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汉族。占全市总人口的185%。商丘市主要有回、汉2个民族,但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在此定居。这些民族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土家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等。汉族人口占商丘市
汉族。占全市总人口的185%。
商丘市主要有回、汉2个民族,但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在此定居。这些民族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土家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等。汉族人口占商丘市总人口的981%,河南商丘的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皆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6年底,商丘市共有少数民族4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5%,主要有回、蒙古、满族等。回族人口16万,其中回族人口总数居河南省第二位。属于民族大市,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39个,其中民族乡(镇)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93个。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是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
1、饮食
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商丘菜法取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大气磅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
2、火文化
商丘市睢阳区是“三皇之首”、“火祖”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地方,是“火神”阏伯司火的胜地。“燧皇陵和阏伯台作为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流传地,承载着中国火的发明史和管理史。燧人氏发明的人工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3、风俗舞蹈
商丘市民间舞蹈有竹马和旱船。竹马、旱船传入朱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竹马,是以竹篾为骨架,用铁丝或绳子捆扎成形。用染上各种颜色的麻作为马身的全毛和马尾,马头用布包缠并饰以彩绘,脖子上挂一串鸡蛋大的铜铃,将竹马装扮得栩栩如生,酷似活马。马腹背处留出空位供演员站立。表演时男女人数相等,多者各12人。
旱船的制作是用竹篾绑扎成船状,四周用彩绸围起来,在下部画水浪波纹。船上面用四根竹竿撑起一个布凉棚,前后以各色花朵和绣球装饰点缀。乘船人打扮成油头粉面、身穿古装的**,摇船人则扮作白发银须的老艄公。在商丘市流传的还有花篮舞、推小车、踩高跷、鬼会、舞龙灯、老背少、独杆轿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节目。
扩展材料:
商丘气候
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风多日暖,干旱少雨;夏季受偏南风影响,炎热多雨,水热配合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但亦间有阵雨、冰雹带来危害;秋季雨量偏少,日照充足。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季。商丘市冬季较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明显较短。
商丘市市区多年来平均年降水量7119毫米,相应降水总量591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68毫米,径流总量6405万立方米。
参考资料:
1、水煎包
永城的水煎包基本上算得上商丘的一个特色,虽然说吃水煎包的地方还是挺多的,但是要是论味道和名气的话,还是要数永城的名气要大一些,吃水煎包的话,自然是离不开一碗胡辣汤,早餐的时候胡辣汤和水煎包绝对算得上一个标配。
2、高炉烧饼
商丘的高炉烧饼也是豫东地区的一道有名的特产,豫东大烧饼基本上流行在今天的商丘和开封周口这块,过去的高炉烧饼都是用果木碳烤制而成,而今天更多的都是用天然气烤制而成,味道还是没有很多改变的。
3、啥汤
在商丘永城和夏邑那块儿,人们当地有着一道非常有名的汤,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尝过这道汤,它的名字叫做“啥汤”,基本上也就商丘东面那块的人们喜欢喝这个汤,应该是名气没有打出去,但是这样才能够算得上真正的特产。
4、五香糟鱼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五香糟鱼选择夏邑城湖特产200克左右重的肥嫩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其色金黄微带赤,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热吃不腻,凉吃不腥,实为宴席美肴、佐餐佳品。
5、羊肉汤
清澈澈的城河水环抱着一座小小的古城,它有一个最古老的名字,叫做“虞国”,在以后的朝代里,它改名叫虞城。到上个世纪的1953年,谷、虞两县合并,新的虞城县城定在马牧集,原来的虞城从此改名为利民镇。
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在宋朝时期,商丘还曾经作为宋朝的“东京”,给赵构成立北宋提供了基础。商丘的美食也很美味,各种肉类可以让爱吃肉的人们欲罢不能。来找找你爱吃的商丘美食吧!
