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上幼儿园或送托班最好?

孩子 0 76

孩子多大上幼儿园或送托班最好?,第1张

孩子多大上幼儿园或送托班最好?
导读: 1、孩子多大上幼儿园或送托班最好?2、小孩全托3、孩子多大上托儿所最好?4、孩子几岁送去托儿所会比较合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上幼儿园或入托。国内正规的幼托机构,会接收15岁以上的孩子;而公立幼儿园和大部分私立幼儿
  • 1、孩子多大上幼儿园或送托班最好?
  • 2、小孩全托
  • 3、孩子多大上托儿所最好?
  • 4、孩子几岁送去托儿所会比较合适?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上幼儿园或入托。国内正规的幼托机构,会接收15岁以上的孩子;而公立幼儿园和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入学年龄是3岁以上,也有少量私立幼儿园会接收2-25岁

01

多大上幼儿园或送托班最好?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最佳”入园或送托年龄,因为孩子入园或入托的“最佳”年龄与很多因素有关。最终多大入园或入托最好,是权衡各个因素的结果,而不是只看年龄。

比如,家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照顾孩子,那只要当地有合适的正规幼托机构或幼儿园,孩子年龄满足入园或入托要求,那就是“最佳年龄”,至少可以保证有人照顾孩子,并保证安全。

另外,孩子入园或入托好不好,也不是单纯看年龄因素,还要看幼托机构或幼儿园的老师是否优质、与孩子之间是否能建立良好的安全依恋关系、孩子的性格特点等。

所以,与其纠结多大入园或多大送托最好,不如多考虑孩子和家庭的个体化情况,幼托机构或幼儿园里的环境、师资等。

02

在家带VS入园或入托

哪个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是并没有统一答案,作为大家兴趣阅读,分享以下信息。

有研究发现0-3岁,在家照顾孩子可能是最理想的。因为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压力水平更低、生病概率更低、也行为问题更少。但是,又有其他研究发现,0-3岁一直在家照顾孩子有时候并不可行,而且家里带孩子也未必是最好的,优质的幼托机构会比没有耐心的家长或长辈更好。

图源:Pexels

所有研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下属机构: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一个大型纵向研究。该项研究的搜集了超过1000名婴儿数据,详细评估各种育儿场景(包括父母自己带、保姆带、去托儿所、幼儿园等),然后将这些参与研究的孩子随访了15年,最终调研各种育儿场景与后续随访中孩子的健康、行为和认知结果。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

一、

完全妈妈照顾的孩子,与有妈妈照顾还有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在生长发育上没有本质区别。

二、

无论是父母或保姆在家带、还是去托儿所还是幼儿园等,对孩子生长发育各方面影响最关键是父母和家庭育儿环境。也就是说,不论是否去幼儿园,父母特质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关键。

该研究发现以下两种家庭特质对孩子生长发育最有利:

妈妈和孩子的互动:妈妈对孩子有积极回应、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敏锐感知、积极参与孩子互动并在互动中为孩子提供好的感官刺激(比如语言、声音等)。

家庭环境:日常生活有规律、家里有各类书本、各种孩子可以玩乐的物品、带孩子积极参与各种适合的活动(比如去图书馆、郊游等),这种特点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社会和认知评估结果更好。

三、

相比在家里照顾孩子(比如请保姆或长辈在家里带孩子),去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孩子:

在认知和语言发育上似乎更好一些。

与字母、数字相关的一些学前能力更好。

2-3岁时,行为问题更少。

45岁时,行为问题更多(比如不配合、攻击性)

所以,这么来看,在家请人带孩子,或者送去幼儿园或托儿所,各有利弊。

四、

在45岁前,如果孩子平均每周超过30小时在托儿所或幼儿园等,在4岁的时候似乎更容易行为问题和一些轻微的健康问题,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等。

03

值得记住的一些要点

关于上幼儿园、去托班、早期教育、育儿环境等问题的研究还非常多,结果也各不相同。作为家长,我觉得以下4点值得记住:

1 入园或入托的年龄,要看个体化因素,年龄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家里带还是去幼儿园,几岁入园入托最好,终究要权衡孩子的性格、孩子和父母的需求等因素。

2 不管孩子在家自己带还是送去幼儿园或托班,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最关键的因素是家庭育儿环境。在家里,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合适的早期引导;关心爱护孩子、积极回应、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非常关键。

3 如果入园或入托,老师和机构的质量要重视。老师尽心尽责、关心爱护孩子、积极回应孩子、能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同样也有助于孩子的认知、社交情绪等能力的发展。

4 如果3岁前送孩子入园或进托班,在幼儿园或托班的时间尽量别太长。因为有研究发现,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平均一周超过30小时在幼儿园或托儿所,可能在4岁时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图源:Unsplash

孩子入园入托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考虑的问题也十分复杂,除了上面提到的,其他很多现实问题同样需要考虑,比如费用、是否有名额、离家远近等。

一般三岁左右就可以送全托。全托是可以日夜寄放孩子的托儿所,孩子如果太小,白天还好,但是晚上哭闹,会影响别的小朋友休息。

怎么选择好的托儿所:

