次跟婆婆确认,这个真的是她的大女儿?

她婆婆说“我从小带大的孙女,我还能不认识”。

面对眼前的这个孩子,姐姐不禁默默的感叹“都是同一个爹妈生的,两孩子的差别也太大了!”

将孩子接回去后,姐姐发了一条朋友圈,把两个孩子放到了一起,网友看到后表示:简直就是一个公主,一个主公。

之后,姐姐还特地为大女儿“改造”了一番,但是孩子骨子里的那个性格,不是一时半会能改过来的,她大女儿的性格,依然像个小男孩一样,整天风风火火的精力特别的充沛。

不过相比于二女儿,她大女儿的体质确实好的没话说,很少出现生病的现象,也省了不少心。

02老人带娃和父母带娃,区别最大的是哪些?

①穿着打扮方面

老人通常都比较节俭,除了吃方面,其他方面都不太舍得花钱。加上老人家的觉得孩子的穿着打扮,没必要太过花里胡哨,只要能够保暖就行。

所以,衣服选择方面,可能就会拿邻居家的同龄孩子的旧衣服穿,或者是买一些便宜的衣服给孩子穿。

而且他们觉得孩子长得很快,衣服穿不了多久就要换了,买太好看的衣服,到时候不能穿了很浪费。

但是现在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穿着打扮,尤其是小女孩,都想将她们打扮成小公主一样,这样走在路上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

②体质方面

父母自己照顾孩子自然也会更细心一些,事事也会更加周到,而孩子被更细心的保护着,能够接触的东西也比较有限。

要知道人体的免疫力是需要锻炼才能提升的,如果孩子很少接触到细菌,身体的免疫力自然没办法得到锻炼。

相比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他们接触的东西就会比较多,而且大多老人对孩子都是放养,随便孩子怎么玩,当然他们的运动量也会更大。

与此同时,身体的免疫力自然也会更好,而免疫力好,抵御病菌的能力也会更强,自然不容易生病啦。

③三观方面

大多数老人都偏爱孙辈,对孙辈的宠爱可以说是“没有底线”的那种,就因为这样也让不少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

他们可能说话做事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还有种自我良好的感觉。

而如果是父母自己带的孩子,通常说话都会比较有礼貌,也不太会做出父母难以把控的事情来。

03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缩小两个孩子的差别呢?

No1孩子尽量父母自己带

众所周知,老人对于隔辈的孩子都会特别的宠爱,因此老人带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些溺爱,而溺爱的孩子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为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父母应该尽量选择自己带孩子,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请保姆,或者让老人协助帮忙一起带孩子。

这样总会比把孩子留着农村,让老人自己带孩子强得多,毕竟在家至少每天可以见到孩子,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也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No2不要为了赚钱,忽视了孩子

问过很多把孩子留在家中的父母为什么,他们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都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

可是反过来问他们,问过孩子们的想法吗?答案是“没有”。

我们家长有太多的我以为,我认为,殊不知孩子最真实,最渴望的是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像普通的孩子一样,至于钱多钱少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和和睦睦的在一起就够了。

No3做不到绝对公平,也要做到相对公平

同样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生的,留哪一个在自己身边,或是回老家由老人养都有失公平,并非是说老人教育的没有父母好,而是农村和城市相比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会让孩子心里产生落差感。

同样的孩子,在老人那里的就会想: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是不是我不够优秀?所以爸爸妈妈把我留在农村。

因此,如果你有两个孩子,做不到绝对公平,也要做到相对公平。

对于那些还年轻或者是准备要生孩子的家长,想说自己的孩子尽量自己养,如果认为自己现在没有能力带孩子,可以稍微晚点再要孩子。

另外,没有办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的家长,就不要再生二胎,如果生了二胎的父母,就要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对他们多关注和照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