牛肉水煎包
中国很多城市都有特色美味的水煎包吃,但最为正宗美味的,还是要属河南商丘永宁镇的牛肉水煎包。在介绍河南开封的众多美食时,小编也曾经介绍过水煎包,看来这种制作方法的包子在河南很受欢迎。
在商丘永宁,牛肉水煎包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宋朝时期就享有盛名,被封为“二品包子”,和开封的小笼包并驾齐驱。在各种各样的肉馅包子里,猪肉的比较多,而牛肉水煎包相比猪肉包,少了一丝肉的肥腻感,而多了一丝肉香,在加上外皮的酥脆,外脆里嫩,百吃不腻。
马头狗肉
在商丘的马头镇,有一道独具特色的当地特产美食,那就是马头狗肉。狗肉和各种各样静心配制的调味料一起,放入锅中煮制而成。煮好后的狗肉鲜香胃内,香气四溢。如果去马头而没吃到马头狗肉,是一件憾事。
关于马头狗肉的来源,和南宋时期的赵构有关系。赵构为了躲避金兵的追扰,乔装打扮成平民逃亡商丘马头镇。在那里尝到了马头狗肉,吃的很满意。对店家的酸辣狗肉汤泡馍更为喜爱,马头狗肉也因此得名。
干锅鸭
干锅是一种很知名的食物做法,在四川比较常见。名叫干锅,就说明这种烹饪方式的汤较少,味道就相对很浓。用干锅做法制作的菜品很多,有干锅鸭、干锅螃蟹、干锅鸡、干锅牛蛙、干锅鱼等,都十分美味。
而干锅鸭则是在河南商丘比较流行的一种。要做出好吃的干锅鸭,有两个秘诀:一是鸭肉在制作前要先腌制使其入味;而是在炒制时,要多放大蒜调味。干锅鸭的口味十分鲜香,麻辣爽口,鸭肉紧实入味,吃着很解馋。
卤肘子
吃肉最爽的方法就是,抱着猪肉啃,而卤猪肘子是最能让你享受到这种感觉的食物。肘子是猪的前腿肉,肉质紧实,筋比较多,很有嚼劲。卤肘子在桂皮、丁香等香料中卤一会,加入生抽、白糖调味,做出的卤猪肘子饱满多汁,鲜香美味,一口要咬下去肉香十足。
卤肘子属于最单纯的肉食,带给人最纯粹的满足感,对于无肉不欢的吃货们来说,吃肘子简直是最美妙的体验。如果有机会,不要忘了尝一尝商丘的李家卤肘子哦。
河南的传统节日习俗大全都有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介绍: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认为“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或“十不动”。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介绍:河南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见在祖宗坟前点灯的习俗。
3、龙抬头
时间:农历二月初二
介绍: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按老年人的说法,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人们认为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4、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介绍:河南的巩县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坟;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诸神;孟津县清明插青苗于麦地。在北宋时,“颁新火”是从皇家、官府到社会各界都盛行的重要习俗,每年清明节期间举行。在仪式上,要熄灭旧火,重新钻木取火,将火种发给百姓,取除旧布新之意。
5、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介绍:在河南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伴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彩。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和九子粽等,而河南主要是角粽,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
6、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介绍: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7、中元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介绍:河南的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_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8、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介绍:2010年中国民协授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9、祭灶节
时间:农历腊月二十三
介绍: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拥挤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10、洛阳牡丹文化节
时间:每年4月5日前后至5月5日前后
地址:洛阳
介绍: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10年升级国家级文化盛会。三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11、汝阳杜鹃花节
时间: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
地址:洛阳汝阳