1、考虑行程

托儿所距离家里近当然是好事。虽然现在都配有接送车,但是,从新闻得知,接送车的安全,以及车里发生那些变态的行为来看,还是选择近的比坐接送车要为好。

2、接送车的安全

如果你家里距离幼儿园稍远,如果你的家里没有私家车,也没时间接送,那么不妨考虑托儿所的接送车。它减少了家长的家庭负担。但是作为接送车,必须要安全。

通过百度浏览器可以搜索托儿所校车的新闻,发现校车意外事故,校车司机的变态行为,校车种种新闻,都让我们家长觉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可以考虑校车的安全型,年审资料,司机的驾驶资格,以及车内的安全护栏,车外的**油漆,警示灯等综合考虑。

3、考核学校的环境及安全

可以提前到学校内部了解学校,掌握内部的细节信息,进去到里面,可以从娱乐场所,学校设施,文化,教育模式,能体验的出这所学校的力量是否是你心目中的。孩子最主要是安全,所以入园学到什么不是家长特别在意的。这个也是至关重要的。

4、考虑经济

每个家庭都有较大的经济差异,收费标准的高低决定了选择的标准。为此,家长需要根据实际开支来衡量这个学费,不要过重的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5、不要盲目的跟风

学校等级好,自然是好事。但是也不需要跟其他家长一样追崇学校的等级。很多家长无非是一个面子罢了。所以不要把大人的面子工程驾驭在幼儿的教育上面。

6、孩子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让儿童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以开朗的心态面对困难,是家长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家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给与孩子一个最干净的,最安全的生活空间及学习环境给宝贝们,让她们快乐的度过托儿所的生活。

老师:低龄入园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家住南京的白女士今年34岁,从事销售工作,孩子2020年11月出生。她表示,因为工作很忙,时常感到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今年8月,白女士的婆婆因故要回老家,她不得不提前计划将不满3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好在现在私立幼儿园都有托育班,不少公立幼儿园也开始设立托育班,这让我选择比较多。”白女士说。

而家住南宁的杨女士也面临着孩子没人带的困境,她选择了辞职带娃。“孩子毕竟太小,还不是很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过早送她去幼儿园她不适应。”杨女士说,她希望孩子在3岁之前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而陪伴孩子的时间也非常珍贵。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幼教工作者,在武汉一所机关幼儿园担任教师工作的胡灵(化名)不建议过早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这么快就脱离家庭到一个集体当中,对孩子的身心都不利。”胡灵表示,虽然有些孩子的能力看起来已经达到了入园标准,但是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

“3岁以前,孩子是建立安全感为主,首先情绪上要有归属感、安全感,他才能够再去适应集体生活,尽快融入集体,克服分离焦虑。”胡灵表示,她观察到,这种分离焦虑在不到3岁孩子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不过,在胡灵的同事陈果然看来,3岁孩童入园的问题可以解决,政策支持和托育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很多国家3岁前的托育机制很成熟,非常普及,但从事托育的老师必须有相关证书,对老师能力的要求也不同。”陈果然说,随着生育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家庭将生育多个孩子,低龄入园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专家:将2至3岁托育纳入学前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过去10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在规划学前教育发展时,主要考虑如何保障3至6岁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立法也针对的是3至6岁幼儿园教育。但如此定位,对下一步发展学前教育以及发展普惠托育,都会产生影响。

“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到2024年,我国幼儿园学位会‘多出’1000万个左右,而我国托育服务资源则严重匮乏,主要由社会力量提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各自为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熊丙奇认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推进托幼一体化,即将2至3岁托育纳入学前教育,“实施托幼一体化,意味着到2024年,我国幼儿园就可提供1000万左右托位数,可以让所有2至3岁的幼儿入托。这部分群体是对托育需求最旺盛的群体。”

熊丙奇表示,统筹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要求政府保障对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的投入,提高幼儿园与托育机构教师的待遇,这才能发展有质量的普惠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切实减轻养育与教育成本。

孩子在多大的时候送托儿所比较合适?一般来说,是在孩子两岁半到三岁的时候送去是相对比较合适的。首先两岁半以上的宝宝自身免疫力已经逐步形成并且增强,如果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自身的身体不会产生应激反应,另外两岁半的宝宝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一定的心智可以去适应新的环境,不会产生焦虑的心理。

1、两岁半时宝宝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宝宝在两岁半之前,一般情况下,无法完成自主进食以及大小便等一系列生理需求活动,托儿所内的孩子很多,这个时候幼儿教师无法一一的细致的照顾周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应激反应,产生不安及焦虑的情绪,从而抵触去托儿所。

2、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大多数宝宝在与父母分离来到新的陌生的环境的时候,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非常缺少安全感。这个时候,孩子因为年龄较小,语言表达不完全,无法轻松的融入到其他宝宝的群体内,使得孩子必须过早的承受来自内心与外界环境的双重压力而导致宝宝身心受创而极易通过哭闹来发泄心中不满的情绪。

所以,应当建议家长们在孩子两岁半到3岁的时候将宝宝送到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并且学习知识,这个时候宝宝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健全发展,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并且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另外,此时的宝宝已经过了易得“分离焦虑症”的时期,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陌生环境,并且此时已经能够清晰的表达诉求,极易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去,不易对身心造成伤害,也不易产生应激反应,能更好的展开新的学习生活。