介绍:近年来“洛阳看牡丹,汝阳赏杜鹃”渐成时尚。西泰山景区120多平方公里,每年4、5月份花事最浓,自2009年以来,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了集度假、养生、休闲为一体的西泰山风情小镇。“人间四月芳菲尽,汝阳杜鹃始盛开。”西泰山神奇峻秀,绿树成荫,尤其春天里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更是奇丽风景中的一绝。春风中,西泰山漫山遍野的杜鹃竞相怒放,有“野生杜鹃十万顷”的美誉。
12、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时间:每年4月
地址:郑州新郑
介绍: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自古以来,当地人民有在农历三月初三拜祖习俗,在这一传统活动基础上,1992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在具茨山黄帝大宗桐举行朝拜大典,然后瞻仰轩辕庙、嫘祖洞、拜华盖童子处、风后城,观看民间文艺表演。
13、宋都文化节
时间:每年4月
地址:开封
介绍:4月22日至26日在古都开封举办宋都文化节。其主要活动内容有:“宋都”风情游,游览宋都御街等开封的名胜古迹;在樊楼品尝皇宫御宴,观看宋宫乐舞,斗鸡比赛;民间文艺表演、书画、盆景、花卉及工艺美术品展销;国际风筝比赛等。
14、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时间:每年5月
地址:三门峡
介绍: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是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集旅游、文化、经贸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是河南省四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黄河旅游节以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为主题,开辟了浪漫神奇黄河游、寻古朝敬游、黄河风情游、虢国文化游、豫西天井民居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同时还组织三门峡出土文物精品展、三门峡名特物产展销会、三门峡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发布会等各种展览、展销、研讨、洽谈等活动。
15、月季花会
时间:每年5月
地址:郑州
介绍:每年这一时间,郑州都将举办月季花会。不仅有主办单位拿出的各色月季花,而且城中百姓也可以把自己家里培育多年的名品拿出来,届时满城皆花,公园、街巷处处都是美丽的鲜花,香气馥郁。
16、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时间:每两年一届(8月)
地址:焦作
介绍:1992年起,中国河南焦作市温县开始举办国际太极拳年会,以太极拳为切入点,架起了太极拳对外交流的桥梁。年会的举办,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参加年会的国内外朋友越来越多,规模越办越大,受到了焦作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年会易地焦作,2005年起,更名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2009年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升格为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政府主办,单项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为全国首创。
17、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
时间:每年9月至10月
地址:洛阳
介绍: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是继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之后的又一个极具洛阳地方特色的大型经贸文化旅游盛会,由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电视台、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包括龙门魏碑国际书法节、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伏牛山红叶节、洛阳美食节、豫西山区土特产交易会、新安大黄河龙潭峡谷攀岩比赛、黄河奇石展、秋季牡丹精品展等活动。
18、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
时间:每年10月
地址:郑州/登封
介绍: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河南民风尚武,少林寺的功夫更是天下扬名。本着“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郑州市每年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和登封是武术节的主要场所。武术节期间,将举办隆重热烈的迎宾仪式、大型文体表演、少林武术精英擂台赛、文艺演出、旅游观光等活动。这时既能欣赏明星荟萃的文艺表演,又能看到各路高手在擂台赛上展露绝技,还能游览郑州、登封的各处景点。
河南商丘特产是什么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简称商或宋,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风光绮丽,百里花海果园,春花夏绿、秋实冬雪、四季佳景、美不胜收,世界最大的平原人造森林,形成一个巨大的百里绿色长廊。那么今天就细数一下商丘的特产吧!
民权葡萄酒
民权葡萄酒厂的拳头产品,用雷司令、意斯林、白羽、白丰等优质葡萄酿成,酒体澄清晶亮,果香清新,酒香优雅。不仅畅销国内外,还被选为驻外使馆宴宾佳酒之一。
蓝牌啤酒
蓝牌啤酒包括冰啤、暖啤、营养保健三个系列,口感醇厚。12度“蓝”牌啤酒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定为“河南省重要宴会专用酒”。
张弓酒
张弓酒产于河南宁陵,长期适量饮用,有理气活血,润喉爽神,增进健康之功能。其酒体丰满,窖香浓郁,清澈透明,甘爽凛冽,尾净味长,醇和适口。
皇沟御酒
皇沟御酒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特产。永城白酒“皇沟”商标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金顶谢花酥梨是宁陵县传统特产。因这种梨的梗蒂周围长有一层金**的果斑,谢花即酥脆可口,故而得名。
大有丰酱菜
大有丰酱菜源于清末,由李大有字丰年者所首创,故名。民谣云:“南有紫阳斋,北有玉堂斋,中有大有丰,三家好酱菜。”,“南有紫阳,北有玉堂,归德大有丰,酱菜美名扬。”
水激馍
商丘水激馍,相传创于明代。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虾子烧素
虾子烧素是商丘市地区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虾子烧素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冉家五香糟鱼
冉家五香糟鱼是夏邑县老城里冉献东祖传制作,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热吃不腻,凉吃不腥,实为宴席美肴、佐餐佳品。
宁陵金蝉
宁陵金蝉是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特产,爬蚱,又称“雷震子”、“金蝉”,其成虫即是大家熟知的知了。金蝉油炸后味道鲜美,又有极高的药膳价值。
柘城千头椿
柘城千头椿是柘城县特有的速生绿化和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树型美观、枝叶稠密、病虫害少、抗污染性强等优点。
芒砀山泥响
每年的芒山庙会,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游人都会看到一种独特的乡土工艺品,这是泥制乐器,拇指般大,用嘴一吹,发出清脆嘹亮的声音,婉转悠扬,颇受孩子们喜爱。
柘桑
为柘城特产之一,也是全国稀有树种。该树为桑种乔木,木质坚实,纹理清晰,细腻光滑,经济价值很高。它叶可喂蚕,果能酿酒,皮可药用、造纸,树枝又可作梨膏。
宋州柳编
商丘的柳编制品始于宋代,故称宋州柳编。这里的柳条枝细长,质地细腻,坚实柔韧,脱皮后色泽洁白,无毒无臭,强度极大,适于制作各种日用器皿。
宁陵白蜡杆
宁陵白腊杆通体洁白如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在干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湿的地方不变形,其弹性、韧性是其它木质不可比拟的,是加工武术器材及各种工具的理想天然原材料,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青睐。
;在河南卫辉,一名女子连夜为新婚妹妹蒸了38个花馍,送上了自己最美的祝福,38个花馍是因为妹妹是38岁出嫁,而108个小花馍则是希望妹妹甜甜蜜蜜、步步高升。
花馍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民俗艺术品,花馍也被称为面塑、面花,在我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黄河流域地区非常流行,是中国传统面塑文化的传承,人们在走亲访友或是节日祭祀时都会准备花馍。
花馍的种类繁多,大多数以花鸟鱼虫、水果蔬菜等造型呈现,人们在不同的节日场合会蒸制不同造型的花馍,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人们会蒸大馒、元宝馍、布袋馍、枣花馍等,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则会蒸制羊、猪、狗、刺猬等动物造型的花馍,不止如此,当地人过生日、孩子满月、婚丧嫁娶的特殊日子里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馍。
花馍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我国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早在汉代时期,就有关于花馍的文字记载,所以,花馍也被称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在2008年,花馍便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古时候,人们常把会做花馍的人称为“巧儿”,因为做花馍也充分体现了妇女们精巧的心思和动手能力。花馍需要将发酵好的面,通过揉、捏、揪、压、搓、按的制作手法进行塑造,然后再借助剪刀、梳子、筷子等进行工具进行剪、切、挑、拨、刻,最后再用花椒籽、红豆、绿豆、大枣等食材进行装饰,做成花馍的雏形,上锅蒸熟后,再用食用色素涂上颜色,造型生动、颜色丰富的花馍就制作好了。
传统的花馍都有着它独特的象征意义,也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如常见的百年好合、三阳开泰、寿比南山等花馍,不仅颜色亮丽、造型逼真,而且还有着美好的寓意。
不过现在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传统花馍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淡去,很多年轻人都不再蒸制花馍,而这一传统手艺也在慢慢消退。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